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是快,快就是慢。這句在投資上似乎相悖的話,近期又得到了驗證。
進入2022年以來,隨著全球市場的劇烈調整,很多投資人驀然發現,前幾年如日中天的“科技股女神”木頭姐,近期已經被股神巴菲特悄然超越。
從2020年以來的業績表現看,截至今年2月18日,股神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RK_A)上漲了39.07%,木頭姐(Catherine Wood)的旗艦產品Ark Innovation ETF上漲了32.63%。
具體走勢如下圖:

巴菲特超越木頭姐
木頭姐何許人也?這個聲稱“只投資顛覆性創新”的投資人,在2020年因大舉押注特拉斯汽車等科技股一戰成名,全年收益率超過150%,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關注。

與之相對應的是,股神巴菲特2020年表現“乏味”,全年收益率僅有兩個多百分點。
不過,從2021年以來,木頭姐和巴菲特的業績表現迥異。木頭姐的旗艦基金在短暫沖高后調頭向下,同最高點相比,如今已經處于腰斬狀態;“股神”巴菲特則穩步向上,2021年以來股價上漲了35%左右。
漲跌的相向而行,讓巴菲特超越了木頭姐。
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內,一度豪賺兩倍多風頭很勁的木頭姐,被看似“乏味”的巴菲特超越了,還是讓很多投資人為之震驚。
在木頭姐創立的ARK Invest公司的官網上,首頁就是投資理念:我們只投資顛覆性創新的公司。

對于股神巴菲特來說,他更愿意投資不被世界顛覆的公司,時時不忘護城河。在《成為沃倫·巴菲特》的那部傳奇紀錄片里,面對“在投資中最看重哪項指標”的問題,巴菲特脫口而出:我會尋找周圍有護城河的公司。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在陳奕迅去年底推出的新歌《孤勇者》里,歌頌了孤身走暗巷的孤勇者。
去嗎?去啊!以最卑微的夢
戰嗎?戰啊!以最孤高的夢
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這種激昂的歌聲,讓人為之振奮。
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更愿意追捧短期業績,但卻缺乏對投資標的的基本理解。過于聚焦當下,必然會失去對長遠格局的思考,站在光里的投資人,也未必是他們所期盼的英雄。
事實上,對于“木頭姐”式的投資,更需要聚焦長遠的眼光和勇氣。聚焦于顛覆式創新的公司,更需要對未來世界的認知,從過往歷史看,僅有少數人有洞見未來的眼光。即使有少數人看對了未來,其過程的曲折也未必能夠預料得到。
很多投資者只憧憬于輝煌的前景,但卻忽略了復雜的過程。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的話,回到兩年前的起點,相信很多人還是會選擇木頭姐,因為她提供了潛在高收益的機會,在高波動行情中,很多投資者相信自己能夠低買高賣,事實上他們并不具備擇時能力,更多是看到高收益之后才沖進去的,對于巴菲特式的緩慢上行缺乏必要的耐心。
在投資世界,被短期業績光環環繞的,未必是英雄。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拉長周期看,即使過去一年來木頭姐的旗艦基金大幅下跌,但從2015年至今的業績表現依然遠勝巴菲特。從2015年3月底至今,木頭姐執掌的Ark Innovation ETF的漲幅約為2.4倍,巴菲特掌舵的BRK_A同期漲幅尚不足1.2倍。
但從現實表現看,更多人是在看到木頭姐輝煌業績之后才追了進去。從木頭姐的公開言論看,不管市場如何漲跌,對科技創新股都永遠看好,股市漲了會興奮,股市跌了認為獲利機會更大。
在2020年底的市場高點,站在耀眼業績下的木頭姐放出豪言,在未來五年內要賺三倍。從那時至今,她的旗艦基金已經處于腰斬狀態。
投資者何去何從?
巴菲特和木頭姐過去兩年來的業績交匯,在中國基金圈里,同樣的故事也在上演。
過去幾年來,重倉押注高景氣賽道的基金經理,同樣取得了非常搶眼的短期業績表現,但在行業景氣退卻之后,大家會發現,一些更重視傳統價值的基金,正在后來居上。

以銀華富裕主題基金為例,該基金押注食品飲料和醫美等高景氣賽道,在過去幾年里風頭甚勁,一度取得了非常搶眼的業績回報,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開始跌跌不休。從2020年至今,總回報已經滑落至不足55%。

類似的還有廣發科技先鋒基金,頂著2020年年度冠軍基金經理的光環,2021年1月募集時,廣發科技先鋒備受追捧,但從凈值線走勢看,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震蕩下行,其成立以來的總回報降至31%。諾安成長混合基金,盡管階段性表現或許搶眼,但自2020年至今總回報已經不足45%。
與之相對應的是,部分行穩致遠的基金經理,基金凈值穩步向上。以大成基金的徐彥為例,他管理的大成睿享基金,過去兩年多來穩步向上,從2019年年底底成立至今,總回報超過了53%。從該基金凈值線看,穩步向上更容易讓投資者真正賺到錢。
如果對上述三只業績殊途同歸的基金對比可以發現,盡管大成睿享基金更容易讓投資者賺到錢,其規模和成立時比卻大幅縮水,另外三只高波動的基金,規模反而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這也是讓人扼腕的地方,也是追漲殺跌的人性演繹的結果。
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在買入時往往選擇短期內表現搶眼的基金,他們只看到了凈值飆升的驚艷,卻很少關注業績驚艷背后的原因。在潮水上升的時候,流量基金享受了戴維斯雙擊的璀璨;當潮水退去的時候,就會面臨戴維斯雙殺的尷尬。受追漲殺跌驅使,大多數投資者很難賺到錢。
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打造所謂“流量基金”的結果,最終結果一定是基金經理豪賭,基金投資者用真金白銀買單。
編輯:吳曉婧

投顧排行榜
收起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