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A股“入摩”被市場主流解讀為劃時代的意義,尤其2018年6月、9月就將有1300億元布局A股,引發市場關注。正是看到這一機遇,招商基金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型基金在3月9日獲得批文之后,立刻啟動發行程序。
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白海峰表示,納入MSCI指數對中國A股市場長期、短期均會帶來利好,藍籌股投資未來優勢凸顯,短期內,中國市場將產生正面影響,A股市場情緒將受到較大提振,但更重要的影響將在長期,對行業龍頭影響偏積極。
A股國際化
帶來較好布局價值
白海峰預計,A股”入摩”短期將給市場帶來1300億人民幣左右的增量資金,未來還將有2萬億逐步流入,長期看仍具有較大的布局價值。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A股對應地位將使其在MSCI權重不斷上升,MSCI也將帶動更多海外主動配置資金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進入A股。”白海峰表示,A股投資者結構、理念以及市場機制將進一步國際化,整個A股估值體系勢將重構。A股投資者需要更具備國際視野,具有全球競爭力與稀缺性的優秀公司的估值溢價將進一步凸顯。
白海峰進一步表示,納入MSCI指數,中國A股市場長、短期或均會受益,藍籌股投資未來優勢凸顯。短期內,中國市場將產生正面影響,A股市場情緒將受到較大提振,但更重要的影響將在長期。對行業龍頭影響偏積極。盡管短期對整體市場的正面作用有限,但考慮到這樣的結果可能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場預期,相關的權重較高、增長與估值匹配度較好的行業龍頭未來將從中受益巨大。
“相較2017年6月份MSCI宣布將A股納入指數之時,目前市場格局發生較大變化,顯示出A股國際化趨勢已經在悄然形成。”白海峰表示,目前市場更注重業績、更注重真正增長、更注重公司護城河……而不像過去“講故事”等,這是市場成熟的表現。未來A股會持續走國際化趨勢,也是資本市場悄然發生變化的重要體現。從今年來看,無論是成長風還是藍籌風,最核心的是看企業盈利能力,因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是股價上漲最重要因素,甚至長期來講說是唯一的因素也不為過。
受益“A股入摩”指數
坐擁風口
白海峰直言,他即將管理的招商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基金,是市場上目前首只公開發行的MSCI納入A股成分股編成的指數產品,將直接受益于“A股入摩”這一歷史性利好。
據白海峰介紹,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按MSCI實際納入的A股組合編制,目前成分股僅含大盤股,屬于A股納入MSCI新興指數的“實時跟蹤版”,將直接受益于增量資金入場。
“從MSCI的選股規則看,MSCI青睞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強的個股。同時非常注重流動性和基本面。因此指數成分股主要集中在A股主板的金融、消費、科技板塊的行業龍頭,這些標的將是外資未來流入的主要標的。”白海峰表示,目前首批入選的235只個股,基本屬于“中國的核心資產”,因此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白海峰表示,從過去30年來看,基于對13個國家納入MSCI后的本國股票市場的表現的考察,發現納入MSCI 指數后半年和一年后,本國股市上漲的概率高達77% 和69%,平均上漲的幅度(剔除土耳其)為8%和27%。他直言,伴隨著A股納入MSCI,一方面是流動性增強,另一方面也代表資本市場逐漸走向健康、成熟、開放趨勢,因此這一統計結果也非常符合邏輯。
然而,近期成長股表現較為強勢,而藍籌股表現一般。白海峰強調,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并不等同于A50,除了核心資產以外,還有人工智能、中國面板、中國芯片、5G龍頭等,235只股票是符合創業藍籌或者符合真增長低估值特性的股票。(方麗)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馬秋菊 SF186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