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盧夢雪 北京報道
自8月28日公布半年報以來,廈門銀行(601187.SH)股價已是六連跌,至9月4日收盤,已較8月27日高點跌去13.63%,報4.69元。
營業收入、凈利潤的雙雙下滑或許是廈門銀行投資者不買賬的重要原因。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廈門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8.92億元,同比下降2.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4億元,同比下降15.03%。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不良貸款率與年初持平,但廈門銀行關注類貸款金額較上年末增加了18.26億元。此外,上半年廈門銀行信用減值損失增超144%,其中發放貸款及墊款減值損失增長最多,拖累了該行業績。
為何2023年降低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力度,而今年上半年又大幅提高?短短半年間,廈門銀行的資產狀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廈門銀行關注類貸款大幅增長,如何評估其對不良貸款率的影響?9月3日,《華夏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廈門銀行,該行相關人士表示,不方便進一步回復。
利息凈收入大幅下滑
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27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中有23家凈利潤同比增長,有10家中小銀行凈利潤增速超過了10%,16家凈利潤增速超過了5%,整體業績增長。但仍有4家中小銀行凈利潤同比下滑,廈門銀行就是其中之一。
財報顯示,廈門銀行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2.14億元,同比減少15.03%,在27家中小銀行中凈利潤跌幅第二。除了凈利潤的縮減,廈門銀行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也同比下降了2.21%。
在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背后,利息凈收入的減少是廈門銀行業績不及預期的重要因素。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廈門銀行凈息差從今年年初的1.34%下滑至1.14%,下降了0.2個百分點,受此影響,該行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10.58%,僅實現了20.01億元。
廈門銀行表示,在LPR持續下調、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存款定期化趨勢未見改善等的環境下,公司息差較同期收窄,影響凈利息收入的實現。
不過,雖主營業務收入不及預期,非息收入的增長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廈門銀行收入上的虧損。
半年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廈門銀行非利息凈收入8.91億元,同比增長23.83%。其中,投資收益為5.57億元,同比大漲283.26%,在非利息凈收入中的占比由2023年上半年的20.21%提升至62.56%,成為非息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雖投資收益在今年上半年表現不錯,但該項收入在2023年卻是拖累營收的因素之一。廈門銀行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該行實現了投資收益4.64億元,較上年減少了1.55億元,同比減少了25.01%。
在凈息差收窄、資本收益率下行對利息凈收入的擠壓下,投資收益成為眾多中小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的重要驅動。在27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中,有21家投資收益同比出現正增長,廈門銀行投資收益的增幅排名第二。同時,投資收益占廈門銀行營業收入的比重提升至19.27%。
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工委常務副會長吳高斌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債券投資相對穩健,收益也相對更高。投資收益成為上半年上市中小銀行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既有市場環境變化的原因,也有銀行自身投資策略調整的推動。
潛在不良貸款風險不容忽視
除了收入方面的不及預期,營業支出的增加對廈門銀行業績的影響也值得關注。
財報顯示,上半年廈門銀行營業支出為15.7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66億元,同比增長20.36%,主要是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長144.18%所致。2024年上半年,廈門銀行信用減值損失4.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74億元。
從信用減值損失的具體項目來看,廈門銀行上半年發放貸款及墊款減值損失增長最多,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9億元,同比增長了48.16%;其他債權投資減值損失由正轉負,變動幅度最大,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35.98%。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貸款及墊款減值損失的增加,通常反映出銀行在信貸風險控制方面的挑戰,透露出貸款審批流程、貸后管理、不良貸款處置機制的潛在不足,是對銀行資產質量健康狀況的直接警示,提示銀行需強化不良資產的管控,避免資產質量的惡化。
這在廈門銀行的貸款五級分類上也有一定體現。雖該行上半年不良貸款率0.76%,與年初持平,但該行上半年的關注類貸款金額達到了48.3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了18.26億元,潛在的不良風險不容忽視。
然而,《華夏時報》記者同時注意到,廈門銀行在2023年財報中提到,“獲益于不良資產管控能力的有效提升,資產質量進一步夯實,全年計提減值損失6.50億元,同比下降50.44%,信用成本有所下降”。受此影響,2023年該行雖多項業務收入縮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4.96%,但通過降低計提力度縮減支出擴大了利潤空間,凈利潤同比實現了7.03%的增長。
今年上半年與2023年對信用減值損失計提的不同操作,是否意味著廈門銀行的資產風險狀況發生了變化?廈門銀行在財報中提到,上半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增加,主要系一般貸款減值計提較同期增加的影響,但具體是哪些類型的一般貸款出現了風險上升,廈門銀行未對記者給予進一步回應。
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廈門銀行撥備覆蓋率396.22%,較上年末下降16.67個百分點。按照會計準則,計提撥備將計入資產減值損失或信用減值損失,沖減當期利潤。而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銀行往往通過調整撥備計提,達到平滑利潤的目的。如2021年至2023年以來,隨著商業銀行息差收窄、營收增速的放緩,上市銀行信用減值損失合計值同比均為負增長,而凈利潤則在此調節下實現了正增長。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