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經濟走勢波詭云譎,歐美央行的政策充滿了變數。有評論說,2019年是歐美央行被劫持的一年。鑒于未來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目前有種估計,美聯儲2020年再次降息的可能性為55%;到2022年,歐洲央行儲蓄利率都可能維持在-0.4%。
2019年全球經濟走勢波詭云譎,歐美央行的政策也充滿了變數。有評論說,2019年是歐美央行被劫持的一年。鑒于未來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目前有種估計,美聯儲2020年再次降息的可能性為55%,至于降息的次數由具體的降息開始時間決定。
美國金融機構對資金的需求極大,每日以其所持財政部債券換取現金,過后再購回財政部債券,該市場資金額高達1萬億至2萬億美元。9月初,回購利率高達10%,美聯儲基金利率也隨之上漲。美聯儲基金利率是美聯儲成員銀行之間的貸款利率。銀行在美聯儲的儲備金賬戶不付利息,很多銀行希望向其他銀行出借超出儲備金的資金。如果回購利率持續處于高位,銀行獲得資金的難度勢必增加,會減少市場的流動性,增加金融市場的動蕩,股價也會下跌。美聯儲對此自然不能袖手旁觀。只能被動干預。9月17日,美聯儲在隔夜市場中投入750億美元,回購利率和聯邦基金利率立即回落。此后,美聯儲每月買入600億美元的財政部債券。
其實,外國投資者減少其持有的財政部債券(或稱美國國庫券或美國政府債券),也是回購利率升高的原因。從2017年至2019年第三季度,外國投資者持有的財政部債券由發行在外的總額40%降到35%。財政部債券投資者減少,交易商只得增加自己所持的財政部債券,2017年美國交易商所持的財政部債券為2000億美元,在回購市場融資的倉位為1.5萬億美元,2019年增至2500億美元和2萬億美元。承銷債券是投資銀行業務,美國金融機構是混業經營,投資銀行業務與商業銀行業務并不分開,投資銀行占用資金,商業銀行的資金勢必緊缺,導致回購市場的利率增高。
以目前的市場格局,要改善資金狀況有三種途徑:或修改規則,降低準備金;或美聯儲干預;或美聯儲直接買入財政部短期債券。修改規則需要各方神仙同意,操作難度較大。美聯儲直接收購財政部短期債券,則是不折不扣的量化寬松政策,難免受到質疑。美聯儲只能選擇干預回購市場:盡管此舉實為量化寬松,但至少還可猶抱琵琶半遮面。
年初,歐洲銀行推出了定點長期再融資業務(TLRO),目的是在市場不確定期間,幫助歐元區的大銀行得到穩定資金。但歐洲很多公司和家庭本已債臺高筑,不愿再舉債。9月,歐洲央行重啟量化寬松項目,大量購入債券。自2018年10月起,歐洲央行將利率減少到-0.2%。據咨詢公司Capital Economics預測,到2022年,歐洲央行的儲蓄利率都可能維持在-0.4%。
壓低利率的目的之一是減少存款,刺激消費,刺激經濟增長。只是,歐洲國家的儲蓄率并未降低。據統計,2013年與2019年,家庭平均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變化是:瑞典,分別為15%和16%;丹麥,分別為2.5%和4%;德國,分別為9%和10%。促進經濟增長,是為了增加就業,至少歐洲決策者的公開宣示如此。但歐元區就業率始終很低,25歲以下的工作適齡者平均失業率為16%,希臘、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失業率長期維持在兩位數,法國的失業率在9%。與此同時,量化寬松政策還有負面影響。比如,歐元區一些養老基金主要投資于債券,所以養老金基金收益與債券收益掛鉤,量化寬松政策壓低了債券收益率,相關養老金的收益率也隨之減少,受到不利影響的人就必須未雨綢繆,增加儲蓄以備養老之用。
瑞士不是歐元區國家,但瑞士央行地位特殊。瑞士是中立國,政治穩定,金融繁榮,瑞郎于是成為避險貨幣,國際金融市場一有風吹草動,便會有人大量買入瑞郎。在瑞士央行的推動下,瑞士很多銀行的存款利率為負。早在2016年,瑞士一家小銀行Alternative Bank Schweiz AG就向儲戶收受存款利息,存款不滿10萬瑞郎的儲戶必須向銀行支付0.125%的年利率,存款10萬瑞郎以上的儲戶必須向銀行支付0.75%的利率。到2018年,該銀行又將劃分利率高低的門檻降低到7.5萬瑞郎。瑞士經濟以出口為主,瑞郎貶值有利于出口。但瑞士負利率積極效果有限。2013年與2019年,瑞士家庭平均儲蓄占可支配收入并沒有變化:都是大約17.5%。
地理位置上日本是亞洲國家,但金融政策日本與歐美同步。從2013年起,日本央行開始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增加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使其達到國內產生總值的100%。日本央行接受BBB信用評級的公司債券作為抵押,同時放寬出借日本央行所持有的政府債券和ETF份額的條件。但上述政策未能奏效。如今,日本經濟增長已接近零。據報,2020年日本政府將實行積極財政政策,日本政府將投入約合920億美元的資金,相當于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2%。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仍與量化寬松政策密切相關:低息降低債券市場的融資成本,政府可低息發債,籌集資金用于財政投入。
日本推行量化寬松政策是為了降低政府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因為日本政府債臺高筑,負債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高出美國。2018年12月底,日本政府債務已達國內生產總值的238.20%。
美國的情形也不妙。2008年金融危機后,為救助華爾街,美國政府發行了大量債券籌資,2018年政府債務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06.10%。預期2020年美國財政赤字將達1萬億美元,約占美國生產總值的4.7%。為降低政府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華盛頓除了進一步舉債,別無他途。
責任編輯:郭建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