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讀
外圍市場玉米價格企穩上漲:本月外盤玉米價格大幅下跌。主要是受月度供需報告明顯利空的影響,市場短期內“元氣大傷”。
東北產區深加工企業相繼提高玉米收購價:受全國各個地區玉米價格不斷上漲影響,吉林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不斷上調,利好期價。
運輸困難導致貿易成本抬升:惡劣的天氣讓運輸成為一大難題。玉米運輸困難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貿易商為了申請車皮而需要額外支付請車費用,無形中增加了玉米外運成本。
農戶惜售市場收購困難:東北深加工企業為搶占糧源不斷上調玉米收購價格,調價之后收購情況仍不是很理想,相比于去年同期深加工企業的收購量偏低。
一、行情回顧
本月,國內玉米價格經歷了連續刷新新高后回落的過程。前期玉米價格持續上漲,期貨市場上自2010 年第一個交易日起,主力合約每個交易日都在刷新高點記錄,成交量及持倉量均大幅增加,沉寂多時的玉米品種似乎被瞬間激活,市場氛圍火爆。在這種環境之下,利好價格的因素基本全部得到體現,隨后價格在周邊市場弱勢氛圍的拖累下開始回調。
二、CBOT 玉米影響因素分析
(一)一月供需報告導致價格跌停
本次報告預計美國2009/10 年度玉米產量為131.51 億蒲式耳,高于市場預測的128.19 億蒲式耳均值(預測區間125 億-129.96 億蒲);預計美國2009/10 年度玉米結轉庫存為17.64 億蒲,高于市場預測的16.13 億蒲均值(預測區間14.24 億-17.31 億蒲)。該份利空數據是導致市場下跌的主要因素。高產預期同樣被解讀為09/10 年度美玉米結轉庫存利空,同時截至12 月1 日的美玉米季度庫存量也高于市場預期。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在今年如此嚴苛的條件下,包括春季播種及秋季收獲皆因降雨推遲,但玉米作物仍然可以獲得豐收。當日預估投機基金日賣出1.5 萬張玉米合約。由于傳統投機基金近期持有的凈多單量為08 年6 月以來最高水平,這也使得當日市場平倉量劇增。第二日CBOT玉米市場漲跌停板將擴至45 美分。
三、大連影響因素分析
(一)漲勢根基牢靠,行情持續上升。
國內玉米價格的上漲絕非偶然,也并不是其他農產品的走高對其的拉動,而是其自身已經具備了成熟的上漲條件,玉米市場的環境改變是價格走高的根基。本年度玉米生長關鍵期,主要產區出現嚴重干旱從而導致產量減少,質量同時下滑,供需關系向利好價格傾斜。在這之前我國玉米實現了連續五年的增產,那期間玉米價格也沒有出現大幅的下跌,反而小幅走高。今年減產的背景下,玉米價格上漲更是在情理之中。另外,從大的環境來說,目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正從金融危機中穩步恢復,國內未來良好的經濟形勢為農產品提供上漲動能。這一長期利好的因素還會繼續支撐價格。
(二)現貨農戶惜售,深加工企業收購困難
大環境及供需關系的利好已經體現在玉米現貨上,近期各個區域現貨價格持續走高對期價亦有較大的提振作用。
首先,東北產區玉米現貨價格大幅上漲。深加工發揮的力量不可忽視。由于今年新玉米的質量受到影響及農戶的惜售心理,再加上今年的玉米收儲政策惠及南方飼料企業,在南方飼料企業節前備貨積極性較強的刺激下,東北深加工企業為搶占糧源不斷上調玉米收購價格,調價之后收購情況仍不是很理想,相比于去年同期深加工企業的收購量偏低。產量減少及農戶惜售是收購不佳的主因。面對不斷上漲的價格,本身就“不差錢”的農戶更不急于出售手中的糧食,局面陷入僵持階段。
(三)貿易成本抬升,運輸成為難題
價格的上漲致使貿易商的成本抬升,此時惡劣的天氣讓運輸成為一大難題。玉米運輸困難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貿易商為了申請車皮而需要額外支付請車費用,無形中增加了玉米外運成本。高水份玉米偏多,貿易商烘干過程中破粒、損失量、烘干費等有所增加,進而貿易商對高水份玉米持謹慎收購態度,貿易流量減少。流通至港口的話價格便也順勢上漲,因此港口和銷區面對的是同樣情況,價格不斷上漲的原因仍是產地玉米收購成本飛漲,貿易流量減少港口到貨有限庫存較低,當地農民惜售、船期密集貿易商急于裝船所致。
(四)副產品價格利好市場
玉米價格不斷的高漲,市場熱度依舊不減,說明市場需求尚可。這與今年的玉米收儲政策更加完善有關。為穩定國內玉米市場價格,保護種糧農民利益。新產玉米上市后,中央財政對南方飼料消費省份采購東北地區新產玉米并運到本地的,給予一次性定額費用補貼。而南方的飼用企業獲得了補貼,相比之下具有價格優勢,這在以往是并不多見的。對整體的飼料行業也會起到推動作用。而國內玉米的最大消費主體便是飼用需求,這樣一來市場將會更加平衡。總體來說,對整個產業的利好作用明顯高于去年,配套的政策更加全面。這便會導致利好的根基很難被打破,刺激市場活躍度上升。目前這種效果已經體現出來。除此之外,豬肉、禽蛋及副產品淀粉價格也跟隨玉米的步調走高,春節之前肉禽蛋價格難以下滑,飼用玉米的需求短期內不會降低。
四、行情展望與操作建議
在當前這種強勁的勢頭之下,也并不是完全不存在風險。玉米現貨市場一旦降溫,就是期價回落的開始。隨著春節的臨近,農戶很有可能出現集中售糧的情況,由于春節后天氣轉暖,農戶玉米保存不當易發霉,為此多選擇節前出售。依據往年經驗,出于節日開銷等原因,大部分玉米種植戶在春節來臨之前都會擇機銷售本年度產玉米,今年也不例外。2009/2010 年度產玉米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銷售期,價格、產量和市場供需各方基本上都達到一個平衡點,尤其近段時間現貨玉米價格保持高位平穩,導致農民觀望心態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
上一年度國儲收購的最低保護價讓玉米行情扭轉了金融危機所帶來的頹勢,收儲的利好也曾讓期價及現貨價格不斷高漲,但高點恰恰是出現在春節前后,因此建議玉米市場的參與者堤防歷史重演。相反,若價格出現回調后采取買入的策略到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銀河期貨 孫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