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金融,洞悉趨勢,2023~2024第一財經金融書籍推薦,由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特約呈現。
金融建設是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動力,而實踐與策略的應用,使得金融的產品和服務更加多樣化,更好地滿足了市場的多樣化需求。良好的策略制定在大型項目建設中至關重要,不僅要對當前環境和情況有深入的了解,還需對未來趨勢和潛在風險進行精準預測。通過這樣前瞻性的策略規劃,金融機構能夠提前布局,確保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穩健前行。
第一財經聯合長江養老精心挑選了《重組與突破》《中國的工資、就業與勞動份額》《怎樣做成大事》三本書籍,為讀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策略手段。
《重組與突破》
作者:黃奇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編輯部推薦:
本書輯錄了作者在重慶工作期間遇到難題時以“重組求突破”的思維與實踐,以期與讀者分享重組的感悟。對政府官員而言,掌握了重組這個工具,就多了一種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能力。
原文摘錄: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離不開重組。經濟發展的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本質上都是通過經濟要素、創新驅動、資產結構、股權結構、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經營運作,以促進資源配置最優化和整體功能最大化。這里面包含諸多重組操作,包括資產重組、組織重組、管理重組、資源重組、要素重組、權利重組等,其目的都是通過重組達到“1+1>2”或“5-2>3”的效果。可以說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經濟、技術、社會、文化、生態,都涉及重組。大千世界,沒有什么是不可以重組的。
用重組、整合的心態去面對各種各樣的重大問題,碰到難題、解決難題后,你常常會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重組的最高境界就是,你已經把中央的政策、法律限制的問題、手中可以操作的杠桿資源、老百姓能夠接受的條件,都裝在腦子里形成一個框,在這個框里,你可以對所有的東西任意地組合,但是“隨心所欲不逾矩”。到了這一步,組合出來的方案,就能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和認同。
作者簡介:黃奇帆是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曾任重慶市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的工資、就業與勞動份額》
作者:張軍 等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編輯部推薦:
本書從勞動就業制度和勞動力市場結構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國的工資決定、工資與生產率的關系、勞動份額的演變等,分析結構轉型、勞動保護、技術進步和全球化貿易等對中國勞動力市場、工資和就業的綜合影響。
原文摘錄: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逐步建立起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障系統。過去由國有企事業單位提供的就業保障、社會保障和福利開始逐步從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中分離出來,這為加速勞動力的流動和勞動力市場的自由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在就業制度方面,中國還加強了勞動法律法規的建設,例如1994年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關于最低工資制度、工作時間、合同條款和解雇政策等的規定更加明確和嚴格。
但進入90年代后,由工資問題引發的勞資糾紛越來越多,一線工人的工資過低引發越來越多的抱怨和呼聲,體制內的企事業單位漲工資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說明,中國在經濟轉軌和發展中,還沒有建立起穩定的工資形成機制與化解勞資糾紛的成熟的制度。
跟西方發達國家工資集體議價制度不同,中國的工資協商制度實際上是以政府為主導、以合作為原則形成的“勞、資、政”三方協商機制,而且那個時候工會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且不具備獨立性。即便是在處理企業和職工的勞資糾紛中工會的作用也十分有限,更不用說它在工資談判中的議價能力了。我們的多個研究也發現,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僅在國有企業的工資決定中有一定的作用。總體而言,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更多只是流于形式,工會的作用微乎其微。
作者簡介:張軍是現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務院學術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暨理論經濟學聯席召集人、教育部全國高校經濟學教指委副主任。
《怎樣做成大事》
作者:[丹] 傅以斌/[美] 丹·加德納
出版社: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編輯部推薦:
本書提供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模式——模塊化。模塊化不一定非得有積木式的那種“模塊”,本質上是一種思想:把大項目分解成小任務。在當今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推動大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策略的制定與有效應用。
原文摘錄:
影響大型項目成功或失敗的普遍驅動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一個驅動因素是心理因素。所謂大型項目,就是指那些負責人認為是龐大、復雜、雄心勃勃的和有風險的項目。在任何一個大型項目中,人們都要進行思考,做出判斷和決策。凡是要進行思考、做出判斷和決策的地方,心理因素都會發揮作用。例如,人們會受到樂觀主義偏差的影響。
另一個驅動因素是權力。在任何一個大型項目中,個人和組織都要爭奪資源和職位。哪里有競爭和爭奪,哪里就有權力。例如,首席執行官通常致力于推動自己鐘愛的項目。
心理因素和權力驅動了各種規模的項目,大到摩天大樓的建造,小到廚房的裝修。這兩個因素存在于由磚塊和砂漿、比特和字節或任何其他介質構成的項目中。每當有人因某個愿景而覺得興奮,想把它變成一個計劃,然后努力使這個計劃成為現實的時候,心理因素和權力都是背后的驅動力量。無論這個愿景是想在曼哈頓天際線上再添加一顆寶石,還是啟動一項新業務,抑或是登上火星、發明一件新產品、改變一個組織、設計一個程序、召開一次會議、撰寫一本著作、舉辦一場家庭式婚禮、翻新和改造一棟房子,其驅動力量都是這兩個因素。
作者簡介:傅以斌是牛津全球項目咨詢公司聯合創始人和執行董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重大項目管理教授。丹·加德納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渥太華大學公共政策和國際事務研究生院的榮譽高級研究員。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