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一年一度的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名單正式出爐。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根據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考評調整機制(公開市場業務公告〔2004〕第2號、〔2018〕第2號),中國人民銀行對2023年度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及申請加入一級交易商的機構進行了綜合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了2024年度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
對比2023年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名單,總數沒有發生變化,仍維持在51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青島農商銀行成功躋身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行列,而青島銀行則被移出名單。
所謂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簡單地說,就是那些能夠直接與央行進行交易(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等)的機構,其他交易商與一級交易商進行交易。加入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后,銀行可以直接參與央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參與央行推出的創新業務,同時將承擔傳導央行貨幣政策、配合央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等職能。
還有分析人士表示,來自央行的資金是銀行機構重要的流動性來源,不過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的流動性,只會流向滿足條件的一級交易商,且資金成本通常比較低。例如,大部分城商行并不具備“一級交易商”資質,直接從央行獲取流動性補充的能力有限,這也是導致城商行多數依賴同業業務的原因之一。
曾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公開市場業務處任職的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告訴記者,入選一級交易商意味著承擔貨幣政策傳導的職能。一方面,一級交易商可以直接與央行開展回購操作,直接獲取央行的流動性支持。另一方面,一級交易商也可以通過與央行的溝通,向央行報告經濟和市場情況,以支持貨幣政策決策。此外,成為一級交易商意味著央行對該金融機構的認可,在各國央行成為一級交易商都代表著良好的市場信譽和資質。
隨著上述兩家銀行的位置變動,在全部51家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中,包括了全部6家國有大行和全部12家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和1家開發性金融機構、部分城商行、農商行和外資行,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兩家券商以及負責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實施的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人民銀行從1998年開始建立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制度,選擇了一批能夠承擔大額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交易對象。2004年,央行建立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年度考評調整機制,擇優篩選央行合格交易對手和平穩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為適應市場發展和形勢變化,進一步增強一級交易商篩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央行在2018年調整了考評指標體系,分為“傳導貨幣政策”、“發揮市場穩定器作用”、“市場活躍度及影響力”、“依法合規穩健經營”、“流動性管理能力”、“操作實務”、“配合操作室有關工作”等七個方面。
附名單: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