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09年四季度開始的棕櫚油反季節行情,在2010年1月上旬再創09年以來新高之后,開始了持續近一個月的震蕩下跌行情。由于基本面情況在油脂中相對較好,棕櫚油在傳統消費淡季中成為了油脂中的最強者。隨著BMD棕櫚油的持續下行,棕櫚油的強勢是否能夠得以延續?未來棕櫚油的走勢又將如何?
首先,從主產國的情況來看。馬來西亞棕櫚油局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月棕櫚油產量較上月下滑14%,其中棕櫚油主產區沙巴州產量銳減17%。在產量下降的同時,出口數據也開始有所好轉,ITS和SGS所公布的最新出口數據示,1月出口量增長幅度均超出了10%,也高于市場預期增幅。因此,對于馬來西亞庫存增長的擔憂,開始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市場預計1月份庫存水平將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200萬噸以上的高位。而對于另一主產國印尼來說,由于出口關稅的提高,庫存水平的降低,導致對于印尼棕櫚油未來價格依然看好。
其次,從主要進口國的情況來看。就目前的進口情況而言,印度的進口情況保持良好,根據印度煉油協會發布報告表示,09/10年度(11月到次年10月)前兩個月里,印度植物油進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8.5%。但是,作為另一主要進口國的中國,由于市場儲備的相對充裕和中間環節的去庫存化措施,導致對于棕櫚油的進口需求有所減弱。
第三,從相關油脂油料的情況來看,無疑,南美大豆的增產是目前油脂的主要利空壓力之所在,而這一利空因素還隨著南美單產提高的可能性在不斷加深。由于市場對于南美增產大豆上市帶來的市場壓力的擔憂、對美豆種植面積繼續增長的預期以及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增長超出市場意料的打擊,當前處于這些基本面利空因素壓制的時期,預計還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消化。
最后,從宏觀因素來看,關于當前國內加緊調控的緊張情緒暫時得到緩解,而美國經濟的持續向好預期對于市場信心起到了一定的激勵作用。美元的短期走強、原油的持續疲軟將給商品帶來壓力,但是這一壓力隨著1月以來商品的持續下跌、處于相對低位而影響減弱。
在筆者看來,棕櫚油在油脂中的強勢地位在一季度中應該不會有太大改變,在后期還有可能成為行情的先行者。從歷史性規律來看,棕櫚油在二月一般是處于震蕩走高的行情,也一點與基本面影響因素是一致的。就目前棕櫚油的價格而言,下跌空間已然不大,預計6500-6800元/噸區間將成為棕櫚油未來的主要震蕩整理區間。
中瑞金融: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