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人享受到奶業發展的紅利。

奶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也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
2024年,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等聯合發布的《小學生飲奶與健康評估項目總結報告》顯示,飲奶對于身高和體重的增長、降低消瘦率、控制體質指數增長等均有明顯作用。該調查覆蓋湖北、四川、海南3 個省份的23所小學校,有效調查對象12159人。調研成果顯示,保證充足的奶制品攝入是促進兒童體格發育與改善體質指數的關鍵策略,對改善兒童膳食狀況也有積極作用。
牛奶的營養價值已得到廣泛認同,但我國人均飲奶量與世界平均仍存在較大差距。其中,“學生飲用奶計劃”是全球公認的提高學生營養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
行業層面,當前奶業存在階段性供需失衡等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魏立華就進一步推動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建立大包奶粉國家收儲制度穩定奶業基礎產能等方向提出多項建議。
建議加大對學生飲用奶推廣的資金支持,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受飲食習慣和消費信心等因素影響,我國居民乳制品的攝入量普遍偏低,年人均奶消費量僅有42公斤,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折合每天僅有115克,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攝入量更低,乳制品在我國居民膳食組成中的重要地位和居民營養改善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2000年,我國啟動“學生奶飲用計劃”,旨在改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至今已實施25年,在各地得到了廣泛推廣,取得顯著成效。
但目前尚未建立系統化的推廣機制,各部門和環節沒有充分形成合力,部分學生家長對推廣學生奶不理解,積極性不高。且近年來,部分地區將學生餐飲補助資金轉向中央廚房建設,導致少數地區學生飲用奶計劃被邊緣化甚至取消,這種做法忽視了“學生飲用奶計劃”的獨特作用,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營養改善。
魏立華建議,加大對學生飲用奶推廣的資金支持。參考多數國家以免費或者補貼形式為學生奶提供經費支持的有效作法,建議從補助費用中明確一定比例用于采購學生飲用奶產品,提高牛奶在營養改善計劃供餐食品中的占比。
此外,建議進一步健全“學生飲用奶”推廣機制。建議農業農村、教育、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出臺政策文件,明確學生飲用奶推廣的責任分工和任務目標,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指導各地學校積極參與學生奶推廣工作,共同推動“學生飲用奶計劃”的順利實施。
建立大包奶粉國家收儲制度,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從行業層面來看,近年來,我國奶業振興取得突出成效,但受多重因素綜合影響,行業出現階段性供需失衡,影響了長期可持續發展。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準切中奶業發展的痛點與難點,明確指出:推進奶牛產業紓困,穩定基礎產能。
據測算,2024年原奶過剩量約300萬噸,截至2024年6月,龍頭乳企奶粉庫存量已高于30萬噸。為保證中小型奶牛牧場的健康發展,各主要乳品生產企業均按照協議足額收奶,富余部分噴制為大包奶粉儲存。一噸大包粉成本約35000元,售價在13000元到19000元之間波動,每噸虧損一萬多元。
而大包粉一旦保質期內無法售出,只能銷毀。這使企業面臨很大的虧損和資金占壓,影響了企業的經營,導致企業業績集體萎靡,上市乳企業績大幅下挫,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行業長遠發展。
為保護奶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已取得的振興成果,魏立華建議,借鑒我國在糧食收儲、豬肉收儲等方面的作法和成功經驗,以及歐盟“干預性應急庫存”調節乳制品供需的經驗,建立大包奶粉國家收儲制度,奶多時噴粉收儲,奶少時投放市場,以保護養殖主體和乳品生產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收儲的奶粉可以發放給給邊防軍人、貧困學校、福利院、低收入群體等有需要的人群,推進全民健康公益事業發展。
提高消費需求仍是促進我國奶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為此魏立華建議,多渠道通過公益宣傳倡導消費者多飲奶,加快奶業庫存消化;通過向消費者派發乳制品消費券,增加乳制品消費,讓更多人享受到奶業發展的紅利。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