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攻同城配送的順豐同城(9699.HK)公布了其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半年報業績,期內錄得收入68.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升近兩成;總單量按年增長超過三成,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達約6,220萬;公司亮點在于,繼上年首次轉虧為盈后,盈利狀況得到進一步穩固及提升,本次半年凈利已超上年全年。
總結公司高質量增長態勢,邏輯符合預期,就是四大因素促協同效應凸顯而來。
一是“業務結構優化”成果顯著,優質客戶貢獻明顯。由于順豐同城較強的同城配送能力,優質客戶及各大流量平臺合作規模不斷擴大,期內新增合作商家超過6,000間,活躍商家達55萬,活躍消費者達2,190萬,KA客戶新簽訂單收入實現高雙位數的增長。以零售消費場景為例,收入同比提升32.4%達16.66億元。
二是“最后一公里配送”商業模式得到進一步驗證與強化。該分布收入同比增長20.3%至28.41億元;“收件”和“半日達”等同城快運收入同比翻倍,日均收件量已突破百萬單。
三是“鄉縣市場”加速發展。公司重點關注的下沉市場,已達1,200城,覆蓋率68%;期內來自縣級城市的收入同比增長51%,未來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四是“AI智能管理”提質降本增效。配送管理后臺強大的數字化能力,線路規劃、人員調配及配送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效率與效益雙增。同時,公司針對“最后一公里”業務,試點無人配送車+網點集散+騎手接駁,目標是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由于市場有良好的預期,順豐同城股價自6月初逆勢創下歷史次高位后,于業績公告前曾隨大市一起主動回調,8月初重構升軌。鑒于公司商業模式不斷得到業績的驗證與強化,盈利能力不斷提升,中、長線股價表現仍有較大潛力可挖,再破歷史高位可期,值分段收集,止蝕9.26元。
大行美銀證券亦于績后將目標價由11.2元上調至13.2元,距上周五(8月30日)收市價10.76港元有22.7%潛在升幅。疊加公司8月中旬入選恒生綜合指數在內的恒生指數系列成份股,料將獲部分指數基金補倉;而隨著該股于9月9日將取得進入港股通資格,獲南向資金關注,其潛力不可不察。
(本文作者介紹:國內外多家金融機構專業經驗,數家陸港財經專欄作家。)
責任編輯:楊賜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