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事關個人養老金,這筆“收益”別錯過

倒計時!事關個人養老金,這筆“收益”別錯過
2024年12月22日 18:32 證券時報

  2024年行將結束,個人養老金投資第二個完整年份的所得稅抵稅優惠申報,進入倒計時。根據機構分析,按照應納稅所得額不同,個人養老金投資者對應的稅率在3%至45%之間,年退稅額從360元至5400元不等。

  此外,從2024年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指數基金等產品將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截至目前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已突破7000萬,可供投資產品個數836只。但從基金公司相關調研數據來看,當前個人養老金賬戶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尚未完全呈現。

  數據顯示,逾50%的已開通賬戶的受訪者,每年平均繳存金額低于1000元,與1.2萬元的上限相差較多。這幾年由于股市相對低迷,個人養老金投資的養老FOF等基金業績不佳,投資者進場積極性受到影響。此外,不少年輕投資者認為養老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養老規劃在短時間內沒有找到方向和方法。

  年退稅額最高可達5400元

  根據相關規定,個人養老金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對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根據晨星中國分析,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主要有稅收和投資費率兩方面的優惠。稅收優惠方面,投資者向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繳費,按照每年12000元的限額標準,可以在個人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據實扣除,而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養老金再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從晨星中國列舉的數據來看,對于每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萬元的投資者來說,既可以享受稅收遞延,也可以享受稅率優勢。其中,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萬元的投資者,對應的稅率是3%,每年退稅360元。而對于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6萬元的投資者,對應的稅率是45%,每年退稅額可達5400元。

  “每年12000元的稅前抵扣額度,將給參與者帶來真金白銀的政策優惠,尤其是對于本來就有計劃進行長期投資(無論目的是不是養老)的居民而言。”興證全球基金的基金經理張曉峰分析,參與繳存個人養老金,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在領取環節單獨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對于個人所得稅負較高的人群而言,顯然這一政策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遞延納稅優惠不是投資收益,但其實是和養老金投資相關的一部分。因為從360元到5400元不等的這筆省稅金額,是在個人養老金投資之后得到的,可以在一度程度上當作個人養老金投資之后的收益,收益率從3%到45%不等。”南方地區一家公募人士分析稱。

  投資吸引力尚未完全呈現

  個人養老金投資始于2022年末,在2023年迎來了首個完整運行年份。從2024年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并且,國債、特定養老儲蓄和指數基金將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加上此前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的FOF產品,截至目前個人養老金能夠投資的基金總數,接近300只。

  根據張曉峰分析,從目前的發展規模看,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已突破7000萬,可供投資產品個數836只,但參考2023年年底數據,實際繳費的賬戶比例有限,戶均繳存水平約2000元,還遠低于12000元/年的上限。考慮到我國個稅繳費人數經過2018年個稅起征點改革后有所下降,且對個人養老金繳存有實際需求的居民可能大多集中在先行的36個試點城市這種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在個人養老金全面實施后,短期內開戶數量取決于機構營銷的力度,可能迎來井噴,但實際繳存的有效賬戶數可能增量有限。但從長期看,隨著我國中產階級人數的持續壯大,再加上投資范圍的擴大和提前支取制度的完善,預計個人養老金進行實際繳存的有效賬戶數量與戶均年繳費規模都將保持長期穩健增長。

  南方基金近日發布的《中國個人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下稱《報告》)顯示,在調研樣本中,有33.96%已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投資者職業為個體工商戶或企業主,其次是國企工作人員、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公務員,占比分別為19.27%、13.30%和13.06%。靈活就業及其他人員在已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者中占比9.63%。這意味著,是否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與投資者的收入水平及其收入是否穩定有一定關系。收入預期穩定的投資者,更傾向于在養老投資領域做出嘗試。

  《報告》還顯示,當前個人養老金賬戶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尚未完全呈現。具體看,已開通賬戶的受訪者中,每年平均繳存金額低于1000元的投資者占比為52.98%,77%的投資者繳存金額低于5000元,頂額繳存12000元的投資者占比僅有8.3%。在相關調研樣本中,事實上卻是有58.68%的受訪者可用于投資的家庭金融資產規模在10萬元以上。

  “年齡”是最重要的因素

  實際上,“吸引力不高”這一話題,在近幾年個人養老金發展過程中議論聲音持續不斷。一方面,這幾年股市行情不佳,個人養老金投資的養老FOF等業績受到拖累,投資者進場的積極性自然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對年輕投資者而言,養老是“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養老規劃難以在短時間內找到方向和方法。

  晨星中國表示,養老投資是一項長期的投資活動,投資者在考慮自身的養老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流動性需求之外,投資策略還需要隨著投資者年齡的推移和風險偏好的變化而調整。選擇參加個人養老金賬戶時,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根據自己的投資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相應的產品。社保資金由各地方政府主導,而且領取金額是由繳費年限、繳費水平、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以及退休年齡等多個因素共同決定的,而且可以終身領取。二是需要注意的就是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領取規則。繳納到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錢只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和達到一些特殊情況才能取出。

  中歐基金多資產及解決方案投資部FOF組負責人桑磊分析稱,年齡是養老規劃中最重要的因素,原因有四方面:第一,從風險偏好角度,隨著年齡增長,人的風險偏好通常更穩健。第二,從負債角度,離退休越近,越需要穩定的現金流預期。第三,從投資期限角度,越年輕,投資期限越長,下跌后有充分時間來恢復。第四,從人力資本角度,將個人未來收入折現到現在,視為一個人的人力資本。年輕人的收入是相對穩定增長的,可視為類固收資產。

  桑磊說到,個人養老金直到退休才能領取,除個別特殊情況外無法提前支取。從事自由職業,或現金流不穩定,或短期內急需資金的群體,并不適合個人養老金,但可以通過常規的公募基金產品等進行養老規劃。

  (來源:證券時報·券商中國 作者:余世鵬)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投資者 養老金 稅率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2-30 鈞崴電子 301458 --
  • 12-30 賽分科技 688758 --
  • 12-24 星圖測控 920116 6.92
  • 12-23 黃山谷捷 301581 27.5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12.3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