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張瑜
事 項
1月,CPI同比0.5%,預期0.5%,前值0.1%;核心CPI同比0.6%,前值0.4%。PPI同比-2.3%,預期-2.3%,前值-2.3%。
報告摘要
1月物價的四個關注點
整體來看,1月物價讀數基本符合預期。在春節因素影響下,節日消費需求增長,CPI同比跳升至0.5%,為去年9月以來最高;核心CPI同比升至0.6%,為去年6月以來最高。工業生產淡季,國內建材、煤炭需求有所回落,PPI同比-2.3%,持平于去年12月。
從環比結構來看,有四個點值得關注:
1)CPI食品,天氣偏暖和生豬供給寬松,食品價格上漲1.3%,弱于季節性,也導致CPI環比較往年可比年份偏低。往今年后期來看,食品價格(蔬菜、豬肉)可能是壓制CPI溫和回升的一個因素。
2)CPI核心服務,春節期間出行和文娛消費需求大幅增加,旅游、交通等相關價格環比漲幅較為明顯,“飛機票、交通工具租賃費、旅游、電影及演出票價格分別上漲27.8%、16.0%、11.6%和9.6%”,但預計2023年以來呈現的“大月更大、小月更小”的特征可能仍會持續(居民出行相關的需求是集中釋放并且量的表現依然優于價)。再考慮到1月份的餐飲價格依然偏弱,核心服務價格中樞的提升尚待驗證。
3)CPI房租,環比0%,好于2020年以來同期平均水平的-0.15%。2022年以來,在房價調整、租房市場供需調整的背景下,房租中樞在中期維度上出現了下移,是拖累CPI的重要因素。目前房價已經初現企穩跡象,今年房租的中樞能否確定性改善,需觀察2-3月份的第一波租房需求脈沖的情況(租房需求的釋放一般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4)PPI裝備制造業中,光伏設備和元器件行業的價格上漲0.5%(該數據非連續公布,時間上不可回溯)。除了從環保、能耗等途徑持續推動傳統行業供改之外,今年能否通過“治理內卷”來推動新興行業的供給優化,是PPI周期能否有效回升的重要線索。
春節錯位,2月CPI同比或轉負
我們預計2月份CPI同比或降至-0.6%左右。短期來看,主要考慮:1)節后農產品價格明顯回落,主要是蔬菜、豬肉和雞蛋。2)春節錯位之后,核心服務價格回落,核心CPI同比或短暫降至0%左右。3)國際油價下降,成品油價大概率在本月中會有一輪下調。
中期來看,今年的物價走勢,是溫和回升亦或是低位運行,依然取決于宏觀“三螺旋”的解套之路(《通脹:回顧2024,展望2025》)。
1月份漲價擴散情況
CPI項目的環比漲價的比例與上月持平。以21個CPI二級項目作為觀察對象,環比漲價的比例持平于48%,處于2016年以來的36.7%分位。
PPI行業的環比漲價范圍小幅收窄,有可比數據的30個行業中,價格環比上漲的行業個數從12個降至9個,漲價比例從40%降至30%,處于2013年8月有數據以來的27.4%分位。
50個流通領域生產資料價格的環比漲價比例小幅收窄。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下旬,環比漲價的比例從40%降至36%,2014年以來的歷史分位從39%降至31.3%,除農林產品外,其余領域的漲價比例均有所回落。
風險提示:宏觀政策力度超預期,外需的不確定性。
報告目錄
報告正文
一、提示2月CPI同比或轉負
(一)1月物價的四個關注點
整體來看,1月物價讀數基本符合預期。在春節因素影響下,節日消費需求增長,CPI同比跳升至0.5%,為去年9月以來最高;核心CPI同比升至0.6%,為去年6月以來最高。工業生產淡季,國內建材、煤炭需求有所回落,PPI同比-2.3%,持平于去年12月。
從環比結構來看,有四個點值得關注:
1)CPI食品,天氣偏暖和生豬供給寬松,食品價格上漲1.3%,弱于季節性,也導致CPI環比較往年可比年份偏低。往今年后期來看,食品價格(蔬菜、豬肉)可能是壓制CPI溫和回升的一個因素。
2)CPI核心服務,春節期間出行和文娛消費需求大幅增加,旅游、交通等相關價格環比漲幅較為明顯,但預計2023年以來呈現的“大月更大、小月更小”的特征可能仍會持續(居民出行相關的需求是集中釋放并且量的表現依然優于價)。再考慮到1月份的餐飲價格相比往年同期依然偏弱,環比約1.5%,核心服務價格中樞的提升尚待驗證。
3)CPI房租,環比0%,好于2020年以來同期平均水平的-0.15%。2022年以來,在房價調整、租房市場供需調整的背景下,房租中樞在中期維度上出現了下移,是拖累CPI的重要因素。目前房價已經初現企穩跡象,今年房租的中樞能否確定性改善,需觀察2-3月份的第一波租房需求脈沖的情況(租房需求的釋放一般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4)PPI裝備制造業中,光伏設備和元器件行業的價格上漲0.5%(該數據非連續公布,時間上不可回溯)。除了從環保、能耗等途徑持續推動傳統行業供改之外,今年能否通過“治理內卷”來推動新興行業的供給優化,是PPI周期能否有效回升的重要線索。
(二)春節錯位,2月CPI同比或轉負
我們預計2月份CPI同比或降至-0.6%左右。短期來看,主要考慮:1)節后農產品價格或明顯回落。2)春節錯位,核心CPI同比或短暫回落至0%左右。3)國際油價下降,成品油價大概率在本月中會有一輪下調。
中期來看,今年的物價走勢,是溫和回升亦或是低位運行,依然取決于宏觀“三螺旋”的解套之路(《通脹:回顧2024,展望2025》)。
二、1月份通脹數據述評
CPI同比從0.1%升至0.5%,食品、能源、核心服務價格同比明顯回升。從大類來看,食品價格同比從-0.5%升至0.4%,預計能源價格同比從-1.7%收窄至0%,核心CPI同比從0.4%升至0.6%。核心CPI中,預計核心商品同比零增長,租賃房房租同比從-0.3%收窄至-0.2%,不含房租的核心服務價格同比約從1.2%升至2.3%。
受春節因素影響,食品和服務價格上漲,帶動CPI環比從持平轉為上漲0.7%,但較以往春節同在1月的可比年份偏弱,主要是天氣和供給因素導致食品價格漲幅弱于季節性。核心CPI環比0.5%,符合季節性規律。具體來看:
食品層面,受天氣條件較好、生豬供給寬松等因素影響,雖然春節期間需求明顯增加,但食品價格僅上漲1.3%,弱于季節性。鮮菜、鮮果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了5.9%、3.3%和2.7%,豬肉價格僅上漲1%。
能源層面,國際原油價格上行,成品油價調漲,交通工具用燃料環比上漲2.5%。
核心CPI層面,1)房租環比0%,好于2020年以來的同期平均水平,今年房租中樞是否確定性改善,仍需觀察2-3月份的第一波需求脈沖的情況。2)耐用品價格基本符合春節表現,通信工具價格下跌0.4%,家用器具價格上漲0.4%,交通工具價格持平。3)非耐用品中,服裝價格下跌0.4%,符合季節性;酒類價格下跌0.8%,偏弱;中藥價格上漲0.2%。4)春節消費帶動核心服務價格上漲,據統計局解讀,“春節期間出行和文娛消費需求大幅增加,飛機票、交通工具租賃費、旅游、電影及演出票價格分別上漲27.8%、16.0%、11.6%和9.6%,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28個百分點;受務工人員返鄉及服務需求增加影響,家政服務和美發價格分別上漲9.3%和9.2%”。
(二)PPI:同比降幅持平,環比降幅擴大
受春節因素影響,工業和建筑業進入生產淡季,PPI環比下跌0.2%,上月下跌0.1%;PPI同比下降2.3%,降幅與上月相同。從大類來看,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下降0.2%,同比降幅持平至2.6%;生活資料價格環比持平,同比降幅從1.4%收窄至1.2%。
從行業來看,價格環比變動主要有五條線索:
一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傳導影響,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上漲,有色冶煉價格下跌。油氣開采業(4.5%,前值0.1%)、石油煤炭加工業(1%,前值0.2%)價格上漲,有色冶煉加工業(-0.4%,前值0%)價格轉跌。
二是,房地產、基建項目陸續停工,建材需求回落、價格下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價格(-0.9%,前值-0.6%)續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0.6%,前值0.6%)價格走弱。
三是,春節期間煤炭供應保障有力,電廠存煤較為充足,煤炭采選業價格下降2.2%。
四是,裝備制造業價格分化,計算機、鋰離子電池價格下跌,汽柴油整車、光伏設備及元器件業價格上漲。據統計局解讀,“計算機整機制造價格下降0.7%,鋰離子電池制造價格下降0.6%;飛機制造價格上漲1.1%,汽柴油車整車制造價格上漲0.8%,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價格上漲0.5%。”
五是,9個公布連續數據的消費品制造行業中,六個下跌,一個持平,兩個下跌。價格下跌較為明顯的行業是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業、紡織服裝業。
三、1月份漲價擴散情況
CPI項目環比漲價的比例持平。以21個CPI二級項目作為觀察對象,環比來看,漲價比例持平于48%,處于2016年以來的36.7%分位。同比來看,漲價比例從52.4%升至66.7%,處于2016年以來的33%分位。
PPI行業的環比漲價范圍小幅收窄,有可比數據的30個行業中,價格上漲的行業個數從12個降至9個,漲價比例從40%降至30%,處于2013年8月有數據以來的27.4%分位。同比來看,39個行業中,去年12月的漲價比例持平于23.1%,處于2011年以來的7.8%分位。
50個流通領域生產資料價格的環比漲價比例小幅收窄。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下旬,環比來看,漲價比例從40%降至36%,2014年以來的歷史分位從39%降至31.3%,除農林產品外,其余領域的漲價比例均有所回落。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秦藝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