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成人经典在线视频,亚洲午夜18???毛片在线看,丰韵犹存熟妇成人视频在线观看,啪啪导航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螞蟻“上岸”,何時重啟上市?

2023-07-10 11:48:02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字母榜   

  IPO折戟977天后,螞蟻終于“上岸”。

  7月7日晚八點左右,證監會在其官方公眾號發文,公布了對螞蟻集團的處罰結果:“金融管理部門依據《中國人民銀行法》《反洗錢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保險法》《證券投資基金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對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處以罰款(含沒收違法所得)71.23 億元。要求螞蟻集團關停違規開展的“相互寶”業務,并依法補償消費者利益。”

  針對上述處理,螞蟻集團回應:誠懇接受、堅決服從。此外,針對以往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金融管理部門近期也對郵儲銀行、平安銀行、人保財險和財付通公司等實施了行政處罰。

  “利空終于落地。”有金融行業人士向字母榜感嘆。受此消息影響,持有螞蟻集團33%股份的阿里巴巴股價應聲上揚,截至7月7日美股收盤,阿里巴巴美股價格90.61美元,漲8.07%。

  2020年7月下旬,螞蟻集團宣布啟動上市,10月下旬,證監會便同意螞蟻集團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注冊。

  根據當時的招股書,螞蟻集團計劃籌資金額高達2600億人民幣,總估值達2.1萬億元。這一當時全球最大規模IPO,從起跑到獲批,用時僅三個月。

  按原定計劃,螞蟻集團將于當年11月5日在上海與香港同步上市,然而,11月2日晚,中國人民銀行等四機構約談了當時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次日,上交所叫停了螞蟻集團上市計劃。此后,馬云減少了公開露面,螞蟻集團也進入整改。

  2020年7月至今近三年時間里,螞蟻經歷了從“上市”到“上岸”的大起大落,而隨著整改告一段落,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仍是螞蟻何時重啟上市計劃。

  目前看來,市場對于螞蟻短期內重啟上市并不樂觀。“利空落地并不意味著螞蟻可以恢復上市進程了,發行條件里有不存在重大違法違規情形的要求。”前券商資深人士、保薦人王驥躍向字母榜表示。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2023年2月17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2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第十三條規定,最近三年內,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存在貪污、賄賂、侵占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刑事犯罪,不存在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存在最近三年內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或者因涉嫌犯罪正在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者涉嫌違法違規正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且尚未有明確結論意見等情形。

  雖然短期內無法重啟上市,但罰款落地可以認為是螞蟻的一個里程碑。“過去的違規有了個結論和結果,又經過監管認可規范了,后續發展的路反而是清晰且風險小了。”王驥躍表示。

  此外,作為平臺經濟的代表,螞蟻整改結束本身就具有一定風向標意義。據新華社1月7日報道,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透露,監管部門對14家平臺企業金融業務專項整改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正在抓緊解決,后續將實行常態化監管。

  對螞蟻的監管落地后,滴滴、Boss直聘、滿幫等互聯網平臺先后經歷了有關部門的監管審查,但去年底以來,上述平臺相繼在應用商店上架。從不斷釋放的利好信號來看,中國互聯網產業或許將在螞蟻靴子落地后,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2020年11月2日晚,位于杭州市西湖區西溪路556號的螞蟻Z空間和往常一樣燈火通明,對于樓內的人來說,這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當晚9點左右,證監會官方微信發布消息:“今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又過了半小時左右,銀保監會官方微信發布消息:“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以下簡稱‘《辦法》’)。”文件監管收緊所指的小貸業務是螞蟻集團主營業務之一。

  短短幾個小時,螞蟻集團的命運迎來180度大轉彎。次日晚間,螞蟻集團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通知,暫緩在上交所的A股上市計劃。受此影響,螞蟻決定于香港聯交所H股同步上市的計劃也將暫緩。

  11月2日由此被稱為“監管之夜”,這一夜之前,螞蟻摩拳擦掌,準備沖擊全球最大IPO紀錄;這一夜之后,螞蟻成為第一個在敲鐘前夕被四個金融監管部門同步約談的企業。

  外界將這次“雷霆之勢”的監管與一個多星期前一場演講聯系起來。

  2020年10月24日,馬云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了一場演講,演講中諸如“巴塞爾協議像一個‘老年俱樂部’”“中國不是金融系統性問題,而是缺乏健康金融系統的風險”“今天的銀行延續的還是當鋪思想”等言論震驚了金融圈,并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爭議。

  有觀點認為,馬云直指金融監管的言論是監管部門叫停螞蟻上市的導火索,而該言論與《辦法》有關,該文件實施或將對螞蟻的業務規模造成影響,并最終影響其估值。

  “監管之夜”的約談后,時隔51天,12月24日,四部門再度約談螞蟻集團。

  在第一次約談后,螞蟻集團拿出了“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十六字指導方針,擁抱監管;二次約談后,螞蟻正式開啟整改。兩次約談期間,52天,阿里市值蒸發1716.14億美元。

  2021年4月最后一輪約談后,螞蟻集團形成了最終整改方案: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打破信息壟斷;整體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審慎監管要求;管控重要基金產品流動性風險。

  在業務層面,螞蟻轉型的關鍵詞是“隔離”,通過業務和架構上外科手術式的切割,隔離并處置風險。

  第一層隔離是內部業務上,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金融的部分也要以合規為前提。2020年9月,螞蟻集團籌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螞蟻消金)的申請獲銀保監會批復;2021年6月,螞蟻消金正式成立,成為銀保監會批準的國內第29家消金公司。

  螞蟻消金成立后,承接了“花唄”和“借唄”這兩個原本由小貸公司承接的業務,該調整最大意義在于兩款產品有了明確的監管主體——銀保監會,監管更加透明。

  除了對借唄和花唄啟動品牌隔離,螞蟻還在2021年12月關閉了互助平臺——相互寶;2022年4月,螞蟻集團又和網商銀行進行了隔離。

  第二層隔離是在公司架構上,阿里巴巴和螞蟻在集團層面開始切割。

  去年七月,阿里在2022年財報中披露,來自螞蟻集團管理層的井賢棟、倪行軍、曾松柏等人也不再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與此同時,據媒體報道,阿里與螞蟻的內部直接轉崗渠道已取消,人員流動要走正常的離職程序;此外,阿里巴巴宣布與螞蟻集團的數據共享協議正式終止。

  除了集團內部以及和阿里體系的切割外,另一項重大變更在于新增了獨立董事。

  2022年6月,螞蟻集團新增了楊小蕾、史美倫兩名女性獨立董事,股東代表董事從3位減少到2位。史美倫有金融界“鐵娘子”之稱,曾于2001年擔任證監會副主席,獲聘螞蟻獨董的同時,史美倫于同月任職港交所主席。

  進入2023年,螞蟻集團公司架構變動迎來高潮。

  今年1月7日,螞蟻集團發布公告,對董事會和股東進行一系列調整。調整后,馬云的投票權從53%降至6%,不再擁有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權,螞蟻集團也不再有實控人;與此同時,集團將引入第五名獨立董事,實現董事會中獨立董事過半。

  當然,這一系列調整并不意味著馬云和阿里“出局”,畢竟前兩者在螞蟻集團仍有股份,雙方也有業務往來。

  隨著一系列變動接連落地,外界再次對螞蟻重啟上市產生遐想。

  去年11月,銀保監會批準螞蟻消金增資105億元。增資獲批意味著螞蟻消金的業務整改一定程度上獲得了監管層面的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資引入了杭州金投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杭金數科)為螞蟻消金股東。企查查信息顯示,杭金數科持有螞蟻消金10%股份,為第二大股東,其背后實控人為杭州市人民政府。

  國資入股對于螞蟻金服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國資股東的引入可能會為螞蟻金服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政策支持,同時也可能帶來更多的履約壓力和合規要求。”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字母榜表示。

  此外,不論是被罰款,還是實控人變更,都在客觀上限制了螞蟻集團上市的進程。

  根據目前A股上市要求,主板上市公司實控人在IPO前三年內不得有變更,科創板要求為兩年,雖然港股對此要求期限為一年,但2020年沖擊上市時,螞蟻集團選擇A股H股同時上市,如今在港股單獨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不滿足上市的硬性要求以外,業務層面,螞蟻目前的重點也并非上市。今年1月8日,針對重啟上市計劃的傳聞,螞蟻回應稱:目前螞蟻仍專注于整改和業務升級,沒有啟動上市的計劃。

  過去兩年多時間里,整改主要圍繞消費金融領域,但螞蟻集團仍未獲得征信牌照和金控牌照。雖然有市場人士預計,后續螞蟻集團牌照申請進度可能加快,但距離真正落地尚需時日,而只有牌照落地、金融業務完全合規,上市才有可能重新提上日程。

  此外,合規僅僅是上市的前提。金融行業的風險與收益并存,合規降低了風險的同時,螞蟻集團杠桿率、利潤率的下降也是客觀事實,這進一步影響了估值。

  據阿里巴巴2023財年年報數據,螞蟻集團在2022年為其貢獻了102.94億元利潤,同比下降約57%;2023年初,有報道稱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富達投資將螞蟻集團估值削減至6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約4600億元),較其IPO估值縮水超70%。

  金融的部分增長潛力有限,螞蟻集團長期估值提升,要倚仗科技的部分。

  上市暫緩后,螞蟻集團一方面在區塊鏈、數據與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等基礎技術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支付寶APP也在獨立和“去金融化”,近兩年,支付寶大力推進生活號、直播,希望激活平臺上的流量,釋放這一國民級產品的商業價值。

  但這些嘗試總體還處于早期的探索階段,短時間內不會對估值造成影響。因此,從各個層面來看,當下都不是螞蟻重新籌備上市的好時機,螞蟻集團的重心還是應該放在科技業務發展和金融業務整改之上。

  “對螞蟻集團的處罰極具教育和警示意義,對于任何一種金融創新業務,在沒有監管許可和監督的情況下,不應該輕易面向大眾推廣業務,這是確保金融秩序和安全的前提,”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執行院長王兆江向字母榜表示,“國家支持金融創新,但行業不能脫離監管搞創新,要溝通,要論證,要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統一,才能走好金融服務的每一步。”

  雖然此次螞蟻集團利空出清對金融行業強監管態勢不會有顯著影響,但對于整個互聯網行業來說,這一消息都意義非凡。

  在強調“常態化監管”的同時,新華社在報道中援引業內人士觀點稱,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可為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供支撐,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鼓勵、支持、推進平臺經濟發展的方向不會改變、力度不會削減。當前,推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已成社會各界的統一認識,這將促使平臺經濟走得更快、更穩、更好。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