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銀行“減配”兩類存款!高息存款的“后門”被堵上

又有銀行“減配”兩類存款!高息存款的“后門”被堵上
2024年05月06日 20:10 第一財經

  負債端管控壓力增大,多家銀行暫停協定存款、智能通知存款。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發現,繼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大額存單額度收縮后,近期十余家銀行密集官宣調整曾經的“攬儲利器”——協定存款、通知存款。

  有銀行人士表示,去年協定存款、通知存款等類活期存款自律上限下調后,銀行內部對公活期存款成本率仍在走高,并高于活期利率自律上限水平,可能存在“超自律”存款的情況。近期,智能通知存款、手工補息調整后,高息存款的“后門”被密集填堵,有利于切實有效緩解銀行息差壓力。

  多家銀行暫停“攬儲利器”

  此前,協定存款、智能通知存款因靈活性強、利息高等特點深受儲戶喜愛,一度被視作銀行的“攬儲利器”。

  但近期,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光大銀行、廣發銀行、大連農商行等十余家銀行官宣,暫停旗下智能通知存款產品。

  例如,光大銀行公告稱,簽約光大銀行對公周計劃、對公智能存款A款(37天存期)及對公智能存款B款(7天存期)等自動滾存型通知存款的賬戶,自5月15日起停止自動滾存通知存款,已滾存的通知存款到期后資金轉回至簽約活期賬戶,然后系統將自動進行解約處理。

  此外,光大銀行“周周存”產品即將于2024年5月15日(周三)起停止運作。根據該行此前宣發文章,“周周存”產品是具備自動轉存功能的7天通知存款產品。

  無獨有偶,股份行廣發銀行、渤海銀行也接連官宣調整。廣發銀行將于5月上旬下線單位通知存款業務自動滾存服務,存續中的資金將根據具體產品服務規則調整為非滾存服務模式或返還至客戶的簽約活期賬戶。渤海銀行自動轉存個人通知存款產品則于5月1日起自動終止,終止后存量自動轉存個人通知存款產品統一變更為“通知存款+”產品。

  也有銀行選擇直接調整通知存款或協定存款利率。例如,光大銀行近日發布公告稱,自5月15日起,若客戶人民幣協定存款利率高于1.15%,系統將自動分段計息并將協定利率調整為1.15%。

  “通知存款一般是按日計息,期限分為1日、7日兩種。此前,很多銀行推出智能通知存款,可根據儲戶存款時長及存款金額自動匹配到相對較高的存款利率,自動滾存,因此深受儲戶喜愛。”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但對于銀行而言,此類存款此前利率通常較高,同時“自動轉存”將原本類活期的通知存款變相定期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銀行的付息成本。

  當前,智能通知存款、協定存款“減配”基本已是大勢所趨。這一調整可追溯到去年5月。據第一財經報道,去年5月15日,銀行協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調,四大行執行基準利率加10個基點,其他金融機構執行基準利率加20個基點。此外,停辦不需要客戶操作、智能自動滾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彼時,平安銀行鄭州銀行等多家銀行火速跟進調整,調整后的掛牌利率基本都在金融機構自律機制上限范圍內,部分智能存款自動滾存功能暫停。

  銀行負債端管控壓力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前銀行協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調,但類活期存款付息率似乎不降反升。根據光大證券(維權)研報,2023年末,上市國、股銀行對公活期存款成本率分別為1.05%和1.30%,定價近年來出現持續爬升,仍高于0.35%或0.45%的活期利率自律上限水平。

  超自律上限的根源或在于銀行日益增大的攬儲焦慮。光大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對于機構客戶、大企業客戶而言,由于客群主體議價能力相對較強,存款掛牌利率下調難以對該類存款產生明顯影響。商業銀行出于穩存增存需要,對核心存款穩定訴求較強,會通過事前承諾、到期“手工補息”等方式為重點企業客戶提供超過自律上限的優惠利率水平,特別是對個別企業存款高度集中的銀行更是如此。

  根據王一峰在研報中測算,對公定期存款成本率明顯偏高,2023年末對公定期存款付息率為2.7%,雖較年中略有下降,但降幅明顯低于掛牌利率調整。綜合評估,對公存款定價“超自律”的情況較為普遍。國股行“超自律”對公存款規模或在20萬億~30萬億元之間。

  此外,開年以來,理財、保險等資管競品相較存款性價比提升,存款脫媒壓力加劇,存款和理財之間“蹺蹺板”效應開始顯現。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幣存款較去年同期少增4.15萬億元。住戶存款、非金融企業存款分別同比少增約1.3萬億元和近3萬億元。據中信證券研究測算,截至4月19日,理財整體規模擴張至28.97萬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2.17萬億元。

  一名分析人士認為,“存款搬家”跡象出現,意味著銀行將有更強的攬儲沖動,未來核心存款成本“易上難下”,負債端管控面臨更大的壓力。

  目前,銀行凈息差已經“岌岌可危”。根據光大證券研報,受存量貸款滾動重定價、存量按揭利率下調影響,預估2024年第一季度凈息差較2023年收窄10~15BP。

  從目前已披露一季報的國有大行看,工商銀行2024年一季度末凈息差為1.48%,同比下降29BP;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一季度末凈息差分別為1.57%、1.44%、1.44%,同比均下降。上述銀行的凈息差均低于《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中自律機制合意凈息差1.8%的“警戒線”。

  事實上,存貸利差收窄時,也易催生資金空轉,阻礙政策利率傳導。開源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劉呈祥在研報中推測,大企業享受溢價權,對公活期存款中或隱含“超自律”存款,部分銀行通過手工補息方式變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以高息攬儲留住企業大客戶。這些企業通常選擇國有行和股份行進行現金管理。

  王一峰也認為,受制于有效需求不足,大客戶較銀行而言更加具有談判優勢,部分企業出現了貸款利率畸低與存款成本過高并存的情況。存貸利差不斷收窄的趨勢下,在不同的產品、期限、機構間容易出現資金沉淀空轉套利。

  種種跡象來看,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利率自律機制強化管控勢在必行。近期,嚴查“手工補息”、規范通知存款都是利率自律機制強化的標志,未來銀行負債端將會進一步優化調整,高成本存款的壓降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開戶!智能定投、條件單、個股雷達……送給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4-29 瑞迪智驅 301596 25.92
  • 04-25 歐萊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燦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無錫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