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向優價格向下 2024年金融總量數據屢破關鍵“關口”

結構向優價格向下 2024年金融總量數據屢破關鍵“關口”
2025年01月15日 07:40 上海證券報

  ◎記者 張瓊斯

  2024年全年金融數據出爐。中國人民銀行1月14日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13.53萬億元,同比增長7.3%;2024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8.09萬億元;初步統計,2024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2.26萬億元,比上年減少3.32萬億元。

  過去的一年里,金融總量數據連續突破關鍵“關口”:M2突破300萬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突破25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突破400萬億元。

  權威專家表示,2024年,貨幣信貸總量整體穩定,保持了較強的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信貸結構持續優化,進一步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支持;社會融資成本持續下行,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

  金融總量數據合理增長

  2024年,金融總量數據合理增長。截至2024年1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8.0%,M2同比增長7.3%,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7.6%,預計都高于名義經濟增速。

  其中,2024年12月新增貸款近1萬億元,從歷史上看屬于同期較高水平。

  權威專家表示,往年,金融機構在年底會“留有余力”,等待第二年初“開門紅”。2024年底,信貸能在上一年的高基數上繼續投放較多,說明2024年9月以來的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出現一定回暖跡象。

  不過,地方化債和不良貸款核減,對2024年12月的金融數據產生了一定擾動。如果還原相關影響,銀行信貸支持力度明顯大于往年同期。

  據市場機構估算,2024年12月,上述兩項因素對貸款增長的影響可能超過1.5萬億元。權威專家表示,如果還原地方化債和不良資產處置的影響,12月貸款增速或超過8%。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權威專家表示,相關政策信號進一步穩定了社會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

  “隨著后續各項政策持續發揮效果,有效融資需求有望進一步改善,金融部門也將持續發力,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共同支持金融總量持續穩定增長。”權威專家表示。

  財政支出提速等因素擾動存款增長

  2024年末,M2余額為313.53萬億元,同比增長7.3%;人民幣存款余額為302.25萬億元,同比增長6.3%。

  環比看,2024年12月末,M2同比增速較11月末回升0.2個百分點,但存款增速較11月末下降0.6個百分點,至6.3%。

  權威專家認為,上述兩項數據的變化,可能受到了三方面因素影響:

  一是春節假期錯位帶來短期擾動。2025年春節時點有所提前,居民取現需求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更早開始顯現,對2024年12月存款增速產生下拉作用,但不影響M2增速。

  二是財政支出提速,財政存款向企業存款轉化。12月為財政支出“大月”,前期發行的政府債券資金在年末集中撥付,財政支出強度加大、進度加快,不計入M2的財政存款余額大幅減少,釋放出的資金進入實體部門轉為企業存款,帶動M2增速回升。

  三是非銀機構調整資產配置。《關于優化非銀同業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議》已于12月1日生效,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利率降至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及以下,套利空間收窄。

  “貨幣市場基金等非銀機構將部分同業存款資金向其他資產形式轉化,下拉存款增速。”權威專家表示,長期看,非銀機構合理擺布資產配置、適度降低銀行存款比重,有助于促進直接融資發展。

  社融規模增量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2024年全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2.26萬億元,處于歷史較高水平。總體看,社會融資規模保持了合理增長,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恢復向好。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張文介紹,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在結構上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貸款保持合理增長;金融體系配合財政政策持續發力,政府債券融資同比多增較多,為歷史最高水平;企業債券融資規模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表外融資中的信托貸款同比多增。

  貸款結構也明顯優化。我國進一步加大了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支持。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央行獲悉,截至2024年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13.97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為4.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0%;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32.93萬億元,同比增長14.6%。以上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與此同時,社會融資成本下降,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央行披露,2024年12月,新發放企業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43%,比上年同期低約36個基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本外幣)利率約為3.11%,比上年同期低約88個基點。

  “從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看,近5年來我國社會融資規模、M2、信貸等總量指標增速總體高于名義經濟增速,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由5%以上降至3%左右,降幅接近200個基點,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權威專家表示。

  關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和寬松的社會融資環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社會融資規模 歷史 存款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1-16 海博思創 688411 19.38
  • 01-16 亞聯機械 001395 19.08
  • 01-14 富嶺股份 001356 5.3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6.7
  • 01-13 興福電子 688545 11.6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