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降銀行存款成本,相關部門正“多管齊下”補漏洞。
繼個別省份出手明確保險資管存款計入同業存款后,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下稱“自律機制”)向成員機構下發了《關于禁止通過手工補息高息攬儲 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的倡議》(下稱《倡議》)。
文件落款日期為4月8日,文件指出,部分銀行通過手工補息等方式,變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承諾并支付高息,大幅削弱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果,嚴重擾亂市場競爭秩序,影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為強化銀行負債內控合規管理,發出相關倡議,要求銀行自查并于今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明確,對于倡議發布后仍存在的相關違規行為,將直接在定價行為評估中予以扣分,直至一票否決,并在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成員中進行點名通報。
“手工補息”濫用被點名
《倡議》指出,手工補息是對業務操作失誤的勘誤環節,不應異化為繞開內部定價授權、實施變相利率補貼的違規行為。
據記者了解,所謂“手工補息”,是存款計付利息過程中因特殊性、差異性計息需求,在系統無法自動完成結息的前提下,采用專用補充計息交易進行手工計息處理。
有華東地區城商行人士對記者表示,補充計息的本質是銀行與客戶協調的存款利率與自動計算的有差異,要手工補給客戶。但部分銀行相關業務權限控制不嚴,存在變現高息攬存,引起自律機制關注。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表示,通過手工補息的方式進行高息攬儲現在依然較為普遍存在,存款市場競爭秩序仍需優化。比如,一些銀行對部分個人類客戶、公司類客戶都可能出現事先承諾高于標價的存款利率,再通過手工補息的方式補足承諾的更高利息。
“一些銀行可能會通過表內的方式,將補貼的利息按月或按季、按年發放到客戶賬戶內;也有一些銀行則通過更隱蔽的表外方式,借助其他名目,返還給客戶。這都在實際上推高了存款成本。”董希淼認為,當前雖然存款總量和增速都不低,但追求規模和速度之下,爭奪更多市場份額和客戶資源的目標仍在,自上而下、層層加碼的存款考核壓力往往較大,加上息差壓力難以有效傳導到銀行分支機構、基層員工,都會導致各種形式高息攬儲現象存在。
針對“濫用”“手工補息”的現象,《倡議》提出幾點要求,首先就是要求銀行明確手工補息的性質,完善內控機制。
具體來看,銀行應對手工補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報自律機制秘書處備案,明確審批要件和流程,上收審批權限至一級分行或更高層級。堅決壓實業務條線、風險控制、營運及賬簿管理等部門責任,對倡議發布后仍違規補息的責任人員予以嚴肅處理。
從當前手工補息審批權限分布來看,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因為涉及具體操作,每家銀行可能有所不同,比如部分支行沒有權限,部分可能會按金額來控制權限。此次倡議也意味著,審批權限將統一到分行及以上。
其次是嚴肅定價授權管理,規范利息支付。《倡議》要求,銀行應嚴格規范自上而下的存款利率授權管理,確保利率定價、利息支付、核算統計等工作合規有序,將手工補息納入監測管理范圍,完善系統建設,確保補息可追溯至相應單筆業務。嚴禁通過事前承諾、到期手工補付息等方式,變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權要求或自律上限。
董希淼認為,由于大型銀行利率上浮幅度較小,通過系統操作進行手工補息等較為常見,這抬高了銀行存款成本,但系統補息實際也在“手工補息”范圍內,相關銀行不能以“系統計息不是手工補息”等為借口,故意規避自律機制的文件要求。
文件對成員單位提出了明確的整改要求,并將相關行為作為定價行為扣分項,措辭嚴厲。《倡議》提出,自文件發布之日起,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戶承諾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的補息。此前違規作出的補息承諾,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銀行應立即開展自查,并于今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報告報自律機制秘書處。
《倡議》強調,利率自律機制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將違規手工補息納入定價行為評估。對《倡議》發布后,仍通過手工補息高息攬儲的違規行為,在定價行為評估中予以扣分,直至一票否決,并在利率自律機制成員中進行點名通報。董希淼認為,《倡議》發出之后,存在相關行為的銀行將有所收斂。
對公存款成本壓降效果不明顯
事實上,自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以來,商業銀行依據市場利率變化和自身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存款利率水平,定價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但部分銀行通過手工補息等方式,相當于變相突破了存款利率授權上限,會大幅削弱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果,從而影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據中國銀行研究院此前數據,2021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革后,大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一定倍數,調整至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分別為基準利率加10BP、50BP、60BP,其余商業銀行的加點上限分別為20BP、75BP、80BP。報告指出,此次改革后,“短升長降”的利率走勢有助于優化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期限結構,尤其是長期利率上限降幅較大,這將助力商業銀行降低負債成本,但長期看可能會增加中小銀行攬儲壓力。
對于《倡議》影響范圍,不少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對個人、對公存款都有影響,但因為涉及補息的存款一般金額較高(不同銀行有差異),因此相關行為在對公業務中更為普遍。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尤其議價能力較強的企業存款定價剛性更為明顯。
就在去年12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門監管分局、央行江門市分行在《關于進一步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對公存款行為的通知》中,首條要求就提到,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建立完善并嚴格執行對公存款業務管理機制,特別是內部授權、定價管理、計息結息等機制,自覺維護存款利率自律機制,嚴禁超權限手工計息及補息(業務差錯沖正除外)。
從銀行財報來看,在資產收益率下行同時,存款定期化還在持續向銀行息差施壓,但經過幾輪存款利率調整,2022年以來存款付息成本已有下行趨勢,但對公付息率下降不如個人存款明顯,定價剛性更為明顯。有頭部券商銀行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主要與存款定期化趨勢在對公領域強化有關。另據部分大行業績會透露,對公成本提升還受美元利率上升推升儲蓄率影響。
記者據國有六大行和部分股份行財報數據梳理,工行、農行、建行、交行、招行、平安、中信去年公司存款平均付息率均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活期存款成本普遍上升,而定存成本方面,建行、郵儲、中行下降,工行、農行、交行、招行、平安、中信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相比之下,9家樣本銀行中,個人定存、活期平均成本分別有7家下降。

另據中國銀行財報數據,中國內地外幣業務中,去年公司定存、活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別較上年提升了308BP、163BP至4.27%、1.90%;個人定存平均利率提升了131BP至1.71%,活期存款與上年持平為0.02%。整體來看,內地外幣存款平均利率提升了186BP至2.36%,但同期外幣貸款平均利率也大幅提升了254BP,達到4.42%。
也有分析指出,因為同業存款利率市場化較高、利率敏感性較強,定價對業務規模影響更為明顯,當銀行資金來源不足時或在特定時點存在沖量壓力時,比較容易通過提高利率的手段吸收同業存款。不過有銀行業人士表示,同業之間賬務一般在系統內較為清楚,涉及手工補息的情況可能不多。
記者注意到,某大行南方一分行曾在2022年發布的加強機構同業客戶手工補息業務風險控制消息中提到,手工補息工作存在著較大的操作風險、政策風險和道德風險,一直以來是總省行檢查和監控的重點,近年來也是監管部門檢查的重點。
在同業業務推升銀行負債成本方面,更早之前,引起監管關注的是保險資管存款計入方式問題。據記者了解,相比保險自有資金存款,目前不同銀行對保險資管存款計入方式差異較大,計入一般性存款帶來的存款規模大幅波動今年以來引起南方某省監管部門注意。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這一存款計入方式帶來的另一層風險在于,部分理財產品以保險資管計劃為通道,“超額”配置收益率更高的協定存款、大額存單等,期限錯配、資金空轉、壓低息差等風險隱匿其中。
南方某省金融監管局曾在今年一季度發出工作提示,要求保險資管公司發行理財產品等募集的資金應填入“同業存放”科目,不得計入一般性存款。。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