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外匯局:上半年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 ■本報記者 劉 琪 7月1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上半年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6月份,累計結售匯逆差2248億元人民幣(等值332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2108億元人民幣(等值312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我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雙向波動,匯率預期相對平穩。總體來看,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從具體數據來看,在銀行結售匯方面,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6月份,銀行累計結匯60256億元人民幣(等值8883億美元),累計售匯62504億元人民幣(等值9216億美元),累計結售匯逆差2248億元人民幣(等值332億美元)。 在銀行代客涉外收入方面,今年1月份-6月份,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17950億元人民幣(等值17394億美元),對外付款115842億元人民幣(等值17081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2108億元人民幣(等值312億美元)。 從數據來分析,王春英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第一,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體呈現順差;第二,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第三,售匯率保持穩定,企業境內外匯貸款和跨境融資平穩增加;第四,結匯率基本平穩,市場主體持匯意愿總體下降;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呈現較大規模順差;第六,外匯儲備余額總體上升。 對于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走勢,王春英預計仍將保持總體平穩。“雖然外部環境中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但是無論是國際和國內,有利于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的因素很多,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具有很充分的內外部條件,可以比較好地應對各種外部沖擊影響。”王春英表示。 王春英指出,第一,國際貨幣環境相對寬松。美聯儲可能轉向降息,歐洲和日本的央行也都表現出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 第二,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平穩。外匯局觀察到,在國際市場交易的中國國債信用違約掉期價格(CDS,價格越高說明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大,價格越低說明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小)近期值是40多,去年底是60多,在2016年年初的時候曾接近150,因此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比較平穩,國際市場總體上還是更加看好中國經濟。 第三,國內市場開放度進一步提高。近期,我國不斷地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外商投資法》等,持續推進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而且強化投資保護。 第四,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市場理性預期的培育作用有所顯現。企業對匯率波動的適應度進一步提升,個人結售匯也更加穩定。 第五,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日益健全。近年來的宏觀審慎管理經驗越來越豐富,在對外投資、內保外貸等方面的管理更加完善。[詳情]
視覺中國 圖 近年來中國持續增加的外債形勢,是否有潛在風險?國家外匯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7月1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稱,隨著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對外債務以及對外債權的總體上升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過程。 “從外債負債率、債務率、償債率和短期外債和外匯儲備之比等安全性指標來看,當前中國的外債指標都是在國際安全線以內,而且,這些指標都低于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整體水平。”王春英表示。 外匯局指出,當前中國外債結構進一步優化,穩定性增強。 “當前,境內債券和股票市場的境外投資者持有比重較低,僅為2%、3%左右,未來還會增加,債務證券的穩定性仍會比較高。”王春英表示。 在談及如何穩步推動資本項目開放時,王春英表示,外匯局將統籌考慮經濟發展階段、金融市場狀況,金融穩定性等要求,統籌交易環節和匯兌環節,以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為重點,有序推動不可兌換項目的開放,提高已可兌換項目的便利化水平。 具體安排則有三方面,一是改革QFII和RQFII,擴大投資范圍,研究適度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管理;二是支持科創板健康發展,做好“滬倫通”項下存托憑證跨境資金管理工作;三是推進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渠道整合。[詳情]
原標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中美經貿摩擦對跨境資金流動影響可控 人民幣貶值預期降低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今天(18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外匯局對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一直保持密切監測、實時跟蹤,將今年5、6月份數據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可發現,當前中美經貿摩擦對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總體可控,市場主體的情緒和行為更加理性、平穩,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較去年下半年也有降低。(央視記者 孫艷) [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王春英: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首先通報一下2019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的情況,然后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2019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我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雙向波動,匯率預期相對平穩。總體來看,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9年上半年,銀行結匯6.03萬億元人民幣(等值8883億美元),售匯6.25萬億元人民幣(等值9216億美元),結售匯逆差2248億元人民幣(等值332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1.80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74萬億美元),對外付款11.58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71萬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2108億元人民幣(等值312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體呈現順差。2019年上半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售匯逆差332億美元,較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52%;上半年,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312億美元,2018年下半年為逆差。 第二,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上半年,雖然銀行結售匯表現為逆差,但如果綜合考慮遠期結售匯和期權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外匯市場供求呈現基本平衡。從5、6月份看,銀行結售匯月均逆差66億美元,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下降44%,說明供求狀況相對良好,月度波動主要受市場主體逢高結匯和逢低購匯影響,體現了市場預期的總體穩定以及價格的市場化調節作用。 第三,售匯率保持穩定,企業境內外匯貸款和跨境融資平穩增加。上半年,衡量購匯意愿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6.8%,較2018年下半年小幅下降0.3個百分點。同時,企業在境內外的外匯融資總體上穩中有升。截至2019年6月末,我國銀行的境內外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小幅上升29億美元,2018年下半年下降599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外幣跨境融資余額較上年末上升172億美元,2018年下半年為下降132億美元。 第四,結匯率基本平穩,市場主體持匯意愿總體下降。上半年,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4%,較2018年下半年小幅下降0.9個百分點。企業、個人等主體外匯存款下降。截至2019年6月末,銀行境內各項外匯存款余額較上年末下降63億美元。 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呈現較大規模順差。上半年,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售匯簽約順差777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別為逆差248億和35億美元。分季度看,一、二季度遠期結售匯簽約順差分別為345億和432億美元。 第六,外匯儲備余額總體上升。截至2019年6月末,外匯儲備余額31192億美元,較2018年末上升465億美元。 以上就是我要通報的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主要統計數據。[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預計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雖然外部環境中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比如,世界經濟增長的前景,近期世界銀行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比1月份有所下調;還有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局勢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但是,當前內外部環境中,有利于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穩定的因素依然比較多。 記者:您如何評價上半年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下半年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您認為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會呈現何種走勢? 王春英:上半年,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呈現積極的發展態勢。具體有以下幾個評價: 第一,外匯市場供求更趨平衡。外匯市場的主要指標均比較平穩,從我剛才通報的數據來看,也顯示了這個特征。比如銀行結售匯逆差比2018年下半年收窄,跨境收支總體呈現順差,外匯儲備穩中有升。 第二,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從我們已經公布的數據看,2019年一季度國際收支經常賬戶保持490億美元順差,占GDP比重是1.5%,而且一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呈現順差488億美元。 第三,境外資金繼續呈現凈流入。根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較2018年同期增速快6.1個百分點。根據外匯局統計,1-6月份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境內債券和上市股票493億美元,其中債券凈增持416億美元,股票凈增持78億美元。 第四,企業對外投資和利潤匯出穩定有序。根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同比略增0.1%。根據外匯局統計,上半年企業投資收益項下跨境支出規模和2018年上半年基本相當。 第五,個人結售匯基本穩定。上半年個人凈購匯穩中有降,同比減少23%。所以,對于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市場的總體評價,或者說跨境資金流動的總體評價,就是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但是,我國的外匯市場運行保持了平穩,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呈現積極的發展態勢。 預計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雖然外部環境中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比如,世界經濟增長的前景,近期世界銀行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比1月份有所下調;還有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局勢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但是,當前內外部環境中,有利于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穩定的因素依然比較多。 第一,國際貨幣環境相對寬松。美聯儲可能轉向降息,歐洲和日本的央行也都表現出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近一段時期,無論是其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一些做出貨幣政策寬松的舉動。在這樣的情況下,近期美元匯率趨穩中國和美國利差擴大,這些因素為中國外匯市場穩定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第二,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平穩。我們觀察到,在國際市場交易的中國國債信用違約掉期價格,也就是CDS,這個價格越高說明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大,價格越低說明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小。近期的值是40多,去年底是60多,在2016年年初的時候曾接近150,所以說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還是比較平穩的,國際市場總體上還是更加看好中國經濟。 第三,國內市場開放度進一步提高。近期我國不斷地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外商投資法》,修訂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新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持續推進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而且強化投資保護。同時,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也不斷地增強,國內股市、債市被納入更加廣泛的國際主流指數,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我國市場的認可。 第四,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市場理性預期的培育作用有所顯現。企業對匯率波動的適應度進一步提升,個人結售匯也更加穩定。 第五,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日益健全。近年來的宏觀審慎管理經驗越來越豐富,在對外投資、內保外貸等方面的管理更加完善。同時,我們繼續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加大了通報典型案例的力度,有效維護了良性的外匯市場秩序。 下半年,無論是國際和國內,有利于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的因素很多,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具有很充分的內外部條件,可以比較好地應對各種外部沖擊影響。 [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中國外匯市場情緒以及市場主體行為更加理性和平穩。 王春英:中國外匯市場情緒以及市場主體行為更加理性和平穩。市場主體涉外收支行為調整更加平穩,從5、6兩個月的綜合情況看,這兩個月的銀行結售匯月均逆差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44%,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月均逆差也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38%。 中國國際收支總體形勢還是穩定可控的,中國國際收支總體上保持平穩。剛才我們談到,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490億美元,去年下半年平均每季度是389億美元順差,今年一季度的經常賬戶順差比去年下半年季度平均值還是高出不少的;一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488億美元,無論是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還是其他投資,都表現為順差。 去年三季度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順差140億美元,去年四季度小幅逆差123億美元。我們也觀察了一下微觀主體的表現。從微觀主體看,一是美國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保持平穩。根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5月份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4%。近期上海美國商會調查顯示,超八成的美企對于未來五年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是看好的。二是中國企業積極尋求出口多元化。根據海關統計,今年1-6月,中國對非美國家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達到了83%,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 中國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注重政策措施預調微調,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國內企業等市場主體也在積極應對有關變化。我們有信心應對形勢變化,維護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穩定。[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中國的儲蓄率雖然有所降低,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還是排在前列的,高儲蓄率有利于經常賬戶保持基本平衡。 記者:2019年一季度經常賬戶延續順差,請問順差的來源主要是什么?能否介紹一下二季度的情況?您對未來的走勢怎么看? 王春英:今年以來中國經常賬戶保持順差。剛才多次提到今年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是490億美元,和GDP的比為1.5%,2018年同期為小幅逆差。對于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的主要來源,我們可以觀察幾個主要項目的變動情況。 一是貨物貿易順差較快增加,一季度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947億美元,同比增長83%; 二是服務貿易逆差有所收窄,一季度服務貿易逆差634億美元,同比下降14%,其中,旅行逆差576億美元,下降9%。 第三,初次收入呈現順差156億美元,主要是因為投資收益呈現順差,其中,中國對外各類投資收益,比如利潤、利息、股息等,合計達到629億美元,同比增長31%。我們初步估計,二季度經常賬戶仍將呈現順差。我們每個月都會在外匯局官網上發布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和服務貿易數據,這兩個項目基本上能夠反映經常賬戶大體情況。從我們發布的4月和5月數據看,貨物貿易順差累計707億美元,同比增長30%;服務貿易逆差462億美元,同比收窄11%,其中旅行逆差收窄9%,和一季度情況基本一致。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初步判斷,今年二季度國際收支經常賬戶仍呈現順差。 預計全年經常賬戶仍將處于合理區間,有可能延續小幅順差格局。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經常賬戶小幅順差或小幅逆差,都屬于基本平衡的合理區間。從中長期看,中國經常賬戶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維持在合理水平。主要有幾個支撐因素。 第一,中國的制造業增加值排名全球首位。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國內已逐步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比不斷上升,2018年占比比2017年上升了1.2個百分點,達到14%,說明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正在穩步推進,有助于提升出口產品競爭力。 第二,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比較穩固。國內產業鏈上下游非常完整,配套設施齊全,技術工人充足,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相對優勢依然較強。 第三,中國的儲蓄率雖然有所降低,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還是排在前列的,高儲蓄率有利于經常賬戶保持基本平衡。另外,當前出現的服務貿易逆差收窄以及投資收益狀況改善,為今年經常賬戶保持順差格局提供了更多的支撐。[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將繼續嚴厲打擊外匯違法違規活動。 王春英:將繼續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豐富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的政策工具箱,以公開、透明和市場化的方式逆周期調節外匯市場順周期波動。繼續保持監管政策跨周期的穩定性、一致性和可預期性,嚴厲打擊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維護外匯市場的健康良性秩序。[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將穩步推動資本項目開放,改革QFII和RQFII,擴大投資范圍,研究適度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管理;支持科創板健康發展,做好“滬倫通”項下存托憑證跨境資金管理工作;推進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渠道整合。 [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市場理性預期培育作用有所顯現。 王春英: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國際貨幣環境相對寬松,為我國外匯市場穩定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市場對國內經濟的預期平穩,我國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市場理性預期的培育作用有所顯現,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更加完善。[詳情]
外匯局:上半年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 ■本報記者 劉 琪 7月1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上半年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6月份,累計結售匯逆差2248億元人民幣(等值332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2108億元人民幣(等值312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我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雙向波動,匯率預期相對平穩。總體來看,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從具體數據來看,在銀行結售匯方面,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6月份,銀行累計結匯60256億元人民幣(等值8883億美元),累計售匯62504億元人民幣(等值9216億美元),累計結售匯逆差2248億元人民幣(等值332億美元)。 在銀行代客涉外收入方面,今年1月份-6月份,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17950億元人民幣(等值17394億美元),對外付款115842億元人民幣(等值17081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2108億元人民幣(等值312億美元)。 從數據來分析,王春英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第一,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體呈現順差;第二,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第三,售匯率保持穩定,企業境內外匯貸款和跨境融資平穩增加;第四,結匯率基本平穩,市場主體持匯意愿總體下降;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呈現較大規模順差;第六,外匯儲備余額總體上升。 對于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走勢,王春英預計仍將保持總體平穩。“雖然外部環境中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但是無論是國際和國內,有利于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的因素很多,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具有很充分的內外部條件,可以比較好地應對各種外部沖擊影響。”王春英表示。 王春英指出,第一,國際貨幣環境相對寬松。美聯儲可能轉向降息,歐洲和日本的央行也都表現出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 第二,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平穩。外匯局觀察到,在國際市場交易的中國國債信用違約掉期價格(CDS,價格越高說明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大,價格越低說明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小)近期值是40多,去年底是60多,在2016年年初的時候曾接近150,因此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比較平穩,國際市場總體上還是更加看好中國經濟。 第三,國內市場開放度進一步提高。近期,我國不斷地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外商投資法》等,持續推進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而且強化投資保護。 第四,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市場理性預期的培育作用有所顯現。企業對匯率波動的適應度進一步提升,個人結售匯也更加穩定。 第五,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日益健全。近年來的宏觀審慎管理經驗越來越豐富,在對外投資、內保外貸等方面的管理更加完善。[詳情]
視覺中國 圖 近年來中國持續增加的外債形勢,是否有潛在風險?國家外匯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7月1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稱,隨著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對外債務以及對外債權的總體上升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過程。 “從外債負債率、債務率、償債率和短期外債和外匯儲備之比等安全性指標來看,當前中國的外債指標都是在國際安全線以內,而且,這些指標都低于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整體水平。”王春英表示。 外匯局指出,當前中國外債結構進一步優化,穩定性增強。 “當前,境內債券和股票市場的境外投資者持有比重較低,僅為2%、3%左右,未來還會增加,債務證券的穩定性仍會比較高。”王春英表示。 在談及如何穩步推動資本項目開放時,王春英表示,外匯局將統籌考慮經濟發展階段、金融市場狀況,金融穩定性等要求,統籌交易環節和匯兌環節,以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為重點,有序推動不可兌換項目的開放,提高已可兌換項目的便利化水平。 具體安排則有三方面,一是改革QFII和RQFII,擴大投資范圍,研究適度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管理;二是支持科創板健康發展,做好“滬倫通”項下存托憑證跨境資金管理工作;三是推進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渠道整合。[詳情]
原標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中美經貿摩擦對跨境資金流動影響可控 人民幣貶值預期降低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今天(18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外匯局對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一直保持密切監測、實時跟蹤,將今年5、6月份數據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可發現,當前中美經貿摩擦對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總體可控,市場主體的情緒和行為更加理性、平穩,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較去年下半年也有降低。(央視記者 孫艷) [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王春英: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首先通報一下2019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的情況,然后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2019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我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雙向波動,匯率預期相對平穩。總體來看,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9年上半年,銀行結匯6.03萬億元人民幣(等值8883億美元),售匯6.25萬億元人民幣(等值9216億美元),結售匯逆差2248億元人民幣(等值332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1.80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74萬億美元),對外付款11.58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71萬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2108億元人民幣(等值312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體呈現順差。2019年上半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售匯逆差332億美元,較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52%;上半年,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312億美元,2018年下半年為逆差。 第二,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上半年,雖然銀行結售匯表現為逆差,但如果綜合考慮遠期結售匯和期權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外匯市場供求呈現基本平衡。從5、6月份看,銀行結售匯月均逆差66億美元,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下降44%,說明供求狀況相對良好,月度波動主要受市場主體逢高結匯和逢低購匯影響,體現了市場預期的總體穩定以及價格的市場化調節作用。 第三,售匯率保持穩定,企業境內外匯貸款和跨境融資平穩增加。上半年,衡量購匯意愿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6.8%,較2018年下半年小幅下降0.3個百分點。同時,企業在境內外的外匯融資總體上穩中有升。截至2019年6月末,我國銀行的境內外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小幅上升29億美元,2018年下半年下降599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外幣跨境融資余額較上年末上升172億美元,2018年下半年為下降132億美元。 第四,結匯率基本平穩,市場主體持匯意愿總體下降。上半年,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4%,較2018年下半年小幅下降0.9個百分點。企業、個人等主體外匯存款下降。截至2019年6月末,銀行境內各項外匯存款余額較上年末下降63億美元。 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呈現較大規模順差。上半年,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售匯簽約順差777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別為逆差248億和35億美元。分季度看,一、二季度遠期結售匯簽約順差分別為345億和432億美元。 第六,外匯儲備余額總體上升。截至2019年6月末,外匯儲備余額31192億美元,較2018年末上升465億美元。 以上就是我要通報的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主要統計數據。[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預計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雖然外部環境中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比如,世界經濟增長的前景,近期世界銀行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比1月份有所下調;還有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局勢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但是,當前內外部環境中,有利于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穩定的因素依然比較多。 記者:您如何評價上半年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下半年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您認為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會呈現何種走勢? 王春英:上半年,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呈現積極的發展態勢。具體有以下幾個評價: 第一,外匯市場供求更趨平衡。外匯市場的主要指標均比較平穩,從我剛才通報的數據來看,也顯示了這個特征。比如銀行結售匯逆差比2018年下半年收窄,跨境收支總體呈現順差,外匯儲備穩中有升。 第二,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從我們已經公布的數據看,2019年一季度國際收支經常賬戶保持490億美元順差,占GDP比重是1.5%,而且一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呈現順差488億美元。 第三,境外資金繼續呈現凈流入。根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較2018年同期增速快6.1個百分點。根據外匯局統計,1-6月份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境內債券和上市股票493億美元,其中債券凈增持416億美元,股票凈增持78億美元。 第四,企業對外投資和利潤匯出穩定有序。根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同比略增0.1%。根據外匯局統計,上半年企業投資收益項下跨境支出規模和2018年上半年基本相當。 第五,個人結售匯基本穩定。上半年個人凈購匯穩中有降,同比減少23%。所以,對于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市場的總體評價,或者說跨境資金流動的總體評價,就是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但是,我國的外匯市場運行保持了平穩,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呈現積極的發展態勢。 預計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雖然外部環境中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比如,世界經濟增長的前景,近期世界銀行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比1月份有所下調;還有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局勢等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但是,當前內外部環境中,有利于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穩定的因素依然比較多。 第一,國際貨幣環境相對寬松。美聯儲可能轉向降息,歐洲和日本的央行也都表現出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近一段時期,無論是其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一些做出貨幣政策寬松的舉動。在這樣的情況下,近期美元匯率趨穩中國和美國利差擴大,這些因素為中國外匯市場穩定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第二,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平穩。我們觀察到,在國際市場交易的中國國債信用違約掉期價格,也就是CDS,這個價格越高說明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大,價格越低說明市場認為違約風險越小。近期的值是40多,去年底是60多,在2016年年初的時候曾接近150,所以說當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還是比較平穩的,國際市場總體上還是更加看好中國經濟。 第三,國內市場開放度進一步提高。近期我國不斷地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外商投資法》,修訂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新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持續推進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而且強化投資保護。同時,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也不斷地增強,國內股市、債市被納入更加廣泛的國際主流指數,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我國市場的認可。 第四,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市場理性預期的培育作用有所顯現。企業對匯率波動的適應度進一步提升,個人結售匯也更加穩定。 第五,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日益健全。近年來的宏觀審慎管理經驗越來越豐富,在對外投資、內保外貸等方面的管理更加完善。同時,我們繼續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加大了通報典型案例的力度,有效維護了良性的外匯市場秩序。 下半年,無論是國際和國內,有利于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的因素很多,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具有很充分的內外部條件,可以比較好地應對各種外部沖擊影響。 [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中國外匯市場情緒以及市場主體行為更加理性和平穩。 王春英:中國外匯市場情緒以及市場主體行為更加理性和平穩。市場主體涉外收支行為調整更加平穩,從5、6兩個月的綜合情況看,這兩個月的銀行結售匯月均逆差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44%,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月均逆差也比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38%。 中國國際收支總體形勢還是穩定可控的,中國國際收支總體上保持平穩。剛才我們談到,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490億美元,去年下半年平均每季度是389億美元順差,今年一季度的經常賬戶順差比去年下半年季度平均值還是高出不少的;一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488億美元,無論是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還是其他投資,都表現為順差。 去年三季度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順差140億美元,去年四季度小幅逆差123億美元。我們也觀察了一下微觀主體的表現。從微觀主體看,一是美國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保持平穩。根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5月份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4%。近期上海美國商會調查顯示,超八成的美企對于未來五年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是看好的。二是中國企業積極尋求出口多元化。根據海關統計,今年1-6月,中國對非美國家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達到了83%,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 中國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注重政策措施預調微調,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國內企業等市場主體也在積極應對有關變化。我們有信心應對形勢變化,維護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穩定。[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中國的儲蓄率雖然有所降低,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還是排在前列的,高儲蓄率有利于經常賬戶保持基本平衡。 記者:2019年一季度經常賬戶延續順差,請問順差的來源主要是什么?能否介紹一下二季度的情況?您對未來的走勢怎么看? 王春英:今年以來中國經常賬戶保持順差。剛才多次提到今年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是490億美元,和GDP的比為1.5%,2018年同期為小幅逆差。對于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的主要來源,我們可以觀察幾個主要項目的變動情況。 一是貨物貿易順差較快增加,一季度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947億美元,同比增長83%; 二是服務貿易逆差有所收窄,一季度服務貿易逆差634億美元,同比下降14%,其中,旅行逆差576億美元,下降9%。 第三,初次收入呈現順差156億美元,主要是因為投資收益呈現順差,其中,中國對外各類投資收益,比如利潤、利息、股息等,合計達到629億美元,同比增長31%。我們初步估計,二季度經常賬戶仍將呈現順差。我們每個月都會在外匯局官網上發布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和服務貿易數據,這兩個項目基本上能夠反映經常賬戶大體情況。從我們發布的4月和5月數據看,貨物貿易順差累計707億美元,同比增長30%;服務貿易逆差462億美元,同比收窄11%,其中旅行逆差收窄9%,和一季度情況基本一致。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初步判斷,今年二季度國際收支經常賬戶仍呈現順差。 預計全年經常賬戶仍將處于合理區間,有可能延續小幅順差格局。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經常賬戶小幅順差或小幅逆差,都屬于基本平衡的合理區間。從中長期看,中國經常賬戶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維持在合理水平。主要有幾個支撐因素。 第一,中國的制造業增加值排名全球首位。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國內已逐步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比不斷上升,2018年占比比2017年上升了1.2個百分點,達到14%,說明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正在穩步推進,有助于提升出口產品競爭力。 第二,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比較穩固。國內產業鏈上下游非常完整,配套設施齊全,技術工人充足,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相對優勢依然較強。 第三,中國的儲蓄率雖然有所降低,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還是排在前列的,高儲蓄率有利于經常賬戶保持基本平衡。另外,當前出現的服務貿易逆差收窄以及投資收益狀況改善,為今年經常賬戶保持順差格局提供了更多的支撐。[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將繼續嚴厲打擊外匯違法違規活動。 王春英:將繼續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豐富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的政策工具箱,以公開、透明和市場化的方式逆周期調節外匯市場順周期波動。繼續保持監管政策跨周期的穩定性、一致性和可預期性,嚴厲打擊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維護外匯市場的健康良性秩序。[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將穩步推動資本項目開放,改革QFII和RQFII,擴大投資范圍,研究適度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管理;支持科創板健康發展,做好“滬倫通”項下存托憑證跨境資金管理工作;推進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渠道整合。 [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市場理性預期培育作用有所顯現。 王春英: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國際貨幣環境相對寬松,為我國外匯市場穩定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市場對國內經濟的預期平穩,我國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市場理性預期的培育作用有所顯現,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更加完善。[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2019年全年我國經常賬戶仍將處于合理區間,有可能延續小幅順差格局。從中長期看,我國經常賬戶有基礎、有條件維持在合理水平。我國制造業增加值排名全球首位,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出口競爭力;同時,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比較穩固,相對優勢依然較強。 [詳情]
新浪財經訊,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9年7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就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今年上半年境外資金流動呈現凈流入,上半年實際運用外資同比增長7%,上半年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債券和股票達493億美元。其中,債券凈增持416億美元,股票凈增持78億美元。 [詳情]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