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創58個月新低,國有大行壓降力度最大

11月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創58個月新低,國有大行壓降力度最大
2021年12月08日 20:45 媒體滾動

  原標題:11月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創58個月新低,國有大行壓降力度最大

  國際金融報

  12月8日,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發布11月銀行理財報告顯示,經過不完全統計,11月份,商業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的平均期限為152天,較上個月增長5天,平均預期中間收益率為3.17%,環比上漲2BP(基點);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65%,環比上漲5BP。

  從不同銀行類型來看,國有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平均期限為94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38%,環比上漲11BP;股份制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平均期限為194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89%,環比上漲2BP;城商行的結構性存款平均期限為180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68%,環比上漲14BP。

  “從收益率走勢來看,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國有銀行結構性存款預期最高收益率持續走低,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降幅較大,其中,農行、工行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已降至2%以下。”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股份制銀行結構性存款掛鉤股指的比例更高,預期最高收益率偏高,但能夠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偏低,所以下半年以來股份制銀行結構性存款預期最高收益率走高不代表其實際收益率也在上升。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余額為5.6萬億元,環比下降4.14%,同比下降29.56%,較去年4月最高峰下降53.9%,創2017年1月(近58個月)以來最低水平。

  具體來看,大型銀行個人、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分別環比下降18.39%、5.83%;中小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環比下降0.72%,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環比增長0.09%。

  “今年以來,各類銀行都在壓縮結構性存款規模。其中,國有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壓縮幅度最大。”劉銀平表示,今年10月份國有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為7083億元,較去年3月高峰時期2.58萬億元下降72.59%,今年4月份以來,基本上每月都下降1000億元左右。

  他指出,不同銀行的攬儲壓力有差異,存款利率報價改革之后,中小型銀行與大型銀行之間的利率差距收窄,不能再依靠拉大利率差距來吸引儲戶,攬儲更難,所以中小型銀行攬儲成本下降受政策因素的影響更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玫

存款 銀行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10 雅藝科技 301113 31.18
  • 12-09 百誠醫藥 301096 79.6
  • 12-09 禾邁股份 688032 557.8
  • 12-08 風光股份 301100 27.81
  • 12-08 永安期貨 600927 17.9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