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專題:“中國版平準基金”橫空出世!“國家隊”穩定資本市場在行動
◎記者 張瓊斯 黃坤
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等市場力量,正以“真金白銀”為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投下“信任票”。
4月9日,上市公司國際醫學公告,已取得交通銀行陜西省分行最高不超過4450萬元股票回購專項貸款承諾。
穩市力量兵馬已動,糧草儲備充足。近兩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多家主要銀行披露了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的進展與規劃。
相關銀行透露,正全力拓展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配置專屬方案,完善流程管理,全面摸排、積極對接各類所有制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需求,提供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市值管理、優化資本運營等各類服務。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海證券報記者發稿,已有超450家上市公司發布計劃使用銀行貸款回購增持的公告,合計貸款金額上限超900億元。在近幾日披露的公告中,工行、農行、建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均參與支持,絕大多數為期限較長的3年期貸款。
記者4月9日獲悉,近日,工行組織開展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行動,對接企業資金需求近500億元。截至目前,工行已累計支持及儲備項目近400筆,涉及交易金額超千億元,覆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多個板塊,有力支持央地國企、民營企業強化市值管理、優化資本運營等各類需求。
建行在前期出臺產品管理辦法、制定服務方案的基礎上,近期又成立了股票回購增持專班,推動對上市公司及主要股東開展股票回購增持、加強市值管理等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建行已服務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近70戶,涵蓋各類所有制企業,涉及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的上市公司。通過近期的走訪,建行已與超過80家意向企業對接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
近日,為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購需求,農行快速響應、全面部署,進一步做好對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的服務和投放,已與多家央地國企、民營上市公司達成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合作意向。
金融機構還發揮出機構協同合力。近日,中信銀行大連分行為上市公司中觸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中觸媒集團有限公司發放4500萬元股票增持貸款。在得知企業股票增持意向后,中信銀行聯合中信證券從專項貸款和證券服務兩端協同服務,目前已完成全部貸款投放。
“我們正在著力用好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政策工具,服務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的回購和增持,以進一步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提振市場信心。”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展望下一步,農行稱,將持續加大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的推進力度,實現更大規模投放;建行透露,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的決策部署,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的融資需求,高質高效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記者注意到,前期,各家銀行已立足于各自資源稟賦,加大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投放力度,主要投向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等領域。
記者4月9日獲悉,截至3月末,農行累計為“三農”、先進制造、綠色金融等多領域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服務,貸款簽約金額超150億元,已投放金額超85億元;中行已支持73家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計劃,合計達成貸款意向金額253.6億元;興業銀行已與44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東達成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合作并完成公告,貸款上限規模超66億元,其中民企數量占比超80%,科技企業占比超60%,涵蓋半導體、醫藥生物、軟件服務等多個“硬科技”領域企業。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全力拓展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積極對接企業需求,加快推動政策落地,為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資金支持,有利于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提振市場信心與預期。
2024年,央行首次創設了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工具。其中,3000億元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分別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面世近半年來,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發揮出了“校正”資本市場超調、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
結合市場關切,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政策安排進一步優化,以便利銀行和上市公司、主要股東開展貸款業務。“我們已經對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進行了優化,將貸款期限延長至3年,最高融資比例上調至90%,減輕了上市公司的資金壓力。”一家股份制銀行的支行行長告訴記者。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