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留客新招:理財到期不贖回收益照給 拓寬資金來源

銀行留客新招:理財到期不贖回收益照給 拓寬資金來源
2021年01月28日 05:59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原標題:銀行留客新招:理財到期不贖回收益照給

  ● 本報記者 彭揚

  為留住客戶,銀行真是花了心思。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近期部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溫暖升級”,到期不贖回,收益照樣給。專家表示,理財產品不斷創新,背后反映的既有銀行理財競爭激烈,也有銀行負債“壓力山大”。

  溫暖升級

  某股份行日前對一款短期理財產品“溫暖升級”。在該理財產品到期后,客戶本金和投資收益并不會自動劃到銀行存款賬戶,對未主動贖回或未全額贖回的客戶,銀行“貼心”地準備了一項“福利”——未贖回部分的本金可繼續享受該理財產品的收益。

  以一款投資期限為90天、最近年化收益率約為3.6%的理財產品為例,該行理財經理介紹,持有這款產品90天后,若暫時沒有動用理財資金的打算,比如還要過10天、20天的才會用到,那么可以先不贖回,持有期間仍可享受理財收益,而不是按照活期存款計息。若只是贖回部分資金,余下部分的本金仍可享受理財收益。繼續持有期間,可隨時實施贖回操作,資金T+1日到賬。

  用心增黏性

  在理財產品不斷創新的背后,除了業績考核壓力外,也折射出銀行渴望增強客戶黏性,這與銀行負債端壓力不無關系。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助理總經理李茜表示,2020年以來,銀行資產端的投放速度加快,負債端的支撐需要跟上。“各期限的銀行同業存單利率仍處于較高水平,貨幣市場結構性緊張,反映出銀行存在負債端壓力。”

  從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看,普益標準研究員劉龍澤表示,今年初,商業銀行展現出積極吸收市場資金的姿態,多家銀行公布的同業存單發行計劃較去年進一步擴大。盡管存單發行成本走高,但銀行發行熱情不減,“量價”齊升。

  拓寬資金來源

  負債業務是商業銀行最基本的業務之一,是其主要的資金來源。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透露,截至2020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達3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總負債29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李茜認為,銀行自身應拓寬資金來源,如發行大額存單、同業存單、金融債等主動負債工具。還應加強負債成本管控,從服務端和產品端做強競爭力,增強客戶黏性,提高存款精細化、差異化定價能力。

  此外,銀行還可以加強主動負債類工具創新,通過對不同客戶、不同期限、不同產品的負債進行差別定價,調節負債結構比例;靈活利率定價機制,按戶、按期限、按額度確定存款利率,豐富存款產品;順應資金線上支付、移動支付趨勢,通過做結算、做交易、做代理和做流量等,帶動低成本資金沉淀。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潘翹楚

收益 負債 理財產品 銀行 本金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29 易瑞生物 300942 5.31
  • 01-28 華銳精密 688059 37.09
  • 01-28 太和水 605081 43.3
  • 01-28 恒而達 300946 29.45
  • 01-28 華康股份 605077 51.6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