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腹背受敵:成立72年以來第一次連續兩年虧損

國泰航空腹背受敵:成立72年以來第一次連續兩年虧損
2018年03月07日 00:02 新浪綜合

  國泰航空2017年預虧27億港元

  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徐慧 許偉)“腹背受敵”的國泰航空在激烈的競爭中依然舉步維艱。3月6日有消息稱,國泰航空2017年的虧損額預計達27億港元。業內人士指出,這將是國泰航空成立72年以來第一次連續兩年虧損。長此以往,國泰航空的前景不甚樂觀。

  據悉,2017年,國泰航空的客貨運業務已經有所起色,尤其是貨運業務,漲幅明顯,但是國泰航空所處的競爭環境依舊制約著它的發展。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來自內地的航空公司不斷增加國際航線的開通,對國泰的業務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此外,燃油對沖也對國泰的盈利造成不利影響。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上半年,國泰航空的燃油對沖虧損32.37億港元,雖然同比減少27.91%,但由于持續虧損,公司的發展也相應受到了影響。有業內專家分析,國泰去年全年的燃油對沖損失將會達到64.5億港元,已經連續四年虧損。

  實際上,雖然國泰已經減少了燃油對沖比例,但對沖的影響仍然存在,一旦油價跌幅較大,航空公司將不可避免地承擔經濟損失。行業研究公司Crucial Perspective首席執行官CorrinePng表示,在國泰將燃油對沖合約期間從四年縮短至兩年,油價預計會降低,國泰的對沖操作在2019年應當會扭虧為盈。

  另外,國泰依舊面臨著中國內地航空公司的挑戰。有統計數據顯示,國航、東航、南航和海航去年運力的增加速度都要高于國泰,尤其是海航,去年開通了從成都和重慶前往紐約的航班。而除了這四巨頭之外,四川航空訂購了10架A350,并且也陸續開通了多條前往歐美的航線。不僅如此,還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單位員工平均創收指標上,國泰也落后于亞洲主要競爭對手。其中,包括新加坡航空、澳洲航空、日本航空、維珍澳洲等。對于國泰來說,高企的人力成本仍是公司亟待解決的難題。

責任編輯:李彥麗

國泰航空 國泰 港元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