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日本央行意外加息15個基點+縮表齊發!罕見上演“鷹派”劇本
◎記者 陳佳怡
當地時間7月31日,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將當前0%至0.1%的政策利率調整至0.25%左右。這是今年3月日本央行解除負利率政策以來的首次加息。
與此同時,日本央行公布詳細縮表計劃,稱將以可預見的方式減少日本國債購買量,每個季度國債購買規模將減少4000億日元,2026年1月至3月的月度購債規模約為3萬億日元。
與此前多家日媒“爆料”的內容相比,日本央行加息最終兌現,但債券購買規模縮減似乎比預期的要溫和得多。不過與此前日本央行的超級“鴿派”相比,這次同步“加息”與“縮表”倒是罕見的“鷹派”劇本。
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也維持著偏“鷹派”的論調。他表示,0.5%并不被視為一個特別的利率上限。如果當前預期的經濟和價格前景得以實現,則將繼續加息,并調整寬松政策的力度。
在分析人士看來,通脹預期上升為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鋪平了道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對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日本的通貨膨脹率維持在2%以上,已基本實現了當初貨幣政策的預期目標,采取退出戰略的政策環境正逐漸成熟。
日本央行在其最新展望報告摘要中也表現出對通脹可持續的樂觀態度:下調2024財年核心CPI預估中值至2.5%,上調2025財年核心CPI預估中值至2.1%。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認為,日本央行宣布加息涉及多方面考量,或是兩難抉擇下的不得已舉措。當前日本經濟弱復蘇,加息可能加大日本經濟復蘇難度。但與此同時,由于日本長期處于負利率、低利率環境,日美貨幣政策分化,導致日元大幅貶值,加大了日本輸入性通脹壓力。因此,日本央行希望通過貨幣政策進一步向常態化回歸,控制通脹抬升風險,改善日元貶值對進口貿易和國內需求的抑制效應。
站在當下時點,隨著日本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以及美聯儲降息進入視野,有觀點認為,美日利差有望進一步縮小,并可能成為日元對美元升值的轉折點。
從日元匯率表現來看,7月31日,日元對美元持續上揚,盤中一度升破152、151關口。近日,受日本央行加息預期升溫、套息交易減弱等因素影響,日元匯率上演“大反攻”。7月以來,日元對美元累計漲超6%。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央行在加息的同時削減購債,彰顯出其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決心。展望未來,日本央行對繼續加息持開放態度,但預計仍將謹慎行事,避免過快采取緊縮政策。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認為,在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過程中,日本央行仍將保持謹慎。“考慮到日本國債的持有率,加息也將加重債務負擔,因此日本央行也不會過快地加息收緊貨幣政策。

責任編輯:郝欣煜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