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李德林
德意志銀行一改往日的持重,在2025年的春節向世界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中國未來將在全球經濟版圖上占據主導地位,甚至連美國的資本都不得不向中國靠攏。
當華爾街看到德國人的報告時目瞪口呆,難道德國人瘋了嗎?很快,華爾街的老板們掐掉了剛點燃的雪茄,以高盛為首的大行們開始重新審視新時代的中國,因為圣誕節之后,硅谷和白宮已經陷入DeepSeek的恐慌之中,高盛直接拋出“2025年MSCI中國指數可能漲幅高達28%,平均收益率在14%左右”的預測數據,立即點燃了華爾街對中國的激情。
特朗普一直說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因為中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成為GDP全球第二的大國。無論是在國際經濟實力,還是地緣政治的話語影響力,中國的國際地位都在快速地提升。特朗普試圖讓美國回到門羅主義,在馬斯克的輔佐下,白宮正在砍掉很多伸出美國國境的手,通過貿易保護的方式讓美國的技術推動制造業的回流,起到強基固本的作用。
美國的手術刀伸向官僚集團時,德意志銀行的吶喊難道不擔心特朗普的理想實現了?高盛的樂觀到底是臨時的投機?還是他們真的發現了中國的機會?持重的德國人有他們的倔強和堅持,德意志銀行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在以遠低于全球市場的成本主導全球制造業,并且這種趨勢難以逆轉。2023年的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為3.4萬億美元,美國1.8萬億美元。
中國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十一屆三中全會初期,政策指引說,中國要在汽車、鋼鐵、建筑材料方面下功夫。現在,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30%,遠超美國和歐盟之和,不僅在鋼鐵、電子、通訊設備、造船等領域位居世界第一,高鐵、清潔能源等復雜產業鏈更是保持絕對優勢。汽車領域歐美日韓壟斷了百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成了全球銷量王者。
特斯拉掀起的電動汽車旋風,中國以比亞迪、華為為首的電動汽車領域的頭部企業,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國彎道超車的能力。中國的電動汽車擁有該領域大約70%的專利,和5G和6G通信設備的情況也類似。2023年,中國申請的專利幾乎占全球的一半。考慮到中國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畢業生數量超過全球其他國家,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下去。
人才是中國得以從傳統制造業向精密制造轉變的關鍵。現在中國不僅擁有和吸引全球人才的能力,美國為首的許多國家人工智能等領域的STEM畢業生大部分也是中國人。中國大規模的自動化生產和技術創新,尤其是占全球70%市場份額的工業機器人,正將中國推向自動化和智能制造的全球領導者地位。
特朗普要砍掉美國國際開發署,覺得開發署是一個花錢無數,甚至極其腐敗的部門。馬斯克攤開的開發署的賬本,確實有大量令人匪夷所思的援助。也正是因為國際開發署的四處撒錢,才有美國在國際上的超級影響力。特朗普的門羅主義,恰恰給中國“一帶一路”一個更廣闊的空間,中國在亞洲、中東、非洲及拉美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增強了中國制造在全球的話語權。
中國制造的全球化提升了國際影響力,人工智能穿越商業化臨界點讓美國人陷入了恐慌。美國“瀏覽器之父”馬克·安德里森在中國是一個讓人陌生的名字,如果說雅虎的華裔老板楊致遠恐怕中國人就很熟悉了,沒錯,安德里森跟楊致遠當年一樣大殺四方的互聯網鼻祖級的大佬。現在楊致遠已經在江湖上默默無聞,安德里森一直站在科技的前沿,DeepSeek就是因為安德里森說,DeepSeek-R1模型象征著新的斯普特尼克時刻,DeepSeek才大火。
斯普特尼克時刻啥意思?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當時震驚了美國,白宮意識到在太空競賽中被蘇聯超越,從而產生了巨大的危機感和緊迫感。2021年美國參聯會主席米利將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試驗稱為“斯普特尼克時刻”,表明美國對中國科技進步的擔憂。DeepSeek的出現讓美國意識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挑戰。
安德里森作為美國互聯網骨灰級的大佬,他的話立即引起了硅谷的恐慌,而這種恐慌迅速蔓延到白宮和五角大樓。因為在安德里森拋出斯普特尼克時刻論之前,美國國防部信息系統局和美國海軍都已經開始使用DeepSeek了,其推理性能超越了之前美國人引以為傲的ChatGPT。以蘋果為首的美國科技企業決定擁抱成本低于ChatGPT數倍的DeepSeek,讓美國人驚訝。
芯片一直是美國人推行科技門羅主義的重要籌碼,在DeepSeek之前,中國的科技企業苦于算力的遏制,難以追趕ChatGPT。現在DeepSeek將算力成本大幅下降,而且在DeepSeek的推動之下,全球開始大規模通過新的路徑來推動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落地,大幅度地降低商業化的成本,尤其是微軟為首的企業,開始跟成本高昂的OpenAI漸行漸遠了。
DeepSeek實現的新路徑令支撐美國股市的七姐妹中的英偉達、特斯拉等股票集體下跌,上萬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無論是美聯儲還是高盛為首的華爾街在DeepSeek刺穿了AI泡沫的時候,才不得不正視只要繼續投錢,美國人工智能就能壟斷是個幻覺。盡管有日本人孫正義在資金方面呼風喚雨,可是在最優成本路線出現之后,中東的土豪們恐怕也不愿意燒錢。
當人工智能技術路線出現突破后,德意志銀行的吶喊不是盲目的頭腦發熱,而是務實的德國人在正視現實,高盛、摩根大通為首的華爾街巨頭他們以上帝視角來審視自己錢包的時候,不得不面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這個現實。當他們看到蘋果把大部分產線搬遷到東南亞,喊著去中國化口號的同時,還不得不跟馬云坐到談判桌上洽談人工智能的合作。
現在硅谷的巨頭們都開始面對中國科技進步下的全球化話語權,盡管特朗普在白宮跟黃仁勛達成了要控制芯片流向中國,可是臺積電、日本的半導體企業跟中國的合作正在深化,而中國華為為首的企業正在填補美國貿易保護的市場空間。除了蘋果跟阿里要合作人工智能,現在就連OpenAI的老板奧特曼都喊出愿意在人工智能領域與中國合作,因為這很重要。
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無關乎意識形態。
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更是全人類共同世界里至關重要的中國。中國無懼開放,從當年家電被歐美日韓壟斷,到現在手機、汽車產業的欣欣向榮,中國的制造質量和知識產權得到了全球的認可。德意志銀行認為,中國在多個高附加值領域的卓越表現,以及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擴張,是時候重新審視中國制造的實力了。現在,面對國際機構信心歸來,也許,老百姓會說,他們那是八十歲學摔跤,拼了老命了。
(本文作者介紹:尺度商業,以價值為尺、投資有度的視角,觀察和洞見商業文明、科技創新,官方微信公眾號:delinshe)
責任編輯:王馨茹
德林爆語,最麻辣的財經脫口秀,官方微信公眾號: deli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