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國聚丙烯價格波動規律分析
7.1聚丙烯價格規律分析
7.1.1國內聚丙烯價格波動分析
我國聚丙烯價格波動十分劇烈,自2007年始PP價格始終追隨原油價格呈現持續上漲態勢,直至2008年6月達到最高點,隨后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價格急劇跳水。2007年我國聚丙烯年均價12009元/噸,2008年6月最高漲至16800元/噸左右,漲幅近40%,大的價格漲跌基本與原油走勢一致。從年內波動情況來看,波動也較劇烈,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情況比較特殊,最高達17000元/噸,最低至6400元/噸,價格波動10000元/噸,即使普通年份價格波幅也較大,2009年價格波幅約47%,2011年分別為33%和29%。2012年受國內PP新裝置大量投產影響,波幅下降為18%。
圖表41我國聚丙烯歷年價格走勢(元/噸)
7.1.2國內地區間聚丙烯價格情況分析
目前,我國塑料現貨市場有兩大集散貿易集中區,一是華東的余姚市場,二是華南的順德東莞地區,另外,華北的齊魯化工城近幾年發展迅速,成為華北地區塑料貿易的價格中心,但總體來講,華北的塑料貿易商規模較小。
數據說明:PP品種為拉絲料;統計時間為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1)華北-華東地域價差
根據對2012年的日價格數據進行統計,華北與華東之間的平均價差水平在-159元/噸左右,標準差為187.36。
圖表42拉絲級PP華北-華東價差統計表(a)
中位數 | 平均值 | 標準差 | 峰度 | 偏度 | 最小值 | 最大值 |
-150 | -159.2 | 127.8 | 17.8 | 2.8 | -400 | 600 |
圖表43拉絲級PP華北-華東價差統計表(b)
價差 | 頻率 | 累積 |
-400 | 1.09% | 1.09% |
-350 | 1.09% | 2.19% |
-300 | 8.47% | 10.66% |
-250 | 18.85% | 29.51% |
-200 | 19.13% | 48.63% |
-150 | 23.50% | 72.13% |
-100 | 11.20% | 83.33% |
-50 | 4.92% | 88.25% |
0 | 9.29% | 97.54% |
50 | 1.09% | 98.63% |
600 | 1.37% | 100% |
圖表44拉絲級PP華北-華東價差分布圖
(2)華南-華東地域價差
數據統計結果表明,華南與華東之間價差平均水平在99元/噸左右,標準差為74.6。
圖表45拉絲級PP華南-華東價差統計表(a)
中位數 | 平均值 | 標準差 | 峰度 | 偏度 | 最小值 | 最大值 |
100 | 99 | 74.6 | 2.7 | -0.2 | -100 | 300 |
圖表46拉絲級PP華南-華東價差統計表(b)
價差 | 頻率 | 累積 |
-100 | 0.82% | 0.82% |
-50 | 4.37% | 5.19% |
0 | 12.57% | 17.76% |
50 | 17.49% | 35.25% |
100 | 25.68% | 60.93% |
150 | 25.14% | 86.07% |
200 | 10.11% | 96.17% |
250 | 3.55% | 99.73% |
300 | 0.27% | 100% |
圖表47拉絲級PP華南-華東價差分布圖
7.2聚丙烯與上游原料價格相關性
產業鏈介紹:聚丙烯來自于原油,其產業鏈如下:原油經煉油裝置加工成汽、柴、煤油等成品油和石腦油,石腦油通過裂解裝置生產烯烴和苯,其中乙烯和丙烯生產比例大致5:3(即每生產1噸乙烯大約同時生成0.6噸丙烯,不同裝置該比例上下浮動),乙烯主要用于生產聚乙烯,丙烯用于生產聚丙烯。
原油-石腦油:從石腦油的生產看,全部是通過煉油產生,其收率受原油成份限制,另外,由于原油屬于混合物,所以,石腦油產率除受原油成分限制外,還會根據成品油和乙烯等產品的需求變化在一定范圍內調節。從世界范圍內看,石腦油的產出比例基本在17-18%左右。世界石腦油平均毛利率基本在35-50美元/噸(即石腦油加工成本)。
烯烴-聚烯烴:乙烯、丙烯幾乎百分之百用于生產聚乙烯和聚丙烯,其中1噸聚乙烯需要消耗1.01噸乙烯,均聚聚丙烯和丙烯之間也幾乎是1:1的關系,共聚聚丙烯消耗的乙烯和丙烯比例大約在2:8左右。
7.2.1聚丙烯與原油價格相關性
從聚丙烯和原油2008-2012年價格走勢來看,原油由于處于產業鏈的前端,價格更敏感,價格波動要比聚丙烯更劇烈一些。但兩者的走勢基本一致,上漲和下跌時點基本吻合。
圖表48聚丙烯與原油價格走勢
7.2.2聚丙烯與丙烯價格相關性
從2008-2012年聚丙烯和丙烯同期的價格走勢圖來看,兩者從時點上基本能夠做到同漲同跌,兩者之間的價差在價格平穩時期大約50美元/噸左右,在急劇下跌或上漲過程中價差會進一步縮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丙烯基本上是全部用于生產聚丙烯,因此,丙烯的價格波動受上游原料的影響以及與其相關的其他產品的需求,如乙烯、成品油等影響更大。
圖表49聚丙烯和丙烯價格走勢
7.3聚丙烯與聚乙烯價格相關性分析
聚丙烯和聚乙烯同來自于石油,而且乙烯和丙烯屬于共生關系,兩者價格走勢基本一致,2008年-2012年價格相關系數約為0.79。
圖表50聚丙烯和聚乙烯價格走勢
7.4我國聚丙烯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7.4.1原材料價格的影響
(1)原油影響
國際原油作為衡量經濟前景的重要指標,人們往往通過國際原油的波動對未來經濟狀況做出判斷。國際原油價格變動對包括聚丙烯在內的整個塑料市場的走勢影響深遠,但多體現在對市場心態方面的影響,而對成本因素的傳導影響不大,國際原油的波動,傳遞到國內的成本影響大約在2-3個月左右。國際原油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商家及下游廠家的心態,使得市場人氣好轉,市場詢盤增多;國際原油持續上漲將使得市場報價上漲,市場成交量有所好轉。國際原油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商家及下游廠家心態造成打擊,使得市場觀望氣氛持續濃厚,下游接貨意愿降低,市場庫存升高,使得貿易商壓力增大;國際原油持續下跌,將使得貿易商出貨壓力持續加大,使得市場報價下跌,市場成交量較低。
(2)丙烯單體影響
丙烯單體作為聚丙烯的直接原料,主要影響聚丙烯的生產成本,同時影響裝置是否能正常開工。但由于丙烯單體受原油波動影響較大,因此市場商家與下游廠家往往對國際原油關注力度較大,而對丙烯單體關注力度相對較小,使得丙烯對聚丙烯市場價格的影響在市場體現不明顯。在市場上經常出現石化企業裝置停車待料而使得某種牌號貨源減少,市場該牌號貨源價格上漲的情況。因此丙烯單體在市場所表現出的主要因素為是否能保證石化裝置正常運行。
7.4.2下游消費對聚丙烯價格的影響
自上世紀末開始,我國PP產品結構逐步向國際消費結構靠攏。在編織制品市場上,國產料占主導地位,進口料生產的塑料編織袋大多用于出口,只有少量內銷。盡管該領域的絕對消費數量很大,但是占PP總消費量的比例卻在逐年減少,已由2006年的48%降至2012年的42%,大型、重型化以及高強度、抗靜電、耐老化等包裝袋將是今后編織制品的總體發展趨勢。
與此同時,在PP下游產品中,纖維及注塑制品的消費量異軍突起,以兩位數的速度逐年增長。在纖維制品市場中,生產中低檔產品絕大部分采用國產料,生產高檔丙綸制品的細旦、超細旦、薄型無紡布、強力絲等所需原料則主要依靠進口解決。預計PP在纖維制品中的消費量占其總消費量的比例將由2006年的約11%增加到2015年的約14%。
注塑制品市場上,國產料與進口料平分秋色,國產料占據中低端市場,而進口料則獨占高端市場,如市場急需的薄壁注塑專用料等。注塑料市場潛力巨大,預計消費量將由2006年的150萬噸增加到2015年的350萬噸。此外,吹塑容器專用料、高流動高抗沖汽車專用料、BOPP熱封膜及線速在400m/min以上的BOPP高速生產線專用料、耐壓管材等市場前景廣闊。
在市場容量巨大的通用料市場上,國產料與進口料的競爭十分激烈;而在容量相對較小的專用料市場上,進口料獨步天下。汽車配件、各類家電等的高檔專用料大多是以來料加工形式進口的,產品附加值和質量要求較高,用料相對固定,國產料進入這類市場的難度較大。此外,PP改性料在國內專用料市場也將占有一席之地。
7.4.3國家政策的影響
對塑料行業來說,一個政策的出臺就是企業發展的風向標,甚至直接影響塑料行業發展方向。當塑料行業產能過剩時,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成為一種必須;當金融危機來襲時,塑料行業出口貿易大受影響,這時就需要國家政策支持轉內需發展,國家相關政策是塑料行業發展的導向。由于我國聚丙烯產能不足,對外依存度約為28%,國家鼓勵進口,2008年1月1日起將包含聚丙烯在內的樹脂類進口關稅由7.6%調整為6.5%,并無其他政策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