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后,全市場為之沸騰,除了A股、港股市場,也包括在香港市場交易的基金。
數據顯示,7月25日,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分別上漲4.10%、6.04%、5.31%。
在市場走強之下,一大批港股ETF也紛紛走強,也引發資金的追捧。如港交所上市的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二級市場價格漲幅為5.98%,7月24日獲得12億港幣凈申購,這一資金凈流入金額創出年內新高!
在不少投資人士看來,當下港股已反映了過多悲觀預期,積極因素正在積累,也具備很大的彈性空間。展望后市,隨著政策傳遞出的積極信號,港股市場或走出最悲觀時刻,后續市場有望表現更為積極。
重磅利好提振
香港市場基金反應活躍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判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尤其強調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受上述利好消息刺激,7月25日,港股市場高開后持續震蕩走高,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分別上漲4.10%、6.04%、5.31%。其中,恒生科技指數更是創下年內第二大單日漲幅。恒生綜合行業指數方面,資訊科技業、地產建筑業、原材料業漲幅居前。
與此同時,在香港市場上市的基金反映也很積極。
統計顯示,截至7月25日收盤,在港交所上市的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二級市場價格漲幅為5.98%,成交額達到34.65億港幣。需要指出的是,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于7月24日獲得12億港幣凈申購,這一資金凈流入金額創下年內新高。

同于港交所上市的南方東英富時中國A50ETF當日上漲4.85%,成交額達到1.32億港幣。
從南方東英的ETF產品申贖情況來看,以A股為底層標的的南方富時中國A50ETF自去年12月以來便受到投資人的持續申購,其流通份額從去年12月底的7.4億份一直上升到近期的8.4億份,增幅接近30%。
此外,國內互掛恒生科技ETF方面,在上交所交易的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在7月25日上漲5.16%,成交額達到16.37億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截至7月24日,該ETF基金份額已從6月底的171億份增至188億份,不到一個月時間份額增加17億份,增幅近10%。其中,僅7月24日當日便出現了4.66億份凈申購,領先各跨境ETF。
與此同時,7月25日北向資金凈流入189.8億人民幣,是自2021年12月以來最大的凈流入。整體看來,外資從去年11月以來一直在加倉A股,在過去9個月時間里,外資累計通過滬深股通凈流入A股達6934億人民幣。
而港股市場外資資金自去年11月到今年3月持續流入,在二季度轉為流出,7月以來再次出現明顯回暖。

對此,南方東英基金經理表示,近期中國股市成交額持續低迷。而本次政治局會議提綱挈領地為下半年國家的經濟發展把脈,對金融市場較為關注的民營企業發展、房地產市場格局變化、刺激內需穩就業等議題均給出了指示,可見國家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態度毫不動搖。本次政治局會議也第一次提出了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毫無疑問,這超預期的利好猶如給了當前的市場一劑強心針。
上述基金經理同時認為,當前滬深300指數的靜態市盈率處于自上市以來22.56%的歷史估值百分位,恒生科技指數的靜態市盈率處于自上市以來2.45%的歷史估值百分位。經濟是股市的錨,隨著中國逐步實現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股市低估的格局一定有望得到改善。放眼全球,根據世界銀行今年6 月做出的經濟預測,中國未來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增速仍然超越世界各大主流經濟體,中國經濟仍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股市長期向好的格局也不會改變。
多因素刺激港股大爆發
積極因素正在累積
對于港股大漲,多位主投港股的基金經理認為,當下港股已反映了過多悲觀預期,積極因素正在積累,也具備很大的彈性空間。
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選混合基金經理邢程認為,今日港股放量大漲,刺激港股市場上行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國內方面,政治局會議較市場預期提早召開,顯示上層對于解決目前我國經濟所面臨的困難充滿緊迫感。本次政治局會議表述存在諸多亮點,且明確提及資本市場,在當前市場對政策期待有所降溫的背景下,會議內容整體超預期體現了高層穩經濟決心,對市場信心構成支撐。
二是海外方面,美聯儲本周舉行的FOMC會議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市場已基本將7月再度加息25個基點完全定價,且大概率為本輪緊縮周期中的最后一次加息。我們認為美聯儲今年繼續大幅政策收緊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且后續美聯儲的政策路徑更值得關注和跟蹤,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預計降息可能最早在明年1季度啟動。
三是資金層面,港股市場在此前幾個交易日成交量萎縮,且賣空交易占比接連創出近期高位,反映市場情緒極度低迷,在本周一賣空交易額占比更是達到29.6%。今日隨著政治局會議等利好定調釋出,成交量放大加上空頭回補加劇了港股向上的彈性。
展望未來,邢程表示,國內方面,在過去幾個月國內公布的數據弱于預期后,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喜憂參半,壓力猶存。例如,雖然6月信貸和社融好于預期整體仍偏積極,但二季度GDP增速低于預期,又為今年的經濟增長加重了一層擔憂。
與此同時,政策層面陸續釋放出積極信號,包括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促進大消費領域的支持政策等。我們認為,市場或需要看到對寬信用真正切實有效的政策才能徹底扭轉當前對經濟增長的擔憂和資本市場的震蕩格局,而政策抓手可能在于中央財政和地產相關政策的放松。海外方面,美國經濟表現好于預期,且通脹超預期回落,市場已充分定價7月或迎來美聯儲本輪緊縮周期中的最后一次加息。
招商基金認為,今日港股市場上漲,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數漲幅較大,可能由以下兩方面原因推動:第一、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本次會議對經濟支持定調更為積極,整體超市場預期,關于地產、地方債、資本市場等方面的表述更為積極。市場普遍認為政策托底效應顯現,經濟修復的大方向不變。
第二、美國7月綜合PMI初值錄得52,是近5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認為通脹降溫的趨勢不變,對加息不確定性的擔憂有所緩解。
廣發證券認為,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定調積極,將緩解市場對長期問題的擔憂,帶來中資股risk on。當下港股已然price in過多悲觀預期,地緣、宏觀、特別是對于長期問題的消化。
“本輪risk on,港股彈性更大。政策契機是決定周期反轉的時刻與強度,特別是在海外資本開支周期筑頂之際,迎來國內穩增長信號加強,此前基于大洋兩岸宏觀底色對比的匯率變化有望改善,驅動宏觀交易資金的回補。”廣發證券表示。
港股市場或走出最悲觀時刻
后續市場有望表現更為積極
展望后市,基金經理們表示,隨著政策傳遞出的積極信號,港股市場或走出最悲觀時刻,后續市場有望表現更為積極。
招商基金表示,目前國內經濟弱復蘇的大趨勢不變,海外貨幣政策有可能跟著通脹數據而反復。此次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給予港股市場明顯的積極信號,但仍需要警惕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反復,以及密切關注后續國內配套政策的落地情況。整體而言,港股市場或走出最悲觀時刻,后續市場有望表現更為積極。
招商基金稱,將繼續重點關注:第一互聯網板塊。從高頻數據跟蹤來看,我們認為該板塊整體二季度業績有望延續較好的增長趨勢。國內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在于積累了大量可訓練數據,能更有效推進AIGC和ChatGPT的技術發展、應用情況以及商業化落地。
第二、航空板塊。隨著后續旅游旺季臨近,國內旅客量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國際航線同樣也在不斷恢復,航空公司經營有望持續向好。
第三、非銀板塊。其中保險行業,資產端受益于經濟預期修復,疊加資本市場回報預期向上。券商行業,活躍資本市場將有助于激活交易量,利好行業各類業務線。
第四、“中特估”等主題或仍有階段性機會。
邢程認為,中國經濟溫和復蘇和美聯儲政策轉向的中期維度趨勢均較為確定,且當前香港市場較低的估值水平和潛在經濟政策出臺有望提供支撐。較低估值水平不僅將為市場抵御外部波動提供緩沖,也有望使港股市場對增長修復和政策信號更為敏感,從而提供更大的彈性。雖然政策推高不足托底有余可能對應市場短期上有頂下有底,一方面建議關注互聯網等科技成長賽道業績能見度較高、體量較大的龍頭企業,另一方面建議關注低估值和高分紅的優質標的。
華夏基金陽琨表示,二季度以來經濟的持續走弱使得市場悲觀情緒濃重,中國經濟的確面臨一些短期和長期問題,但市場對經濟和政策過度悲觀,且已經反應在股票的定價之中,很多優質個股已經被顯著低估。“二季度歐美經濟超預期,人民幣持續貶值,港股明顯承壓,但考慮到港股的估值再次回到極低水平,且前期壓制性因素有望在下半年緩和,我們繼續持有估值性價比較高、受益于經濟復蘇和降本增效的互聯網龍頭,以及優質的港股物業公司。”


責任編輯:吳劍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