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國產大郵輪開啟批量化建造時代。4月20日,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H1509船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2號船塢迎來下塢搭載總裝里程碑節點。相較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尺碼”更大、設備更先進。這標志著中國船舶工業在初步掌握大型郵輪設計建造關鍵核心技術的同時,向著批量化、系列化建造大型郵輪的目標又邁出了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重要一步,跨入大型郵輪建造2.0新時代。

“尺碼”更大、設備更先進
據了解,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H1509船“尺碼”更大、設備更先進,相較于首制船總噸位增加0.64萬噸達14.19萬噸,總長增加17.4米達341米,型寬37.2米,設計吃水8.17米,最大吃水8.4米,最高航速22.7節,客房數量增加19間達2144間,并且新增了2套脫硫系統和5套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系統設備,整船航行更加綠色環保。
在設施設備方面,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同樣配置了高達16層的上層建筑生活娛樂區域,設有大型演藝中心、大型餐廳、特色餐館、酒吧、咖啡館、購物廣場、藝術走廊、兒童中心、SPA、水上樂園等休閑娛樂設施,并且通過優化設計布局,H1509船公共區域和戶外活動休閑區域面積也較首制船分別增加了735平方米和1913平方米,達到25599平方米和14272平方米。

建造效率提升20%
除了體量更大之外,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建造速度也相應提升。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相較于首制船在船型尺度、房艙布局、系統配置和規范標準等方面有了較大提升,生產建造物量也更多、管控也更復雜。該船計劃較首制船建造效率提升20%,其中船塢周期壓縮近8個月。
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剛表示,國產大型郵輪集納了全球“1+100+1500”(即1家總裝企業+100家總包商+1000家供應商)的郵輪供應鏈生態,形成的郵輪供應鏈“圖譜”,為大型郵輪批量化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此前,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已于2024年1月1日開啟商業首航并已成功運營26個航次,接待了十余萬名國內外游客。
預計2026年底前命名交付
根據此前公布的計劃,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計劃2025年5月初實現第一次起浮,2026年3月底出塢,當年6月開始試航,2026年底之前命名交付。
愛達郵輪方面表示,大型郵輪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高度定制化的產品。在愛達·魔都號的基礎上,愛達郵輪將全面優化和升級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在產品理念、功能定位、空間布局、信息技術等方面的設計和實施,打造更多本土化的郵輪產品。關于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的命名交付時間將在后續擇日進行正式宣布。
在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郵輪發展首席研究員謝燮看來,在愛達·魔都號投入運營后,運行總體平穩,這為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的建造帶來了市場方面的反饋,同時給予愛達郵輪持續運營的信心。
北京商報記者 吳其蕓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