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欺詐發行

經濟日報: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欺詐發行
2024年02月22日 06:05 市場資訊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經濟日報

  近日,證監會對上海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科創板首發上市過程中欺詐發行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該案系新證券法實施以來,發行人在提交申報材料后、未獲注冊前,證監會查辦的首例欺詐發行案件。

  據證監會披露,思爾芯于2021年8月提交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作為首發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企業,證監會于2021年12月對其實施現場檢查,發現公司涉嫌存在虛增收入等違法違規事項。2022年7月,思爾芯撤回發行上市申請。證監會對其涉嫌欺詐發行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和審理。經查,思爾芯在公告的證券發行文件中編造重大虛假內容,其《招股說明書》第六節“業務與技術”、第八節“財務會計信息與管理層分析”涉及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2020年虛增營業收入合計1536.72萬元,占當年度營業收入的11.55%,虛增利潤總額合計1246.17萬元,占當年度利潤總額的118.48%。證監會依法決定:對思爾芯處以400萬元罰款;對時任思爾芯董事長黃學良,時任思爾芯董事、首席執行官、總經理Toshio Nakama分別處以300萬元罰款;對時任思爾芯董事、資深副總裁林鎧鵬,時任思爾芯董事、資深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熊世坤分別處以200萬元罰款;對時任思爾芯首席財務官黎雄應處以150萬元罰款;對時任思爾芯監事會主席楊錄處以100萬元罰款。

  欺詐發行是資本市場的一大頑疾,嚴重破壞市場誠信基礎,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正常秩序。證監會近三年共辦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件397件,同比增長近20%,作出行政處罰523件,涉及1932名相關責任人,對168人采取市場禁入措施,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6件。

  “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基礎,是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前提。‘零容忍’打擊欺詐發行等違法行為,切實提高違法成本,有助于提高市場公平性和透明度,穩定市場秩序,為投資者創造一個更加可預測的投資環境。”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這是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前提,也是提振市場信心、活躍市場的重要舉措。

  欺詐發行手段往往復雜隱蔽,要更好阻斷發行上市“帶病闖關”,還需加強日常監管,提高執法效率。田利輝建議,要綜合運用現場檢查、輿情監測等手段,多元化線索發現渠道,加大對涉嫌欺詐發行問題線索的排查力度,對欺詐發行鏈條上每個環節都緊盯密防,堅持露頭就打、打早打小,讓違法者寸步難行。

  在提高發現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落地執行,實現“違法必究”。“既要用足用好行政處罰,又要加強與公安機關的銜接配合,還要繼續推動健全民事賠償機制。”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只有“行民刑”立體化追責無縫銜接,形成合力,才能實現對違法行為的有力打擊,有效震懾市場,進而徹底鏟除造假滋生土壤,維護市場誠信基礎,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欺詐發行涉案主體類型眾多,打擊相關違法違規行為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各方共同推動。專家認為,未來應注重懲防并舉,推動建立多部門聯合防范打擊欺詐發行的常態化工作機制,進一步優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配合,完善資本市場欺詐發行綜合懲防體系,實現標本兼治。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進一步加大新股發行領域現場檢查、現場督導、稽查執法力度,壓實發行人信息披露責任和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堅持“申報即擔責”,對于涉嫌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即使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也要一查到底。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予以嚴厲打擊,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凌辰

證監會 證券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2-21 龍旗科技 603341 26
  • 02-08 肯特股份 301591 19.43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22.66
  • 01-30 諾瓦星云 301589 126.89
  • 01-29 成都華微 688709 15.69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