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碰瓷”博鰲背后:廣告費和業績均跑輸伊利

蒙牛“碰瓷”博鰲背后:廣告費和業績均跑輸伊利
2021年04月22日 19:42 21世紀經濟報道

基金紅人節|金麒麟基金大V評選 百位大咖入圍→【投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蒙牛“碰瓷”博鰲背后:廣告費和業績均跑輸伊利

  蒙牛的掙扎。

  贊助方與碰瓷者,蒙牛熟練切換。

  4月19日,博鰲亞洲論壇官方公眾號發布論壇秘書處聲明稱,國內某乳制品品牌盜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名義,對外進行宣傳。論壇對此予以強烈譴責,并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的權利。

  事件另一頭,近期,多篇題為“蒙牛乳業旗下產品成海南博鰲國賓館2021年會指定乳制品”的新聞被各大媒體轉載。報道稱,“中糧集團旗下蒙牛乳業的特侖蘇、純甄、餐飲純牛奶、優益C活菌泡泡等產品成為海南博鰲國賓館2021年會指定乳制品。”在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聲明發布后,部分相關稿件已經被刪除。博鰲亞洲論壇官方合作對象是伊利。

  事實上,這已不是蒙牛第一次“碰瓷”。2019年6月,伊利官方撰文《北京冬奧組委無奈奧運史上最大丑聞將上演!中糧集團蒙牛乳業聯合美國企業破壞冬奧大局》,稱“蒙牛在冬奧會競標中落敗后,利用國有企業中糧集團和美國可口可樂之間的資本合作,替可口可樂埋單巨額奧運贊助費。”

  伊利認為,蒙牛此舉是為成為國際奧委會“飲料”類別全球“聯合”合作伙伴,實則是企圖誤導中國消費者,使大眾認為其是奧運乳制品合作伙伴。最終,事件風波隨著伊利刪除文章逐漸平息。

  蒙牛多翻“碰瓷”背后是,其營銷投入已多年落后于伊利。財報顯示,2010-2019 年,伊利在廣告營銷的投入均由 38 億元上升至 110 億元,2015 年之后公司在廣告營銷上的投入占總營收比重在 12%-13%左右,其廣告投放費用的絕對值和占比均高于蒙牛。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年報發現,2020年,蒙牛廣告及宣傳費用下降20.0%至68.031億元, 占集團收入比例下降至8.9%。

  當年,蒙牛營收760.34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8%;凈利潤35.25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1%。

  蒙牛廣告費跑輸伊利與業績同步。由于伊利尚未公布2020年年報,以半年報相比,上半年,伊利營收473.44億元;凈利潤37.35億元。同期,蒙牛營收375.33億元;凈利潤12.12億元。

  蒙牛業績落后于伊利原因是多方面的,鑒于快銷品特性,營銷是核心競爭力,但也很難說營銷費用與業績存在完全因果。

  目前,蒙牛、伊利并未有量級差別。各方面競爭,還將繼續。

 

掃二維碼,3分鐘極速開戶>>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4-27 博眾精工 688097 --
  • 04-26 迅捷興 688655 7.59
  • 04-26 華通線纜 605196 5.05
  • 04-26 川網傳媒 300987 6.79
  • 04-26 同飛股份 300990 85.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