邁威生物連環融資背后:47億擔保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三年燒30億負債率一路激增至63.61%

邁威生物連環融資背后:47億擔保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三年燒30億負債率一路激增至63.61%
2025年04月03日 13:52 新浪證券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日,科創板上市僅三年的邁威生物再度拋出融資計劃,擬發行不超過5億元的定向債務融資工具(PPN)。而就在三個月前,公司剛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試圖搭建“A+H”雙融資平臺。公司更是兩次調增授信額度,從23億元增至62億元。此次發行定向債務融資工具是繼年初申請港股IPO、兩次調增授信額度后的又一“補血”動作。

  連環融資背后,是三年累計虧損超30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連續三年凈流出超24億元,對外擔保余額突破47億元的嚴峻現實。當虧損黑洞深不見底、債務雪球越滾越大,邁威生物究竟是戰略性“燒錢”還是已陷入資金鏈崩盤的危局?

  日均燒錢280萬 上市品種銷售遠不及預期

  邁威生物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2億元,同比增長56.28%;歸母凈利潤為-10.44億元,虧損同比小幅收窄0.9%;扣非凈利潤為-10.7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0.91%。結合往期數據來看,自2022年1月登陸科創板以來,虧損就成為邁威生物其揮之不去的標簽。

  2022年-2024年,公司分別虧損9.55億元、10.53億元、10.44億元,整體上虧損逐年擴大,三年累計虧損達30.52億元,相當于日均燒錢近280萬元。虧損的核心原因之一在于天量研發費用投入,2022年-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累計達23.78億元,是同期營收總額的6.7倍。

  而從研發落地轉化的情況看,情況并不樂觀,自有產品仍然無法支撐起公司收入基本盤。目前,公司已有三款商業化產品,包括與君實生物合作開發并在2022年獲批上市的君邁康?,以及2023年及2024年陸續獲批的邁利舒?、邁衛健?。

  其中,邁利舒?、邁衛健?為地舒單抗生物類似藥,分別用于骨折高風險的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癥治療及實體瘤骨轉移治療,原研藥物為安進的安加維 ;君邁康?為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原研藥物為艾伯維開發的修美樂,適應癥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等。

  按照最初的設想,邁威生物完全可以復刻恒瑞醫藥的發展路徑,由仿制藥提供利潤及現金流,支持創新藥業務發展。2023年3月邁利舒?上市時,全球僅有1款獲批上市的地舒單抗生物類似藥,君邁康?雖為國內第6款獲批上市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但由于滲透率低,基數較小,同樣被認為將有可觀的銷售增速。

  在2023年一季報中,邁威生物預測全年邁利舒、君邁康兩款產品可合計實現銷售收入不低于4.3億元。但最終實際銷售額遠不及預期,藥品銷售收入合計僅為4208.96萬元。2024年,多家券商在研報中普遍預測公司全年銷售額將超過4億元,而事實是公司全年營收2億元,僅為預測值的一半。

  資產負債率飆升開啟“融資車輪戰” 47億擔保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在營收增長不及預期的同時,邁威生物銷售費用仍大幅躍升,這也是導致公司虧損日益加劇的另一重要成因。2021年-2024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0.21億元、0.79億元、1.43億元和1.92億元,累計銷售費用遠高于累計營收。

  虧損持續擴大直接沖擊公司現金流,2022年-2024年,邁威生物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7.19億元、-7.83億元、-9.56億元,三年累計“失血”24.58億元。截至2024年末,賬面貨幣資金11.93億元,同期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分別達9.22億元、1.45億元、10.06億元,公司償債壓力高企。

  更為關鍵的是資產負債率的飆升。2022年上市時,公司負債率一度降至24%,但隨后兩年迅速升至42.24%、63.61%,遠超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平均水平。若將或有負債納入考量,風險更為驚人。3月31日公告顯示,公司擬為子公司新增31億元擔保額度,疊加已有16.75億元擔保余額,總擔保規模將達47.75億元,占邁威生物2024年末凈資產及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04.33%、111.67%。

  為填補資金缺口,邁威生物開啟“融資車輪戰”。為了滿足資金需求,邁威生物多次調增2024年度向金融機構申請的授信及融資額度。今年1月,公司的授信及融資額度為23億元,到了4月及8月,又先后調增至55億元、62億元。

  同時,公司于2025年1月向港交所遞交申請,計劃募資約20億港元。今年3月30日,公司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注冊發行規模不超過5億元的定向債務融資工具,其中約3億元擬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剩余資金補充流動性。

  研發團隊縮編、高管離職 核心產品BD不見進展

  除三款已上市產品之外,邁威生物另有由10款候選藥物組成的多條在研管線,其中最為重要的是Nectin-4 ADC 9MW2921。目前,全球僅有Padcev一款Nectin-4 ADC藥物獲批上市。在研管線中,全球共有8款處于臨床階 段的靶向Nectin-4的 ADC藥物。其中,9MW2821針對尿路上皮癌適應癥的研發進度排名第一。

  目前,9MW2821正在開展作為單藥療法及聯合特瑞普利單抗治療尿路上皮癌的III期試驗;作為單藥療法治療宮頸癌的III期試驗;作為單藥療法或聯合特瑞普利單抗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II期試驗。

  從療效數據看,根據9MW2821單藥在晚期尿路上皮癌后線患者中的數據,62.2%的ORR和91.9%的DCR均高于已上市的Padcev,在后線食管癌、宮頸癌等適應癥的早期有效率數據相較于其他ADC管線同樣存在優勢。

  基于9MW2821較為出色的臨床表現,其曾被認為是邁威生物最具價值,且最有希望BD授權的ADC管線。對于國內創新藥企而言,License-out不但能獲得不菲的首付款來支撐研發,緩解資金壓力,同時還相當于獲得了海外藥企的背書,降低投資者對于新藥研發不確定性的擔憂。然而,當石藥集團、橙帆醫藥等公司旗下的同類競品接連BD出海時,市場卻遲遲沒有等來邁威生物9MW2821的消息。

  在上市品種創收遇阻,核心管線BD不順的背景下,公司內部還遭遇人事“地震”。2024年,公司接連遭遇核心人員離職。4月,副總經理兼核心技術骨干張錦超辭職,其曾主導多個抗體藥物臨床前開發;12月,董事謝寧、郭永起離職,二者分別在新藥化學合成與腫瘤藥研發領域貢獻卓著。與此同時,公司研發團隊規模從2022年的568人銳減30%至2024年的403人。

  眼下,盡管邁威生物試圖通過港股IPO、債務工具等多渠道“輸血”,但若不能解決研發效率低、戰略重心分散的問題,短期資金注入或許只能起到延緩危機爆發的作用,能否跳出“融資-虧損-再融資”的死循環仍待觀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邁威生物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4-15 眾捷汽車 301560 --
  • 04-14 天有為 603202 --
  • 04-08 宏工科技 301662 --
  • 04-07 肯特催化 603120 15
  • 03-31 信凱科技 001335 12.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