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一張網傳截圖顯示,蔚來汽車將開啟裁員,部門比例在10%-20%不等。
澎湃新聞記者當日向蔚來方面求證時對方答復:“蔚來年初就開始在進行組織效率提升工作。不同部門的人員結構調整屬于正常現象,一些部門會優化人員,也有的部門正在招新員工。”
11月3日,蔚來汽車董事長、CEO李斌發布了一封內部信,確認根據公司對具體業務進行的調整舉措,將減少10%左右的崗位,具體調整會在11月完成。
信中提到:未來兩年會是汽車行業變革期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外部環境充滿巨大的不確定性。今年蔚來交付了5款全新產品,在成交價30萬以上純電市場獲得了4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綜合表現離預期目標仍有差距”。要想贏得參與決賽的資格,必須進一步提高執行效率,并確保關鍵業務有足夠的資源投入。

過去兩個月,公司確定了每個業務未來兩年的目標、關鍵成功要素與優先事項、行動計劃、需要的資源,識別組織優化、降本提效的機會。基于上述考量,蔚來給出了具體業務調整的舉措:確保核心關鍵技術的長期投入,保持技術與產品的領先優勢;確保銷售與服務能力能夠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確保3個品牌9款核心產品的如期上市;組織提效,合并重復建設的部門與崗位,變革低效的內部工作流程與分工,取消低效崗位;資源提效,推遲和削減3年內不能提升公司財務表現的項目投入。
小鵬汽車去年10月就開啟了組織架構大改革,造車新勢力發展到一定規模難免遇到瓶頸。
事實上,2023年年初,蔚來汽車董事長、CEO李斌發送的內部全員信中就提到蔚來的不足。其中包括:蔚來2022年交付增長落后于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整體增幅;對供應鏈波動的反應不及其它廠商;新車上市前后軟硬件質量問題已經影響產品口碑和聲譽;測試車事故和數據被竊取事件暴露出公司內部管理需要加強;用戶滿意度反饋機制解決問題的速度遠未達到用戶預期;團隊擴張過快,內部溝通效率亟待提高;數字化管理系統不能很好地支持業務的新需求,成為業務發展的瓶頸。
蔚來的改革一直在進行,但友商們的動作比它更快,更顯大刀闊斧。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蔚來汽車共有26763名員工,在“蔚小理”家車企中人數最多。理想汽車員工人數為19396名員工;小鵬汽車為15829名。按照部門細分來看,截至2022年底,蔚來用戶體驗部門員工(負責銷售、市場和服務)數量最多,為11983名,占總數的44.8%;產品和軟件開發員工人數為10025人,占員工總數的37.5%。
雖然研發部門人數不少,不過在相關技術的進度上,蔚來卻不是最快的。比如在新勢力最卷的智能領航輔助功能上,蔚來在9月份的Nio Day上宣布,預計在2023年第四季度,蔚來將累計開通城區領航路線里程6萬公里;2024年第一季度,將累計開通城區領航路線里程20萬公里;2024年第二季度,將累計開通城區領航路線里程40萬公里。
作為對比,小鵬最近在科技日上宣布其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將迎來最新量產落地計劃,無高精地圖區域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將于第一階段開放20城,年內增至50城。
作為用戶而言,小鵬具體到城市的布局信息顯然要比蔚來只公布路線里程更直觀,也更有盼頭。
從銷量上來看,今年10月蔚來汽車交付16074輛新車,環比增長2.77%,同比增長59.84%。10月理想和小鵬月交付均創新高。截至今年10月底,蔚來汽車年內累計交付126067輛,同比增長36.30%。
對比“蔚小理”三家公司,理想的銷量節節攀升,勢不可擋;小鵬伴隨著G6上市以及供應鏈改革等舉措正在穩步上升;蔚來就顯得不進則退。不僅如此,蔚來汽車當前擁有ES8、ES6、ES7、EC6、EC7、ET7、ET5、ET5T共計8款車型,且第二代車型平臺的新車已經更新發布完畢。因此,從趨勢來看,蔚來在后期銷量上似乎難以找到新增長點,這對其攤平成本、提升毛利率并實現盈利而言不是一個好兆頭。
現在看來,蔚來盈利或許要通過兩個方面來著手。一方面是“開源”,這要寄希望于2024年上市的親民品牌阿爾卑斯。根據此前蔚來透露的消息,2024年蔚來品牌將不推出新車,重心轉移到阿爾卑斯品牌,目標是打造爆款。據了解,該品牌首款車型已經開發完畢,將基于NT3.0平臺打造。第二款車型也已經在開發中。
另一方面是“節流”,也就是此次開啟的組織調整和成本管控。
對于組織優化,蔚來表示這是“艱難的決定”。不過,在這場“泥濘路上的馬拉松”中,總會有人掉隊,也會有更強的隊友加入。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