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漲勢不由人!傳統出口企業“硬虧” 6.5是極限?

人民幣漲勢不由人!傳統出口企業“硬虧” 6.5是極限?
2020年12月14日 12:24 21世紀經濟報道

下載新浪財經APP,了解全球實時匯率

  原標題:21深度|人民幣漲勢不由人!傳統出口企業“硬虧”,6.5是極限?

  如無意外,東莞港清晨5點便會蘇醒,見證著大大小小的貨運箱漂入歐洲、大洋洲、美洲等大洋彼端。

  可此時,即使在最繁忙的年終,港口的空空蕩蕩肉眼可見。而歐洲、美洲等彼地的港口,卻塞滿了漂洋過海的集裝箱。

  現實的一部分圖景是,進口企業享受人民幣升值不止收入頗豐,傳統出口企業卻在人民幣升值硬幣的另一面,同時還要應對價格高昂且稀缺的集裝箱。

  人民幣走強下,幾無定價權的傳統外貿企業只能“硬虧”下去,同時也在思索產業轉型與內部調節。

  “6.5是我們的極限”

  自今年5月初來,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如今已升至兩年多來的高點,累計升值近10%,并于12月11日再度挺進6.5。

  對“人民幣進入長期升值過程”、“人民幣未進入升值周期”等預判性話術已司空見慣,傳統外貿出口企業自然不好過。

  “現在已經開始有壓力了,6.5是我們的極限。”東莞市順林模型有限公司主管劉學深說。

  “虧的都是工廠。”一位出口小家電至歐洲的外貿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家電產業,據業務員反饋,雖然今年出口量反而比往年增多,但部分地區延遲交貨,只能眼睜睜看著匯率不斷走高,利潤逐步收窄。”

  “近期人民幣匯率是否對外貿出口造成明顯影響”的問題一拋出,所有受訪者的情緒、措辭都相同。

  誠然,所有外貿出口企業都受人民幣這半年時間內大幅升值影響,對于兼具進口與出口的外貿企業來說,不論進口占比如何,至少有進口渠道分化抵消升值影響,而對于附加值不高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升值帶來的更是實質性打擊。

  多位經營傳統勞動型密集外貿出口企業負責人與業務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到6.5關口已觸及企業承壓底線,利潤空間壓縮至負。

  即便是能夠利用進口部分抵消匯率影響的大型外貿企業,壓力也不小。

  一位廣州大型服裝紡織外貿企業管理人對記者直言,人民幣這般迅速升值,白白蒸發了很多利潤。“我們早前都是用比較好的匯率簽單,如300萬美金的訂單,按照6.9或接近7的浮動匯率換算與談價。兩三個月后我們的貨物即將于年底運出,收回來的依舊是300萬美金,但此時匯率已經下跌稱6.5,每個美金就縮水了0.4元人民幣。”

  他進而表示,雖然部分企業可以購買遠期或鎖定匯率等方式鎖定價格,可即便經過良好預判鎖的足夠及時,依舊會在此波兩三個月的升值期內受損失,利潤由此大幅減少。

  90%以上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外貿企業都依賴出口,只有少部分同時具有進口與出口雙向渠道,可即便是后者,其進口比例也遠低于出口,無法有效實現對沖,利潤大幅流失無可避免。

  “如果人民幣長期保持在平均水平小幅波動,企業還可以預測。”上述大型外貿管理人說,“但現在這種情況連銀行都不預敢測,只表示可能會在6.5~7.2區間浮動。很多企業由此很難在接單報價時權衡一個較有把握的價格,從而使得掌握訂單的外商以之后人民幣貶值為由,迫使我們進一步讓利價格。”

  面對新冠疫情,傳統外貿出口企業可謂“喜憂參半”。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地區仍受疫情影響無法進行生產,由此大幅度訂單轉到國內。前述出口小家電至歐洲的外貿企業負責人就對記者表示目前訂單已排到明年5月,量增加了至少2倍。

  但缺乏甚至是尚無定價權的傳統外貿企業,面對匯率走高,無法充分享受此紅利,利潤空間甚至都已被壓縮至負。

  經記者多方打聽,一般情況下,出口模具、小家電、戶外用品等中小型外貿企業利潤率通常為5%左右擺動,人民幣對美元此番升值已達7%,利潤壓縮可想而知。

  套期保值:理想與現實總有些距離

  “沒有鎖匯就是實打實的虧。”受訪的大型外貿企業管理人稱,“如100萬美金之前可換回700萬人民幣,現在只能收回650萬。沒有其他進口業務貨款支付做對沖的話,50萬就是硬虧,差不多達7%的損失。傳統中小型勞動密集型或低利潤產品出口企業,不可能會有7%的利潤率。”

  此情此景此境,外貿出口企業理想狀況下會著手與海外客戶協商,雙方共同分擔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可對于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因訂單、需求,亦或市場都掌握在外商手里,導致前者主動化解風險的能力大大被削減,訂單與業務模式等特質也加大了企業的風險暴露窗口。

  東莞市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主管陳斌對記者解釋說,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報價周期,他自己一般是與客戶商談的價錢保持一年,在這一年中價格無法根據匯率變動。但若企業采取接單模式,即一單一單談價,此種可以根據當時匯率來調整價格。

  記者采訪的多位中小型外貿企業均表示,他們簽訂的都是一年期協議。“一年期協議是市場普遍情況,雙方尤其是海外客戶不太喜歡接單模式,采取接單模式的話會喪失競爭力。”他說。

  對于如何承擔損失,劉斌表示要看訂單的情況,“除非金額實在是太大,在訂單少的情況下,我們會自己承擔損失。如果金額較大,我們會試圖跟客人協商互相承擔。”

  在劉學深看來,協商是肯定的,但過程很艱巨,畢竟雙方都不愿意去承擔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在疫情下更加困難。

  “現在匯率變動的太快了,國外的客戶也在猶豫。” 劉學深無奈地說,“如果此時我們提高報價,就會喪失相較于同行的競爭力。此外,很多訂單因為價格因素根本沒有辦法接下來,市場的定價就在那里,不會因為匯率波動有大改變。”

  協商途徑方面,上述大型外貿企業負責人更是表示本質上并無協商途徑,勞動密集型產業并不掌握市場與需求。何況外貿不是一錘子買賣, 通過打官司,即便是彌補損失,但勢必會丟失此后訂單,而企業的持續經營需要穩定的訂單與客戶。

  外貿出口企業一直以來就對匯率問題尤為敏感,為了對沖風險,理論上會有套期保值等措施。可現實情況是,占我國外貿出口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缺乏套期保值意識與能力進行對沖。即便是具有風險紓解意識的企業,因其資產負債表等狀況,并不具備資本去套期保值。

  記者訪問的多家中小型外貿出口企業均聲稱目前尚無進行任何套期保值等應對措施。

  所謂套期保值,也被稱為對沖貿易,指交易人在買進(或賣出) 實際貨物的同時,在期貨交易所賣出(或買進) 同等數量的期貨交易合同作為保值,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中小企業方面,因其處于不同的企業生長周期,對保值重視程度較輕,并沒有將套期保值視為經營環節中的工具,也沒有花費太多精力去關注。”前述大型外貿負責人說,“何況很多中小企業可能并未有真正意義上的財務部,無法有效計劃長遠風險規避。”

  除此之外,他還指出,開立保值產品賬戶與操作都需要有相應的企業資質,而大多數小型傳統企業因注冊資本僅有幾百萬,資產不足,或有40%—50%乃至更高的負債等因素均達不到開戶標準,“外貿現今大多又具有輕資產性屬性,資產負債表說服力不足,疫情下,銀行風險把控升級,很難展開套期保值操作。”

  運費瘋漲,貨箱極缺,客戶隔海觀望

  或大或小的外貿出口企業并非沒有經歷過人民幣強勢期。可偏偏趕上全球疫情,國內境況上半年終于好轉穩定,國外再一波疫情席卷致使物流難以正常運轉,大量集裝箱積壓在美國、英國等國港口,爆倉與堵塞程度愈發嚴重。

  “集裝箱目前十分緊張,價格急速飆升。”劉斌直言,“雖然我們大部分生意做的是FOB,即運費是由客戶承擔,但最近一段時間客戶會來跟我們協商運費事宜,或延后出貨。本來有客戶說11月運,但由于運費漲得如此厲害,對方讓我們延遲交貨,這樣一來就間接對我們企業的出口與生產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前述小家電出口負責人也表示,下半年海運費猛漲,集裝箱緊缺,出口滯緩,很多國外客戶呈觀望態度,等集裝箱價格穩定了才讓出貨。工廠倉庫現已爆滿,資金滯壓。

  劉學深深有同感:“現在訂柜子基本要提前一個月或一個半月,不僅價格翻倍,而且還不一定能訂得到。海運變得甚至比空運還貴,我們很多貨物開始改走空運。”

  單向集裝箱移動在線平臺Container xChange 最新集裝箱可用性指數報告顯示,目前中國40英尺集裝箱可用性僅為0.05點(0.5為榮枯線),去年同期則為0.63點,國內各大港口的集裝箱可用性均創歷史低位。

  與疫情發生前相比,各路集裝箱均有兩三倍漲幅。據記者了解,上海發往北美集裝箱價格已飆漲至每箱五六千美元;發往歐洲為四千多美元;運往東南亞則約為兩千美元。

  另一位外貿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正嘗試積極應對轉內銷,著眼于國內市場,“我們之前國內比例不到10%,現在只能想辦法增加內銷比例。但價格必須做調整,利潤受到明顯壓縮。”

  “年底本來就是傳統出貨的旺季,外貿出口企業就是等著12月和1月一票,趕在圣誕節與跨年前出貨。” 前述大型外貿負責人稱,“目前來看滯港是一定的了,不過不同國家情況不同,美國那邊有一些貨物已經開始滯留,有些情況不算很嚴重。航線方面,更多還是取決供求關系。年底旺季,貨物擠著進出,在很難預測海外疫情發展的情況下,企業紛紛提前出貨,導致扎堆在同一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航線價格肯定會猛漲。”

  但他隨后也指出,政府很早就出臺了很多復工復產、穩運輸公路的政策,他們工廠4月就開始運作。“我自己的感受是,政府全力去做好疫情管理,暢通區域運輸通道。同時不斷地去調研,支持船運與航空公司復工復產。所以說后面運輸問題慢慢得到解決,平穩了一段時間。”

  “漲勢不由人”,從預測匯率到適應匯率

  在人民幣“漲勢不由人”的情況下,傳統外貿出口企業開始積極應對,從此前的預測匯率到增強匯率適應能力。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12月11日曾達至6.5460。回望當初,上次人民幣如此沖6態勢是2014年1月。彼時熱錢涌入,人民幣升值,央行連續兩天大幅下調中間價,抑制了上漲趨勢。此時,人民幣匯率自5月底以來持續走高,至兩年多的高點,累計較5月底的年內低點升值近10%。

  美元短期內下跌趨勢可能性仍大。美國勞工部于12月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則顯示,美國國內11月失業人口下滑至1070萬,但仍較2月份水平高出490萬;失業超過27周的長期失業人口環比增加38.5萬至390萬,占失業人口比重的36.9%。

  花旗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預計,至2021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或將上漲10%,進入“6.0”時代。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高級新興市場策略師Dariusz Kowalczyk認為人民幣將會在2021年升至6.35。

  “不能太過于去預測人民幣匯率。”前述大型外貿企業負責人坦言,“就我們自己企業來說,近幾年我們從原來很喜歡去預測匯率轉變為開始去接受、適應它。作為在外貿方面也經營了好幾十年的大型企業,我們目前已經提升金融運籌能力,鎖匯等已經成為常規操作。”

  他補充說,此外我們也在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加大進口。做到哪怕美元兌人民幣至6.5,也有進口業務抵充虧損,減少中間兌換成人民幣的量級,減輕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

  “以前沒有重視與了解套期保值。”上述小家電出口負責人也稱,“不過考慮到匯率有可能會再度如此波動,我們已開始聘請專業財務人員,成立財務辦公室來采取對沖措施。同時拓展國內市場,分散潛在風險。”

  (作者:胡天姣 編輯:周鵬峰)

掃二維碼 領開戶福利!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郭建

外貿企業 匯率 人民幣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06 之江生物 688317 --
  • 01-05 天能股份 688819 --
  • 01-04 浩歐博 688656 --
  • 12-31 傳智教育 003032 8.46
  • 12-30 征和工業 003033 23.2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