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獨角MALL
近兩年,可以說是遠洋集團的水逆之年。賣成都太古里50%股權,出售北京頤堤港一期項目公司股權,武漢遠洋里項目難產......
盡管其背后有著中國人壽和大家保險兩大金主,且具有國資背景。
就在3月28日晚間,遠洋集團發布2023年業績報告:營業額同比微升1%至464.59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進一步擴大,達到210.97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9.92%;短期貸款697.51億元,而可用現金流僅剩19.89億元(另有受限制資金30.33億元)。
單從去年的數據來看,遠洋集團所要承受的壓力很大,未來也充滿不確定性。
雪上加霜的是,當天日間,遠洋集團第一大股東中國人壽開了場業績發布會。會上,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表示,公司目前對于遠洋集團風險敞口非常小,去年已經完成減值工作。不會對公司未來產生新增不利影響。
中國人壽2023年年報亦顯示,本集團在遠洋集團提供的2023年度的綜合收益表和權益變動表的基礎上進行損益調整,2023年度損益調整金額為-21.94億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本集團持有的遠洋集團的賬面價值為0。
而在此前的2023年6月,中國人壽(占股29.59%)和大家保險(占股29.58%)兩大股東聯手向遠洋集團派駐工作組,加強對遠洋的管理。現在來看,或許是金主為了更好地了解遠洋集團的具體情況,以便確定值不值得繼續向遠洋集團輸血。
不管怎么看,遠洋集團都已站在懸崖邊緣。
截至3月28日收盤,遠洋集團股價為0.285港元/股,市值21.71億港元。


兩年巨虧超360億
前路充滿變數
對于遠洋集團過去一年的成績單,作為獨立第三方,核數師給出的總結是不發表任何意見。
這意味著,連審計機構都難以對遠洋集團的真實情況做出評價。

來看看遠洋集團的幾項關鍵數據,對其現狀的了解會更加明晰:
1)營收微增,兩年虧損超360億。
截至2023年底,遠洋集團營業額為462.59億元,較2022年461.27億元上升約1%;毛利為11.83億元,較上年下降約50%,毛利率較上年下降2%至3%;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為210.97億元。
同時,2022年,遠洋集團虧損為156.5億元,這也是公司2007年上市以來,首次錄得年度虧損。
僅僅兩年時間,遠洋集團就虧損367.47億元。而在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利潤分別為26.56億元、28.66億元、27.29億元。
前后變化巨大。
2)物業銷售下降50%,土儲連年減少。
物業銷售是房企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去年,遠洋集團實現協議銷售總額為505.3億元,較2022年1002.90億元下降約50%,協議銷售樓面面積下降約30%至428.89萬平方米。
土地儲備方面,集團及其合營企業和聯營公司的土地儲備下降至約3621.3萬平方米。相較于2021年末的5314萬平方米和2022年末的4298萬平方米,在逐年下降。

同時,在新增土儲上,2021年,遠洋集團拿下25個開發項目,土儲面積571萬平方米,總貨值超過800億元。而2022年新增7個項目,新增面積約67萬平方米;2023年則新購入2幅土地,總樓面面積為85.8萬平方米。
很顯然,資金困難的遠洋集團,難以拿地,而這也可能會影響到企業長遠發展。
同時,現有項目的開發也影響巨大。如武漢遠洋里,早兩年就傳要開業,然而現在項目僅開出一座建筑,整體還是工地狀態。
3)負債高企,現金流缺口越來越大。
截至2023年末,遠洋集團總資產2061.73億元,較年初減少15.15%;總負債1853.8億元,較年初減少6.47%;資產負債率89.92%,較年初增加8.35個百分點。
債務方面,一年內短期貸款697.51億元,同比增長83.12%;另有長期借款263.93億元,同比減少55.22%。

而同期,遠洋集團可動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19.89億元,較年初減少56.98%;另有受限制資金30.33億元,較年初減少36.33%。其所有現金加一起,離覆蓋一年內到期的債務缺口,越來越大。

4)融資困難,大股東放棄輸血。
受大環境影響以及遠洋集團現狀,公司能夠找到資金的渠道越來越少。而第一大股東中國人壽曾在搶救一段時間后,也減少了對遠洋集團的支持。

優質資產不斷擺上貨架
吸金超百億仍缺錢
還會繼續賣資產?
按財報所示,遠洋集團目前持有及與合營企業共同持有的在營投資物業超22處,2023年,這些投資物業為其貢獻4.46億元營業額,較2022年的3.91億元增長約14%。
而這些投資物業也是遠洋集團為挽回局面,回籠資金的重要籌碼。

具體為:
- 2022年4月,遠洋集團以約30億元向中國人壽出售北京頤堤港一期項目公司股權;
- 2022年6月,以50.15億元出售位于北京市豐臺區麗澤商務區的北京遠洋銳中心項目,接手方為中國平安人壽;
- 2022年10月,以2.33億元向中國人壽地產平臺國壽置業出售了北京中國人壽金融中心10%股權;
- 2022年11月,以7736萬元向遠洋服務出售位于北京及深圳的兩處物業;
- 2022年12月,以54.65億元的價格轉讓成都太古里50%股權及物管公司50%股權給合作方太古地產;
- 2022年底,遠洋發行一筆規模為13億元的REITs產品,由中國人壽及其控股的廣發銀行參與認購;
- 2023年5月,遠洋集團以3.59億元將北京遠洋未來廣場各項權益轉讓予居然之家。
從這些交易來看,僅中國人壽就為遠洋集團輸血近百億資金。
同時,從這些物業來看,大多都是優質資產,如北京頤堤港一期項目、成都太古里。
據太古地產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去年成都太古里、北京頤堤港零售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33%、27%。其中成都太古里銷售額達到115億元(公開數據)。
單這兩項優質物業,就為遠洋集團帶來近85億資金。

不過,盡管遠洋集團一直在努力解決問題,還是有很大的資金缺口。
而在財報中還顯示,遠洋集團還將繼續對投資物業推進輕資產化戰略,加強資金回籠。
這是否意味著,遠洋集團可能還會繼續對外出售現在持有的比較重的投資物業的部分股權,在分攤經營壓力的同時,也能在短期內回收一定資金,以此減輕償債壓力。
此外,近幾天消息顯示,遠洋集團有近50個項目獲批進入各地“白名單”,分別在天津、大連、武漢、西安、成都等20余座城市。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各地在為遠洋接下來的發展提供便利?
接下來遠洋如何發展,就先看近700億的短期債務如何解決了。


責任編輯:張倩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