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來了?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新浪財經訊 “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于3月26-29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在分論壇“企業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角色”上,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我們知道如果要實現工業化,就會面臨其他一些挑戰,這就是全球變暖,如果想保證好的就業,實現工業化,但同時要應對氣侯變化,必須要有一種新式工業化,就是綠色工業化。
林毅夫解釋稱,綠色工業化要想實現,其前提就是要有新的技術,新的技術創新。而技術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蛋糕,必須要自主創新,就需要企業,公司。
林毅夫認為,只提高意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提供足夠的激勵機制,確保讓公司有激勵去做這一件事情。我們肯定需要他們的內部動力。但同時我們要有一個商業大環境,能夠促進綠色技術發展,至少不懲罰他們。
以下為發言實錄:
林毅夫:非常感謝能夠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我想要重新回到關于可持續發展目標,這是由(英文)剛才強調過。社會機制現在已經被商業界所認識,對于聯合國而言,您都知道我們總共是有17個可持續的發展目標。事實上是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重新進行闡釋,比如沒有貧窮,還有就是更好的醫療健康等等一系列的表單。對于我個人一個理解而言,如果想要達到這17個目標的話,最重要的一點將會是提供更好的人們能夠得到的工作機會,來有一個綠色發展。
很重要的想要達到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我們需要有私營企業,他們應該有自己社會價值以便驅動這一變革。我們知道如果你想要消除貧窮以及饑餓,以及有更好健康。你有很好的工作,很好的收入。很顯然他就可以自給自足,他不會說有饑餓,他也不會貧窮了。同時他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健康。比如當時我還擔任世行首席經濟學時,看到非洲這些地區的人們非常窮困,但是我沒有看到他不工作。之所以貧窮,是從事非常傳統的農業,生產力非常低下。在兩百年前,三百年前所有國家都非常貧窮,因為他們都僅僅是在農業方面進行生產,當然有幾個國家是比較幸運的,他可以把貧窮變成繁榮,這是因為他們可以把自己的傳統農業生產到一種增加值更高的工業化生產當中,已經走過了這一個工業鏈的階梯,消除了貧困,饑餓,所有人們都很健康。
但我們知道如果要實現工業化,農藥密度和豐產率要大幅度提升。在現有的情況下,我們就會面臨其他一些挑戰,這就是全球變暖,這也是第13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如果想保證考核好的就業,實現工業化,但同時要應對氣侯變化,必須要有一種新式工業化,就是綠色工業化。但是綠色工業化要想實現,其前提就是要有新的技術,新的技術創新。而技術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蛋糕,我必須要自主創新。就需要企業,公司,畢竟企業他們能夠推動綠色創新,綠色工業化創造就業。這樣確保我們所有的人都可以實現聯合國17個發展目標,到2030年實現這些目標。
我認為像這樣的論壇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要提升人們的意識,讓人們關注到對于企業來說,必須把這一種意識樹立起來,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因為如果沒有綠色發展,綠色工業化,就沒有辦法在窮國提供就業機會,沒有辦法確保那里社會政治穩定,沒有辦法穩定肯定沒有辦法做生意。同時如果綠色增長,也許我們現在還有機會繼續從事商業活動,但下一代人就沒有辦法。因為可能地球就直接消失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論壇。有像SK這樣的企業,大力推動這樣的思維和概念,確保我們能夠實現綠色工業化。
但是與此同時,只提高意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提供足夠的激勵機制,確保讓公司有激勵去做這一件事情。我們肯定需要他們的內部動力。但同時我們要有一個商業大環境,能夠促進綠色技術發展,至少不懲罰他們。消費者也要支持他們。如果企業污染環境的話,消費者應該拒絕購買他們的產品。同時政府也應該確保有一個正確激勵機制。比如如果有一個公司,他們還是用老的方式做生意,不斷污染環境,就應該極大提升對他們的稅率。如果有一些其他企業,他們用新技術實現技術創新,推動綠色發展,我們就應該獎勵這些企業。所以如果實現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實現上述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每一個人創造足夠多的工作機會,消除貧困,饑餓,確保他們的健康,同時還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對我們這一代人,而且對我們未來的子孫后代。謝謝。
林毅夫:只有好點子不夠,我們必須要把這些點子變成行動。要看到切實成果,為了實現這一個目標,顯然我們必須要了解該怎么做。我剛才談到,像這樣的論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可以讓人們了解企業必須要創造社會價值。這樣可以帶來社會還有政治穩定,對于我們整個的地球乃至整個宇宙做出貢獻。同時企業要優先站出來,說這不僅僅是是理想,它是切實可行的。而且不僅僅是技術可行性,而且是商業上也是可行的,可以盈利,同時社會也要扮演相關角色。比如家庭,消費者,政府,都要參與其中。他們要愿意支持,確保大家同舟共濟,共同努力。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很多人還是像以往一樣,對那些污染,世界的這些企業,不僅是環境還是社會的環境還是無動于衷,我們應該地址和拒絕他們,政府要調整稅務政策,鼓勵企業創造社會價值。對于企業,就是那些給社會找麻煩的企業應該支付更高稅率,讓他們變得無法盈利,讓他們做出自己該做的事情。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張恒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