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秈稻的種植生產
我國晚秈稻種植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的華中、華南地區。中稻和一季晚稻秈稻每年4-5月份開始種植,當年9月份底收獲;雙季晚稻每年7月份種植,當年11月上旬收獲。晚秈稻產區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福建、廣東、廣西等15個省(區)。
2001年以來,我國晚秈稻種植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2012年晚秈稻種植面積為1598萬公頃,比2001年增加34萬公頃,增幅為2.2%;2012年晚秈稻產量為10655萬噸,比2001年增加931萬噸,增幅為9.6%,處于歷史高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3年國內稻谷產量為20329萬噸。另據中華糧網統計,2013年我國晚秈稻產量約10080萬噸,約占稻谷總產量的50%。
表一: 001-2012年我國晚秈稻播種面積和產量 單位:萬公頃、萬噸
稻谷 | 其中:晚秈稻 | |||
年度 | 播種面積 | 產量 | 播種面積 | 產量 |
2001 | 2881 | 17758 | 1564 | 9724 |
2002 | 2820 | 17454 | 1561 | 9865 |
2003 | 2651 | 16066 | 1503 | 9164 |
2004 | 2838 | 17909 | 1577 | 9912 |
2005 | 2885 | 18059 | 1591 | 9984 |
2006 | 2923 | 18172 | 1576 | 9766 |
2007 | 2892 | 18603 | 1558 | 10015 |
2008 | 2924 | 19190 | 1577 | 10459 |
2009 | 2963 | 19510 | 1585 | 10596 |
2010 | 2987 | 19576 | 1591 | 10553 |
2011 | 3006 | 20100 | 1594 | 10530 |
2012 | 3030 | 20429 | 1598 | 10655 |
(數據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晚秈稻主產省有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廣東、廣西七個省,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2012年七省晚秈稻產量占全國的75%左右。其中湖南秈稻產量為1791萬噸,所占比例為17%;四川晚秈稻產量為1500萬噸,所占比例為14%;湖北晚秈稻產量為1416萬噸,所占比例為13%;江西產量為1179萬噸,所占比例為11%;廣東及廣西產量為570萬噸,所占比例為5%。
表二:2012年我國晚秈稻主產省播種面積和產量 單位:萬公頃、萬噸、%
省份 | 面積 | 產量 | 產量占比 |
湖南 | 268 | 1791 | 16.81 |
四川 | 199 | 1500 | 14.08 |
湖北 | 169 | 1416 | 13.29 |
江西 | 196 | 1179 | 11.07 |
安徽 | 158 | 1004 | 9.42 |
廣東 | 102 | 571 | 5.36 |
廣西 | 115 | 570 | 5.35 |
合計 | 1207 | 8031 | 75.37 |
總量 | 1598 | 10655 | 100 |
(數據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受晚秈稻消費需求不斷增加、種植比較收益較高、育種水平不斷提高等因素影響,晚秈稻種植面積和產量處于增長趨勢,特別部分省份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仍不斷增長,這對穩定我國糧食安全起到了良好作用。
(二)我國晚秈稻消費情況
稻谷消費主要有食用、飼料、工業、種用、損耗和出口。晚秈稻由于生長期較長,品質較好,主要用作口糧,中央和地方儲備糧公司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的中晚稻主要用于充實中央和地方儲備,其他用途較少。據中華糧網統計,2013年我國晚秈稻消費總量為9970萬噸,占稻谷總消費量的61.6%,其中口糧消費量為8450萬噸,占晚秈稻總消費量的84.75%。
表三:2011-2013年我國晚秈稻消費結構 單位:萬噸
用途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消費量 | 占比 | 消費量 | 占比 | 消費量 | |
口糧 | 8350 | 84.39% | 8500 | 84.58% | 8450 |
飼料用糧 | 810 | 8.19% | 810 | 8.06% | 800 |
工業用糧 | 510 | 5.15% | 515 | 5.12% | 500 |
其他 | 225 | 2.27% | 225 | 2.24% | 220 |
(數據來源:中華糧網)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谷不同的消費形式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
(1)大米的人均口糧消費呈下降趨勢,但消費總量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長而呈剛性,二者相抵,基本穩定。
(2)工業用稻米消費有較大的潛力,但其用途目前還比較單一,而且作為釀酒的主要原料,其發展受到較大限制,基本保持平穩增長。
(3)飼料消費略有下降。飼料用稻主要集中在早、中稻,但近兩年來由于秈稻價格上漲和政策托底,致使農民和飼料企業減少了早秈稻飼料用量,消費量難有大的增加。但稻米用作飼料,最具發展潛力。原因是玉米價格上漲,大量陳化稻處理,一些飼料企業用價格較低的早秈稻替代玉米做原料。預計稻米飼料消費年均增長在10%以上,飼料消費約占總消費量的6%左右。
(4)種子用量變化不大,損耗呈逐年減少趨勢。種子和損耗數量占的比重較小,但剛性較強,今后隨著技術進步將呈緩慢減少態勢。
(三)我國大米進出口情況
多年來,我國稻谷供給一直堅持自給自足的方針,進出口量較少,進出口類別基本都是大米而非稻谷。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3年我國大米進口224.4萬噸,主要從越南(154.51萬噸)、巴基斯坦(57.96萬噸)、泰國(17.54萬噸)等國進口,進口品種為秈米;大米出口47.84萬噸,主要出口到韓國(10.15萬噸)、日本(4.98萬噸)、朝鮮(4.9萬噸)等國,出口品種主要為粳米;凈進口量為176.56萬噸。
2011年以前,我國一直是大米的凈出口國,1990-2011年間,我國累計凈出口大米2135萬噸,1998年我國大米出口達到374.4萬噸的歷史最大量,占當年世界大米總出口量的19%。隨后我國大米出口逐年下降,到2012年,我國大米出口量已經下跌至27.9萬噸,只占世界大米貿易量(3590萬噸)的0.7%。2009-2012年間,我國大米進口量小幅回升,2011年,因國際米價震蕩下行,我國大米進口量提高到57.8萬噸,首次超過了出口量,由凈出口國轉變為凈進口國。
圖一:2005-2013年我國大米進出口量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
目前,我國大米進口還實行配額管理,2014年進口配額為532萬噸。其中長粒米和中短粒米各為266萬噸,國營貿易比例為50%,配額內進口關稅為1%。
(四)我國晚秈稻加工及貿易
1.晚秈稻加工
晚秈稻加工企業數量較多,據國家糧食局流通部門統計,2013年全國入統大米加工企業8500多家。大部分稻谷收購企業如糧食儲備庫通常都有自己的大米加工廠。晚秈稻加工企業廣泛分布在各主產省和主銷區。晚秈稻產量越大、工業加工企業越多的省區,一般晚秈稻加工企業也越多。此外,北京等地大米加工企業也比較多。由于脫殼后運輸成本較低,晚秈稻一般在產區粗加工后以大米形式運往銷區,銷區再按照口糧及工業用糧的要求進行相應的精加工。
表四:2013年度大米加工企業50強
序號 | 企業名稱 | 倉儲及年加工能力 | 品牌 |
1 |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 倉儲100萬噸;加工500萬噸 | 福臨門;五湖 |
2 | 湖北國寶橋米集團 | 加工200萬噸 | 國寶 |
3 | 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 | 倉儲42萬噸;加工200萬噸 | 金龍魚;香滿園 |
4 | 湖北梅園米業有限公司 | 倉儲10萬噸;加工90萬噸 | 梅園 |
5 | 遼寧五峰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加工50萬噸 | 五峰 |
6 | 福娃集團有限公司 | 倉儲20萬噸;加工119萬噸 | 福娃 |
7 | 吉林省德春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加工70萬噸 | 御泉 |
8 | 江蘇省農墾米業集團有限公司 | 倉儲25萬噸;加工75萬噸 | 蘇墾 |
9 | 綠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倉儲24萬噸;加工60萬噸 | 珍寶島 |
10 | 江西金佳谷物股份有限公司 | 倉儲33萬噸;加工50萬噸 | 金佳 |
11 | 吉林梅河大米有限公司 | 倉儲7萬噸;加工50萬噸 | 梅河 |
12 | 湖北洪森糧油集團 | 倉儲30萬噸;加工100萬噸 | 洪森 |
13 | 吉林裕豐米業股份有限公司 | 加工50萬噸 | 好雨 |
14 | 洪湖市洪湖浪米業有限責任公司 | 加工50萬噸 | 洪湖浪 |
15 | 華潤五豐有限公司 | 加工50萬噸 | 五豐 |
16 | 湖北禾豐糧油集團有限公司 | 加工50萬噸 | 德安府 |
17 | 江西萬年貢米集團 | 加工50萬噸 | 萬年貢 |
18 | 山東美晶集團有限公司 | 加工40萬噸 | 美晶 |
19 | 安徽光明槐祥工貿集團有限公司 | 倉儲20萬噸;加工30萬噸 | 槐祥 |
20 | 金健米業股份有限公司 | 加工20萬噸 | 金健 |
21 | 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倉儲6萬噸;加工15萬噸 | 嘉嘉樂 |
22 | 慶安鑫利達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60萬噸 | 慶鑫 |
23 | 南京沙塘庵糧油實業有限公司 | 加工60萬噸 | 湫湖 |
24 | 湖北宏發米業公司 | 倉儲6萬噸;加工14萬噸 | 鐘綠 |
25 | 安徽省阜陽市海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 | 倉儲30萬噸;加工20萬噸 | 長升緣 |
26 | 江西奉新天工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20萬噸 | 天工 |
27 | 重慶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倉儲7萬噸;加工30萬噸 | 人和 |
28 | 新余市百樂工貿有限公司 | 加工40萬噸 | 百樂 |
29 | 江西金土地糧油股份有限公司 | 倉儲8萬噸;加工20萬噸 | 谷韻、仙女湖 |
30 | 河南山信糧業有限公司 | 加工40萬噸 | 山信、桂橋 |
31 | 黑龍江省萬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 加工40萬噸 | 萬鶴源 |
32 | 湖南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倉儲10萬噸;加工20萬噸 | 金健、金霞 |
33 | 北京古船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40萬噸 | 古船 |
34 | 盤錦鼎翔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40萬噸 | 粳冠、鼎翔 |
35 | 合肥金潤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27萬噸 | 金潤 |
36 | 江蘇雙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倉儲18萬噸;加工30萬噸 | 雙兔 |
37 | 福建泉州市金穗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30萬噸 | 金潤、廈鷺 |
38 | 桐城青草香米業集團有限公司 | 加工30萬噸 | 銀針米 |
39 | 黑龍江省北大荒米業集團有限公司 | 加工30萬噸 | 北大荒 |
40 | 黑龍江省人和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30萬噸 | 龍水、水靈 |
41 | 南京遠望富硒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 | 加工30萬噸 | 遠望 |
42 | 安徽稼仙金佳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倉儲8萬噸;加工20萬噸 | 樂惠 |
43 | 東莞市太糧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30萬噸 | 太糧 |
44 | 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 | 加工30萬噸 | 樂惠 |
45 | 宜興市糧油集團大米有限公司 | 加工30萬噸 | 隆元 |
46 | 黑龍江泰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 加工20萬噸 | 梧桐 |
47 | 湖南天下洞庭糧油實業有限公司 | 加工20萬噸 | 洞庭 |
48 | 上海垠海貿易有限公司 | 加工10萬噸 | 垠海、升月 |
49 | 深圳市中泰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15萬噸 | 秦皇 |
50 | 桂林綠苑米業有限公司 | 加工10萬噸 | 米詩福、八桂福 |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及鄭商所資料整理)
2.晚秈稻貿易
從全國范圍看,我國稻谷總體呈“北粳南運、中秈東輸、中秈南下”的流通格局。晚秈稻產銷區位明確,貿易流向多年來也比較穩定。產區由于糧源優勢,大米加工企業居多,本省需求就比較多,往外流通主要是加工后的大米。主要從長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主要經鐵路、公路干線以及長江航線運往廣東、福建、浙江、廣西、云貴川等東南沿海及西南地區,流向呈發散狀,既向東流動,也向南部和西部流動。相比較,江西省晚秈稻米一般更側重于向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東南沿海流動,而湖南省中晚秈稻米則主要流向廣東、廣西、云南、福建、四川、湖北等地區。
圖二:晚秈稻國內貿易流向圖
(五)晚秈稻的儲存和運輸
稻谷具有完整的外殼,對胚乳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儲藏穩定性較好。但在稻谷水分、室溫較高的情況下,稻谷容易發霉、變質、陳化,直接影響食用品質。因此,稻谷保管原則是“干燥、低溫、密閉”,這樣稻谷能夠實現安全儲藏,較長期地保持稻谷品質和新鮮度。國家標準要求晚秈稻水分不超過13.5%。在正常的保管條件下,晚秈稻儲存一年品質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國家儲備晚秈稻一般2-3年輪換一遍。目前倉庫普遍采用的儲藏措施主要包括:①控制稻谷水分;②清除稻谷雜質;③稻谷分類儲藏;④稻谷通風降溫;⑤防治稻谷害蟲;⑥密閉稻谷糧堆。
稻谷有散裝和包裝兩種儲藏方式,散裝方式適用于大量長期儲藏,包裝方式適用于少量短期儲藏。現貨中國家儲備、米廠加工庫存、貿易庫存等都是以散裝方式儲藏。
晚秈稻運輸方式有汽車運輸、火車運輸和輪船運輸。一般在500公里以內基本采用汽運,超過500公里以上一般采用火車運輸。在南方水網比較發達的省份,采用船運的也比較普遍。
(六)我國晚秈稻產業政策
晚秈稻政策包括產業政策、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臨時儲存收購政策等。
1.產業政策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稻谷發展的產業政策,主要有《水稻優勢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等,這些政策并從不同層面對稻谷生產進行了規劃和部署。
2.最低收購價政策
為保護農戶種糧積極性,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在2004年糧食流通市場全面放開后,國家實施了最低收購價政策,品種包括稻谷和小麥。在稻谷方面,2013年國家發改委下發的《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中規定晚秈稻最低收購價為2.7元/公斤,當市場價格連續3天低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格時,按照規定程序啟動收購預案。2014年國家對晚秈稻主產區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并提高至2.76元/公斤。
表五:2004年以來稻谷國家最低收購價格情況 單位: 元/公斤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
早秈稻 | 1.4 | 1.4 | 1.4 | 1.4 | 1.54 | 1.8 | 1.86 | 2.04 |
晚秈稻 | 1.44 | 1.44 | 1.44 | 1.44 | 1.58 | 1.84 | 1.94 | 2.14 |
粳 稻 | 1.5 | 1.5 | 1.5 | 1.5 | 1.64 | 1.9 | 2.1 | 2.56 |
(數據來源:中華糧網)
國家不斷提高最低收購價,托市收購量也不斷增加。2008、2010、2011年,由于整體物價水平上漲較快,以及各類主體積極入市收購,導致稻谷市場價格明顯高于最低收購價格,當年國家沒有啟動稻谷托市收購。目前的最低收購價政策對保障農民種糧收益起到了積極作用。
3.臨時存儲收購政策
2008年稻谷豐收,價格出現下滑,為了保護農民利益,穩定市場價格,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2008年國家開始實行秋糧品種臨時存儲收購政策,累計收購稻谷1426萬噸。2009年為繼續保護主產區農戶種植收益,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糧食局、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2009年國家臨時存儲糧食收購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糧調﹝2009﹞242號)等文件,逐步明確了國家臨時存儲收購政策的有關細則。
臨時存儲收購政策是利用調節國家儲備來平穩市場,保護種植戶利益和生產積極性,進而穩定相關糧油品種生產,加強國家糧食安全的宏觀調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