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溫彬、王靜文
【摘要】
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8.3%,降幅較5月份收窄4.3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收窄,呈穩步恢復態勢。
從量-價-利潤率三要素來看,6月工業增加值逆勢企穩,工業原材料價格下降助推利潤率回升,這兩項因素抵消了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加速下滑,從而帶動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
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和電熱氣水利潤降幅擴大,制造業利潤降幅則連續第四個月收窄。特別是制造業中游的裝備制造利潤增速加快5.6個百分點,發揮了積極作用。下游消費品制造受制于終端消費不足,表現仍然偏弱。
此外,由于內外需仍然偏弱,企業主動去庫存進程繼續加快,應收賬款平均回收周期略有縮短,資產負債率繼續被動抬升。其中私營企業面臨資金周轉壓力和資產負債壓力更為顯著。
展望下一階段,PPI將于年中見底回升,政策逆周期調節加碼將有望拉動工業生產回暖,預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大概率將繼續收窄。但由于外需趨弱背景下出口將繼續承壓,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企業信心尚待進一步提振,因此,工業利潤或仍將面臨一定壓力。
【正文】
一、生產企穩和利潤率回升,帶動工業利潤降幅收窄
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16.8%,較1-5月收窄2.0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同比-0.4%,較1-5月回落0.5個百分點。從當月來看,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8.3%,降幅較5月份收窄4.3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收窄。
從量-價-利潤率三要素來看,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較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6月PPI同比-5.4%,降幅較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為2016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價格拖累因素加大。6月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44%,較5月份提高0.27個百分點。
逆周期調節重啟和炎熱天氣下電力需求復蘇,推動工業生產逆勢企穩;上游礦產品價格持續下行,工業企業原料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助推企業單位成本邊際改善,利潤率回升。這兩項因素抵消了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加速下滑,從而帶動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
二、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速最快
分行業看,1-6月份,采礦業利潤同比-19.9%,降幅較1-5月擴大3.7個百分點。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國內生產資料價格持續回落影響,采礦業利潤同比降幅持續走闊。
1-6月電熱氣水利潤同比增長34.1%,較1-5月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電熱供應利潤同比為46.5%,較1-5月擴大0.6個百分點,但燃氣、水的利潤增速出現回落。電力行業受國民經濟持續恢復、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可再生能源發電快速發展等因素帶動,發電量持續增長,利潤增速繼續加快。
1-6月制造業利潤同比-20.0%,較1-5月收窄3.7個百分點,降幅連續第4個月收窄,為今年以來最好表現。
分上中下游看,據我們測算,上游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速為-53.6%,降幅較1-5月小幅收窄2.7個百分點;中游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速為-1.6%,降幅較1-5月收窄5.6個百分點;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速為-20.9%,降幅較1-5月擴大2.3個百分點。直接受益于逆周期調節的裝備制造仍然是表現最佳板塊,但消費品行業受到失業率偏高和消費意愿偏低拖累,利潤增速繼續回落。
從利潤占比來看,繼續呈現出由采礦和消費制造板塊向裝備制造板塊傾斜的趨勢。1-6月份,采礦業利潤占比下降2.1個百分點至20.1%,消費制造利潤占比下降0.4個百分點至20.5%。與此同時,裝備制造占比提升2.6個百分點至34.3%,原材料制造下降0.3個百分點,電熱氣水上升0.2個百分點。
三、去庫存進度繼續加快
6月份,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增速為2.2%,較5月回落1.0個百分點,創2020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實際庫存(名義庫存與PPI差值)同比增速為7.6%,較5月回落0.2個百分點。
6月制造業PMI中的產成品庫存指數降至46.1%,原材料庫存降至47.4%,兩個指標均連續第4個月下降,繼續刷新今年以來最低水平,顯示企業正在加速去庫存。
企業去庫存速度進一步加快,應主要包括兩方面原因:一是內外部不確定性上升,企業盈利偏弱,對未來信心不足,主動去庫存意愿上升。二是國內經濟復蘇斜率放緩,但仍在恢復途中,對產成品庫存形成一定消耗。
四、應收賬款回收周期略有縮短
1-6月,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63.2天,仍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較1-5月份減少0.4天,而2015-2022年同期平均降幅為0.9天??傮w來看,工業企業資金周轉速度略有好轉,但仍大幅弱于季節性表現。
分門類看,采礦業減少0.2天至48.6天,電熱氣水持平于58.5天,制造業減少0.5天至64.5天。制造業改善相對顯著。
分主體看,國有企業減少0.4天至50.7天;股份制企業減少0.4天至60.9天;外資企業減少0.6天至74.8天;私營企業減少0.3天至63.5天。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回款周期仍然明顯高于國企和股份制企業。
五、資產負債率被動上升
1-6月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抬升0.2個百分點至57.6%,創下2014年11月以來新高。
6月末,工業企業總資產和總負債增速分別為6.6%和6.7%,均連續第4個月下行,但負債增速仍高于資產。一方面,企業資產擴張意愿仍然偏弱,另一方面,貨幣政策適度寬松支撐負債擴張,從而導致資產負債率被動抬升。不過,這將使下一階段信用擴張的持續性將受到挑戰。
分門類看,采礦業上升0.3個百分點至56.7%;電熱氣水持平于61.1%;制造業上升0.2個百分點至56.9%,再度刷新歷史新高。
分主體看,國有企業上升0.2個百分點57.6%;股份制企業上升0.1個百分點至58.4%;外資企業上升0.1個百分點至53.6%;私營企業持平于60.3%,仍處于歷史最高水平,私企資產負債表的穩健性更值得關注。
六、下一階段展望
隨著一系列逆周期調節政策落地,6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而上游產品價格下降,助推企業利潤率回升,這兩項因素抵消了PPI繼續下滑的影響,帶動工業企業利潤降幅繼續收窄。與此同時,企業主動去庫存進程仍在加速,資金周轉速度略有加快,資產負債率被動抬升。
展望下一階段,預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大概率將繼續收窄。一方面,6月PPI大概率將是年內低點,下半年PPI有望持續回升,價格對營收和利潤的拖累將會明顯減弱,另一方面,7?24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尤其是“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的表述將有助于推動地產產業鏈回溫、拉動工業生產回升。
但同時需要看到,由于外需趨弱背景下出口將繼續承壓,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企業信心尚待進一步提振,因此,工業利潤或仍將面臨一定壓力。
(本文作者介紹: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