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本周二,A股大跌,成交額異常放大,兩市成交達11811億元。上證綜指收盤下跌2.26%至3186.27點,深綜指跌2.92%至2138.17點;創業板綜指跌2.84%,科創50指數跌0.48%。科創板跌幅較小,原因是科創板幾個權重股碰巧走得較強,如中微公司、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
從盤面看,軍工股表現強勁。農業、科技股表現也比較強。絕大多數板塊與個股下跌,鈦白粉、大基建、教育等跌幅相對較大。A股大跌原因顯然是眾所周知的,且該原因同樣造成亞太其他市場下跌。
對于一些不確定的消息,投資者做出些避險舉動也可理解,只是筆者覺得若反應過度便沒啥必要了。投資者參與股市總歸會遇到“這事那事”,始終風平浪靜是不可能的,所以既已參與股市,那當然就得有些思想準備,最好得修煉出些許“淡定”心態。
通常投資者越成熟,情緒就越不宜波動。雖然周二市場氣氛有些緊張,且大盤的成交額也顯著放出,但北向資金僅凈賣出23.11億元。筆者相信北上資金會相對成熟些,至少會比A股許多小散成熟。
央行也展現出某種程度的“淡定”。央行周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8月2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10%。由于周二當天有5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30億元。
今日A股走勢可能仍有些震蕩余波,投資者可暫時觀望,可萬一再遇上個股的非理性殺跌,那么倉輕者或許可考慮就低進貨。投資者如果擔心這兩天的所謂利空,以為持股會有風險,筆者覺得這樣的理解不能算錯,但多少是有些偏差的——由廣義來說,股票與現金全都屬于“籌碼”。投資者如果有理由認為這個籌碼有風險,那何來的理由認為那個籌碼就沒風險呢?難道這兩種籌碼不是在同一船上?
A股市場捱過這波震蕩后,一般就會淡忘這兩天的所謂利空,市場大概率還會延續之前的節奏運行,即橫盤整理格局。投資者本周關心一下局勢理所當然,但之后仍應將注意力放在上市公司業績前景上,就本月來說,先得盯著中報。
就多數投資者來說,一般會持有位置相對較低個股,比如一些受防疫工作壓制較大的消費類股。這類股可能看不出有明顯的上行動能,但因其位置較低,持有這類股應比較安全。
在多數情況下,當投資者真能精準地看到某類個股有明顯上漲理由時,股價往往早升過一大截了,所以投資者不宜事事都追求并不太現實的精確性,有時也得容忍些模糊性。
市場中走得較強的是汽車、芯片、新能源等品種。這類公司基本面的確不錯,缺點可能只是“相對位置不低”,投資者若能時時動態評估其盈利與股價的匹配度,且相信自己也有這種評估能力,那么自然也可適度參與。


責任編輯:何松琳
投顧排行榜
收起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