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茅臺瘋漲再創新高!專家呼吁監管關注基金抱團
2月4日,A股三大指數全線低開,集體收跌。但是,在A股一片綠色中,茅臺大漲近6%,市值逼近3萬億,僅僅一天就大增1650億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在貴州茅臺強勢的帶動下,皇臺酒業(維權)漲停,股價報收20.17元/股。同時,老白干酒漲幅也達8.79%,五糧液、ST舍得(維權)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股價上漲。
而另一邊廂,個股整體卻表現慘淡,截至收盤,兩市僅有800多只股票上漲,殺跌的個股中,接近半數個股跌幅較大,賺錢效應很低。網友又調侃“何以解憂?唯有醬香。”另有網友則自諷道:“萬萬沒想到,3000點入市,會在3500點被深套”。
“3000點入市,卻深套在3500點”
2月4日,A股三大指數全線低開,并集體收低,上證指數收跌0.44%,報3501.82點;深證成指跌0.84%,報15105.94點;創業板指跌0.72%,報3200.55點。
與此相對的是,貴州茅臺股價大漲近6%,盤中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的2330元/股。收盤漲幅也達到5.98%,報收2320.85元,全天成交額146億元,市值29154億元,逼近3萬億元大關,單日市值上漲1650億元。
與茅臺股價不斷創新高相對的是,截至收盤,兩市僅有800多只股票上漲,殺跌的個股中,接近半數個股跌幅較大。多數人處于賺了指數虧了錢的狀態。
去年兩市漲跌個股各半,而今年僅一個多月市場就已呈現出典型的“二八”分化。大市值公司表現明顯好于小市值公司,23只千億市值公司創年度新高,而創新低公司多為小市值。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超過3200只個股年內下跌,占比超7成。絕大多數個股比2016年最低點2638點時的股價還低30%—50%,只有不到2000點的指數。
而今年以來,A股主要股指均不同程度上漲,其中創業板指漲幅達7.9%,位居首位。
專家建議:監管層應關注基金抱團少數大市值個股
有證券業資深人士指出,機構抱團造就了少部分大市值的頭部企業,卻導致了大多數中小市值股票的存量流動性遭到了分流。
從基金公司公布的2020年報數據來看,有100多家基金公司持有茅臺,頭部基金公司普遍重倉茅臺。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分析稱,“現在A股市場已經進入到機構投資者時代,包括外資和內資機構資金占比越來越高。這些機構的選股標準本身都是類似的,因此選出來的好公司不少都是重疊的。這也是市場呈現出二八分化的根本原因。”
國信證券2月3日發布研報認為,如果從基金持股集中度來看,當前抱團程度跟歷史相比并沒有特別夸張,基金持股集中度高是常態。比較夸張的是基金重倉股的估值特別是相對估值很高,公募基金重倉的前100大個股市盈率中位數相比市場整體,已經遠遠突破了2015年的高點,抱團股票相對市場整體估值奇高。
但是,華東師范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李志林則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牛市,就是指多數股票能不同程度的上漲,多數投資者能獲利。而現在,機構只對10%的股票進行抱團取暖,這不僅不是牛市,連與監管層提出的“要打造有活力、有韌性的市場”也南轅北轍。
“如今,新基金發行越來越火爆,基金手中有錢就任性,繼續對少數高估值、大市值股抱團取暖,引發市場存量資金嚴重失血,市場結構越來越畸形。
導致了低估值的銀行股、保險股、券商股,價值被嚴重低估。另外,國有資產流失,絕大多數央企和地方國企股價大幅下跌。與此同時,95%以上的大戶和中小投資者沒進行抱團取暖,致使資產嚴重縮水。”李志林建議,管理層不能只看指數,更應看絕大多數個股的表現,用市場化手段糾正當前市場的嚴重缺陷。對于基金一味抱團取暖炒作少數大市值個股、而不愿對優質中小盤股做長線長投行為,希望能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重視。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曉麗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龍嘉麗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