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滕泰
今天財政部逆周期政策新聞發布會,總量上雖然沒有說幾萬億,但表述較積極有力,引發了不少想象,總體不算是低于預期。
結構上,擴大消費低于市場預期,跟我之前判斷差不多,惠民生、促消費仍然口頭上很重視,實際預算只在重點群體部分提到一點,跟其他這個幾萬億那個幾萬億相比,幾乎算是一毛不拔,這塊是我們經濟政策的最大短板。
超預期的主要是化解地方債和國有銀行注資,二者都需要時間傳導,尤其是國有銀行注資,理論上資本金增加1萬億可以帶來幾萬億、十幾萬億的信貸投放,但實際傳導就不確定了。房地產算是符合預期,保交樓資金可能更充裕了,去庫存會加快。
對經濟的總體影響,還是得結合貨幣政策一起看,考慮到一季度GDP增長5.2%,二季度4.7%,三季度我們預測4.5%左右(具體多少還沒公布),單靠已經公布的這些經濟政策,四季度經濟增速即便有回升,回升力度也不會太大,除非還有信創等特定領域大規模的政府采購或真金白銀的促消費資金,才能立竿見影、迅速形成經濟增加值并暢通經濟循環。
考慮到更多逆周期政策還在謀劃當中,12月份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還有更重磅的政策出臺,今年三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就是個階段性底部了,后面四季度、明年一二季度趨勢有望逐步向好。
只要經濟增速向下的趨勢被扭轉了,房價穩住,資本市場持續上漲,對中國經濟還是要有信心。
中長期看,擴大內需的短板還是消費,主要促消費方面財政上不肯掏錢,這是個嚴重的決策觀念轉型問題,時不我待,卻任重道遠。
(本文作者介紹: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博士,沃頓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中華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新供給經濟學和軟價值理論的提出者。)
責任編輯:王馨茹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