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來了?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新浪財經訊 3月29日 因涉嫌侵犯用戶隱私、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號稱擁有全國最大簡歷庫的招聘類數據公司巧達科技被查封,核心人員被警方帶走。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多個分論壇也提到了在共享時代下數據安全問題。聚合數據CEO左磊向新浪財經表示,普通人在目前狀態下,幾乎沒有秘密的。大數據時代,要對數據進行脫敏處理,規范數據使用界限、領域、頻次,用來規范市場。
談到巧達數科技涉嫌泄漏數據時間,左磊認為,其實對于整個數據行業都是影響的,行業的信譽度是下降的。
左磊表示,移動互聯網發展多年,海量數據早就存儲在互聯網和云端,“說白了,普通人在目前狀態下,其實是沒有秘密的。”隨著各類隱私泄漏事件的出現,大眾的隱私保護意識逐漸增強,除了公司自身的文化治理和自律之外,“已經到了迫切需要整治的地步了,需要法律法規來規范數據和使用邊界,有利于未來數據安全發展”。
“哪些數據可以被商業化,涉及到個人隱私的數據需要進行哪些脫敏處理”,左磊進一步解釋,這些目前都沒有明確的規定,而這些對于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是非常重要的,“法律一定要做出明確規定,才能規范好市場”。
作為行業從業者,左磊也談到了目前國內數據公司發展的幾個痛點:首先是有價值的數據源往往掌握在政府、國企以及BAT巨頭手中,小公司有技術,但是數據源的量很少,無法成熟的商業化或者是找到很多的應用場景把數據標準化;其次大數據雖然火了很多年,但是真正成熟的應用場景還時金融業,大數據與教育、旅游、汽車、房產等行業,仍在探索階段。
(新浪財經 梁超)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