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股票都在漲!百億資金搶籌,牛市來了你還在等什么?【點擊立即開戶,別錯過下一波大行情!】
【今日直播】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總監梁杏:什么行業值得投資?——行業投資的框架和邏輯
重磅!國務院放大招,史上前兩次均走出大牛市!這次也要引爆“牛市發動機”?黃金、銅又起飛,機會來了?
正如很多投資者的期望,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實現“開門紅”,股民們也開始興奮起來。
周末,重磅消息較多。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央行行長易綱重磅發文:盡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央行發文稱,決定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為0。
而從外圍市場來看,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財長姆努欽將向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提交規模為1.8萬億美元的援助法案提案。美國國家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特朗普已經批準了這一修訂后的經濟刺激方案。周五晚間,黃金、有色金屬大漲。
國務院放大招:A股券商板塊要起飛?
周五盤后,一則重磅消息刷屏。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圍繞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提出了17項重點舉措,主要包括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提高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違法違規成本、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工作合力等6個方面。
除了加強監管之外,估計投資者會對注冊制和退市方面的這些要點較為關注。因為這對A股股票供給有影響。
《意見》提到,全面推行、分步實施證券發行注冊制。優化發行上市標準,增強包容性。加強對擬上市企業的培育和輔導,提升擬上市企業規范化水平。鼓勵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上市。發揮股權投資機構在促進公司優化治理、創新創業、產業升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培育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支持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發展壯大。發揮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區域性股權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在培育企業上市中的積極作用。
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嚴格退市監管。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通過財務造假、利益輸送、操縱市場等方式惡意規避退市行為,將缺乏持續經營能力、嚴重違法違規擾亂市場秩序的公司及時清出市場。加大對違法違規主體的責任追究力度。支持投資者依法維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完善并購重組和破產重整等制度,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暢通主動退市、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有關地區和部門要綜合施策,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方式出清風險。
近期,A股的上市公司數量首次突破了4000家大關,不過另一方面,A股歷史上累計退市的公司數量卻只有百余家。這樣“進多出少”的現象被不少投資者視作A股市場的一大“堵點”。
反觀境外成熟市場,上市公司呈現出的是一種“大進大出”的格局。據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統計,2009年~2018年的10年間,美國資本市場共上市了2602家公司,與此同時也退市了2471家公司,其中2010年~2018年的9年間每年退市的公司數量都超過了200家。此外,2016年、2012、2011、2010年退市公司的數量還要超過當年IPO公司的數量,其中2011年退市公司的數量是IPO公司數量的2倍。
據中金公司統計,從海外市場來看,絕大多數成熟市場都保證了一定的退市率,例如2007年~2018年,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退市率為6%,納斯達克退市率為7.8%,倫交所退市率為9.5%,加拿大TMX集團主板退市率為8.8%等。
雖然從目前來看,今年將成為A股30年來退市公司數量最多的一年,不過距離市場的期待還有差距。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此前曾向記者指出:“常態化實施‘有進有出’‘動態淘汰’的上市及退市綜合機制,有利于促進上市公司群體保持活力、提高質量,對資本市場融資、投資、交易、對外開放等各個環節實現‘正反饋’意義重大?!?/p>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機制,除了使用行政力量出清違法違規公司外,還應拓展多元化退出渠道,例如完善市場化并購重組和破產重整等機制。以注冊制的代表美股為例,1980年至2017年,美股累計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6505家,扣除6898家存續狀態不明的公司,仍處于上市狀態的公司5424 家,已退市公司達到14183家(占比72%)。而退市的主要原因中,并購的占比高達56%(其中27%被上市公司部分或全部收購)。可見,注冊制下完善退出機制至關重要,而并購重組和破產重組等將是多元化退出渠道的重要部分。2020 年10 月9日,首單創業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獲注冊,其從獲深交所受理到證監會注冊僅用時92天,審核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實現上市公司優勝劣汰。

?。▓D片來源:攝圖網)
有分析人士認為,上面提到注冊制,以及并購重組,券商在其中擔任重要角色,這無疑會利好券商行業。此外如果A股優勝劣汰力度加大,那些炒作垃圾股的風險無疑變得很大,市場將會更加聚焦于價值投資。隨著A股的優質公司越來越多,對A股市場行情也是長期利好。
據證券市場紅周刊報道,林園表示,我認為四季度,保險、券商都有機會。交易量的提升會利好券商股,什么時候牛市來了,券商股會有很好的表現,也基本是確定性的一個機會。但目前我們判斷市場還處在牛市初期。
熱議是否迎來一輪大牛市券商、私募這樣看!
這個周末,上述《意見》是否引爆一輪大牛市,引起了熱議。
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里面提到,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規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的轉讓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穩步解決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問題。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要尊重市場規律,有利于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隨后在2005~2007年,啟動股權分置改革,市場走出一輪大牛市。

2014年05月09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2014年7月,A股開啟一輪大牛市。

那么這次,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A股市場將如何運行呢?
中信證券指出,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資本市場改革超預期,利好A股市場。該文件再度凸顯資本市場的重要地位,明確全面推行證券發行注冊制,嚴格退市監管,加大執法力度。預計未來資本市場改革持續加速,圍繞融資端、投資端和機構端展開。我們預計退市制度的改革將在年內推出,與退市制度相關的改革舉措可能包括優化財務和市值退市標準,縮短退市流程,以及完善投資者保護等諸多細節。外圍不確定性逐漸落地,國內確定性不斷提高,基本面的復蘇將驅動增量資金入場,推動A股在10月突圍,開啟一輪中期慢漲。配置上,建議重點關注順周期板塊和科技龍頭。順周期板塊主要包括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和弱美元的有色金屬和化工。
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迎來“開門紅”。目前滬指、以及A股資金線均在支撐線之上企穩,政策面、資金面、技術面或出現共振跡象。

對此資深市場分析人士汪平指出,節后首日,指數高開高走,成交量配合放大,大盤階段性調整已經結束,新的上升開始啟動。因為前期幾乎所有的分類指數都調整比較充分,我們認為這里的上漲是具有持續性的,空間和時間都具備可操作性。
對于四季度的A股行情,私募們又是怎樣看的呢?
西藏琳瑯投資王琳告訴記者,我們對四季度總體來說是偏向于樂觀,積極看多的,從倉位上來說,當前倉位提升到了接近滿倉狀態。四季度行情,我們認為在11月中下旬左右都可以保持樂觀,可能進入12月后會有一個震蕩回落的走勢。板塊方面,還是看好未來轉型升級的方向和進口替代、經濟內循環受益的行業,比如新能源和儲能產業,也就是說光伏產業、新能源汽車行業、芯片制造業中真正能發展起來的企業,還有就是5G的投資機會。
翼虎投資告訴記者,中長期堅定看好市場,短期而言至少到明年三四月份。從長期來看,疫情之下中國政府表現出有效的治理能力。其次是強大的內需市場為中國經濟提供了強大的經濟韌性。8月強勢的經濟數據無疑是最好的佐證。第三個是在疫情極端環境下,以5G、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為基礎的數字基建能力。
基本面決定方向,流動性決定高度。本次股市的調整是在經濟向好的時候發生的,這種狀態下股市可以不漲,可以少漲,但至少不會跌。CPI和PPI剪刀差見底,這是一個三年才有的周期,從地產汽車家電及出口等各項數據看,在寬信用的加持下,復蘇為板上釘釘。所以我們認為,中國股市的一個重要底部的已經呈現,但是何時走出這種震蕩筑底的格局,走出一波主升浪,這要取決流動性的變化。
在國際“無限量寬松”,國內“穩貨幣、寬信用”的貨幣政策疊加基本面復蘇的預期下,我們配置策略由上半年的偏成長轉為成長+價值均衡配置。從成長股配置思路來看,圍繞長期關注的科技、消費、醫藥和先進制造四大領域,選擇產業方向成長邏輯清晰、調整充分、估值合理的醫藥和部分科技作為主流的成長股配置,而弱化消費的權重。價值股的配置思路來看,圍繞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基本面有所復蘇,需求穩定但供給受到沖擊、供給收縮的各行業龍頭公司,如上游黃金、銅等。
兩大重磅消息或引爆黃金、有色金屬板塊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0日,央行發文稱,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央行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據悉,2015年“8.11”匯改之初,人民幣意外貶值,觸發了遠期購匯大幅增加,人民銀行隨即引入了外匯準備金制度,對遠期購匯征收20%的外匯風險準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并非央行首次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率。
2017年9月8日,央行曾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的通知》(銀發〔2017〕207號),宣布自2017年9月11日起,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至零。
2018年8月6日,為防范宏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央行決定8月6日起再次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以來,美元持續走弱,近兩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10月9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盤中漲破6.7,創近18個月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以6.7300開盤,盤中最高漲至6.7080。
對此,東北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沈新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7年也調降過,2017年人民幣整體相比于之前出現上漲。此次央行做法是為了平抑人民幣過快的升值,但不會扭轉人民幣趨勢。”她進一步分析指出,原先的上調出臺背景有應對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或者非理性預期?,F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反向操作,本身就合理,一來不需要這么高的準備金率,二來也可以避免升值過快,加大雙向波動。
“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屬于逆周期調節工具,通過調整,防止人民幣過度升值或貶值,實現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下的雙向波動?!?span id=stock_sh600016>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總體要保持在合理區間水平雙向波動,但是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過快,升值壓力較大,此次央行下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會降低銀行遠期售匯的成本,從而增加企業在遠期購買美元的需求,會使得人民幣對美元遠期價格出現升值,進一步引導近期現匯市場的人民幣走勢,從而實現人民幣對美元在合理均衡水平雙向波動的目標。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表示:“說明央行不追求趨勢升值,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仍然是主要目標?!笨紤]到現在貨幣政策的匯率目標仍然是保持人民幣合理均衡,那么在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經比較大的時候,有必要進行周期調節。所以通過下調遠期售匯業務的準備金,可以進一步平衡外匯市場的供需,從而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位置上保持穩定。
周五晚間,國際金價、有色金屬大漲。有分析人士認為,平抑人民幣過快的升值,利好A股黃金及有色金屬板塊。
消息面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財長姆努欽將向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提交規模為1.8萬億美元的援助法案提案。美國國家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特朗普已經批準了這一修訂后的經濟刺激方案。
文華財經行情顯示,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大漲2%,收于1936美元。COMEX銅期貨主力合約上漲1.4%。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鋁、鋅、鎳、錫、鉛均上漲,漲幅最大的是鎳和鋁,分別上漲3.58%、2.67%。
從技術面來看,倫銅和COMEX銅均走出了回踩長期趨勢線后的第二波上攻,這是否意味著上升空間打開了呢,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陳志杰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