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凌晨03:00,美聯儲如期公布利率決定,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1.5%至1.75%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10月份曾暗示,自今年7月以來共計降息75基點后,降息進程已經完成。
原標題:菲律賓央行預計2020年將大約降息50個基點 菲律賓央行行長Benjamin Diokno周五表示,央行可能在明年恢復降息,并考慮將利率下調“約50個基點”。 菲律賓央行周四連續第二次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Diokn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預計降息行動最早從明年2月份開始,最遲在明年第二季度恢復寬松政策。 菲律賓央行今年已三次降息,并下調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幫助刺激經濟。 Diokno說,央行現在已暫停其寬松政策,“因為我們希望了解今年降息75個基點和下調400個基點的存款準備金率的影響。”“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最新的舉措可能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停下來,然后看看明年的具體情況。” Diokno于今年3月上任,他承諾逐步降低準備金率,以便向經濟注入資金。他周五表示,他計劃到2023年任期結束前將這一數字從目前的14%降低至個位數。 通脹率在上個月有所回升,但總體上仍處于低迷狀態,這給了政策制定者在未來恢復降息的空間。央行周四將其今年的通脹預期維持在2.4%不變,將2020年和2021年的通脹預期維持在2.9%不變。 Diokno說:“我們對自己的通脹狀況感到非常滿意”。 盡管采取了寬松措施,但10月份的貸款增長仍是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Diokno說,現在斷定央行的政策不起作用還為時過早。 “正如你所知道的,貨幣政策的運作存在滯后。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這個時候停下來,看看我們將如何應對存款準備金率的大幅下調的問題,”他說,“我們不能根據迄今為止所見的貸款增長放緩來得出結論。” 在今年年初表現不佳之后,第三季度經濟增長反彈至6.2%,但鑒于貿易緊張局勢以及亞洲發展中國家不斷減弱的投資,前景仍然不確定。Diokno表示,全年增長可能在政府6%-6.5%的目標區間的低端。 周五菲律賓比索兌美元匯率升至一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主要是由于貿易樂觀情緒的推動。歐盤時段,比索兌美元上漲0.4%至50.51,為11月8日以來最高水平。[詳情]
來源:金十數據 美聯儲未來30天將總共注入近5000億美元。到1月中旬,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從目前的4.066萬億美元擴大到有史以來最高的4.5萬億美元! 周五(12月13日)凌晨,紐約聯儲發布了最新的“回購操作聲明 ”,正如預期的那樣,它安排了美聯儲在12月13日至1月14日期間的回購操作安排。 根據聲明,紐約聯儲將繼續每周兩次提供為期兩周的定期回購操作,其中四次跨年度。此外,還將提供另一項期限較長的跨年回購操作,單這一項就至少為市場注入500億美元,但這一輪回購的金額還遠不止500億。 為防止年終流動性劇烈緊縮,紐約聯儲將繼續每天進行回購操作,為了安全起見,紐約聯儲將擴大回購規模: 12月下半月的回購操作計劃總計3650億美元; 12月16日將進行最高500億美元的32天期操作; 其他操作期限從13天到15天不等,最高規模350億美元,與此前操作期限類似; 12月30日開展1天期750億美元的遠期結算操作,12月31日結算,1月2日到期; 12月31日和1月2日的隔夜操作規模提高至至少1500億美元,以便順利度過跨年流動性“轉折”時期。 為了防止意外出現,紐約聯儲還補充說: “按照FOMC的指示,將根據需要調整回購操作的時間和數量,以減輕貨幣市場壓力可能對政策實施產生的不利影響。” 換言之,美聯儲不使用QE4,卻用回購操作確保市場流動性充沛。Curvature Securities回購專家斯科特·斯凱姆(Scott Skyrm)總結稱: 一個詞,就是“ 大規模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回購操作!這是巨大的! 按照計算,若加上600億美元的國庫券購買,美聯儲未來30天將總共注入近5000億美元。 這也意味著,到1月14日,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在“臨時”回購中累計增加3650億美元,再加上擴大的隔夜回購,以及每月國庫券購買600億美元,到1月中旬,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從目前的4.066萬億美元擴大到有史以來最高的4.5萬億美元! 然后問題是,這是否足以駁斥此前瑞信分析師鮑茲(Zoltan Pozsar) 預測的“流動性末日”?是否足以防止導致回購市場崩潰?我們將在未來三周內找到答案。[詳情]
原標題:拉加德首秀打開進一步寬松大門,但約翰遜大選獲勝成大概率事件,英鎊暴拉歐元漁利 周五(12月13日)亞市盤中,歐元兌美元刷新8月14日以來高點1.1199,距1.12關口僅咫尺之遙,現交投于1.1173一線。 亞市早盤英鎊兌美元短線拉升近350點至2018年5月18日以來新高1.3514,出口民調顯示約翰遜有望以壓倒性優勢贏得英國大選,為英國順利脫歐鋪平道路,提振歐元等非美貨幣上行,大多數投票結果將在北京時間12月13日7:00-13:00公布,需密切留意。 周四(12月12日)歐元兌美元收盤基本持平至1.1130,由于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元區經濟放緩似乎正在觸底,歐元曾短暫達到五周多最高水平附近,但隨后擴大跌幅至盤中低點1.1103。 歐洲央行12月如期維穩,拉加德對經濟表達了更為樂觀的看法 歐洲央行新任行長拉加德周四主持了上任后的首次政策會議,維持其超寬松貨幣政策不變,甚至還為出臺更多刺激措施敞開大門,與此同時,該行準備對其運作進行全面評估。 在會后記者會上拉加德對經濟表達了更為樂觀的看法,并承諾將在為期一年的全面政策評估過程中采取全新的領導風格。 在歐元區經濟幾無擴張的情況下,這位IMF前總裁堅定地支持歐洲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但暗示歐元區經濟放緩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一場經常被討論但仍無跡可尋的復蘇現在可能已悄然拉開序幕。 拉加德還正面回應了市場和媒體對她將如何接棒前任德拉基的熱切期待。作為一名技術官僚,德拉基被譽為深諳貨幣政策之道的世界上最杰出的溝通者之一。 她在回答記者提問前的簡短開場白中表示,我會有自己的風格。不要過度解讀,不要事后諸葛亮,不要相互對照。我要做我自己,因此可能會有所不同。 拉加德拒絕接受央行世界的傳統標簽,她說自己既不是政策鷹派,也不是鴿派,而是一只貓頭鷹。她將運用自己的智慧,創造盡可能廣泛的共識,彌合管委會最近出現的分歧。 DNB經濟學家Kjersti Haugland稱,拉加德尋求共識的明確愿望可能暗示,相對于德拉基時代,鷹派將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政策決定產生更大的影響。 歐洲央行擬于明年初評估政策,計劃明年底結束 歐洲央行將從明年1月開始進行擬議的政策評估,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完成。評估將聽取各方意見,包括民間社團和學術界的聲音。 拉加德表示,評估的目標不僅是傳播我們自認為已經諳熟的信條,還要傾聽……目前還沒有預想的著陸區。美國也在進行類似嘗試。 自去年上任以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基調也對消費者更為友好,不過市場預計美聯儲對通脹目標定義的調整將微乎其微。 雖然歐洲央行的評估也將集中在通脹目標的定義上,但拉加德表示,評估過程中還將權衡一些根本性問題,包括技術和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政策,以及如何解決發達經濟體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問題。 歐洲央行將通脹目標設定在略低于2%的水平,但自2013年以來通脹一直低于該目標。一些人認為,指導通脹的基本面因素已經發生了變化,從而給價格設置了一個永久性的上限。 為了減輕歐洲央行的壓力,一些人主張賦予通脹目標更大的靈活性,給歐洲央行實現目標的空間,因為央行已經用盡了傳統的政策工具,目前依賴于購債和向銀行提供超低息貸款等未經檢驗的工具。 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的Frederik Ducrozet表示,戰略評估的范圍可能不會在2020年初之前最終確定,但它應圍繞四個主要問題展開:物價穩定的定義和衡量通脹的指標;非常規政策措施的副作用;內部和外部溝通策略;以及氣候風險。 拉加德可能會等到1月1日歐洲央行執委提名人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l)和帕內塔(Fabio Panetta)上任后,才就評估條款達成一致。 歐洲央行微調經濟增長預估,明年或按兵不動 金融分析師認為,歐洲央行明年全年都將按兵不動,而美聯儲12月決議暗示不太可能在2020年調整利率,更是強化了這一觀點。 拉加德的首個政策決定和歐洲央行的最新經濟預估絲毫沒有打消上述預期。 歐洲央行將其存款利率維持在歷史最低水平負0.5%,同時保留了再次降息的很大可能性。歐洲央行還承諾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并維持每月200億歐元的購債規模不變,以降低借貸成本。 可以說,最大的變化是歐洲央行經濟成長預估的微調,表明風險已沒有那么明顯,主要是因為貿易緊張局勢似乎正在緩解,而英國大選可能會讓英國脫歐前景明朗化。 歐洲央行的最新預估也幾乎沒有變化,盡管2022年的初步預估數據顯示,通脹仍將低于歐洲央行的目標。 盡管如此,預計通脹和經濟增長都將呈現上升勢頭,表明即使絕對水平不是很喜人,但方向是好的。歐洲央行預計2022年通脹率為1.6%,今年第四季度觸及1.7%。 匯通財經易匯通軟件顯示,北京時間8:55,歐元兌美元報1.1172/74。[詳情]
原標題:歐洲央行維持三大關鍵利率水平不變 新華社法蘭克福12月12日電(記者邵莉)歐洲中央銀行12日在法蘭克福宣布,繼續維持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水平不變。 歐洲央行理事會當天在貨幣政策決議中表示,主要再融資利率、隔夜貸款利率、隔夜存款利率繼續分別維持在0.0%、0.25%、-0.5%不變,11月已開啟每月規模為2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 歐洲央行預測,2019年歐元區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1.2%,2020年為1.1%,2021年和2022年均為1.4%。與9月的預測相比,歐洲央行上調了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明年的預期,幅度均為0.1個百分點。同時,歐洲央行還將2020年歐元區通脹預期從1%小幅上調至1.1%。 在記者會上,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元區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平衡仍趨向負面,但已變得不那么突出。 這是拉加德擔任歐洲央行行長以來召開的第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今年11月1日她接替德拉吉,出任歐洲央行第四任行長,任期八年。[詳情]
美聯儲暫停降息 明年重啟可期 周艾琳 [ 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決定維持利率在1.5%~1.7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我們對經濟前景的展望較為樂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主流機構仍認為2020年有必要降息,主要原因是潛在的黑天鵝事件有出現的可能。 ] 北京時間12月12日凌晨,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決定維持利率在1.5%~1.7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發布的經濟預測概述(SEP)也顯示,2020年利率維持不變。 美股在會議后普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1.833%跌至1.786%,黃金上漲至1480美元/盎司附近,表示市場對美聯儲的鷹派并不買賬。主流機構預計,2020年仍可能重啟降息,且降息的門檻遠低于重啟加息。 “我們對經濟前景的展望較為樂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他在發布會上回答稱——如果通脹持續低于2%,美聯儲會繼續采取行動。此次,所有投票委員一致通過將利率維持不變,這是自5月以來美聯儲內部首次未出現分歧。 主流機構仍認為2020年有必要降息,“但我們認為2020年美聯儲的降息幅度或將超出目前的預期。主要原因是潛在的黑天鵝事件有出現的可能,主要在這幾個方面——美國經濟、特朗普因素、全球貿易局勢。”嘉盛集團資深交易員、分析師黃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黃金較高位回撤近38%,如果站穩,2020年仍存在做多機遇。 美聯儲降息暫停 之所以此次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機構認為有幾大主因。 黃俊對記者提及,暫停降息部分是出于對美元進入到負收益時代的謹慎。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1月CPI為2.1%,前值為1.8%,環比增長0.3%。目前美元利率是1.5%~1.75%。在11月,美元利率和通脹還基本持平,進入到12月后通脹水平明顯高于美元利率,美元呈現實際負收益狀況,讓美聯儲在是否繼續降息的問題上不得不更謹慎。 同時,3次降息后對經濟的促進效果顯現。在前三次利率決議中,美聯儲均做出降息決定,此后這對美國房地產業提升明顯,美國新屋銷售和私人住宅營建許可數量到10月已創2008年危機以來的新高。同時以標普500指數為代表的美股,也創出新高。樓市、股市雙雙受到利好上漲。 “此外,美國就業和消費表現持續利好。美國的失業率持續維持在歷史低位3.5%~3.6%(最新在3.5%),密歇根大學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從11月的96.8升至99.2,升至7個月高位。”黃俊表示,美聯儲此前將降息定義為“中周期調整”的主要依據正是美國就業市場的強勁和消費的溫和增長。該兩項因素的支撐作用到目前仍持續存在。 根據此次公布的經濟預測概述,美聯儲預計2020年GDP將從2019年的2.2.%放緩至2%,失業率進一步從2019年的3.6%降至3.5%,核心PCE通脹率將會從1.5%攀升至1.9%,并在2020年回歸到2%的目標位,美聯儲預計未來三年(2020~2022年)的聯邦基金利率水平分別為1.5%、1.9%、2.1%。整體來看,美聯儲對經濟和通脹的發展仍相當樂觀。 重啟降息或在所難免 盡管如此,歷史也顯示了,美聯儲自身的預測往往都未應驗。且不確定性當前,機構也認為繼續降息仍是必要的。 此前,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假設2020年一切不出現惡化,在稅改效應的減退下,美國經濟仍將小幅下行,美聯儲需要降息1次;而如果情況差于預期,那么美聯儲需要降息至少3次。 未來降息是否重啟、何時重啟,將成為持續困擾市場的核心問題。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對記者表示,美國的就業和通脹都存在一定的隱憂,由于勞動力市場改善空間趨于枯竭、結構性問題未得根治,重啟降息并至少降息一次,2020年6月、7月、9月的議息會議料將成為備選的降息窗口。 他分析稱,在雇主行為、市場信心、勞動力流量等數量性維度上,當前的美國勞動力市場景氣程度不僅全面超越2007年年末(金融危機前水平)。今年11月,美國失業率再創新低,但薪資環比增速下滑,這也表明低質量就業正在“擠出”高質量就業的結構性問題難以修復。此外,制造業就業的大幅改善是11月就業數據的最大亮點,但是這主要歸功于汽車行業罷工停息的短期貢獻。相較而言,服裝、采礦等制造業其他鏈條的就業狀況依然低迷。從長期來看,當前美國制造業 PMI以及總產出指數仍在長趨勢下滑軌道。 就通脹來看,鮑威爾也提及這是降息與否的關鍵,但機構預計2020年通脹仍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孫明春此前也對記者稱,“裂縫似乎正在形成。相對于生產、就業、收入和消費來講,美國企業資本支出(capex)是一個領先指標,但它已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第三季度,美國私人投資環比下降0.1%,這完全由資本支出削減造成。” 人民幣穩定、 貨幣政策結構性調整為主 經歷了“以我為主”、“小碎步降息”的2019年,各界預計2020年中國的這一態勢仍將持續。 12月12日早盤期間,資金利率漲跌互現。其中,銀行間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下行12bp至2.13%,7天回購利率上行1BP至2.53%,3個月SHIBOR持平于3.03%。利率債收益率多下行。其中,國債1年和10年期收益率分別下行3bp、1bp至2.61%、3.17%,信用債收益率小幅震蕩。 有交易員提及,市場資金面相對寬松,隔夜利率持續下行,但在稅期來臨之際,對跨稅期的7天期資金需求增多,7天回購利率小幅上行。債市方面,雖然近期公布的經濟基本面數據好于預期,但投資者懷疑其可持續性,而且MLF規模增長或需央行降準置換,加之當前資金面整體寬松,部分機構提前配置債券資產,從而推動債券收益率多小幅下行。市場關注本周末的貿易問題進展和MLF續作的量價情況。 “2020年1月CPI高點之后央行或繼續下調MLF利率,引導LPR下行。利率債方面,2020年M2和社融的剪刀差或進一步收窄,資本約束下中小銀行會提高對利率債的配置需求,一季度之后十年期國債利率或開啟下行之路。”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告訴記者。 機構并不認為2020年匯率將承壓或制約貨幣政策,美元高不成低不就、美元小幅走弱是各界的基本判斷。12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132個基點,報7.0253,美元指數在97附近。 程實認為,人民幣匯率將保持企穩態勢。短期而言,美聯儲暫停降息或將對新興市場貨幣產生小幅擾動,但是長期來看,隨著美聯儲重啟降息,以及人民幣有效匯率較均衡匯率的低估逐步修正,2020年人民幣幣值有望保持企穩態勢,全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樞水平或將回歸至7.0以下。[詳情]
原標題:美聯儲“收手”三個月三降息暫停 北京時間12月12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年內最后一次議息會議結果,一如市場預期,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1.5%至1.75%不變,暫停了今年“三月三降息”的節奏。 美聯儲會后發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多數人預計將維持當前利率水平至2020年底,2021年利率則可能再度上升。對此,專家表示,美聯儲未來重啟加息的概率較低,降息周期暫停但難言結束。 當天,中國央行未開展逆回購操作,這已經是其連續17個工作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明年無論美聯儲是否啟動降息,國內貨幣政策跟進調整的可能性仍將較低。 關注1 美聯儲為何“按兵不動”? 經濟指標形成支撐,會議聲明刪除“前景不確定性”措辭 北京時間12日凌晨,美聯儲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這一決定獲得全票通過。上次會議時,降息遭到兩票反對,這顯示,美聯儲此次內部分歧明顯減少。 本次會議聲明對于維持利率不變的描述為:“委員會認為,當前的貨幣政策立場適合支持經濟活動的持續擴張,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狀況以及接近委員會2%對稱目標的通脹。”記者注意到,美聯儲刪去了“前景具有不確定性”這一表述。 美聯儲對于經濟狀況的判斷基本與上次會議一致,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經濟活動以溫和的速度增長,總體通脹率和核心通脹率都低于2%。在會后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通脹始終低于2%是不健康的,美聯儲致力于實現2%通脹的目標,盡管目前使得通脹回到2%具有挑戰性,但美國通脹接近目標的程度比別的經濟體要好。 近期,美國就業數據超出預期,11月非農就業數據回暖,新增非農就業人數26.6萬人,大幅超出預期的新增18.3萬人,失業率降至3.5%。通脹方面,12月11日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11月美國CPI同比上升2.1%,較上月環比上升0.3%,均高于預期值。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美聯儲關注的通脹指標PCE(個人消費支出指數)穩定在1.3%,這表明通脹狀況持續處于溫和水平。另外11月美國失業率繼續處于40年來的歷史低位。以上重要經濟指標對美聯儲本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形成支撐。更為重要的是,近期英國脫歐等重大外部風險事件有所緩和,這使得美聯儲在聲明中刪掉了10月份曾說過的“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性”的措辭,意味著驅動之前美聯儲連續3次降息的重要因素發生變化,這是美聯儲決定按兵不動的最主要原因。 關注2 降息周期是否告一段落? 預計當前利率將維持至2020年底,不排除重啟降息 美聯儲會后公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17名委員中13人預測,到2020年底,聯邦利率區間將保持1.5%-1.75%不變,到2021年,則只有5人預計將維持現有利率水平不變,其他12人均預計利率將上升。 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必須看到通脹大幅度持續上升,才會加息。對于接下來的經濟預測,美聯儲本次會議預期與9月份基本相同。2019年、2020年、2021年實際GDP增速預期中值分別為2.2%、2.0%、1.9%。PCE通脹預期中值分別為1.5%、1.9%、2.0%。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褚建芳認為,盡管美聯儲預計利率將在2021年開始小幅回升,但結合其對未來三年通脹及核心通脹均未超過2%的預測來看,未來重啟加息的概率較低,美聯儲的降息周期暫停但難言結束。他預計,美聯儲明年下半年存在再度降息的可能性。 褚建芳提出,需要關注失業率可能在2020年某個時點出現拐點的可能,因為失業率作為經濟最滯后的指標之一,其拐點或顯著的變化可能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和資產價格造成較大影響。歷史數據來看,美國失業率拐點往往與美股等資產價格的拐點同時出現,原因在于就業市場的顯著變化意味著企業盈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開始試圖減少雇用,同時其也會通過影響居民收入來影響消費增速。 王青表示,展望2020年,伴隨美國財政刺激效應的進一步減弱,美國與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間經貿摩擦還有可能波瀾再起,大選之年的美國經濟存在進一步走弱的風險,這也是目前國際主流機構對2020年美國經濟走勢的一致預期。因此盡管本次會后發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將在2020年保持政策利率不變,但不排除明年伴隨就業及經濟下行風險顯現,美聯儲重啟降息操作的可能。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點陣圖、經濟預測以及貨幣政策利率幾乎未變體現出美聯儲進入觀察期,同時對通脹的關注也為明年可能的繼續寬松埋下伏筆。 關注3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是否受影響? 關聯性減弱,明年國內貨幣政策跟進調整可能性較低 在利率決議公布不久,美元指數短線拉升約10點,后持續下挫約30點,創近5個月新低至97.04,險守97整數關口。周三紐約尾盤,美元指數跌0.34%報97.1484。人民幣匯率受影響不明顯。12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0253,較前一交易日上調132點。在岸人民幣方面,當天波動不大,在7.02-7.04之間波動,漲跌幅基本在0.1%左右。 市場普遍認為,由于美聯儲本次會議結果已被廣泛預期,因此無論對美國國內市場,還是對我國股市、匯市都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在美聯儲三次降息中,中國央行均未跟進,12月12日,中國央行未開展逆回購操作。王青表示,近兩年美聯儲貨幣政策方向經歷了一個劇烈調整過程,其中2018年連續加息4次,2019年又連續降息3次,但對我國央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并未產生明顯的直接影響,兩國貨幣政策之間的關聯性在減弱。 對于其背后的原因,王青稱,這段時間我國貨幣政策目標主要是在逆周期調節,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以及控制通脹預期之間把握好平衡,在監管層積累了較為充分的匯市調控經驗后,人民幣匯率因素在貨幣政策權衡中的地位實際上有所下降。這使得我國央行在貨幣政策執行中可以更加突出“以我為主”的原則,以美聯儲加息、降息為代表的國際金融環境變化,對我國貨幣政策的直接影響隨之弱化。不過,盡管相互關聯性在減弱,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和美國兩國均處于正利率狀態,因此未來兩國都擁有一定的貨幣政策調整空間,這也是當前兩國貨幣政策的一個共同特征。 展望2020年,無論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還是再次啟動降息,國內貨幣政策跟進調整的可能性仍將較低。鑒于2020年我國穩增長剛性增強,王青預計,央行將進一步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政策利率(MLF操作利率)繼續下調的可能性比較大。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本文有刪減)[詳情]
美聯儲回購的真相:下一場量化寬松已經在路上? 來源:金十數據 今日的美聯儲決議讓你失望了嗎?但是那些精通美聯儲講話術的分析師們卻在關注鮑威爾對回購市場的評價,并認為這個被市場忽略的細節預示了一個被債務包圍的美國經濟..... 今日的美聯儲決議讓你失望了嗎?不僅美聯儲利率決議按兵不動,就連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所有的講話內容幾乎都在市場的預期范圍中。但是那些精通美聯儲講話術的分析師們卻在關注鮑威爾對回購市場的評價,并認為這個被市場忽略的細節預示了一個被債務包圍的美國經濟。 今天,我們就看看在美聯儲 “拯救美元流動性”完美借口下,關于美聯儲回購隱藏的真相。 01量化寬松或正式開啟 在今日凌晨FOMC會議后的鮑威爾答記者問中,一位記者特別問道,美聯儲如何看待目前市場正在傳言的美聯儲的回購將演變成“QE4”的說法? 鮑威爾先是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鮑威爾表示回購操作到目前為止進展良好,最近幾周貨幣市場的壓力已經減弱。 然后又說了一句讓在場記者意想不到的話:盡管目前美聯儲更關注于票據購買,但也對購買息票持開放態度。 這并不是鮑威爾第一次做出類似的發言。在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鮑威爾也曾表示: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這個地步,但在有必要的情形下,美聯儲愿意調整票據購買策略,做好購買其他短期息票證券的準備。” 瑞士信貸利率策略師Jonathan Cohn表示,盡管一個半月前票據發行至少獲得了4 - 5倍的超額認購,但認購水平仍在繼續下降,這將表明出售這些票據的阻力越來越大。這將成為美聯儲更認真地考慮購買短期息票證券的理由之一。 分析表示,鮑威爾含蓄地暗示美聯儲可能轉向息票購買,實際上是在暗示或將非量化寬松政策轉變為量化寬松政策,一場真正的QE4正在路上。 02債務危機的開始 此外,正如金十此前在“背鍋俠美聯儲被點名“助紂為虐” 美版債務危機真的要來了嗎?”中指出的,美聯儲通過量化寬松來實現政府債務貨幣化,借此拯救過度杠桿化的政府。當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時,它還間接地增強了美國政府的清償能力,同時給了政府繼續大肆舉債的底氣。 近日,又有分析師給出了證明這一種說法的新證據。 在今年第四季度的頭兩個月,政府預算缺口擴大了12%,因為軍費和醫療保健支出的增加推高了政府支出。美國財政部表示,10月和11月,聯邦支出增長7%,至8140億美元,超過了聯邦稅收收入的增長3%,至4710億美元。與此同時,如下圖所示,聯邦政府赤字支出和美聯儲通過回購為國債提供的資金之間的關聯相當明顯。 因此,一旦量化寬松落地,這將引發整個曲線范圍內的購買熱潮,強勢美元將時日無多,屆時無論是政府債務和民間債務都將飛速激漲。簡而言之,另一場債務泡沫在此刻已經開始醞釀。[詳情]
原標題:面對越來越多的質疑,瑞士央行維持利率在-0.75%不變 周四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將利率維持在最低水平,并重申:如果需要,隨時準備干預市場。在其政策受到越來越多批評的情況下,該行選擇維持政策不變。 通過將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都保持在-0.75%,瑞士央行和丹麥央行繼續保持著全球最低的基準利率。該策略旨在緩解瑞郎的升值壓力,瑞士央行認為,瑞郎依然被高估。 央行聲明稱,瑞士的負利率政策以及央行干預意愿降低了瑞郎投資的吸引力,由此緩解了瑞郎升值的壓力。 這一決定意味著瑞士負利率政策即將進入第五個年頭,并且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歐元區的政策也非常寬松,新任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將在周四晚些時候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 隨著強勁的瑞郎壓低通脹,瑞士央行行長托馬斯·喬丹一直堅信,積極的立場仍然至關重要。他不得不對金融部門反對對存款收取有效費用的聲音進行反擊。 放貸機構表示,利潤率正面臨壓力,瑞士銀行家協會認為不再需要負利率,瑞銀集團的一項調查發現,即使是出口導向型企業也認為該政策弊大于利。 為了減輕銀行的痛苦,瑞士央行在今年早些時候調整了其分層利率系統。新的制度給中央銀行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以在必要時再次降低其政策利率。 由于全球風險增加以及9月歐洲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瑞郎兌歐元今年以來已升值超過3%。 盡管仍存在升值風險,但瑞郎匯率最近已相對穩定。對于制造商而言,這對制造商來說將是一個大麻煩,由于貿易戰和德國汽車制造商的劇變,它們的海外訂單出現下滑。 瑞士央行的最新預測反映了這些擔憂,今年的2019年GDP增速僅為1%,預計2020年GDP增速在1.5%至2%。過去五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2%。 與其他國家類似,瑞士的決策者們一直在努力提高通脹水平。寬松的貨幣政策很可能支撐了經濟和通脹,預計通脹將在中期重新上升。到2020年,通貨膨脹率預計為0.1%。 瑞士央行行長喬丹表示,2019年全球低利率環境情況有所加深,負利率仍然是央行貨幣政策的中心。 喬丹表示,貿易緊張與地緣政治因素繼續對經濟帶來壓力,全球經濟仍然具有傾向下行的風險,預計全球經濟在短期內具有溫和的增長勢頭。 決議公布后,美元兌瑞郎短線變動不大,現報0.9817。[詳情]
原標題:瑞士央行12月利率如期維穩并堅持寬松政策,美元兌瑞郎持穩于低位 周四(12月12日),瑞士央行公布12月利率決議,維持基準利率在-0.75%不變,符合預期。瑞士央行稱,全球經濟放緩趨勢明顯,瑞郎仍處于高位,如果需要,隨時準備干預市場。瑞士央行保持利率不變,美元兌瑞郎波動不大。 瑞士央行稱,近幾個月來,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和政治不確定性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壓力。預計2019年GDP增速為1%,此前預測為0.5%至1%,預計2020年GDP增速在1.5%至2%。鑒于瑞士的通脹前景,擴張性貨幣政策仍然是必要的。負利率和干預意愿抵消了瑞郎投資的吸引力,從而緩解了瑞郎的上行壓力。根據最初的估計,瑞士經濟在三季度增長1.6%。 瑞士央行利率決議預計2019年CPI增幅為0.4%;2020年為0.1%;2021年0.5%。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有助于經濟,因此預計中期內通脹也會再次抬頭。 瑞士經濟仍在苦苦掙扎 瑞士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大幅放緩,近幾個月的通貨膨脹率再次轉為負值。后者尤其令人擔憂,因為通縮通常是央行要防范的。價格下跌可能會刺激消費者推遲購買大額商品,因為他們預計未來價格會更低。如果越來越多的人這樣想,就會造成消費市場崩潰,經濟進入衰退。 瑞士CPI數據顯示其國內當前經濟處于典型的通貨緊縮的環境。通脹數據低于瑞士央行的預期,而消費者的失業預期則在增長。雖然經濟增長目前仍在復蘇,GDP細分數據依然顯示增長主要來自于外部條件,而非瑞士國內因素驅動。 根據正常貨幣政策,央行需要降息來提振國內的物價。但是瑞士央行當前處于負利率的環境,而且瑞士經濟增速沒有出現大幅放緩,瑞士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是比較好的做法。 負利率反對之聲日盛 實施了近5年的負利率政策,在瑞士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反對,尤其是來自金融業的反對。瑞士銀行家協會(Swiss Bankers ‘ Association)抨擊這項措施,說它制造了資產泡沫,并給銀行帶來壓力,去年給銀行造成了近20億瑞士法郎(合20.2億美元)的損失。瑞士最大的銀行瑞銀集團(UBS)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其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埃爾默蒂(Sergio Ermotti)曾表示,這些措施不是長久之計。 瑞士央行首席財務官魯道夫·西格表示,瑞士央行政策的負面影響正變得越來越明顯。由于長期的低利率環境,瑞士銀行的息差持續下降。 但由于擔心瑞郎走強損害出口,制造商們為瑞士央行的政策進行了辯護。家用電器制造商Metall Zug首席執行官維爾納(Juerg Werner)稱負利率是“必要之惡”。沒有他們,瑞郎就會強得多,這對工業不利。 瑞士央行實施更多刺激措施的空間非常有限。因為瑞士已經是全球利率最低的國家,為-0.75%,雖然理論上瑞士央行可能會進一步降息,但瑞士央行可能只剩下一次降息的機會了。也許利率可以降至-1.00%,但這很可能是下限。此外,進一步降低利率將激怒美國的銀行家,因為負利率損害了商業銀行的利潤。 降低已經為負的利率可能會被投資者認為是緊縮而不是刺激,因為它傷害了銀行。匯豐銀行(HSBC)全球外匯策略主管大衛·布魯姆(David Bloom)也表示,通過利差來判斷十國集團貨幣的走勢不再有幫助,因為低利率已經顛覆了投資者的行為方式。市場及其看待生活的方式正在改變——它正在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化。 避險需求支撐瑞郎 瑞士央行稱,瑞郎仍處于高位,外匯市場形勢依然脆弱,如果需要,隨時準備干預市場。瑞郎作為一種避險資產,如果市場出現避險事件,瑞郎通常會迅速升值,而最近這種情況主要來自國際貿易爭端。不過,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看,瑞郎與美元等貨幣之間的利差表明,瑞郎將緩慢走低。 換句話說,盡管瑞郎可能會因為貨幣政策而在“平靜”的日子里緩慢地下跌,但任何引發市場“恐慌”的事件都可能引發一輪大幅上漲,可能會抹去幾周或幾個月的損失。另一方面,如果瑞士法郎升值過快,瑞士央行可能會介入市場,拋售瑞士法郎,限制瑞士法郎的升值。 北京時間12月12日 17:02,美元兌瑞郎現報0.9816。[詳情]
原標題:菲律賓央行預計2020年將大約降息50個基點 菲律賓央行行長Benjamin Diokno周五表示,央行可能在明年恢復降息,并考慮將利率下調“約50個基點”。 菲律賓央行周四連續第二次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Diokn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預計降息行動最早從明年2月份開始,最遲在明年第二季度恢復寬松政策。 菲律賓央行今年已三次降息,并下調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幫助刺激經濟。 Diokno說,央行現在已暫停其寬松政策,“因為我們希望了解今年降息75個基點和下調400個基點的存款準備金率的影響。”“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最新的舉措可能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停下來,然后看看明年的具體情況。” Diokno于今年3月上任,他承諾逐步降低準備金率,以便向經濟注入資金。他周五表示,他計劃到2023年任期結束前將這一數字從目前的14%降低至個位數。 通脹率在上個月有所回升,但總體上仍處于低迷狀態,這給了政策制定者在未來恢復降息的空間。央行周四將其今年的通脹預期維持在2.4%不變,將2020年和2021年的通脹預期維持在2.9%不變。 Diokno說:“我們對自己的通脹狀況感到非常滿意”。 盡管采取了寬松措施,但10月份的貸款增長仍是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Diokno說,現在斷定央行的政策不起作用還為時過早。 “正如你所知道的,貨幣政策的運作存在滯后。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這個時候停下來,看看我們將如何應對存款準備金率的大幅下調的問題,”他說,“我們不能根據迄今為止所見的貸款增長放緩來得出結論。” 在今年年初表現不佳之后,第三季度經濟增長反彈至6.2%,但鑒于貿易緊張局勢以及亞洲發展中國家不斷減弱的投資,前景仍然不確定。Diokno表示,全年增長可能在政府6%-6.5%的目標區間的低端。 周五菲律賓比索兌美元匯率升至一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主要是由于貿易樂觀情緒的推動。歐盤時段,比索兌美元上漲0.4%至50.51,為11月8日以來最高水平。[詳情]
來源:金十數據 美聯儲未來30天將總共注入近5000億美元。到1月中旬,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從目前的4.066萬億美元擴大到有史以來最高的4.5萬億美元! 周五(12月13日)凌晨,紐約聯儲發布了最新的“回購操作聲明 ”,正如預期的那樣,它安排了美聯儲在12月13日至1月14日期間的回購操作安排。 根據聲明,紐約聯儲將繼續每周兩次提供為期兩周的定期回購操作,其中四次跨年度。此外,還將提供另一項期限較長的跨年回購操作,單這一項就至少為市場注入500億美元,但這一輪回購的金額還遠不止500億。 為防止年終流動性劇烈緊縮,紐約聯儲將繼續每天進行回購操作,為了安全起見,紐約聯儲將擴大回購規模: 12月下半月的回購操作計劃總計3650億美元; 12月16日將進行最高500億美元的32天期操作; 其他操作期限從13天到15天不等,最高規模350億美元,與此前操作期限類似; 12月30日開展1天期750億美元的遠期結算操作,12月31日結算,1月2日到期; 12月31日和1月2日的隔夜操作規模提高至至少1500億美元,以便順利度過跨年流動性“轉折”時期。 為了防止意外出現,紐約聯儲還補充說: “按照FOMC的指示,將根據需要調整回購操作的時間和數量,以減輕貨幣市場壓力可能對政策實施產生的不利影響。” 換言之,美聯儲不使用QE4,卻用回購操作確保市場流動性充沛。Curvature Securities回購專家斯科特·斯凱姆(Scott Skyrm)總結稱: 一個詞,就是“ 大規模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回購操作!這是巨大的! 按照計算,若加上600億美元的國庫券購買,美聯儲未來30天將總共注入近5000億美元。 這也意味著,到1月14日,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在“臨時”回購中累計增加3650億美元,再加上擴大的隔夜回購,以及每月國庫券購買600億美元,到1月中旬,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從目前的4.066萬億美元擴大到有史以來最高的4.5萬億美元! 然后問題是,這是否足以駁斥此前瑞信分析師鮑茲(Zoltan Pozsar) 預測的“流動性末日”?是否足以防止導致回購市場崩潰?我們將在未來三周內找到答案。[詳情]
原標題:拉加德首秀打開進一步寬松大門,但約翰遜大選獲勝成大概率事件,英鎊暴拉歐元漁利 周五(12月13日)亞市盤中,歐元兌美元刷新8月14日以來高點1.1199,距1.12關口僅咫尺之遙,現交投于1.1173一線。 亞市早盤英鎊兌美元短線拉升近350點至2018年5月18日以來新高1.3514,出口民調顯示約翰遜有望以壓倒性優勢贏得英國大選,為英國順利脫歐鋪平道路,提振歐元等非美貨幣上行,大多數投票結果將在北京時間12月13日7:00-13:00公布,需密切留意。 周四(12月12日)歐元兌美元收盤基本持平至1.1130,由于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元區經濟放緩似乎正在觸底,歐元曾短暫達到五周多最高水平附近,但隨后擴大跌幅至盤中低點1.1103。 歐洲央行12月如期維穩,拉加德對經濟表達了更為樂觀的看法 歐洲央行新任行長拉加德周四主持了上任后的首次政策會議,維持其超寬松貨幣政策不變,甚至還為出臺更多刺激措施敞開大門,與此同時,該行準備對其運作進行全面評估。 在會后記者會上拉加德對經濟表達了更為樂觀的看法,并承諾將在為期一年的全面政策評估過程中采取全新的領導風格。 在歐元區經濟幾無擴張的情況下,這位IMF前總裁堅定地支持歐洲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但暗示歐元區經濟放緩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一場經常被討論但仍無跡可尋的復蘇現在可能已悄然拉開序幕。 拉加德還正面回應了市場和媒體對她將如何接棒前任德拉基的熱切期待。作為一名技術官僚,德拉基被譽為深諳貨幣政策之道的世界上最杰出的溝通者之一。 她在回答記者提問前的簡短開場白中表示,我會有自己的風格。不要過度解讀,不要事后諸葛亮,不要相互對照。我要做我自己,因此可能會有所不同。 拉加德拒絕接受央行世界的傳統標簽,她說自己既不是政策鷹派,也不是鴿派,而是一只貓頭鷹。她將運用自己的智慧,創造盡可能廣泛的共識,彌合管委會最近出現的分歧。 DNB經濟學家Kjersti Haugland稱,拉加德尋求共識的明確愿望可能暗示,相對于德拉基時代,鷹派將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政策決定產生更大的影響。 歐洲央行擬于明年初評估政策,計劃明年底結束 歐洲央行將從明年1月開始進行擬議的政策評估,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完成。評估將聽取各方意見,包括民間社團和學術界的聲音。 拉加德表示,評估的目標不僅是傳播我們自認為已經諳熟的信條,還要傾聽……目前還沒有預想的著陸區。美國也在進行類似嘗試。 自去年上任以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基調也對消費者更為友好,不過市場預計美聯儲對通脹目標定義的調整將微乎其微。 雖然歐洲央行的評估也將集中在通脹目標的定義上,但拉加德表示,評估過程中還將權衡一些根本性問題,包括技術和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政策,以及如何解決發達經濟體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問題。 歐洲央行將通脹目標設定在略低于2%的水平,但自2013年以來通脹一直低于該目標。一些人認為,指導通脹的基本面因素已經發生了變化,從而給價格設置了一個永久性的上限。 為了減輕歐洲央行的壓力,一些人主張賦予通脹目標更大的靈活性,給歐洲央行實現目標的空間,因為央行已經用盡了傳統的政策工具,目前依賴于購債和向銀行提供超低息貸款等未經檢驗的工具。 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的Frederik Ducrozet表示,戰略評估的范圍可能不會在2020年初之前最終確定,但它應圍繞四個主要問題展開:物價穩定的定義和衡量通脹的指標;非常規政策措施的副作用;內部和外部溝通策略;以及氣候風險。 拉加德可能會等到1月1日歐洲央行執委提名人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l)和帕內塔(Fabio Panetta)上任后,才就評估條款達成一致。 歐洲央行微調經濟增長預估,明年或按兵不動 金融分析師認為,歐洲央行明年全年都將按兵不動,而美聯儲12月決議暗示不太可能在2020年調整利率,更是強化了這一觀點。 拉加德的首個政策決定和歐洲央行的最新經濟預估絲毫沒有打消上述預期。 歐洲央行將其存款利率維持在歷史最低水平負0.5%,同時保留了再次降息的很大可能性。歐洲央行還承諾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并維持每月200億歐元的購債規模不變,以降低借貸成本。 可以說,最大的變化是歐洲央行經濟成長預估的微調,表明風險已沒有那么明顯,主要是因為貿易緊張局勢似乎正在緩解,而英國大選可能會讓英國脫歐前景明朗化。 歐洲央行的最新預估也幾乎沒有變化,盡管2022年的初步預估數據顯示,通脹仍將低于歐洲央行的目標。 盡管如此,預計通脹和經濟增長都將呈現上升勢頭,表明即使絕對水平不是很喜人,但方向是好的。歐洲央行預計2022年通脹率為1.6%,今年第四季度觸及1.7%。 匯通財經易匯通軟件顯示,北京時間8:55,歐元兌美元報1.1172/74。[詳情]
原標題:歐洲央行維持三大關鍵利率水平不變 新華社法蘭克福12月12日電(記者邵莉)歐洲中央銀行12日在法蘭克福宣布,繼續維持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水平不變。 歐洲央行理事會當天在貨幣政策決議中表示,主要再融資利率、隔夜貸款利率、隔夜存款利率繼續分別維持在0.0%、0.25%、-0.5%不變,11月已開啟每月規模為2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 歐洲央行預測,2019年歐元區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1.2%,2020年為1.1%,2021年和2022年均為1.4%。與9月的預測相比,歐洲央行上調了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明年的預期,幅度均為0.1個百分點。同時,歐洲央行還將2020年歐元區通脹預期從1%小幅上調至1.1%。 在記者會上,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元區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平衡仍趨向負面,但已變得不那么突出。 這是拉加德擔任歐洲央行行長以來召開的第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今年11月1日她接替德拉吉,出任歐洲央行第四任行長,任期八年。[詳情]
美聯儲為全球降息按下“暫停鍵” 財政政策“補位”成為刺激經濟增長新選擇 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項夢曦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遭遇“逆風”,各國央行紛紛轉“鴿”,貨幣寬松潮勁吹。截至目前,已有近30家央行宣布降息,“降息潮”一時席卷全球。但伴隨著多國制造業數據回暖,這一情況正發生轉變,以美聯儲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央行正在為降息按下“暫停鍵”。北京時間12月12日凌晨,美聯儲發表最新貨幣政策聲明,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并暗示貨幣政策將在較長時期維持在目前水平。 在2019年的又一輪降息后,“靜觀其變”或成為新一年全球央行政策的關鍵詞。事實上,在全球金融危機后十年全球持續寬松的政策環境下,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彈藥”已消耗殆盡。在此背景下,不少國家選擇以財政政策進行“補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財政事務部主任維托爾·加斯帕爾表示,財政政策是當今經濟政策的核心,呼吁各經濟體應利用財政政策應對全球經濟同步放緩。 美聯儲“按兵不動” 明年再降息可能性下降 2019年,美聯儲共進行了3次降息操作。今年7月31日,美聯儲實施了自2008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2%至2.25%的水平;9月18日,美聯儲再次宣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到1.75%至2%的水平;10月30日,美聯儲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1.5%至1.75%的水平。 本周,美聯儲迎來今年最后一次議息會議,議息后維持利率不變。會后,美聯儲發表貨幣政策聲明稱,“目前的貨幣政策立場適當支持經濟擴張,經濟增長呈現穩定但增長步伐緩慢,通脹仍然處于2%以內”。與此同時,美聯儲會后發表的利率點陣圖顯示,明年大概率會“按兵不動”,而2021年則有可能加息一次。 12月份的議息會議可以用“平穩”來形容,不僅維持利率不變,甚至對經濟前景的預測都未發生較大變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后回答記者提問的內容則是主要圍繞通脹問題。鮑威爾直言,要達到2%的通脹目標對于目前的美聯儲而言仍是個挑戰,需要在大幅且持續的通脹上升時,美聯儲才會考慮加息。 美國銀行財富管理公司固定收入研究主管比爾·默茨表示,議息會議后的市場走勢暗示,市場將美聯儲下一次降息的時間預期從2021年初提前至2020年。默茨表示,當前市場定價和美聯儲2020年年底利率預期中值之間的差距以歷史標準衡量相對較小,這種情況可能暗示著部分投資者認為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和多次降息的可能性很小,而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較高。 加拿大皇家銀行固定收益策略師湯姆·加勒森稱,美聯儲移除了“前景圍繞著不確定性”的表述,這基本表明美聯儲降息的可能性很低。在美聯儲“按兵不動”的情況下,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應當保持相對平坦的形態。鑒于當前經濟處于擴張周期的后期,收益率曲線變陡的程度有限。 德意志銀行則認為,美聯儲在“按兵不動”之余,正轉向通脹補償策略。該機構指出,雖然美聯儲沒有降息,但美國總統特朗普讓美元下跌的愿望在美聯儲會議上得到了滿足。鮑威爾提到,美聯儲正在考慮制定一項允許通脹率超過其2%目標的規則,這可能會是其在利率政策上的一個重大轉變。這等于承認向通脹補償策略轉變,將有助于增強市場對于美元的看空傾向。 全球“降息潮”或告一段落 多種政策手段組合發力成為新選擇 緊隨美聯儲之后,歐洲央行也將舉行議息會議,這也是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自11月正式上任以來的“首秀”。不過,市場普遍預計,歐洲央行此次在貨幣政策方面不會進行新的調整。奧克蘭儲蓄銀行認為,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不會改變貨幣政策,并將維持其無限制的寬松政策立場,同時可能會在本次會議上宣布對其貨幣政策戰略進行全面評估,包括如何定義價格穩定以及實現價格穩定目標所使用的工具等。而隨著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偃旗息鼓,持續數月的全球降息潮或將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已經不再是刺激全球經濟增長的“萬靈藥”。隨著寬松政策的持續,全球經濟已經對其產生“抗藥性”。今年在持續的超級寬松政策刺激之下,盡管市場表現良好,但全球經濟增長仍顯遜色。明年全球貨幣政策大概率仍將保持寬松,但能發揮多大作用需要打個問號。而超低利率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在持續發酵。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貨幣供給量增加盡管在短時期內促進了經濟總供給增加,但與此同時,這些貨幣助推了金融市場的投機性,為通貨膨脹、公共債務負擔、企業與銀行經營風險等一系列問題埋下了隱患。 同時,不少發達經濟體利率水平已降至零或負值,利率下調空間有限。對此,不少央行已經開始轉變思路,不再依靠單一政策工具,而是選擇多管齊下。擴表推動信貸擴張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是其中之一。彭博新聞社的數據顯示,到今年年底,美、歐、日三大央行資產負債表的總增長將達到每月近1000億美元。 此外,財政政策發力也成為不少國家的共同選擇。日本本月出臺了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其中,財政刺激政策規模為13.2萬億日元(約合1216億美元)。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貨幣政策要結合財政政策,組合發力才能有效刺激經濟。上月,印度也推出了類似的政策。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表示,未來5年,印度準備擴大財政支出,投資100萬億盧比(約合1.39萬億美元)用于改善基礎設施、提振印度經濟。而美國也在持續擴張以基建為主的財政支出。市場預計,拉加德在本月的議息會議上同樣會強調財政政策的重要性,她此前曾表示歐洲需要經濟和財政政策來支持增長。如果歐洲央行寬松政策獲得財政政策支持,將會更多地實現目標,產生更少的負面影響。[詳情]
美聯儲暫停降息 明年重啟可期 周艾琳 [ 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決定維持利率在1.5%~1.7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我們對經濟前景的展望較為樂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主流機構仍認為2020年有必要降息,主要原因是潛在的黑天鵝事件有出現的可能。 ] 北京時間12月12日凌晨,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決定維持利率在1.5%~1.7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發布的經濟預測概述(SEP)也顯示,2020年利率維持不變。 美股在會議后普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1.833%跌至1.786%,黃金上漲至1480美元/盎司附近,表示市場對美聯儲的鷹派并不買賬。主流機構預計,2020年仍可能重啟降息,且降息的門檻遠低于重啟加息。 “我們對經濟前景的展望較為樂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他在發布會上回答稱——如果通脹持續低于2%,美聯儲會繼續采取行動。此次,所有投票委員一致通過將利率維持不變,這是自5月以來美聯儲內部首次未出現分歧。 主流機構仍認為2020年有必要降息,“但我們認為2020年美聯儲的降息幅度或將超出目前的預期。主要原因是潛在的黑天鵝事件有出現的可能,主要在這幾個方面——美國經濟、特朗普因素、全球貿易局勢。”嘉盛集團資深交易員、分析師黃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黃金較高位回撤近38%,如果站穩,2020年仍存在做多機遇。 美聯儲降息暫停 之所以此次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機構認為有幾大主因。 黃俊對記者提及,暫停降息部分是出于對美元進入到負收益時代的謹慎。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1月CPI為2.1%,前值為1.8%,環比增長0.3%。目前美元利率是1.5%~1.75%。在11月,美元利率和通脹還基本持平,進入到12月后通脹水平明顯高于美元利率,美元呈現實際負收益狀況,讓美聯儲在是否繼續降息的問題上不得不更謹慎。 同時,3次降息后對經濟的促進效果顯現。在前三次利率決議中,美聯儲均做出降息決定,此后這對美國房地產業提升明顯,美國新屋銷售和私人住宅營建許可數量到10月已創2008年危機以來的新高。同時以標普500指數為代表的美股,也創出新高。樓市、股市雙雙受到利好上漲。 “此外,美國就業和消費表現持續利好。美國的失業率持續維持在歷史低位3.5%~3.6%(最新在3.5%),密歇根大學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從11月的96.8升至99.2,升至7個月高位。”黃俊表示,美聯儲此前將降息定義為“中周期調整”的主要依據正是美國就業市場的強勁和消費的溫和增長。該兩項因素的支撐作用到目前仍持續存在。 根據此次公布的經濟預測概述,美聯儲預計2020年GDP將從2019年的2.2.%放緩至2%,失業率進一步從2019年的3.6%降至3.5%,核心PCE通脹率將會從1.5%攀升至1.9%,并在2020年回歸到2%的目標位,美聯儲預計未來三年(2020~2022年)的聯邦基金利率水平分別為1.5%、1.9%、2.1%。整體來看,美聯儲對經濟和通脹的發展仍相當樂觀。 重啟降息或在所難免 盡管如此,歷史也顯示了,美聯儲自身的預測往往都未應驗。且不確定性當前,機構也認為繼續降息仍是必要的。 此前,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假設2020年一切不出現惡化,在稅改效應的減退下,美國經濟仍將小幅下行,美聯儲需要降息1次;而如果情況差于預期,那么美聯儲需要降息至少3次。 未來降息是否重啟、何時重啟,將成為持續困擾市場的核心問題。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對記者表示,美國的就業和通脹都存在一定的隱憂,由于勞動力市場改善空間趨于枯竭、結構性問題未得根治,重啟降息并至少降息一次,2020年6月、7月、9月的議息會議料將成為備選的降息窗口。 他分析稱,在雇主行為、市場信心、勞動力流量等數量性維度上,當前的美國勞動力市場景氣程度不僅全面超越2007年年末(金融危機前水平)。今年11月,美國失業率再創新低,但薪資環比增速下滑,這也表明低質量就業正在“擠出”高質量就業的結構性問題難以修復。此外,制造業就業的大幅改善是11月就業數據的最大亮點,但是這主要歸功于汽車行業罷工停息的短期貢獻。相較而言,服裝、采礦等制造業其他鏈條的就業狀況依然低迷。從長期來看,當前美國制造業 PMI以及總產出指數仍在長趨勢下滑軌道。 就通脹來看,鮑威爾也提及這是降息與否的關鍵,但機構預計2020年通脹仍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孫明春此前也對記者稱,“裂縫似乎正在形成。相對于生產、就業、收入和消費來講,美國企業資本支出(capex)是一個領先指標,但它已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第三季度,美國私人投資環比下降0.1%,這完全由資本支出削減造成。” 人民幣穩定、 貨幣政策結構性調整為主 經歷了“以我為主”、“小碎步降息”的2019年,各界預計2020年中國的這一態勢仍將持續。 12月12日早盤期間,資金利率漲跌互現。其中,銀行間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下行12bp至2.13%,7天回購利率上行1BP至2.53%,3個月SHIBOR持平于3.03%。利率債收益率多下行。其中,國債1年和10年期收益率分別下行3bp、1bp至2.61%、3.17%,信用債收益率小幅震蕩。 有交易員提及,市場資金面相對寬松,隔夜利率持續下行,但在稅期來臨之際,對跨稅期的7天期資金需求增多,7天回購利率小幅上行。債市方面,雖然近期公布的經濟基本面數據好于預期,但投資者懷疑其可持續性,而且MLF規模增長或需央行降準置換,加之當前資金面整體寬松,部分機構提前配置債券資產,從而推動債券收益率多小幅下行。市場關注本周末的貿易問題進展和MLF續作的量價情況。 “2020年1月CPI高點之后央行或繼續下調MLF利率,引導LPR下行。利率債方面,2020年M2和社融的剪刀差或進一步收窄,資本約束下中小銀行會提高對利率債的配置需求,一季度之后十年期國債利率或開啟下行之路。”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告訴記者。 機構并不認為2020年匯率將承壓或制約貨幣政策,美元高不成低不就、美元小幅走弱是各界的基本判斷。12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132個基點,報7.0253,美元指數在97附近。 程實認為,人民幣匯率將保持企穩態勢。短期而言,美聯儲暫停降息或將對新興市場貨幣產生小幅擾動,但是長期來看,隨著美聯儲重啟降息,以及人民幣有效匯率較均衡匯率的低估逐步修正,2020年人民幣幣值有望保持企穩態勢,全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樞水平或將回歸至7.0以下。[詳情]
原標題:美聯儲“收手”三個月三降息暫停 北京時間12月12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年內最后一次議息會議結果,一如市場預期,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1.5%至1.75%不變,暫停了今年“三月三降息”的節奏。 美聯儲會后發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多數人預計將維持當前利率水平至2020年底,2021年利率則可能再度上升。對此,專家表示,美聯儲未來重啟加息的概率較低,降息周期暫停但難言結束。 當天,中國央行未開展逆回購操作,這已經是其連續17個工作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明年無論美聯儲是否啟動降息,國內貨幣政策跟進調整的可能性仍將較低。 關注1 美聯儲為何“按兵不動”? 經濟指標形成支撐,會議聲明刪除“前景不確定性”措辭 北京時間12日凌晨,美聯儲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這一決定獲得全票通過。上次會議時,降息遭到兩票反對,這顯示,美聯儲此次內部分歧明顯減少。 本次會議聲明對于維持利率不變的描述為:“委員會認為,當前的貨幣政策立場適合支持經濟活動的持續擴張,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狀況以及接近委員會2%對稱目標的通脹。”記者注意到,美聯儲刪去了“前景具有不確定性”這一表述。 美聯儲對于經濟狀況的判斷基本與上次會議一致,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經濟活動以溫和的速度增長,總體通脹率和核心通脹率都低于2%。在會后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通脹始終低于2%是不健康的,美聯儲致力于實現2%通脹的目標,盡管目前使得通脹回到2%具有挑戰性,但美國通脹接近目標的程度比別的經濟體要好。 近期,美國就業數據超出預期,11月非農就業數據回暖,新增非農就業人數26.6萬人,大幅超出預期的新增18.3萬人,失業率降至3.5%。通脹方面,12月11日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11月美國CPI同比上升2.1%,較上月環比上升0.3%,均高于預期值。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美聯儲關注的通脹指標PCE(個人消費支出指數)穩定在1.3%,這表明通脹狀況持續處于溫和水平。另外11月美國失業率繼續處于40年來的歷史低位。以上重要經濟指標對美聯儲本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形成支撐。更為重要的是,近期英國脫歐等重大外部風險事件有所緩和,這使得美聯儲在聲明中刪掉了10月份曾說過的“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性”的措辭,意味著驅動之前美聯儲連續3次降息的重要因素發生變化,這是美聯儲決定按兵不動的最主要原因。 關注2 降息周期是否告一段落? 預計當前利率將維持至2020年底,不排除重啟降息 美聯儲會后公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17名委員中13人預測,到2020年底,聯邦利率區間將保持1.5%-1.75%不變,到2021年,則只有5人預計將維持現有利率水平不變,其他12人均預計利率將上升。 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必須看到通脹大幅度持續上升,才會加息。對于接下來的經濟預測,美聯儲本次會議預期與9月份基本相同。2019年、2020年、2021年實際GDP增速預期中值分別為2.2%、2.0%、1.9%。PCE通脹預期中值分別為1.5%、1.9%、2.0%。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褚建芳認為,盡管美聯儲預計利率將在2021年開始小幅回升,但結合其對未來三年通脹及核心通脹均未超過2%的預測來看,未來重啟加息的概率較低,美聯儲的降息周期暫停但難言結束。他預計,美聯儲明年下半年存在再度降息的可能性。 褚建芳提出,需要關注失業率可能在2020年某個時點出現拐點的可能,因為失業率作為經濟最滯后的指標之一,其拐點或顯著的變化可能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和資產價格造成較大影響。歷史數據來看,美國失業率拐點往往與美股等資產價格的拐點同時出現,原因在于就業市場的顯著變化意味著企業盈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開始試圖減少雇用,同時其也會通過影響居民收入來影響消費增速。 王青表示,展望2020年,伴隨美國財政刺激效應的進一步減弱,美國與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間經貿摩擦還有可能波瀾再起,大選之年的美國經濟存在進一步走弱的風險,這也是目前國際主流機構對2020年美國經濟走勢的一致預期。因此盡管本次會后發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將在2020年保持政策利率不變,但不排除明年伴隨就業及經濟下行風險顯現,美聯儲重啟降息操作的可能。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點陣圖、經濟預測以及貨幣政策利率幾乎未變體現出美聯儲進入觀察期,同時對通脹的關注也為明年可能的繼續寬松埋下伏筆。 關注3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是否受影響? 關聯性減弱,明年國內貨幣政策跟進調整可能性較低 在利率決議公布不久,美元指數短線拉升約10點,后持續下挫約30點,創近5個月新低至97.04,險守97整數關口。周三紐約尾盤,美元指數跌0.34%報97.1484。人民幣匯率受影響不明顯。12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0253,較前一交易日上調132點。在岸人民幣方面,當天波動不大,在7.02-7.04之間波動,漲跌幅基本在0.1%左右。 市場普遍認為,由于美聯儲本次會議結果已被廣泛預期,因此無論對美國國內市場,還是對我國股市、匯市都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在美聯儲三次降息中,中國央行均未跟進,12月12日,中國央行未開展逆回購操作。王青表示,近兩年美聯儲貨幣政策方向經歷了一個劇烈調整過程,其中2018年連續加息4次,2019年又連續降息3次,但對我國央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并未產生明顯的直接影響,兩國貨幣政策之間的關聯性在減弱。 對于其背后的原因,王青稱,這段時間我國貨幣政策目標主要是在逆周期調節,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以及控制通脹預期之間把握好平衡,在監管層積累了較為充分的匯市調控經驗后,人民幣匯率因素在貨幣政策權衡中的地位實際上有所下降。這使得我國央行在貨幣政策執行中可以更加突出“以我為主”的原則,以美聯儲加息、降息為代表的國際金融環境變化,對我國貨幣政策的直接影響隨之弱化。不過,盡管相互關聯性在減弱,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和美國兩國均處于正利率狀態,因此未來兩國都擁有一定的貨幣政策調整空間,這也是當前兩國貨幣政策的一個共同特征。 展望2020年,無論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還是再次啟動降息,國內貨幣政策跟進調整的可能性仍將較低。鑒于2020年我國穩增長剛性增強,王青預計,央行將進一步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政策利率(MLF操作利率)繼續下調的可能性比較大。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本文有刪減)[詳情]
美聯儲回購的真相:下一場量化寬松已經在路上? 來源:金十數據 今日的美聯儲決議讓你失望了嗎?但是那些精通美聯儲講話術的分析師們卻在關注鮑威爾對回購市場的評價,并認為這個被市場忽略的細節預示了一個被債務包圍的美國經濟..... 今日的美聯儲決議讓你失望了嗎?不僅美聯儲利率決議按兵不動,就連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所有的講話內容幾乎都在市場的預期范圍中。但是那些精通美聯儲講話術的分析師們卻在關注鮑威爾對回購市場的評價,并認為這個被市場忽略的細節預示了一個被債務包圍的美國經濟。 今天,我們就看看在美聯儲 “拯救美元流動性”完美借口下,關于美聯儲回購隱藏的真相。 01量化寬松或正式開啟 在今日凌晨FOMC會議后的鮑威爾答記者問中,一位記者特別問道,美聯儲如何看待目前市場正在傳言的美聯儲的回購將演變成“QE4”的說法? 鮑威爾先是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鮑威爾表示回購操作到目前為止進展良好,最近幾周貨幣市場的壓力已經減弱。 然后又說了一句讓在場記者意想不到的話:盡管目前美聯儲更關注于票據購買,但也對購買息票持開放態度。 這并不是鮑威爾第一次做出類似的發言。在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鮑威爾也曾表示: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這個地步,但在有必要的情形下,美聯儲愿意調整票據購買策略,做好購買其他短期息票證券的準備。” 瑞士信貸利率策略師Jonathan Cohn表示,盡管一個半月前票據發行至少獲得了4 - 5倍的超額認購,但認購水平仍在繼續下降,這將表明出售這些票據的阻力越來越大。這將成為美聯儲更認真地考慮購買短期息票證券的理由之一。 分析表示,鮑威爾含蓄地暗示美聯儲可能轉向息票購買,實際上是在暗示或將非量化寬松政策轉變為量化寬松政策,一場真正的QE4正在路上。 02債務危機的開始 此外,正如金十此前在“背鍋俠美聯儲被點名“助紂為虐” 美版債務危機真的要來了嗎?”中指出的,美聯儲通過量化寬松來實現政府債務貨幣化,借此拯救過度杠桿化的政府。當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時,它還間接地增強了美國政府的清償能力,同時給了政府繼續大肆舉債的底氣。 近日,又有分析師給出了證明這一種說法的新證據。 在今年第四季度的頭兩個月,政府預算缺口擴大了12%,因為軍費和醫療保健支出的增加推高了政府支出。美國財政部表示,10月和11月,聯邦支出增長7%,至8140億美元,超過了聯邦稅收收入的增長3%,至4710億美元。與此同時,如下圖所示,聯邦政府赤字支出和美聯儲通過回購為國債提供的資金之間的關聯相當明顯。 因此,一旦量化寬松落地,這將引發整個曲線范圍內的購買熱潮,強勢美元將時日無多,屆時無論是政府債務和民間債務都將飛速激漲。簡而言之,另一場債務泡沫在此刻已經開始醞釀。[詳情]
原標題:面對越來越多的質疑,瑞士央行維持利率在-0.75%不變 周四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將利率維持在最低水平,并重申:如果需要,隨時準備干預市場。在其政策受到越來越多批評的情況下,該行選擇維持政策不變。 通過將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都保持在-0.75%,瑞士央行和丹麥央行繼續保持著全球最低的基準利率。該策略旨在緩解瑞郎的升值壓力,瑞士央行認為,瑞郎依然被高估。 央行聲明稱,瑞士的負利率政策以及央行干預意愿降低了瑞郎投資的吸引力,由此緩解了瑞郎升值的壓力。 這一決定意味著瑞士負利率政策即將進入第五個年頭,并且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歐元區的政策也非常寬松,新任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將在周四晚些時候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 隨著強勁的瑞郎壓低通脹,瑞士央行行長托馬斯·喬丹一直堅信,積極的立場仍然至關重要。他不得不對金融部門反對對存款收取有效費用的聲音進行反擊。 放貸機構表示,利潤率正面臨壓力,瑞士銀行家協會認為不再需要負利率,瑞銀集團的一項調查發現,即使是出口導向型企業也認為該政策弊大于利。 為了減輕銀行的痛苦,瑞士央行在今年早些時候調整了其分層利率系統。新的制度給中央銀行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以在必要時再次降低其政策利率。 由于全球風險增加以及9月歐洲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瑞郎兌歐元今年以來已升值超過3%。 盡管仍存在升值風險,但瑞郎匯率最近已相對穩定。對于制造商而言,這對制造商來說將是一個大麻煩,由于貿易戰和德國汽車制造商的劇變,它們的海外訂單出現下滑。 瑞士央行的最新預測反映了這些擔憂,今年的2019年GDP增速僅為1%,預計2020年GDP增速在1.5%至2%。過去五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2%。 與其他國家類似,瑞士的決策者們一直在努力提高通脹水平。寬松的貨幣政策很可能支撐了經濟和通脹,預計通脹將在中期重新上升。到2020年,通貨膨脹率預計為0.1%。 瑞士央行行長喬丹表示,2019年全球低利率環境情況有所加深,負利率仍然是央行貨幣政策的中心。 喬丹表示,貿易緊張與地緣政治因素繼續對經濟帶來壓力,全球經濟仍然具有傾向下行的風險,預計全球經濟在短期內具有溫和的增長勢頭。 決議公布后,美元兌瑞郎短線變動不大,現報0.9817。[詳情]
原標題:瑞士央行12月利率如期維穩并堅持寬松政策,美元兌瑞郎持穩于低位 周四(12月12日),瑞士央行公布12月利率決議,維持基準利率在-0.75%不變,符合預期。瑞士央行稱,全球經濟放緩趨勢明顯,瑞郎仍處于高位,如果需要,隨時準備干預市場。瑞士央行保持利率不變,美元兌瑞郎波動不大。 瑞士央行稱,近幾個月來,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和政治不確定性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壓力。預計2019年GDP增速為1%,此前預測為0.5%至1%,預計2020年GDP增速在1.5%至2%。鑒于瑞士的通脹前景,擴張性貨幣政策仍然是必要的。負利率和干預意愿抵消了瑞郎投資的吸引力,從而緩解了瑞郎的上行壓力。根據最初的估計,瑞士經濟在三季度增長1.6%。 瑞士央行利率決議預計2019年CPI增幅為0.4%;2020年為0.1%;2021年0.5%。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有助于經濟,因此預計中期內通脹也會再次抬頭。 瑞士經濟仍在苦苦掙扎 瑞士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大幅放緩,近幾個月的通貨膨脹率再次轉為負值。后者尤其令人擔憂,因為通縮通常是央行要防范的。價格下跌可能會刺激消費者推遲購買大額商品,因為他們預計未來價格會更低。如果越來越多的人這樣想,就會造成消費市場崩潰,經濟進入衰退。 瑞士CPI數據顯示其國內當前經濟處于典型的通貨緊縮的環境。通脹數據低于瑞士央行的預期,而消費者的失業預期則在增長。雖然經濟增長目前仍在復蘇,GDP細分數據依然顯示增長主要來自于外部條件,而非瑞士國內因素驅動。 根據正常貨幣政策,央行需要降息來提振國內的物價。但是瑞士央行當前處于負利率的環境,而且瑞士經濟增速沒有出現大幅放緩,瑞士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是比較好的做法。 負利率反對之聲日盛 實施了近5年的負利率政策,在瑞士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反對,尤其是來自金融業的反對。瑞士銀行家協會(Swiss Bankers ‘ Association)抨擊這項措施,說它制造了資產泡沫,并給銀行帶來壓力,去年給銀行造成了近20億瑞士法郎(合20.2億美元)的損失。瑞士最大的銀行瑞銀集團(UBS)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其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埃爾默蒂(Sergio Ermotti)曾表示,這些措施不是長久之計。 瑞士央行首席財務官魯道夫·西格表示,瑞士央行政策的負面影響正變得越來越明顯。由于長期的低利率環境,瑞士銀行的息差持續下降。 但由于擔心瑞郎走強損害出口,制造商們為瑞士央行的政策進行了辯護。家用電器制造商Metall Zug首席執行官維爾納(Juerg Werner)稱負利率是“必要之惡”。沒有他們,瑞郎就會強得多,這對工業不利。 瑞士央行實施更多刺激措施的空間非常有限。因為瑞士已經是全球利率最低的國家,為-0.75%,雖然理論上瑞士央行可能會進一步降息,但瑞士央行可能只剩下一次降息的機會了。也許利率可以降至-1.00%,但這很可能是下限。此外,進一步降低利率將激怒美國的銀行家,因為負利率損害了商業銀行的利潤。 降低已經為負的利率可能會被投資者認為是緊縮而不是刺激,因為它傷害了銀行。匯豐銀行(HSBC)全球外匯策略主管大衛·布魯姆(David Bloom)也表示,通過利差來判斷十國集團貨幣的走勢不再有幫助,因為低利率已經顛覆了投資者的行為方式。市場及其看待生活的方式正在改變——它正在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化。 避險需求支撐瑞郎 瑞士央行稱,瑞郎仍處于高位,外匯市場形勢依然脆弱,如果需要,隨時準備干預市場。瑞郎作為一種避險資產,如果市場出現避險事件,瑞郎通常會迅速升值,而最近這種情況主要來自國際貿易爭端。不過,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看,瑞郎與美元等貨幣之間的利差表明,瑞郎將緩慢走低。 換句話說,盡管瑞郎可能會因為貨幣政策而在“平靜”的日子里緩慢地下跌,但任何引發市場“恐慌”的事件都可能引發一輪大幅上漲,可能會抹去幾周或幾個月的損失。另一方面,如果瑞士法郎升值過快,瑞士央行可能會介入市場,拋售瑞士法郎,限制瑞士法郎的升值。 北京時間12月12日 17:02,美元兌瑞郎現報0.9816。[詳情]
原標題:最后一次決議落幕,通脹低迷成揮之不去的痛;除了這點,美聯儲2020年會關注些什么? 2019年北京時間周四(12月12日)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并暗示借貸成本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維持不變,預計經濟將在明年大選年繼續溫和成長,失業率將保持在低位。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認為美國經濟依然處于較好的位置,同時就業市場依然強勁,但是表示尚不清楚就業市場是否會繼續收縮。此外鮑威爾還強調生產力低迷正在對薪資數據構成壓力,這是指向了美國日益衰退的制造業經濟。 而通脹則是近一年最為頭疼的問題,鮑威爾表示,當前的經濟局面與上世紀90年代完全不同,不存在于“周期中降息”后不久很快恢復到加息周期的可能性,稱讓通脹回到目標極具挑戰性,在通脹出現持續回升之前不存在加息的可能。 此外國際貿易的不確定也是對美國經濟構成壓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鮑威爾強調海外經濟放緩,貿易關系發展對美國有影響,企業投資、出口依然疲軟。 總體而言美聯儲仍圍繞著就業、通脹和國際貿易關系對美國經濟前景進行闡述。隨著2020年大選年將至,除了上述內容外,美聯儲還將關注哪些新的方面,都值得市場關注。 就業增長指標是否變得令人擔憂 自從2009年走出衰退以來,美國經濟已增加逾2000萬就業崗位,失業率目前維持在50年低位附近的3.5%。目前就業增速在放緩,這與未利用勞動力越來越稀缺的情況一致。 美聯儲官員預計到會發生這種情況。真正會讓他們擔心的是,是否有足夠的就業崗位跟上美國人口增長的步伐。經濟學家和美聯儲官員預計,能跟上人口增長的每月新增就業崗位平均為7.5-12.5萬個。 另一個關注的因素是什么呢?是一個較新的、更為實時的經濟指標--“薩姆規則(Sahm Rule)”。薩姆規則認為,當失業率的三個月移動均值較過去12個月的低點高出0.5個百分點時,經濟就進入了衰退,或即將進入衰退。 美聯儲預計美國失業率在2020年達到最低3.5%,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失業率可能在2020年某個時點出現拐點的可能,因為失業率作為經濟最滯后的指標之一。 歷史數據來看,美國失業率拐點往往與美股等資產價格的拐點同時出現,原因在于就業市場的顯著變化意味著企業盈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開始試圖減少雇用,同時其也會通過影響居民收入來影響消費增速。 而美國的制造業可能是推動這一拐點的重要因素。 美國1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意外從48.3降至48.1,低于市場預估中值49.2,連續五個月下滑,且連續四個月跌破榮枯線水平。 同時美國11月ISM制造業就業分項指數 46.6,預期48.2,前值 47.7,總體上仍處于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盡管服務業就業依舊強勁,這是支撐美國就業市場的重要因素,但隨著制造業低迷逐步的向服務業滲透,這將導致美國就業市場進一步放緩。 如果美國消費走軟,經濟增長率低于2% 美國2018年經濟增長了2.9%。但由于特朗普政府減稅效應消退和全球增長放緩,預計今年美國增長率將為2.5%左右。分析師認為美國經濟增長潛力為1.7-2.0%之間,目前的增速正處于此水準附近,此前公布的美國三季度GDP僅錄得1.9%,盡管隨后這一數據上修至2.1%,但是美國經濟放緩的跡象開始凸顯。 美聯儲官員已表明,如果增速落后于趨勢速度,或將引發又一次降息。在美國經濟活動占比達70%的消費者支出目前為止仍表現良好,這是支撐美國經濟的重要因素。此前美國三季度GDP市場預期僅有1.6%,最后錄得1.9%主要得益于消費數據的強勁抵消了企業投資不足對于經濟的壓力。 而感恩節期間美國的消費總額同比增長5%,同時此前公布的密歇根大學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從11月的96.8升至99.2,為7個月高位,也暗示美國消費信心進一步改善。 因此如果消費數據不佳美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滑向2%下方,這將是一個極為不利的信號。因此美聯儲將繼續關注美國經濟增速和消費狀況,如果顯現出惡化跡象,美聯儲將予以關注。 如果通脹趨勢不如預期 自2012年以來美聯儲將通脹目標設定為2%。雖然美國經濟從上一次衰退中持續復蘇,但通脹率一直未曾達到這個目標。2018年大部分時間內,通脹率其實是位于2%左右的甜蜜點,今年才滑落到2%以下。這對美聯儲是個問題,因為人們心中越是固守低通脹預期,物價上漲就可能變得更為緩慢。 物價上漲緩慢聽起來像是好事,但一旦通脹率像日本或歐洲那樣跌到零水準甚至更低,那么支出和增長將受到壓抑,因為消費者預期物價可能更低而暫不采買。所以,如果通脹率持續遠離2%目標,美聯儲或將認為有必要再次降息以刺激通脹。 在12月決議上,令美元進一步滑向5個月低點的實際上正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于通脹的表述。鮑威爾表示,美國通脹率依舊處于過低水平,如果要加息,就必須看到通脹大幅度持續上升。鮑威爾的言下之意是,除非看到通脹大幅回升,否則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 鮑威爾還表示,當前的經濟局面與上世紀90年代完全不同,不存在于“周期中降息”后不久很快恢復到加息周期的可能性,而之前的三次降息對經濟發揮影響,也仍需要時間。同時鮑威爾稱讓通脹回到目標極具挑戰性。 隨著美聯儲在通脹問題上越來越力不從心,美聯儲試圖重新闡述通脹目標。此前美聯儲理事、永久票委布雷納德提出了一個“平均通脹目標”的概念,即美聯儲只需保證在一段特定的時間內平均通脹為2%。但是問題是隨著通脹持續走軟,這一目標實現的可能性似乎也是遙遙無期。 如果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再度升溫 特朗普雜亂無章的貿易政策,讓美聯儲在2019年多數時間飽受經濟不確定性的困擾。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已導致美國企業投資下滑、美國制造業落入衰退。 特朗普此前一直將經濟衰退歸結于美聯儲不愿降息,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美聯儲頂住了特朗普的壓力,并在2018年連續實現了四次加息。 但是隨著國際貿易不確定性的負面影響越來越明顯,美聯儲屈服了,在2019年7月、9月和10月實現了三次降息,但是這不是基于政治壓力,而是面對美國經濟衰退,美聯儲想要維持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期就不得不實施降息。 至少目前看來降息的效果是明顯的,但是隨著2020年臨近,特朗普又會采取怎樣的舉動,市場不得而知,就在12月初,特朗普對巴西、阿根廷以及法國揮動了貿易大棒。特朗普對于傳統盟友出手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如果在2020年再次出現貿易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加劇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壓力。 若美債收益率倒掛或融資壓力再現 “收益率曲線”的形態是幾名聯儲官員感到擔憂的金融市場指標。公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即短債收益率高于長債--暗示投資者預期將出現衰退。三個月期國庫券與10年券利差在2019年3月出現2007年以來首次倒掛,為美聯儲7月開始降息的決定助拳。之后收益率曲線恢復正常的向上形態。如果再度出現倒掛,不安情緒將重現。 意外事件? 和現實生活一樣,美聯儲也需要應對意外事件。1970年代阿拉伯石油出口國的石油禁運和伊朗革命引發石油危機,對美國造成沖擊,迫使美聯儲升息以抑制通脹大幅上升。如今如果再出現石油危機,影響會比較小,因為美國的能源基礎已經實現多元化。 上次美國經濟衰退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程度也令美聯儲措手不及,促使其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并啟動了幾輪備受爭議的債券購買計劃以維持經濟。 其他迫使美聯儲做出應對的危機包括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和1980年代的黑色星期五市場崩盤。 簡單來說,在全球經濟聯系如此緊密的情況下,其他地區的事件--從英國曠日持久的脫歐到德國的政治危機---都在美聯儲的關注范圍之內。[詳情]
原標題:七大機構最新前瞻:歐銀決議難改維穩預期,關注拉加德時代是否出現變革! 北京時間12月12日(周四)20:45,歐洲央行將舉行利率決議,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隨后將在21:30召開新聞發布會。12月12日,市場分析師Steve Goldstein撰文指出,即使歐洲央行本周維持利率不變,人們也將關注拉加德參加的這第一次會議,尋找相關的線索,看看相比不加息的前任德拉基,拉加德時代的歐洲央行會有何不同。 12月12日,包括花旗在內的七大機構對此次歐銀會議給出看法,多數預測將維持利率不變,具體內容如下: ①美國銀行:上調核心CPI或是關鍵所在 本周歐洲央行會議的亮點可能是戰略評估的開始日期,沒有太多關于時間表或內容的消息。 核心CPI預測可能會上調,這將是關鍵所在,這對2020年來說很重要。 我們堅持之前的觀點:戰略評估、對“量化寬松無限期”的懷疑以及逆轉率的爭論,使得2020年動蕩不安。 ②花旗:歐銀預期維穩,新歐元體系和歐銀工具箱可能是焦點 歐洲央行可能維持所有關鍵利率不變,并重申未來的指導方針。本次會議的主要焦點將是延長至2022年的新歐元體系,這將衡量9月份的一攬子計劃是否足以使通脹率在預測期內與歐洲央行的目標保持一致。如果沒有,投資者的注意力將很快轉向歐洲央行的工具箱,以及在沒有大規模財政支持的情況下,歐洲央行理事會愿意使用什么工具以及何時使用這些工具,以維護其信譽。此外,即將進行的貨幣政策戰略評估也可能成為許多問題的焦點。 ③Evercore ISI:貨幣政策,新聞稿等內容不會有大變化 我們預計,歐洲央行自身的貨幣政策預測不會有重大變化,從德拉基那里繼承來的新聞稿和介紹性發言也不會有重大變化。拉加德的問答風格很可能顯而易見的清晰,并具有大格局,而不是字斟句酌以及深層次的經濟分析。 ④高頻經濟:應關注拉加德是否宣布德拉基時代政策發生變化 令人不安的事實是,拉加德在擔任歐洲央行行長期間,沒有透露任何有關歐元區貨幣環境發生實質性變化的線索。她可以宣布前行長德拉基的政策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也可以根本不宣布任何改變。 ⑤摩根大通:人們更為關注政策策略審查 歐洲央行也沒有采取進一步行動的跡象,盡管財政支持的前景渺茫,而且最新的歐銀內部預測可能顯示,即使在9月份實行一攬子計劃之后,到2022年歐元區的核心CPI年率也僅為1.6%。 相反,人們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更廣泛的政策策略審查上,而不再關注德拉基通常承諾的可信度,這可能會分散歐洲央行檢查工具時的注意力。這項審查將于下周正式啟動,并可能在2020年年中之前完成。因此,鑒于方向不明,拉加德的首次記者招待會將十分重要。 ⑥野村證券:拉加德或致力于與歐盟達成綠色協議 周四,拉加德將首次參加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會議,但政策審查尚未完成。她已經表示,自己打算與歐盟委員會和反對者魏德曼(Jens Weidmann)達成一項綠色協議。歐洲央行能做的是改變量化寬松的構成內容,以增加綠色債券和擔保債券作為信貸寬松信號的作用。 他們也很可能會重新審視負存款利率的規定,這樣實際負利率就不會繼續下調。歐洲央行還可以在購買債券時擴大其信貸范圍。這可能包括基礎工具和達成目標的其他方式,比如與歐洲投資銀行合作提高生產力。 ⑦富國銀行:預期本周歐銀政策不變,明年3月份將降息10個基點 我們預期歐洲央行貨幣政策不會發生變化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歐洲央行官員沒有向市場發出足夠明確的信號,表明降息迫在眉睫。 除了首席經濟學家萊恩(Philip Lane)之外,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過去幾周有很多機會發出12月降息的信號,但兩人都沒有令人信服地表達出明確的降息信號(市場暗示歐洲央行降息10個基點的概率基本為零)。 我們最后意識到,在歐洲央行9月份宣布了如此大規模的一攬子寬松措施之后,官員們發現長期穩定政策是有價值的。我們了解到,歐洲央行可能希望提供更多時間,讓這一一攬子寬松措施在經濟中發揮作用。雖然我們一致認為本周歐洲央行不會有變化,但我們預計歐洲央行將在2020年3月將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詳情]
原標題:花旗:美聯儲維持低利率,金價將會繼續上漲 花旗集團認為,鑒于美聯儲在2020年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黃金還有更多上漲空間。 花旗分析師Aakash Doshi表示,“美聯儲明年加息的門檻很高。”“全球增長仍面臨下行風險,通脹仍然低于預期,我們認為美聯儲更有可能會放松貨幣政策。” Doshi認為,到2020年Comex黃金期貨平均價格將為每盎司1,575美元,并且可能攀升至1,600美元以上。現貨黃金價格在周四約為1,480美元/盎司,今年已上漲約15%。 隨著全球各國央行采取更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提振受到長期貿易戰打擊的經濟增長,金價正朝著2010年以來的最大年度漲幅邁進。 在2019年的最后一次政策會議上,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并暗示明年將繼續按兵不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與1990年代中期的降息周期相比,加息的必要性較低。 “政策利率極不可能上調,美聯儲正限制中期實際收益率和名義收益率的上升,因此可以降低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Doshi表示,“可以把這項政策和這種對通脹過度的傾向視為對美元的負面影響。因此,這些因素都應該在中期內支撐金價。”[詳情]
日本央行副行長雨宮正佳警示風險 并暗示寬松政策傾向 日本央行副行長雨宮正佳周四表示,鑒于貿易談判不確定性和疲軟的全球需求使前景蒙陰,日本央行將側重關注經濟面臨的風險,強調了央行在經濟復蘇面臨威脅時擴大刺激的決心。 雨宮正佳表示,全球經濟正顯示出一些光明跡象,因半導體需求有所復蘇,一些國家采取的刺激措施也提振了經濟增長。但他說日本央行不會降低對海外風險的警惕,海外風險可能會進一步推遲經濟回升,并損害已經在惡化的企業信心。 “目前,日本央行認為經濟活動和物價的下行風險最需要予以關注,主要是關于全球經濟形勢的發展,”雨宮正佳對岡山商界領袖表示。“如果經濟可能失去實現央行2%物價目標的動能,我們將毫不猶豫地采取更多寬松舉措。” 雨宮正佳對國內需求的看法要較之前來的暗淡些,指受全球經濟放緩打擊以及10月上調消費稅,資本支出和民間消費可能會短暫減弱。“在一段時間內出口和產出將仍疲弱,”雨宮正佳說道。“內需恐怕也會暫時減慢...,不過從長期看仍將保持韌性。”他說道。 日本央行在10月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但發出了迄今以來最強烈的信號,稱如果有風險威脅到日本經濟2%通脹率目標的實現,央行有可能降息。盡管海外風險升高,但央行認為按兵不動是恰當之舉,認為強勁的內需將緩和外部不利情勢對出口的沖擊。 這一觀點因為一連串疲弱的消費和資本支出數據而備受質疑,不過許多分析師預期日本央行在下一次利率評估時仍然不會采取放寬政策。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上月表示,他認為目前并不需要擴大刺激。這凸顯出日本央行更傾向于節約正在不斷減少的彈藥,以防經濟因海外風險加劇而受到更大的挫折。[詳情]
瑞士央行數小時后也將議息 利差對瑞郎的影響趨于淡化? 瑞士央行今年維持了其低于零的基準利率不變,盡管歐洲央行在9月曾一度降息,但瑞士央行似乎認為瑞郎當前的匯率波動是可以容忍的,而未做出類似的反應。而這也引發了一種觀點,即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利差與各自貨幣價值的相關性可能已經降低。 在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先后議息的同一天,瑞士央行也將在數小時后公布年內的最后一份利率決議。 瑞士央行今年維持了其低于零的基準利率不變,盡管歐洲央行在9月曾一度降息,但瑞士央行似乎認為瑞郎當前的匯率波動是可以容忍的,而未做出類似的反應。而這也引發了一種觀點,即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利差與各自貨幣價值的相關性可能已經降低。 對這種觀點的考驗可能是,在不進一步削減開支、不激起銀行更多憤怒的情況下,瑞士央行能在目前-0.75%的水平上堅持多久,這個水平與丹麥一樣是世界上最低的。在行長喬丹(Thomas Jordan)的領導下,瑞士央行的負利率實驗已接近5年。 “負利率可能已經把水攪渾了,”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策略師Gene Frieda說。“公平地說,負利率與較低的正利率是不同的。” 為了防止瑞郎兌歐元升值,瑞士央行自2015年初以來存款利率一直為-0.75%,官員們一再強調有必要維持與歐元區的利差。但當歐洲央行9月份將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時,瑞士央行卻沒有跟隨。 咨詢公司Wellershoff & Partner的經濟學家阿德里Adriel Jost表示,“對于瑞士央行而言,他們傾向依據利率差異做出決策。但如果這種利差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么重要,他們就不得不做出不同的決定。” 瑞郎最近的相對平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歐洲央行備受期待的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已提前被市場消化。今年5月至9月,瑞郎兌歐元升值約4%,當時兌歐元匯率曾升至約1.08歐元的兩年高點。 預計喬丹及其同僚將維持主要政策利率不變,并在今日晚些時候的會議上重申干預承諾。 調查預測顯示,瑞郎到2020年應該會有所走軟,而期貨數據顯示瑞士央行明年仍不會調整利率。 安本標準投資公司(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投資總監Luke Hickmore表示,在某個時點,市場基本面將會重新確立。他說,瑞士和歐元區之間的差距“只能擴大到這種程度”。“這有點像把橡皮筋綁在一塊磚上——你只能把它拉伸到當前程度,直到它彈回來。” 不過,負利率已經給事情蒙上了陰影。降低已經為負的利率可能會被投資者認為是緊縮而不是刺激,因為它傷害了銀行。 匯豐銀行(HSBC)全球外匯策略主管David Bloom也表示,通過利差來判斷G10貨幣的走勢已不再有用,因為低利率已經顛覆了投資者的行為方式。“市場及其行為方式正在改變——它正在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化,”他表示。[詳情]
來源:金十數據 16年來的首次政策評估、決定央行政策走向的經濟預測更新、拉加德或難再逃避談論政策立場......這次歐洲央行利率決議不缺看點! 周四20:45,歐洲央行即將公布利率決議,雖然市場普遍預計該央行將按兵不動,但這并不意味著這次會議不會掀起市場波動。 尤其是,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將在21:30召開新聞發布會,這可是拉加德上任后的首次利率決議,雖然拉加德此前話風都很緊,在貨幣政策方面表態甚少,但這次如此重要的場合,拉加德或難再逃避。 01講話梳理 截至目前,拉加德上任已一個月有余,公開發言5次,但其對貨幣政策的表態卻寥寥無幾,我們先來整理一下拉加德上任以來的講話。 11月4日,拉加德在前德國財政部長的慶祝會上講話,沒有提及貨幣政策,呼吁加強歐元區的一體化。 11月7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拉加德第一次為自己的政策立場“貼上標簽”——她認為自己既非鷹派也非鴿派,而是一只聰明的“貓頭鷹”。毫無疑問,拉加德再次回避了外界對自己貨幣政策立場的追問。 11月13日,拉加德主持召開其上任后的第一次管理委員會會議,希望能夠彌合委員會內部激烈的意見分歧,承諾在決策出現意見分歧時尋求對話。 11月22日,拉加德在法蘭克福歐洲銀行業大會上發表講話,表示歐洲央行將在近期內開始政策評估,并且將繼續監控貨幣政策的副作用。 12月2日,拉加德歐洲議會一個聽證會上作開場陳述,她表示,管委會9月份的決定表明其對貨幣政策的潛在副作用保持警覺。歐洲央行的寬松政策立場一直是經濟復蘇期間推動內需的關鍵動力,這個立場沒有改變。歐洲央行的首要任務是穩定價格,次要任務是支持歐盟的一般經濟政策,其中可以包括氣候變化問題。 02精選分析 ? 拉加德面臨上任以來的最大挑戰 首先,由于拉加德此前口風太嚴,此次新聞發布會中的講話勢必會被投資者逐字解讀,不容出差錯。 此外,對于市場來說,拉加德是新面孔,對于拉加德釋放出來的信號,交易員以及分析師的解讀可能會不夠準確,畢竟其對拉加德的行事風格并不熟悉。而且,除了要求各國政府增加支出,以及暗示氣候變化可能變得越來越重要外,拉加德尚未透露其政策展望。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就指出,屆時可能會出現溝通不到位造成的市場波動。 ? 或注定與“前任”不同 目前幾乎沒人預計拉加德的首秀會跟德拉基往常的講話一樣,提出出乎市場意料的新政策或者造成市場巨大行情。 回顧過去,在上任僅兩個月之后,德拉基就在其第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中提出了降息,且是兩年來的首次降息,震驚市場。 2012年7月26日,德拉基發表其著名講話“在授權范圍內,歐洲央行已經做好準備,將不顧一切保衛歐元。”當日歐元/美元上漲1.28%;歐洲三大股指大漲超過4%。 2011年以來,由于其強硬的鴿派立場,德拉基主導歐央行利率決議,造成歐元當日下跌的概率超過58%,2014年以來,下跌概率增加至63%,2018年這一比例高達75%,人送外號“歐元殺手”。 再回看拉加德,這位新行長的風格恐跟德拉基相差甚遠。 首先,拉加德并不是經濟學家,在貨幣政策方面缺少經驗,所以免不了要參考其他人的意見,并更傾向先觀望。 此外,拉加德面臨的政策環境也跟德拉基的不一樣。相比當時的歐債危機,目前雖然還是有很多挑戰,但局勢已算是比較穩定,拉加德更可能把重心放在協調各方分歧上面。 ? 此次決議的3大看點 首先是拉加德貨幣政策重點的細微變化。比起可用的貨幣政策工具,拉加德更經常談論貨幣政策的負面影響。目前德國和荷蘭等國家對負利率和央行購債行為爭議頗多,認為這對儲戶和養老金領取者不利,同時還助長了資產價格泡沫、扶持僵尸公司。 拉加德稱,她一直在監控央行政策的副作用。而之前的德拉基是完全不理會這些抗議的,德拉基認為,只要經濟增長和就業總體向好,做出一定犧牲也是可以的。因而,市場尤其關注拉加德口中的“貨幣政策副作用”到底有哪些。 另外,在本次會議中,歐洲央行將更新對未來三年的經濟預測,并給出對2022年的初步預測。自從上次發表預測以來,經濟前景略有改善,歐元區第三季度的增長超過了預期的0.2%,而11月的通脹增長也超過預期,達到1%。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將維持或略微提高其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 而主要的重點可能放在對2022年的預測上。如果歐洲央行如許多經濟學家所預期的那樣,預測三年內通脹率將達到1.7%,這表明歐洲央行認為,9月推出的刺激措施將成功地使通脹達到其低于但接近2%的目標——因此可能無需進一步放松政策。 此外,歐洲央行還會進行2003年以來的首次政策評估。雖然目前分析認為,歐洲央行政策制定者很難做出大的改動,但可能會微調通脹目標。 據知情官員透露,歐洲央行決策者預計在即將進行的政策評估中調整其通脹目標,可能會將通脹目標從目前的“低于但接近2%”調整為2%。 總而言之,目前,市場對于歐洲央行的政策方向是迷茫的。貨幣市場對未來的利率方向沒有明確的預期——報價顯示,到2020年9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只有20%。基準德國國債收益率過去兩個月一直在區間中點附近徘徊。 美銀美林警告,在周四政策聲明發布后,市場可能會重新評估歐洲央行將利率調升至0%的可能性。NatWest Markets建議投資者做空德國債款。巴克萊銀行認為拉加德有可能會無意間誤導市場。[詳情]
原標題:歐銀決議前瞻:維穩不變成定局?聚焦拉加德首秀,通脹預期將是關鍵 北京時間周四(12月12日),歐洲央行將于晚間20:45公布利率決議,市場普遍預期該行將維持利率不變,目前歐洲央行主要再融資利率維持在0.00%,存款機制利率維持在-0.50%,邊際借貸利率維持在0.25%。 隨后21:30該行行長拉加德將召開新聞發布會,投資者也需謹慎留意。這也是拉加德出任歐洲央行行長以來主持召開的首次政策會議,交易員將尋找在她領導下的政策是否會與之前有所不同。 歐洲央行副行長德金多斯此前發表講話稱,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的副作用正變得越來越明顯,他承諾將更密切監控任何不利的后果。 歐洲央行9月下調存款利率至紀錄地位負0.5%,市場認為存在明年進一步調降的空間,即便銀行業者抱怨超低央行利率損及其獲利,并可能阻礙信貸流入經濟領域。 拉加德首秀或強調財政政策影響力 歐洲央行最近重啟了2.6萬億歐元的債券購買計劃,并將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因未能將通脹推升至略低于2%的目標。拉加德表示,考慮到全球經濟發生的變化,政策評估的一個關注重點將是確定其低于但接近2%的通脹目標是否仍然有效。 評估將著眼于目標是否應該是對稱的,也就是說,目標應用于應對高通脹和低通脹,而不僅僅是后者,在實現目標方面,歐洲央行是否應該有一定的余地,或者說是否應該有一個容差范圍。 此次決議為拉加德上任歐洲央行行長以來首次主持貨幣政策會議,料延續10月決議的基調,呼吁維持耐心,使寬松政策傳導至經濟實體和通脹前景,預計她還將強調政府財政政策的影響力,正如此前表示歐洲央行寬松政策如果獲得財政政策支持,將會更多地實現目標,產生更少的負面影響。 未來是否會進一步實施寬松政策?通脹預期將是關鍵 歐洲央行將在日內公布宏觀經濟預期,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將維持或小幅上調經濟增速和通脹預期。 市場將重點關注2022年的預期,若歐洲央行將未來三年通脹預期設在1.7%(市場普遍觀點),這將意味著其認為9月實施的刺激措施能提振通脹至低于但接近2%的目標水平附近,也就意味著歐洲央行無需進一步放寬政策。 通過對經濟學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歐洲央行已經結束降息周期,盡管經濟增長仍面臨持續下行風險。經濟學家預測,歐洲央行管委會將在明年9月調整其政策指引。目前,它承諾利率將維持在當前或“更低”水平,直至通脹穩定地回到目標。 隨著官員們越來越擔心負利率的影響,加上行長拉加德即將宣布一項戰略評估,大多數受訪者表示未來兩年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將處于“自動駕駛”模式。經濟學家現在預計,央行的下一步行動將是加息,時間節點在2022年第一季度。 受訪者認為,債券購買極有可能持續到2021年底。他們預計每月220億美元的購債步伐要到計劃結束前的一個月才會發生變化,而股票等新資產類別也不會添加進來。這可能反映出拉加德不希望揭開舊傷疤——在9月政策決定中,QE成為異議的核心。 經濟前景仍然令人擔憂。雖然近來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下滑可能正在觸底,而國際貿易的緊張局勢也有望緩解,但經濟學家預計歐洲央行不會對其經濟展望做出重大調整,依舊視衰退為近在眼前的風險。 投行觀點 新西蘭ASB銀行 預計,歐洲央行不大可能會在本周會議上調整貨幣政策,預計歐洲央行可能在本次會議上宣布對其貨幣政策戰略進行全面評估。 富國銀行 表示,由于經濟數據好轉,官員缺乏明確信號,加之需要時間讓9月份的大規模寬松措施逐步傳導至整個經濟領域,預計歐洲央行將在明年3月,而不是今年12月降息。 丹斯克銀行 預計,歐洲央行本周政策會議不會出現新變化。考慮到未來數月內歐洲央行的前瞻指引和新資產購買計劃都已經設好,因此料近期不會改變策略,預計匯市在本周新聞發布會期間不會波動太大。 巴克萊 經濟學家表示,預計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將在12月會議上重申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采取寬松立場的重要性,并呼吁歐元區各國政府通過財政政策來支持歐洲央行的行動。 瑞銀 認為,在上任后的首次利率會議上,拉加德的首要任務是團結意見有所分歧的管委會,而非立即宣布采取其他政策行動,預計歐洲央行至少要到2021年才會對政策做出調整。 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 預計,歐洲央行12月利率決議不大可能進一步采取寬松政策,降息幾率極低,料不會對經濟預期做出更大調整,但預期核心通脹將逐步上升。[詳情]
原標題:財經觀察:美聯儲利率“暫停鍵”能按多久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1日電 財經觀察:美聯儲利率“暫停鍵”能按多久 新華社記者楊承霖高攀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1日結束本年度最后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1.5%至1.75%不變,結束7月以來的利率“三連降”,并向外界釋放出未來將“按兵不動”的信號。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當天表示,美國經濟前景尚好,當前貨幣政策“到位”,能夠支撐美國經濟、就業和適度通脹。這一表態進一步強化了外界對美聯儲將暫停利率調整的預期。 受全球經濟放緩、經貿緊張局勢和多重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美聯儲利率政策在今年實現“大轉彎”。在2018年12月最后一次加息后,美聯儲在今年1月暫停加息,并在今年7月、9月、10月連續3次降息,降息幅度達75個基點。 利率“三連降”后,大部分美聯儲高層公開表示利率調整已到位,并預計明年利率將維持在當前水平。美聯儲當天發布的季度經濟預測也顯示,今明兩年聯邦基金利率預期中值均為1.6%,位于當前利率目標區間內。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分別增長3.1%、2%、2.1%。同時,美國勞工部統計顯示,11月份美國失業率降至50年來最低的3.5%,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2.3%。 鑒于美國經濟勢頭尚屬良好、就業充分、通脹溫和,不少分析人士預計明年美聯儲或將不再調整利率。投資銀行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在研究報告中表示,明年美聯儲無論是降息還是加息“門檻都很高”,預計明年利率將保持不變。 不過,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引發今年美聯儲降息的負面因素明年仍將存在,經濟前景依然充滿變數,一旦局勢發生顯著變化,美聯儲仍有可能調整利率。 工銀國際經濟學家程實和錢智俊聯合撰寫的最新研究報告認為,近期美國利好經濟數據支撐了美聯儲暫停降息的決定,但“深層次的長期隱憂并未消散”。報告預計,2020年美聯儲大概率至少降息一次,降息窗口有望在年中打開。 鮑威爾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近一年來美國經濟面臨一系列重大挑戰,為了給美國經濟提供“緩沖”和“保險”,美聯儲采取了降息策略。他強調,利率政策不設預定路徑,如果經濟前景出現“顯著變化”,美聯儲將做出反應。 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利表示,到目前為止美聯儲一直保持靈活,這種狀態并沒有發生改變。 [詳情]
原標題:美聯儲明年加息夢碎!黃金多頭迎來大爆發 周四(12月12日)亞市盤中,現貨黃金延續隔夜升勢,最新交投于1475美元/盎司附近。此前隔夜美聯儲暗示將保持利率不變,減輕了交易員對明年利率攀升風險的擔憂,黃金受上述利好推動大幅走高。 美聯儲當天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例會后發表聲明說,10月以來的信息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保持強勁,經濟活動溫和擴張,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盡管家庭消費強勁增長,但企業固定投資和出口仍然疲軟。最近12個月里,美國整體通脹率以及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通脹率均低于2%。 聯儲的最新經濟預估顯示,在17位決策者中,占絕對多數的13位預計將保持利率不變至少到2021年。聯儲還預期2020年經濟將為何增長,低失業率將保持在低位。 鮑威爾表示,在考慮未來升息前,他傾向于讓通脹上升,并將其維持在高于央行目標的水平。鮑威爾聲稱,“為了使利率上升,我希望看到持續的、顯著的通貨膨脹。在提高利率以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之前,通貨膨脹必須顯著且持續地上升。這是我的觀點。” 鮑威爾還告訴記者,FOMC可能會考慮必要時擴大與儲備金管理相關的國債購買行動,將附息國債納入其中,以緩解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壓力。 美聯儲隔夜的利率決議顯然不如市場人士此前預期的那樣鷹派。聯儲做出此番評估之際,美國經濟成長頗具韌性的跡象曾減弱了對黃金的避險需求。利率升高會降低黃金的吸引力,因為黃金不會創造利息。盡管這種金屬今年迄今上漲了約15%,但從9月創下的六年高位下跌了逾5%。 “黃金樂見利率走低,而利率沒有上升的事實可能被解讀為利好,”ED&F Man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Edward Meir在電話中說。“他們可能看起來沒那么鷹派,也給市場帶來了進一步寬松的希望。” 期貨交易員的定價顯示,他們預計到2021年上半年美聯儲將降息25個基點。 而隨著美聯儲決議落下帷幕。市場接下來的焦點料將轉向今日的歐洲央行決議和英國大選。 針對黃金接下來的走勢,機構economies.com撰文進行簡要分析,認為金價還有上漲空間。economies.com指出,黃金價格進一步上漲,突破1467.00水平,暗示金價盤中有望實現進一步上漲,可能觸及1489.00,然后再次回落。因此,在黃金日圖收于1467.00美元后,預計本交易日將偏向看漲。 花旗分析師Paul McTaggart等人在周三的報告中寫道,隨著新興市場前景改善,全球經濟增長或“小幅提高”,大宗商品有望在2020年受益。花旗中期看好黃金,并認為未來12-18個月金價將在1425-1675美元/盎司的區間上軌。 此外,富國銀行(Wells Fargo)實物資產策略主管John LaForge表示,由于一系列基本宏觀經濟因素,大宗商品在2020年的表現將超越其它資產。“鉑金將是第一。黃金排在第二位。而鈀金目前處于的高位絕對令人難以置信。” 巴克萊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預測,在2020年,黃金將跌至1425美元,2021年則會進一步下跌至1400美元。預計2020年和2021年白銀價格均為17.50美元/盎司。[詳情]
美聯儲抵抗負利率行勝于言——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點評 文 | 華泰宏觀 李超 / 劉天天 內容摘要 >> 美聯儲不降息不代表不寬松,美聯儲的寬松是用擴表替代降息 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保持在1.5%-1.75%不變,委員會全票通過此項決定。鮑威爾的措辭表態中,重點強調了低通脹的風險,美聯儲需要保持政策寬松來促使通脹達標。我們認為,這表明美聯儲未來收緊貨幣政策的門檻在提高。當前美聯儲不降息不代表不寬松,美聯儲的寬松是用擴表替代降息,避免過早走向零利率下限,從這一點來看,美聯儲抵抗負利率是行勝于言。議息會議后,美債收益率下跌,表明市場認為擴表操作不一定能帶來經濟的企穩。此前美債收益率的走勢已反映了政策層面的寬松,但是沒有反映在政策刺激下經濟可能企穩的看法。 >> 點陣圖顯示2020年美聯儲將按兵不動 12月會議聲明有一點變化:刪去了“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性”這一措辭。在經濟預測中,美聯儲下調了聯邦基金利率的預估中值,未來三年的利率預測分別降至1.6%,1.9%和2.1%。點陣圖顯示2020年美聯儲或將按兵不動,17名官員中有13名預計利率將保持不變,而4名官員認為適合加息。美聯儲保持GDP預測和PCE預測不變,表明美聯儲在連續降息三次后,對于未來的前景展望并沒有變得更加樂觀,鮑威爾表示貨幣政策需要時間來發揮作用。美聯儲僅下調核心PCE2019年的預測值,但全面下調了未來三年的失業率水平,預計2020年失業率將從3.7%降至3.5%。 >> 年末是否會再次出現流動性危機? 鮑威爾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年底的時候貨幣市場利率暫時上行并不少見,壓力似乎可控,美聯儲隨時準備根據需要調整措施。但鮑威爾也強調,目的并不是消除所有的波動。年底流動性壓力較大是在兩個時間點:12月16日和12月31日。其中12月16日是國債發行的繳款日期疊加上企業的季度繳稅,而12月31日是年底季末,過往市場流動性往往較為緊張。美聯儲近來持續進行回購操作和購買國債,12月4日的銀行體系準備金余額已較9月18日上漲11%,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上升幅度也接近6%,我們認為,年末時點的流動性緊張大概率不會有9月嚴重。 >> 2020年中美貨幣政策的共性一:均出現了擴表替代降息的行為 我們認為,明年中美貨幣政策有兩個共同點:第一、都出現了擴表替代降息的行為。美聯儲當前擴表計劃至少持續到明年二季度,600億每月的擴表規模也較為可觀,大大減少了降息次數。我們預計,明年上半年降息和擴表不會同時出現,而下半年存在降息一次的可能。12月11日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隱含的2020年底前的降息概率從議息會議前的63%小幅上升到議息會議后的69%。而中國這一邊,高通脹會限制利率政策,貨幣政策仍以擴信用為主,擴信用主要針對“好項目”的優質信貸投放+“類地產”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 2020年中美貨幣政策的共性二:經濟想要企穩最后的落足點都在貨幣政策 第二、不同于市場的邏輯,我們強調經濟想要企穩光靠財政政策是不夠的,最終必定是依靠貨幣政策寬松,來為財政政策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支持。美國聯邦政府赤字不斷攀升,為了彌補財政虧空,政府只能依靠不斷發債。在8月暫停債務上限之后,美國國債發行速率出現提升,所以擴表是對財政寬松形成積極配合。中國這邊同樣也是,明年一季度可能會有集中的信用釋放。9月PSL在持續凈回籠5個月后首次出現凈增量,10月進一步放量到750億元。我們預計,2020年一季度PSL投放量單月可能達到1000億以上,所以是明顯的擴表行為,政策性金融發力或將對沖經濟下行。 風險提示 美國財政政策發力不及預期。 風險提示 美國財政政策發力不及市場預期。 (本文有刪減)[詳情]
來源:喵哥交易解惑 美聯儲的點陣圖每三個月發布一次。通常是在3、6、9、12這四個月份發布。 在2019年之前,雖然美聯儲每個月都要開會議息,但是只有上述四個月份美聯儲主席才會開新聞發布會。普通月份里,通常都只是宣布利率決議和美聯儲貨幣政策聲明。點陣圖就是在上述四個月份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聲明以及經濟前景預期一同發布的。 我個人覺得點陣圖每季度發布一次是和美聯儲之前這種高冷做派有一點關系的。不過后來美聯儲覺得跟市場溝通太少,一些政策會被誤讀,覺得有必要多做解釋說明,于是決定從2019年起,美聯儲每個月發布利率決議之后都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美聯儲主席將要接受采訪,并與市場溝通未來的貨幣政策。不知道未來點陣圖的發布頻率是否會因此而改變。 先來看兩張圖: 第一張圖是美聯儲2019年3月21日利率決議之后發布的點陣圖。 第二張圖是美聯儲2019年6月20日利率決議之后發布的點陣圖。 我結合上圖先介紹一下圖中的內容: 點陣圖橫軸有4個刻度,分為4列,分別標記為當前年份,未來兩個年份,以及長期。 點陣圖的縱軸則表示利率區間。比如我們看第二圖的第一列最上面的一個實心圓點,它位于2.5-2.75這個區間。這個區間就是利率區間。而在第二列和第三列中,分別有一個實心圓點位于3-3.25的利率區間。 每一列的每一個實心圓點分別代表一個做出預測的美聯儲委員。就是你平時看數據消息時會刷到的xx聯儲主席xxx將于10分鐘后出席xxx活動并將發表關于xxx的講話。對,他就是點陣圖上的一個實心圓點。至于是哪一個,這個無法確認,因為圓點不記名。 點陣圖的每一列最多可以有19個圓點。也就是19名美聯儲委員。其中美聯儲官員有7人,包括1名美聯儲主席,1名美聯儲副主席,以及最多5名美聯儲理事。另外是紐約聯儲主席和11名地方聯儲主席,比如芝加哥聯儲主席,亞特蘭大聯儲主席等等。 有些時候由于沒有合適的人選,或者其它原因,美聯儲的理事會有空缺,如當前算上主席鮑威爾在內,美聯儲官員一共有5人,有2個職位空缺。所以我們在點陣圖上就只能看到17個實心圓點。 11個地方聯儲主席的名額是確定的,但是具體人選會有更迭。每個地方聯儲的主席人選是由地方聯儲的董事會選舉。董事會的成員由各行各業的一些人士擔當。地方聯儲主席會自動進入美聯儲擁有點陣圖的投票權。 每個參與點陣圖的委員需要分別預測4個時間周期的美聯儲利率區間。 要特別特別注意,這個預測并不是該委員自己的利率前景預期。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他在今年7月的兩次講話中都明確表示,2019年年底前應該降息50個基點。 年初的美聯儲基準利率是2.25-2.5%,如果降息50個基點,就應該是1.75-2%。 如果埃文斯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并且根據自己的判斷做預測,那么在6月發布的點陣圖里,代表埃文斯的那個實心圓點應該在四排的最下面一檔利率區間。 但是,按照美聯儲的官方說法,點陣圖并不代表委員的個人判斷,而是每名委員根據自己對經濟前景以及對聯儲其它委員的認知,綜合預測出美聯儲對應周期將會實行的實際利率區間。這一排有7個圓點,說明有7位官員認為2019年末美聯儲的基準利率區間在1.75-2%。 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坑:有些委員實際上無權對美聯儲的利率決議進行決策。即便他本人是個大鴿派,但是如果有權做決策的委員多是鷹派,那么他很可能非常理性的認為美聯儲的實際利率區間會高于自己認為的合理利率區間。于是,在點陣圖上,盡管他個人可能非常激進,但是實際代表他的那個小圓點卻并非是最激進的那一個。 說到這里,就要說美聯儲的票權問題了。 盡管最多有19名官員,但是每個年度只有部分官員具有利率決議的表決權。其中美聯儲的主席、副主席、理事全部擁有永久票權。他們最多擁有7張票。紐約聯儲主席擁有永久票權。11個地方聯儲主席中每個年度有4個聯儲主席擁有票權,按照一定規則順序(比較復雜,就不具體講解了),每個年度輪流擁有票權,但11個地方聯儲總票數為4票是不變的。 因此,美聯儲最多可以有12名票委,而在2019年度,實際有10名票委。這10名票委有權投票對利率調整做出決議。而其他人只能參與討論,表達意見,沒有投票權。 這里說句題外話。特朗普希望降息,他可以通過提名2位鴿派傾向的理事加入美聯儲,來影響美聯儲的利率決策。實際上他也確實是打算這樣做的。但是能夠完全聽任他擺布的專家學者本身就很少,還得是鴿派傾向就更少,更重要的是,他的提名還要通過國會的批準。前段時間,特朗普確實找到了人選,但是在提名之前當事人就放棄了,因為這兩個提名都被挖出了“污點”,被媒體針對性攻擊,精神上不堪重負,最終選擇放棄提名。 說回正題,我上文提到的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在2019年是擁有票權的。因此,當他準備講話,并且表達了降息觀點后,就會對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他有投票權。而有些地方聯儲主席,雖然反對降息,但是由于沒有票權,所以他的講話對市場的影響就非常有限。 除了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外,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博格、堪薩斯聯儲主席喬治是另外3名2019年輪值票委。因此,如果你在刷數據時發現他們將要講話,就需要警惕市場可能會產生較大的波動了。 根據點陣圖中每個點對應的利率區間,我們可以計算出對應年度的利率區間中值。雖然媒體會將這個中值解讀為美聯儲的利率前瞻指引,但是你看了上文之后應該能意識到,這個中值中包含了非票委的意志。并且票委的利率主張也存在變化的可能。其他委員在早先的預測里是無法預知這種改變的,因此點陣圖的中值就會與票委的最新意志發生偏離。 比如從3月份的的點陣圖中我們看不到有委員預測降息,但是三個月后,有多達7名委員判斷美聯儲會在2019年降息一次。這可能是在聯儲會議的溝通中有委員表達了對通脹低迷或經濟前景的擔憂。甚至有委員提出了美聯儲需要降息,而且很可能不止一位。于是在6月的點陣圖中,一些委員預測希望降息的意愿將會在年底前實現。而希望降息的委員中,可能就包括埃文斯,因為他有票權,他比其他委員有更大的可能改變委員們的預測結果。 所以,如果媒體文章上說,美聯儲預期2019年度降息一次,你要清楚,這不是真的,這只是根據中值計算的結果,存在偏差以及發生變化的可能。尤其是預測的時間段越遠,出現偏差的可能越大。你們可能不知道,在2018年上半年的時候,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將在2019年加息四次。但是,我們看看現在的“美聯儲觀察”卻預測2019年可能會降息4次。這個偏差會讓人抓狂。 我們來具體計算一下2019年3月和6月的點陣圖中對2019年度利率區間的預測值: 為了方便計算,我以區間低值計算,結果加上0.25%就是利率區間。 3月:(2.75*2+2.5*4+2.25*11)/17=2.3676 3月點陣圖中最低檔利率區間就是當時美國的基準利率區間。這意味著沒人認為會降息,并且有4人認為會加息25個基點,2人認為會加息50個基點。可見在年初時,美聯儲內部還是偏鷹派的。 計算出的利率區間低值是2.37比實際利率區間高了0.12%,這說明3月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可能會在2019年維持利率不變或最多加息1次。 6月:(2.5*1+2.25*8+2*1+1.75*7)/17=2.0441 到了6月,認為利率仍然維持不變的人數從11人降至8人。認為仍然會加息一次的人數從4人降至1人。沒人認為會加息2次,但是有多達7人認為會降息1次。 計算出的利率區間低值是2.04%比基準利率低值低了0.21%,說明在6月時美聯儲官員們對2019年底的利率區間預測出現的鴿派轉向。認為到年底時將會降息1次。而相對于3月時來說,利率區間中值出現了0.32%的下降。 在8月降息之后,美聯儲實際上已經兌現了6月點陣圖給出的前瞻指引。而市場對美聯儲下半年的降息預期仍然非常強烈,如果出現連續性的降息,則意味著美聯儲的點陣圖將與實際利率區間發生很大偏差。 所以,還是要強調一遍,盡管很多財經媒體將點陣圖稱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前瞻指引。但實際上它的參考意義遠不如“美聯儲觀察”,因為后者是通過真金白銀對利率變化下注。 不過,點陣圖仍然有意義,它可以讓我們觀察到美聯儲委員對利率主張的趨勢性變化。根據經驗,他們的主張會相對保守,以避免給市場造成太大的沖擊。因此,我們在過去曾看到過美聯儲點陣圖對加息的預期是漸進的增加的,隨后又漸進式的下降,直到出現由加息向降息逆轉。而2019年6月的點陣圖正是一份利率主張出現逆轉的點陣圖。那么,我們就有理由推測,美聯儲在9月發布點陣圖時,會有更強烈的降息預期出現。而這將會是市場對下份點陣圖的預期。如果屆時點陣圖的中值與預期出現偏差,就會導致市場較大的波動。 對于點陣圖中2020年度甚至更遠周期(超過半年)的利率預測我覺得是沒有必要分析的。因為票委會發生變化,經濟數據會出現變化,票委的貨幣政策主張也會發生變化,變量如此多,預測的價值非常低。 通過上述介紹,我們能意識到,點陣圖具有較高的欺騙性。但是由于是美聯儲發布的,被媒體廣為引用,卻給人一種非常權威的感覺。讀了這篇文章,你應該對美聯儲點陣圖的形成機制加深了解。 所以,比起點陣圖給出的利率中值預測,我們應該更多關注具有票權的官員講話內容,他們才是美聯儲利率決議的主導者。尤為重要的是,要關注他們的利率主張是否發生變化。因為最終還需要10名票委投票做出決議。只有某個主張有多數票委支持,這個主張才能在美聯儲的利率決議中實現。 對于點陣圖來說,它的最大缺陷在于更新頻率太低,跟不上經濟數據變化。而且點陣圖的權重與美聯儲利率決議的票委權重不相同。這兩個原因導致了事后來看,點陣圖時常會給出非常離譜的指引。 對于利率指引,我更推薦關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和“美聯儲觀察”的變化。[詳情]
原標題:美聯儲議息并無驚喜,歐央行或同樣按兵不動 美聯儲一連兩日舉行今年最后一次議息會議,議息后維持利率不變。 北京時間12月12日凌晨,美聯儲會后發表貨幣政策聲明稱,“目前的貨幣政策立場適當支持經濟擴張,經濟增長呈現穩定但增長步伐緩慢,通脹仍然處于2%以內”。美聯儲暗示,貨幣政策將較長時期維持在目前水平,但表示將繼續監察未來經濟數據對前景帶來的啟示,包括環球經濟發展及美國通脹低迷情況。 ATFX分析師陳康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由于10月末已經進行過一次利率決議,所以本次利率決議結果將主要取決于美國11月份各項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上周五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顯示,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總數為26.6萬,高于10月份,失業率也下降至3.5%,整體來看,勞動力市場表現良好。就業人數的增加,代表自今年8月份開始的降息舉措取得一定成效。 會后聲明也放棄之前有關經濟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的措辭,重申就業增長穩定,通脹低于目標。 2019年,美聯儲共進行了3次降息操作,今年7月31日,美聯儲宣布自2008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2%至2.25%的水平;9月18日,美聯儲再次宣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到1.75%至2%的水平;10月30日,美聯儲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1.5%至1.75%的水平。 目前,外界關注下一年美聯儲的動向。美聯儲會后發表的利率點陣圖顯示,明年不會加息,2021年只會加息一次。 “伴隨利率變動的,是美國自年初開始不斷下挫的通脹率數據。在已經公布的10個月數據中,只有4月份CPI達到了美聯儲長期調控目標2%,其他月份均低于該值。雖然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降息是因為迫于特朗普的壓力,但經濟指標的趨壞,也構成了美聯儲決策的核心因素。展望2020年,美聯儲貨幣政策還將受制于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動,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也將更多取決于特朗普的‘參考意見’,而鮑威爾的自主空間將被大大壓縮。這對于美國經濟和美元指數來說,都是持續性的利空因素。”陳康表示。 Cambridge Global Payments首席策略師Karl Schamotta也認為,美聯儲訂下的再減息門檻相當高,也反映其對美國經濟整體看法樂觀,并預期通脹有一段時間仍未能重返2%指標。 今日市場將關注歐洲方面動態。北京時間12月12日晚間,歐洲央行將舉行利率決議會議,隨后央行行長拉加德(Chiristine Lagarde)將召開新聞發布會。本次歐洲央行會議是拉加德自11月正式上任以來的首次政策會議。有分析師表示,歐央行此次仍會將重點放在評估9月會議上推出的“綜合措施”。因此,拉加德也不會有立即采取政策行動的壓力。 不過,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稱,歐洲央行本周不會調整利率,但會議將受到密切關注,因為這是拉加德上任以來的首個貨幣政策決定。她的發言以及是否將更新對未來政策的評估都是值得關注的熱點。 歐洲央行官網顯示,目前的存款機制利率維持在-0.5%,主要再融資利率維持在0.00%,邊際借貸利率維持在0.25%。 (國際金融報記者 袁源)[詳情]
原標題:美聯儲保持利率不變或維持至明年底 中國央行如何行動? 來源:新京報 北京時間12月12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年內最后一次議息會議結果,一如市場預期,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1.5%至1.75%不變,暫停了今年7月份以來“三月三降息”的節奏。 美聯儲會后發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多數人預計將維持當前利率水平至2020年底,2020年利率則可能再度上升。 會議紀要刪除不確定性表示美聯儲內部共識加強 當地時間10月10日-11日,美聯儲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議,在本次會議聲明中,美聯儲刪去了關于前景具有不確定性的表述。在上一次會議上,美聯儲10月31日發布的會議聲明中,對于FOMC決定降息25個基點的行為描述為:“該行動支持委員會的觀點,即認為經濟活動持續擴張、勞動力市場狀況強勁以及通脹接近委員會2%對稱目標是最有可能的結果,但該前景仍有不確定性。”本次會議聲明對于維持利率不變的描述為:“委員會認為,當前的貨幣政策立場適合支持經濟活動的持續擴張,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狀況以及接近委員會2%對稱目標的通脹。” 另外,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在本次會議上獲得全票通過,上次會議降息的決定遭到了兩票反對,薩斯城聯儲主席喬治和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在當時更傾向于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在1.75%-2.00%。這顯示,美聯儲內部分歧明顯減少。 本次會議聲明顯示的美聯儲對于經濟狀況的判斷基本與上次會議一致,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經濟活動以溫和的速度增長,總體通脹率和核心通脹率都低于2%。在會議后的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通脹始終低于2%是不健康的,美聯儲致力于實現2%通脹的目標,盡管目前使得通脹回到2%具有挑戰性,但美國通脹接近目標的程度比別的經濟體要好。 近期美國就業數據超出預期,11月非農就業數據回暖,新增非農就業人數26.6萬人,大幅超出預期的新增18.3萬人,失業率降至3.5%。通脹方面,12月11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數據,11月美國CPI同比上升2.1%,較上月環比上升0.3%,均高于預期值。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美聯儲關注的通脹指標PCE(個人消費支出指數)穩定在1.3%,這表明通脹狀況持續處于溫和水平。另外11月美國失業率繼續處于40年來的歷史低位。以上重要經濟指標對美聯儲本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形成支撐。更為重要的是,近期英國脫歐等重大外部風險事件有所緩和,這導致美聯儲在聲明中刪掉了10月份曾說過的“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性”的措辭,意味著驅動之前美聯儲連續3次降息的重要因素發生變化,這是美聯儲決定按兵不動的最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美聯儲本次會議決定維持超額準備金率(IOER)在1.55%不變,主要意在穩定市場流動性水平。王青表示,此前美國隔夜回購利率飆升現象主要是由于前期美聯儲持續縮表導致銀行存放在美聯儲的現金水平下降所致,本次維持超額準備金率不變是為了防止該現象再度發生。當前美聯儲已采取購買短期債券的方式(600億美元/月),來確保銀行體系擁有“充足的儲備”。 多數委員預計當前利率將維持至2020年底,2021年可能加息 美聯儲會后公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多數委員認為當前利率將維持至2020年底不變,2021年則可能上升。17名委員中有13名委員預測,到2020年底,聯邦利率區間將保持1.5%-1.75%不變;還有4名委員預計將加息25個基點至1.75%-2.0%。到2021年,則只有5人預計將維持現有利率水平不變;其他12人均預計利率將上升,其中4人預計加息25個基點,5人預計加息50個基點,3人預計加息75個基點。 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必須看到通脹大幅度持續上升,才會加息。 對于接下來的經濟預測,美聯儲本次會議預期與9月份基本相同。2019年、2020年、2021年實際GDP增速預期中值分別為2.2%、2.0%、1.9%,與9月預期值相同。 通脹預期也基本保持一致,2019年、2020年、2021年PCE通脹預期中值分別為1.5%、1.9%、2.0%,均與9月預期值相同。不過本次對2019年核心PCE通脹預期有所下調,本次預期中值為1.6%,9月預期為1.8%。 本次的失業率預期則相較9月份有所降低:本次對2019年、2020年、2021年失業率預期中值分別為3.6%、3.5%、3.6%,9月的預期分別為3.7%、3.7%、3.8%。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褚建芳認為,盡管美聯儲預計利率將在2021年開始小幅回升,但結合其對未來三年通脹及核心通脹均未超過2%的預測來看,其未來重啟加息的概率較低,美聯儲的降息周期暫停但難言結束。他預計,美聯儲明年下半年存在再度降息的可能性。 褚建芳還提出,需要關注失業率可能在2020年某個時點出現拐點的可能,因為失業率作為經濟最滯后的指標之一,其拐點或顯著的變化可能帶來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和資產價格的較大影響。歷史數據來看,美國失業率拐點往往與美股等資產價格的拐點同時出現,原因在于就業市場的顯著變化意味著企業盈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開始試圖減少雇用,同時其也會通過影響居民收入來影響消費增速。 王青表示,展望2020年,伴隨美國財政刺激效應的進一步減弱,大選之年的美國經濟存在進一步走弱的風險,這也是目前國際主流機構對2020年美國經濟走勢的一致預期。因此盡管本次會后發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將在2020年保持政策利率不變,但不排除明年伴隨就業及經濟下行風險顯現,美聯儲重啟降息操作的可能。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點陣圖、經濟預測以及貨幣政策利率幾乎未變體現出美聯儲進入觀察,同時對通脹的關注也為明年可能的繼續寬松埋下伏筆。 芝商所(CME)“美聯儲觀察”工具12月12日顯示,美聯儲明年1月維持當前利率在1.50%-1.75%區間的概率為91.1%,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8.9%;到明年3月維持當前利率在1.50%-1.75%區間的概率為83.1%,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16.1%,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0.8%。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是否受影響? 本次美聯儲會議決議公布后,美股受影響不明顯,美元則出現下跌。截至周三收盤,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漲,道指漲0.11%,漲約30點;標普500指數漲0.29%,納指漲0.44%。 在利率決議公布不久,美元指數短線拉升約10點,后持續下挫約30點,創近5個月新低至97.04,險守97整數關口。周三紐約尾盤,美元指數跌0.34%報97.1484。離岸人民幣則從公布前的7.032左右漲至7.026左右。 市場普遍認為,由于美聯儲本次會議結果已被廣泛預期,因此無論對美國國內市場,還是對我國股市、匯市都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在美聯儲7月-10月三次降息中,中國央行均未跟進,本次央行是否會有動作?王青表示,近兩年美聯儲貨幣政策方向經歷了一個劇烈調整過程,其中2018年連續加息4次,2019年又連續降息3次,但對我國央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并未產生明顯的直接影響,兩國貨幣政策之間的關聯性在減弱。其背后的原因在于,這段時間我國貨幣政策目標主要是在逆周期調節、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以及控制通脹預期之間把握好平衡,在監管層積累了較為充分的匯市調控經驗后,人民幣匯率因素在貨幣政策權衡中的地位實際上有所下降。這使得我國央行在貨幣政策執行中可以更加突出“以我為主”的原則,以美聯儲加息、降息為代表的國際金融環境變化,對我國貨幣政策的直接影響隨之弱化。不過,盡管相互關聯性在減弱,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美兩國均處于正利率狀態,因此未來兩國都擁有一定的貨幣政策調整空間,這也是當前兩國貨幣政策的一個共同特征。 展望2020年,無論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還是再次啟動降息,國內貨幣政策跟進調整的可能性仍將較低。鑒于2020年我國穩增長剛性增強,經濟運行仍存在一定壓力,王青預計,央行將進一步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政策利率(MLF操作利率)繼續下調的可能性比較大。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編輯 徐超 校對 劉軍 (本文有刪減)[詳情]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