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金融評測室綜合用戶體驗、功能服務、性能安全、發展創新4大維度,327項細分指標對浙商銀行手機銀行App“浙商銀行”進行全掃描,最終給予76.550分(總分100)。
與上屆評測時相比,浙商銀行App不斷更新迭代,打造了“浙銀善行”公益欄目,優化了手機號轉賬等功能,改進了對基金等產品的搜索體驗,但與同業仍存在差距,客服互動的提升也不夠明顯,“理財”等核心欄目諸多痛點未解。特別是,用戶購買產品后的交互體驗、受阻后的接續引導依然不夠完善,隱私保護水平也待提升。
即便是升級后的6.0版App,雖然增設了“信用卡”頻道、優化了“理財”頻道,但功能服務的迭代深度不足,搜索、客服互動體驗以及操作遇阻后的交互尚未實現根本性優化,仍需系統梳理用戶旅程、重點突破體驗瓶頸。
評測報告

評測分析
浙商銀行APP評測分析:
與上屆評測時相比,浙商銀行App不斷更新迭代,打造了“浙銀善行”公益欄目,優化了手機號轉賬等功能,改進了對基金等產品的搜索體驗,但與同業仍存在差距,客服互動的提升也不夠明顯,“理財”等核心欄目諸多痛點未解。特別是,用戶購買產品后的交互體驗、受阻后的接續引導依然不夠完善,隱私保護水平也待提升。
即便是升級后的6.0版App,雖然增設了“信用卡”頻道、優化了“理財”頻道,但功能服務的迭代深度不足,搜索、客服互動體驗以及操作遇阻后的交互尚未實現根本性優化,仍需系統梳理用戶旅程、重點突破體驗瓶頸。
用戶體驗(31.025分/40分):搜索互動有提升也有差距,交互體驗亦需進一步完善
浙商銀行App本行用戶輸入手機號、短信驗證碼(可直連運營商驗證),進行身份校驗、人臉核驗、設置登錄方式后完成注冊;非本行用戶暫不支持注冊手機銀行,可以選擇開通游客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本行用戶注冊中沒有設置登錄密碼步驟(要求至少設置一種快捷登錄方式),這會導致用戶更換手機登錄時輸入密碼變成無效步驟,并非行業通行做法。

登錄方面,浙商銀行App支持手機號/身份證號/賬號登錄,也支持微信、Apple ID授權快速登錄。同時,App基于機型支持面容、指紋、手勢等快捷登錄,且切換比較便捷。若用戶想更換登錄賬號,App支持切換賬號;若用戶忘記登錄密碼,App支持在線找回。
與上屆評測時相比,浙商銀行App底邊欄延續了“首頁、財富、生活、我的”四大頻道。具體來看,“首頁”自上而下分為“導航、置頂功能、常用功能、專區推薦、推廣圖、公告+各個推薦樓層”。其中,“常用功能”沿用了“9+1”的十宮格模式,用戶點擊“全部”既可以瀏覽/查找全部功能,也可以自定義5-9個常用功能,但與置頂功能的排重依然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首頁”頻道導航欄將“在線客服”放置在“更多”并不是很便捷;“我的”頻道“我的常用交易→全部”也保留了編輯“首頁→常用功能”的權限,不夠合理。
目前,浙商銀行App已從5.0版升級到6.0版,底邊欄調整為“首頁、信用卡、財富、生活、我的”五大頻道,但常用功能的自定義邏輯沒有改進。
搜索互動方面,浙商銀行App各頻道均設有搜索入口,用戶可以查看搜索歷史、搜索推薦和熱銷榜單,支持對功能、產品、生活、社區等搜索。用戶輸入關鍵詞,直接推薦搜索結果;與上屆評測時相比,理財、基金等產品的搜索水平有所提升;用戶搜不到結果或對搜索結果不滿意,可以向客服提問/反饋意見(增加了關鍵詞代入)。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App搜索互動在迭代升級中新增了“你可能想找”,但與同業相比仍存在三方面差距:一是,在眾多關鍵詞測試中,諸如“電子賬單發送”已有功能、“云信貸”主推產品等搜不到匹配結果;二是,雖拓展了對生活、社區等內容的搜索,但“熱搜排行榜→生活”推薦的很多商品依然搜不到結果;三是,智能分析能力尚需強化,類似“賬戶明細”功能點僅支持精準搜索詞,而“交易明細”等用戶高頻使用的同義詞卻無法觸發關聯功能。

客服互動方面,浙商銀行App各頻道均能找到客服入口,轉賬匯款、理財等核心欄目匹配了客服,但其他功能觸點的客服覆蓋率、差異化匹配尚不充分。具體來看,“在線客服”整合了常用功能點、熱門問題和Red0客服入口(進入客服有明顯的加載時滯)。其中,智能客服“提問→回復→贊/踩”邏輯尚可,但“踩”之后沒有更進一步的提示;對于部分提問,智能回復可以直達功能點(覆蓋度仍可提升),但有一些問題答非所問。

同時,用戶輸入“人工”等關鍵詞也可以在8:30-22:00轉接人工客服,服務中可以傳圖片/發表情、中途暫時退出,服務后可以進行評價。遺憾的是,在多次測試中,即便“排隊0人”的情況,人工服務接通也需要一定的等待時間;服務評價之后的交互也可簡化。
消息互動方面,浙商銀行App“消息中心”整合了消息、待辦兩大類,支持對各類消息通知進行設置、一鍵已讀等。其中,“消息”包含了浙銀公告、動賬通知、業務提醒等多項內容——用戶每一筆動賬交易, App可以推送動賬通知,每筆通知可讀性尚可(消費看不到商戶等),也可以查看單筆詳情(略遺憾的是,諸如理財/基金交易看不出產品);“待辦”則以金融日歷的形式提示了預約轉賬等事項,支持手動添加/編輯/刪除待辦事項,不過諸如網點預約、存款到期等提示不夠充分。
便捷互動方面,浙商銀行App支持搜索中語音輸入、客服中語音輸入,設有“浙e辦”遠程銀行服務,暫不支持添加小組件等。
用戶管理方面,浙商銀行App“我的→設置→個人中心”支持更新證件有效期、預留手機號等個人基本信息;“我的→設置→安全中心→密碼管理”支持修改登錄密碼等,也支持注銷手機銀行,且注銷旅程比較簡便。
交互體驗方面,浙商銀行App“首頁”可以快速找到轉賬匯款、我的賬戶等常用操作,且常用操作之間進行了一定的交互。常用旅程中,用戶提交理財/基金產品購買申請之后的交互體驗有待提升,大段的文字說明導致用戶難以快速捕捉關鍵時間節點,而同業通常采用時間軸可視化方式進行有效提示。
若用戶旅程受阻,App給出了一定的提示,但下一步接續引導仍有提升空間:在轉賬匯款、購買產品等核心業務流程中,用戶輸入密碼錯誤時均需經過“確認”提示環節方可重新輸入密碼,雖相比上屆評測不用再刪除舊密碼但依然不如同業便捷;若用戶截屏,可以“求助反饋”(僅接入智能客服,相關旅程不夠完備)。

在反復測試中,App部分交互設計也有提升空間,比如“短信動態碼已發送”等系統提示比較冗余、降低了交互效率。此外,“e家銀商城”存在異常店鋪沒有及時下架的情況等。
與上屆評測時相比,浙商銀行App進行了迭代升級,優化了頻繁的強制更新策略,改進了對基金等產品的搜索體驗,但與同業仍存在差距,客服互動的提升亦不明顯。此外,用戶購買產品后的交互體驗、受阻后的接續引導依然不夠完善。
即便是升級后的6.0版,無論是“首頁→常用功能”的自定義邏輯,還是搜索、客服的互動體驗,亦或是操作遇阻的交互體驗,這些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仍需系統梳理用戶旅程、重點突破體驗瓶頸。
功能服務(27.950分/35分):賬戶明細有提升也有不足,“理財”等欄目痛點未解
賬戶管理方面,浙商銀行App“我的賬戶”可以查看已綁的本行及他行賬號,也可以添加/刪除銀行卡。對于單張浙商銀行借記卡,用戶可以查詢/復制卡號、查余額、查明細,也可以進行卡片管理——包括快捷支付管理、銀聯免密免簽,以及修改賬戶密碼(僅限二代UKey用戶)、一鍵鎖卡和賬戶掛失等。略遺憾的是,ATM/POS限額等與銀行卡相關的功能并未進行整合。
具體到“賬戶明細”,App支持查詢2004年8月8日以來的明細(單次查詢時間跨度不超過1年),且明細列表進出項、必要信息比較清晰,列表可讀性較上屆評測時有所提升——不過基金/理財購買依然看不到產品名稱(即便點開單筆詳情也無法查看)。同時,App支持按幣種、交易金額、交易類型進行篩選(交易維度仍有細化空間),也支持按戶名/賬號/摘要進行搜索(不過搜索交互體驗有待提升,測試中部分交易也無法搜到結果),還可以申請發送電子賬單。

資產負債視角,App“資產總覽”支持查看總資產/總負債情況。其中,“總資產”統計類別比較全面,提示了在途資金(部分交易),但凍結資金的提示不充分,仍有提升的空間。
轉賬匯款方面,浙商銀行App支持銀行賬號轉賬、手機號轉賬,也支持查看轉賬記錄、管理收款人、設置轉賬限額等。具體到“手機號轉賬”,部分用戶綁定手機號之后(非默認卡),無法查詢到綁定的浙商銀行卡。
“轉賬記錄”支持查詢近1年的記錄,列表可讀性尚可,支持按戶名、賬戶、手機號等篩選相關記錄;單筆轉賬記錄可以查詢詳情,支持查看/分享轉賬憑證、查看與TA的往來記錄(可讀性一般),以及再轉一筆。
“收款方管理”支持添加/編輯/刪除收款人,也支持按姓名、卡號、開戶行搜索收款人;“轉賬設置”支持設置手機銀行轉賬限額,且相關說明和管理尚可,但單設的“非柜面交易限額”反而增加了普通用戶的理解難度。
同時,App支持預約轉賬,也支持資金歸集(大額轉入)。快捷轉賬方式上,App支持最近收款人快速轉賬、復制卡號轉賬,暫不支持多人轉賬等;語音轉賬在測試中多次出現“啟動識別服務失敗”的情況。
浙商銀行App“財富”頻道頂部展示總持倉金額(點擊“資產總覽”可查看詳情),下方十宮格模式推薦了各項產品和服務——涵蓋了增鑫寶、理財、基金、券商資管、資金信托、保險、存款、貴金屬、債券、個人養老金等,也可以進行合格投資者認定、財富診斷。略遺憾的是,頻道首屏看不到主推產品,“風險測評”也可以增加單獨功能點。(值得一提的是,6.0版App“財富”頻道有所優化,頂部已可查看持倉大類、昨日收益等)
具體到“理財”欄目,頂部標簽欄分為“產品、持倉、推薦”三個簽頁。其中,“產品”分為本行理財/代銷理財兩大類別,篩選/排序/搜索邏輯尚可;具體到單只理財產品,詳情頁建設尚可(僅能分享無法加入自選)、購買旅程一般?!俺謧}”可以查看持有金額、待確認金額、昨日收益,也可以查看持有中、委托中的產品列表,但“交易明細”僅可查詢確認成功的交易。“推薦”采用列表形式推薦了幾款產品,評測中經常出現“推薦產品已售罄”的空白列表狀態。
與同業對比,“理財”欄目存在兩大痛點:其一,“理財-產品”仍停留于無差異化陳列的“產品超市”模式;其二,“理財-推薦”的推薦邏輯也不清晰。二者疊加導致產品推薦的精準度與轉化效率較低,即便在App升級至6.0版本后,這一問題仍未獲得實質性改善。
另一個“基金”欄目頂部標簽欄分為“產品、持倉、自選”三個簽頁。其中,“產品”進行了系統化建設,“基金超市”囊括的產品比較豐富,支持搜索、篩選和排序;具體到單只基金產品,詳情頁建設尚可、購買旅程一般(交易受理后對關鍵時間節點的提示不夠清晰)?!俺謧}”支持查看基金總資產(提示了待確認交易)、收益情況以及持倉列表(列表有優化空間),但“預受理”的相關邏輯有提升空間。
“保險”欄目建設一般,用戶想了解產品要先確認投保告知,并不符合用戶習慣。貴金屬、債券欄目建設尚可,個人養老金欄目建設一般。此外,用戶購買理財產品時可以添加理財經理企業微信進行咨詢。
同時,“存款”欄目上線了定期存款、通知存款、惠存、大額存單(可轉讓)、結構性存款、匯利加等多款產品,存款購買比較順暢,也支持查看“我的存款”情況。
貸款方面,浙商銀行App“貸款”欄目上線了云信貸、云閃貸等消費貸,數易貸、數智貸等經營貸,支持查看貸款情況等(無貸款記錄的提示有待優化)。
信用卡方面,浙商銀行App“信用卡”欄目既支持申卡、激活、掛失等卡片服務,也支持查賬、還款、分期等賬務服務,還可以查權益等。略遺憾的是,卡片申請流程一般。(6.0版App已將“信用卡”欄目拓展為頻道)
支付服務方面,浙商銀行App接入了云閃付網絡支付服務,支持掃一掃、付款碼/收款碼,可以更換支付卡、設置小額免密等。
網點服務方面,浙商銀行App支持網點查詢、預約取號(可以查看預約記錄和取消預約),也支持預約取現。
生活服務方面,浙商銀行App“生活”頻道用多宮格模式推薦了商城購物、充值繳費、乘車碼、積分兌換、云影票、黨費繳納、本地生活、共富生活、車生活等服務。值得注意的是,“e家銀商城”系主要經營陣地,衍生了福利專區、共同富裕、集采專區、拼團特惠等多個板塊;“繳費中心”支持黨費交納、手機充值、部分城市水電燃氣等生活繳費等;商旅出行、便民服務、城市服務場景也有所涉及。與同業相比,“生活”頻道特色不足、吸引力一般。
同時,App“首頁→全部→生活服務”也設有“熱門活動”,但活動豐富度和運營水平均不算成熟;“首頁→全部→浙銀善行”整合了愛心捐贈、愛心錦鯉等公益活動。
此外,浙商銀行App針對代發工資客群建設有“代發工資專區”,針對私行用戶建設有“私行專區”等。
與上屆評測時相比,浙商銀行App優化了手機號轉賬等功能,打造了“浙銀善行”公益欄目,賬戶明細有一定提升但亦有不足,“理財”等核心欄目諸多痛點未解,活動豐富度和運營水平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6.0版App增設了“信用卡”頻道、優化了“理財”頻道,但功能服務的迭代深度不足,上述問題也未獲得實質性改善。
性能安全(12.325分/15分):
性能安全主要包括基礎安全設置及安全檢測、隱私保護、性能檢測三大板塊。
基礎安全設置方面,浙商銀行App適時啟用安全鍵盤,超時登錄會自動退出,多次輸錯密碼會觸發賬戶凍結等;同時,App支持查看上次登錄時間,管理常用設備,iOS端關鍵頁面的防錄屏/防截屏設置不夠完善。另據新浪金融評測室技術支持“愛加密”提供的滲透測試報告顯示,浙商銀行App在4大類9個漏洞檢測中沒有檢測到風險點。
隱私保護方面,浙商銀行App首次打開明示隱私政策,標明了隱私政策發布、生效日期,個人信息處理規則及用戶權益保障的說明相對完備。同時,App支持支持撤銷同意隱私政策、開啟/關閉個性化推薦,也支持第三方授權管理等。另據新浪金融評測室技術支持“愛加密”提供的合規評估報告顯示,浙商銀行App(Android端)在7項檢測中有4項不合規、iOS端有1項不合規。
性能檢測方面,新浪金融評測室技術支持“博睿數據”提供的數據顯示,浙商銀行App平均啟動時長不及同業平均水平,重要頁面響應時間也不如同業。
發展創新(5.250分/10分):
近年來,浙商銀行不斷優化升級個人手機銀行,并于2024年發布了手機銀行6.0版本,踐行善本金融打造“浙銀善行”欄目,拓展分行專屬特色金融服務,優化注冊登錄、轉賬匯款、賬戶明細等功能。截至2024年6月30日,浙商銀行個人手機銀行客戶數665.09萬戶,同比增長18.40%。
從適老化發展的角度看,浙商銀行App切換到“長輩版”比較便捷:底邊欄設置“首頁、我的”兩個頻道。長者在“首頁”可以一眼看到可用余額,可以快速找到賬戶明細、轉賬、理財、存款等常用功能,也可以進行快速轉賬、話費快充、網點服務,且轉賬、查賬進行了一定的適老設計(略遺憾的是,存款等適老化不夠充分)。同時,長者可以在“首頁”找到“在線客服”(適老化不足),也可以在“我的”找到“一鍵求助”撥打電話,整體客服的適老化服務邏輯尚需梳理。此外,用戶可以搜索功能或產品(支持語音搜索),也可以查看消息中心,但相關功能尚未完成適老化改造。
從多渠道發展的角度看,“浙商銀行”微信服務號提供“信用卡&個人、小微&公司、招聘&服務”三大板塊服務,支持借記卡賬戶查詢、接收交易提醒、求助人工客服等;“浙商銀行”小程序支持查詢賬戶明細、信用卡賬單以及網點預約。
從運營發展的角度看,浙商銀行App根據用戶AUM月日均值設置了“U1-U7”七大會員等級,但權益體系的梯度化設計、持續化運營等與同業尚有差距。內容運營方面,App“財富社區”雖然涵蓋了一些市場觀點、投教專欄等內容,但缺乏與理財、基金、保險等金融場景的融合。
從App發展和創新來看,浙商銀行App不斷更新迭代,并于2024年9月發布了6.0版。從用戶體驗的維度看,App進行了迭代升級,優化了頻繁的強制更新策略,改進了對基金等產品的搜索體驗,但與同業仍存在差距,客服互動的提升不夠明顯,特別是用戶購買產品后的交互體驗、受阻后的接續引導依然不夠完善;從功能服務的維度看,App優化了手機號轉賬等功能,打造了“浙銀善行”公益欄目,賬戶明細有一定提升但亦有不足,“理財”等核心欄目諸多痛點未解,活動運營的豐富性和特色度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升級后的6.0版App增設了“信用卡”頻道,優化了“理財”頻道,但功能服務的迭代深度不足,搜索、客服的互動體驗以及操作遇阻后的交互體驗等問題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尚需系統梳理用戶旅程、重點突破體驗瓶頸。
(測試版本為5.2.7版,安全檢測、隱私測試數據由愛加密提供,性能測試數據由博睿數據提供,評測截止日期2025年3月3日)
備注說明
備注說明: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數字金融作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已日益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為新形勢下的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指明了發展方向。
作為銀行觸達和運營客戶最重要的渠道,手機銀行App已逐漸成為各大銀行數字化轉型成果的集大成者。如何打造極致體驗,如何為客戶創造價值,如何實現差異化發展,已成為銀行App轉型探索的重點方向。
過去幾個月,新浪金融評測室根據已獲多方認可的評測標準,通過初測、復測、交叉評測等5輪測試,綜合用戶體驗、功能服務、性能安全、發展創新4大維度、327項細分指標對23家手機銀行App進行全掃描。
聯系方式
聯系我們:
郵件money@staff.sina.com.cn;電話010-6267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