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勝履新黨委書記 學者型官員掌舵大國央行

潘功勝履新黨委書記 學者型官員掌舵大國央行
2023年07月03日 07:23 中證報

  記者 彭揚 歐陽劍環

  7月1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召開領導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決定:潘功勝同志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

  2012年以來,潘功勝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11年,其中有7年時間兼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期間參與了多個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事件。

  深刻闡釋貨幣政策內涵、權威回應人民幣匯率波動、詳細解答金融風險化解思路……作為學者型官員,潘功勝給大家的印象,不僅溫文儒雅,而且“妙語”頻出,總能直擊市場關切,在關鍵時刻釋放權威聲音,提振信心、引領預期。

  擲地有聲 不跟隨美聯儲“大放大收”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遇到疫情等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貨幣政策如何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同時兼顧多重目標,實現政策精準有力與合理適度?對此,潘功勝多次闡釋了自己的觀點。

  比如,2020年6月,在總量貨幣政策實施力度較大的情況下,潘功勝在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面對特殊時期的特殊困難,需要貨幣信貸政策更加注重精準性和直達性,建立正向激勵機制,提高政策傳導效率,精準投放實體企業,避免資金空轉。

  這也為結構性貨幣政策“挑大梁”拉開序幕,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陸續創設運用。 

  潘功勝指出,在結構性貨幣政策方面,將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政策支持。

  與此同時,疫情發生以后,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高強度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中國則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不動搖,維持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潘功勝2021年9月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中國的貨幣政策仍然處于常態化貨幣政策區間,不搞“大水漫灌”。“我們貨幣政策的空間是比較大的,這是2020年初以來,中國的貨幣政策和美聯儲以及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主要差異。”

  對于當前全球宏觀環境,潘功勝判斷,從歷史長周期看,全球宏觀環境可能由“大緩和”走向“高波動”。疫情后主要發達國家的大規模刺激政策提振了需求,但供應鏈擾動、勞動力市場緊張、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等限制供給恢復,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04 盤古智能 301456 37.96
  • 07-03 豪聲電子 838701 8.8
  • 07-03 賽維時代 301381 20.45
  • 07-03 信音電子 301329 21
  • 07-03 昊帆生物 301393 67.6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