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超2500億“紅包”密集到賬 銀行穩定分紅能否持續?

春節前超2500億“紅包”密集到賬 銀行穩定分紅能否持續?
2025年01月26日 17:41 第一財經

  穩定分紅仍是機構在2025年關注的重點內容。

  “壕氣分紅天團”上市銀行春節前正密集派發紅包。

  1月24日,交通銀行發放2024年中期分紅,A股每股現金紅利0.182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35.16億元。同日,蘭州銀行也派發現金紅利2.85億元。

  除交通銀行、蘭州銀行外,Choice數據顯示,春節前一周(1月20日至1月24日),北京銀行等9家銀行已發放中期分紅,現金分紅總額超626億元。拉長時間看,有23家A股上市銀行2024年中期分紅已全部“到賬”,合計現金分紅金額超2500億元。

  業內普遍認為,此輪業績下降周期進入尾聲,銀行高股息優勢具有持續性。對標海外銀行,擴表降速時期,中長期或有分紅比例提升預期

  銀行2577億“卷“分紅

  2024年4月,國務院出臺新“國九條”等政策,鼓勵上市公司優化分紅方式和節奏,提出“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等新方式。

  2025年1月23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歲末年初,正堅決落實新“國九條”關于一年多次分紅、春節前分紅的部署要求,今年多次分紅的企業已經有不少,春節前分紅的企業也有很多,引導推動有條件的上市公司給投資者過年發“紅包”。

  據透露,今年春節前的2個月,預計會有超過310家公司實施春節前分紅,分紅金額大概為3400多億元,家數、金額分別是去年同期的9倍、7.6倍。

  銀行作為A股的分紅大戶,也正積極響應,熱衷“內卷”春節前發放中期分紅。記者據choice數據梳理,春節前一周(1月20日至24日),北京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銀行等9家銀行密集發放中期分紅,現金分紅總額超626億元。

  拉長時間線看,A股42家上市銀行中共有23家推出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截至目前,上述中期分紅已全部“到賬”,合計現金分紅金額達到2577億元。

  國有大行仍是分紅的“主力軍”。六大國有行中期分紅金額高達2048億元,占比為79.4%。其中,工商銀行分紅金額位居榜首,現金分紅金額達511億元。建設銀行緊隨其后,分紅金額為492億元。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的中期現金分紅金額也在百億元以上,分別為355.62億元、146.46億元、135.16億元。

  股份行中期分紅的力度也在加大。數據顯示,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五家股份行分紅金額分別為98.73億元、61.45億元、56.92億元、47.74億元、15.91億元,合計超280億元,較此前有一定增長。其中,民生銀行此前已有6年未進行中期分紅。

  還有12家城農商行加入中期分紅大軍。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的分紅金額居前,分別為56.19億元、39.78億元、37.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中期分紅密集落地外,已有銀行開始進行去年三季度派息。重慶銀行1月18日發布2024年三季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60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5.77億元(含稅),派息日為1月24日。

  機構“搶籌”

  “年底年初可能會出現部分銀行標的的中期分紅‘搶籌’行情。”國盛證券分析師馬婷婷認為,由于年初是中期分紅派發的高峰期,所以對于部分紅利類投資者而言,需要在派發最后交易日之前買入對應股票,以獲得半年度分紅。

  近期市場也已有所表現。Wind數據顯示,2024年12月銀行板塊指數(882115.WI)持續走高,區間漲幅超6.8%。其中,國有六大行A股平均漲幅為9.47%,遠超同期滬指0.76%的漲幅。今年1月市場開始出現震蕩,但近兩個交易日銀行板塊指數繼續走高,1月23日上漲2.47%,24日再次上漲0.23%至6402點。

  機構投資者也入場“搶籌”,近期險資舉牌銀行股的步調漸密

  1月24日,杭州銀行公告稱,新華保險擬以協議轉讓方式收購澳洲聯邦銀行持有的杭州銀行3.296億股股份。去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人壽發布公告稱,委托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工商銀行(01398.HK)H股股票,于2024年12月20日達到工商銀行H股股本的15%。

  “當前監管積極推進險資長期入市,預計2025年增量資金將持續進入市場。”民生證券銀行業分析師余金鑫在研報中分析,2024三季度末險資重倉前20只個股中有11家為銀行股,其中絕大多數銀行的股息率超過5%。

  分紅比例中長期有望提升

  Wind數據顯示,銀行板塊指數去年漲幅達45.73%,創下近十年來最大漲幅。

  穩定分紅仍是機構在2025年關注的重點內容。近期,多家銀行表態將保持分紅政策的穩定。

  工商銀行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2024年該行增加分紅頻次,首次推出中期分紅,實現一年兩次分紅。下階段該行會在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營環境等因素基礎上,持續優化分紅政策,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回報。

  滬農商行在接受機構調研時也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穩健經營,積極保持分紅政策的可持續性,一方面確保留存收益足夠滿足未來業務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同業現金分紅整體水平和投資者對于投資回報的基本訴求制定分紅政策,公司有意愿、有能力、更有底氣給資本市場投資者帶來穩定可靠的投資回報。

  業內一般認為,良好的業績是穩定分紅的基礎。國信證券(香港)證券分析師王劍預測,2025年上半年凈息差繼續下行,但降幅收窄,下半年有望企穩,此輪業績下降周期進入尾聲。

  多家銀行業績披露預喜。節前,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長沙銀行等8家A股上市銀行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快報。2024年,除廈門銀行外,上述銀行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浦發銀行、江蘇銀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3.31%、10.76%。從資產質量看,截至2024年末,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廈門銀行不良率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02個百分點、0.12個百分點、0.02個百分點,招商銀行、興業銀行、長沙銀行、江蘇銀行與上年末持平。

  機構多數也看好銀行分紅政策持續性。

  “拉長歷史周期看,銀行高股息優勢具有持續性,賦予高股息投資穿越周期的能力。”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在研報中指出,近十年上市銀行平均股息率基本維持在4%左右,大行股息率維持在5.5%左右,且2020年以來上市銀行股息率逐步提升,受外部宏觀環境波動的影響較小,2023年末,上市銀行平均股息率達到6.2%。由于“每股分紅=每股凈資產*ROE*分紅比例”,銀行股息率與盈利能力息息相關。我國銀行盈利能力穩健、波動較小,近十年中信銀行指數平均ROE為13.5%,最低值為9.8%,抗沖擊能力相對較強,保障分紅整體平穩。

  “銀行利潤穩定性強,分紅比例確定性高,股息的可持續性有保障。”余金鑫指出,對標海外銀行,擴表降速時期,中長期或有分紅比例提升預期。2024年以來央行多次提示銀行淡化“規模情結”,2024年1~11月人民幣信貸增速7.4%,相比2023年全年的10.4%有所下降,中長期這一趨勢或仍將延續,資本消耗減慢,內生資本補充的力度下降,將帶來分紅比例提升的動力。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1-17 宏海科技 920108 5.57
  • 01-16 亞聯機械 001395 19.08
  • 01-16 海博思創 688411 19.38
  • 01-14 富嶺股份 001356 5.3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6.7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