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莫開偉
10月8日,金融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金融機構應當高度重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投資者保護,強化內控和合規管理,嚴控加杠桿;尤其要嚴禁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
應該說,金融監管部門此時對商業銀行提進行窗口指導以及嚴禁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的要求,相當及時,也非常必要。因為從9月24日起,中國股市開啟了大幅上漲模式,截止9月30日兩市成交超2.6萬億,滬指重回3300點,10月8日收盤,兩市成交量逼近3.5萬億元,滬指逼近3500點。A股似乎已開啟了“牛市”行情,全國股民投資熱情一片高漲;整個國慶期間,民間談論股市的人數激情,尤其是國慶期間新開戶入市的“新股民”更是快速增加,據多家券商披露,近期新開戶數增長50%至300%不等,市場情緒火熱,有不少人準備在節后大干一場。
基于此,金融監管部門審時度勢,對商業銀行發出了窗口指導,并非是給當前“復蘇”的股市“澆冷水”,而是進行及時的風險提示。當然,金融監管部門窗口指導和風險提示并非小題大做和無病呻吟,更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歷史有驚人的相似,每次股市大幅上漲的時候,就有不少投資者或投資機構就不顧風險地盲目加杠桿,人為推高了股價,吹大了股市泡沫,結果當“潮水退出之后”剩下的都是連衣服都脫得凈光的“裸泳者”,中國近二十年的四次股災、尤其是2015年股災,讓不少投資者“血本無歸”和傾家蕩產,甚至走上了不歸路,這些“血”的教訓,我們不應該忘記,也不能忘記!
而且,每次股災的發生,都與銀行信貸資金推波助瀾存大很大關系,也與商業銀行沒有重視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投資者保護以及強化內控和合規管理、嚴控加杠桿等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這樣,致使銀行對信貸資金把關不嚴,大量信貸資金通過融資融券以及其他信貸途徑被轉移用途而流入股市,通過杠桿效應吹大了股市泡沫。所以,為著中國股市能健康發展和行穩致遠,需金融監管部門進行這樣的窗口指導,使商業銀行能始終保持清醒理智的經營頭腦,避免陷入“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歷史性怪圈,將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投資者保護落實到位,不斷強化內控和合規管理,有效堵塞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避免股市泡沫被人為吹大而誘發廣大股民投資盲目性重現。
而且,就當前而言,金融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進行窗口指導,非常重要,因為接下來股市走向尚無定論,無論是否真正的“牛市”到來,或者這輪“牛市”到底能走多遠,都需要廣大股民對股市充滿敬畏之心,要讓股民時刻不能忘記“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道理;而把好這個關口,商業銀行責無旁貸:一則,可憑借自己特殊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和窗口,對廣大股民或機構進行及時的風險提示,讓廣大股民和投資機構時刻保持客觀理性的投資意識和投資行為,切勿盲目加杠桿,更不能用銀行信貸資金進入股市炒股。二則,可加強信貸資金每個環節的監管,建立完美的信貸資金動態監管機制,盯牢盯死信貸資金流向,防止資金被轉移用途;建立好股市資金與銀行信貸資金的風險“隔離墻”,避免股市風險向銀行傳染,為防范金融風險和推進金融穩定發展夯實堅實的制度基石。
同時,對商業銀行來說,應深刻領會金融監管部門此次窗口指導的用意,與金融監管部門形成互動效應,切忌打馬虎眼,將相關要求或措施落到實處;尤其要懂得此次金融監管部門窗口指導的重大現實意義:
其一,有利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安全。信貸資金的本質用途是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如果大量信貸資金流入股市,會導致實體經濟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進而阻礙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尤其,嚴禁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有助于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可確保銀行信貸資金優先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發展潛力和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和項目,切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而非被違規引導至高風險、高投機性的股市。這樣做既能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又能有效遏制市場泡沫,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其二,有利防范信貸資金的風險。嚴禁銀行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是防止金融風險跨市場傳染、維護金融穩定的關鍵一環。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直接關系到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如果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可能會增加金融系統的風險,因為股市的波動性較大,一旦股市出現大幅波動導致股價暴跌,可能會導致信貸資金無法按時收回,形成不良貸款,會對銀行系統造成沖擊,進而影響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增加銀行的經營風險和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其三,可避免資產泡沫和市場失衡。信貸資金流入股市可能引發資產泡沫,當大量信貸資金涌入股市時,可能會推高股價,使其偏離公司的實際價值,形成泡沫;而泡沫破裂會對投資者和金融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尤其,嚴格規范銀行資金流入股市可防止市場操縱和不公平競爭。如果信貸資金一旦進入股市,就會對股市形成操縱之勢,破壞市場的公平性,損害廣大股民的利益。同時,證券業存在的較大風險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會對銀行業及廣大客戶造成巨大損失,
其四,可確保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從金融監管的角度來看,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會破壞金融秩序,也會干擾正常的監管秩序;金融監管部門制定了嚴格的規則和政策,以確保金融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而違規資金的流入會干擾正常的監管秩序,影響監管政策的有效性和權威性。
其五,可防止社會不穩定因素。因為一旦股市產生劇烈波動,投資者蒙受損失,可能引發社會不滿和不安定因素,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而杜絕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不僅可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更可為廣大投資者起到風險規避作用,讓更多的股民免責股災之害。
總之,嚴禁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既是商業銀行必須堅持的金融監管紅線,也是商業銀行必須充分履行的社會責任,更是社會金融大局的政治需要。商業銀行沒有理由推脫,更不能流于形式,而是應引起高度重視,把它當著充分體現金融人民性和政治性的高度社會責任性來狠抓落實,防微杜漸,將一切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財經評論人、獨立經濟學者)
責任編輯:秦藝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