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彭
外資機構配置境內ETF的積極性正不斷提升。多只近期新成立或新上市交易的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出現了巴克萊銀行、瑞銀等外資巨頭的身影。此外,基金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瑞銀、新加坡政府投資、三菱日聯國際資產管理、日興資產、大和資產等知名外資機構均現身A股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單。
站在當下時點,多家外資機構表示,A股市場估值位于歷史相對低位,隨著多重積極因素不斷累積,諸多長線資金有望持續涌入,從而抬升A股的估值中樞。
多只A股ETF受外資青睞
多只近期新成立或新上市交易的ETF受到外資青睞。以11月上市交易的易方達上證科創板100ETF為例,公告顯示,截至11月9日,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持有該ETF544.2萬份,為第一大持有人。今年9月上市的博時上證科創板100ETF公告顯示,截至9月8日,巴克萊銀行持有該ETF1000萬份,持有比例為0.19%,位列第十大持有人。
此外,2023年公募基金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13家合格境外投資者進入了百余只權益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其中,科創50、滬深300、上證180等主流寬基指數ETF成為外資重點配置標的。
具體來看,截至上半年末,新加坡最大的國際投資機構——新加坡政府投資對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的持有比例為1.31%,這一數據較2022年年報披露的持有比例上升0.8個百分點;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半年報顯示,新加坡政府投資持有該ETF1.68億份,持有比例為0.91%。三菱日聯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則連續多期進入華安上證180ETF前十大持有人行列,截至上半年末,該機構持有華安上證180ETF超過1000萬份。
此外,截至上半年末,日興資產管理公司持有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6510萬份,持有比例為0.67%,位列該ETF第7大持有人;大和資產管理株式會社持有工銀瑞信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1864萬份,持有比例為0.3%,位列第9大持有人;瑞銀集團持有富國中證1000ETF的比例為3.2%,位列第7大持有人。
配置積極性日益提升
多位公募人士認為,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間,且外資機構通過境內ETF配置中國資產的積極性也在不斷增加。
談及緣何越來越多的外資將A股ETF納入投資組合,滬上一位外資公募投研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國內ETF行業發展迅速,在A股市場不同行業、主題和投資風格中,均有足夠多的ETF產品供其選擇。“我們認為這些ETF工具已經足夠豐富,從自上而下的角度來看,配置ETF足以實現我們對于未來收益的目標。”
嘉實基金表示,近期新發ETF中出現外資機構身影,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外資機構對A股市場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以及對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另有公募人士坦言,外資機構近期在中國ETF市場積極布局,體現了其對A股被動型權益類產品的強烈興趣?!霸谕顿YETF時,外資的關注點并不局限于他們所擅長的海外主題,對于A股科技板塊等熱門投資機會,他們也展現出了比較高的參與度。”
長線資金有望持續涌入
臨近年末,興業證券發布研報稱,歲末年初往往是外資機構集中加倉A股的傳統時間窗口?;仡?017年至2022年,北向資金的流入具有明顯的“開門紅”效應,歷年外資大多會在1月至2月以及12月大幅加倉A股。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預計,營業收入增速回升與下游行業利潤率改善將帶動A股滬深300指數的每股盈利增速從2023年的3%提升至2024年的8%。
“當前,滬深300指數的靜態市盈率為11.1倍,低于五年均值1.1個標準差,且接近于2016年、2018年和2022年的低點。考慮到領先經濟指標已有觸底反彈跡象,且宏觀政策寬松持續加碼,我們認為這一低估值水平并不合理。消費進一步復蘇、更為顯性的政策支持等因素將成為A股估值回升的催化劑。”孟磊進一步認為,房地產行業的企穩也有助于提振市場情緒,包括養老金、社保基金和險資在內的諸多長線資金進入A股市場有望抬升估值中樞。
“進入11月,我們依然對于股票市場持較為積極的態度。當下估值具吸引力,且近期積極因素正在累積。”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安昀表示,從靜態的資產配置視角來看,當前股票市場估值具備了走強的基礎,隨著積極因素逐步累積,市場或許會出現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此時正是加大研究和捕捉投資機會的時刻。


責任編輯:王旭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