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31日訊(記者 高萍)3月監管對于支付公司違規行為處罰力度不減。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3月共計有5家支付公司被罰,合計被罰沒金額超2200萬元。其中,盛迪嘉支付更是在單月內兩次領到罰單。
從被罰案例來看,反洗錢、商戶真實性及合規性等依舊是監管工作的重點。華南一家支付公司內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強監管態勢倒逼企業加速合規體系迭代,如重構商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引入 AI 風控技術提升交易監測精度。
3月被罰公司及金額環比明顯增多 盛迪嘉支付月內兩度被罰
整體來看,3月有5家支付公司被罰,合計被罰沒金額超2200萬元。被罰公司數量和金額遠超2月。統計數據顯示,2月共計有4家支付公司被罰,被罰沒金額合計約為1200萬元。
具體而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在3月28日一口氣披露對5家支付公司的罰單。5家被罰的支付公司分別為,銀盛支付、中付支付、捷易付、樂刷支付和盛迪嘉支付。除捷易付外,其余4家支付公司被罰沒金額均超過300萬元。
從被罰原因來看,多涉及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等問題。例如,樂刷支付因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等4項違法行為而被給予警告,合計罰沒445.01萬元。中付支付因為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而被給予警告,合計罰沒388.07萬元。盛迪嘉支付因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而被給予警告,處罰款308萬元。
財聯社記者發現, 最新被罰的盛迪嘉支付已是3月第二次領到罰單。在3月初,該公司曾因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等5項違法行為而被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67萬元,并處罰款737萬元。
針對被罰相關問題,財聯社記者致電盛迪嘉支付,截至發稿,對方未給予回復。
支付行業嚴監管 商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重構
“從今年的罰單來看,被罰支付公司以及被罰金額相較于去年同期而言明顯增多,反映出2025年開年支付行業處于嚴監管態勢中。”一位支付行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如是說。
華南一家支付公司內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強監管態勢倒逼企業加速合規體系迭代,如重構商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引入 AI 風控技術提升交易監測精度。
對于月內存在支付公司二度被罰的情況,上述支付行業人士稱,這也反映出部分支付公司對于老問題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積極充分的利用新技術來解決諸如商戶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另外,未能建立有效的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對業務中的風險點識別和防控能力不足,員工合規意識淡薄,對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規范不熟悉、不重視。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建議,一切都形成制度,建立健全全面、細致的合規管理制度和流程,確保各項業務操作有章可循,嚴格遵守反洗錢、賬戶管理、商戶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
“支付行業需不斷完善內部制度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筑牢支付產業健康發展防線,借力科技創新,不斷沉淀自身能力。”上述支付公司內部人士稱。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