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要點:
受政策面影響,稍有企穩的市場人氣再起波瀾,銅價波動亦有所加劇。
中國一系列收緊流動性及奧巴馬政府限制銀行業務政策舉措使包括銅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承壓,并且后期仍將是銅價面臨的主要不確定因素。
全球經濟仍繼續向好,中國經濟數據再成亮點,但在政策逢變的市場環境下,趨好經濟數據對市場人氣影響表現出兩面性。
美元長期走勢趨弱,但當前因政策不確定因素的存在,短期美元避險功能再度得以體現,后期在相對高位運行的可能性較大。
LME銅庫存繼續攀高,市場開始擔心除中國以外的需求恢復不及預期樂觀,龐大的庫存如得不到消化必將成為銅價的潛在利空因素。。
當前政策因素的不確定、經濟走勢對市場人氣的雙面影響及美元短期反彈走勢下,銅價在高位將有所反復,市場風險亦有所加劇。
一、行情回顧
LME三個月期銅
滬銅指數
經歷前期劇烈波動后,本周初銅價有所企穩,不過之后受宏觀政策因素影響持續走低。LME三個月期銅周初最高至7625美元/噸,周三、周四兩個交易日均出現較大跌幅,周內最后一個交易日出現反彈,周收盤與前一周基本持平;滬銅呈現沖高回落走勢,滬銅指數最高創出62119周內高點后逐步走低,周收盤59401點,較前一周收低1157點,跌幅2.26%。
二、周內影響銅價走勢主要因素分析
(一)宏觀政策
中國一系列收緊流動性政策舉措無疑是近期包括銅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的主要壓力,從加大貨幣回籠數量到提高央行票據貼現利率,之后意外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短期內頻繁的政策操作增添了再度激發了市場的擔憂情緒。而本周傳言央行要求商業銀行停止1月份剩余信貸發放再次激起波瀾,之后官方出面澄清消息系無中生有,但市場對中國提前加息預期增強,并對剛剛走出低谷的經濟是否能經得起政策考驗表示擔憂。另奧巴馬政府限制銀行業務政策亦給予市場人氣較大打擊,并成為周四全球股市及大宗商品價格聯動下跌的直接誘因。
近期政策面成為打壓包括銅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主要因素,亦是后期影響銅價走勢的最不確定因素所在。從當前經濟形勢和官方政策舉措來看,刺激政策退出和預防通脹將是主要經濟國家和地區的主要政策取向。
(二)宏觀經濟
本周中國公布的經濟數據繼續成為亮點,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的2009年第四季度和年度經濟運行情況稱,第四季度國內GDP增長10.7%,全年增長實現8.7%的增長,宣布“保八”目標圓滿完成,并且增幅超出市場8.5%的預期。此外工業產值、固定投資增長、消費水平等關鍵指標均有不俗表現,物價水平方面CPI、PPI121月份均轉為正值。歐美經濟數據除就業市場外亦整體呈現趨好走勢,制造業繼續實現擴張,零售業繼續好轉。
經濟形勢趨好走勢一方面對包括銅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形成利多支持,但另一方面市場擔心其成為刺激政策退出和避免通脹政策提供支持,對市場人氣影響表現為兩面性。
(三)美元走勢
美元指數
近期美元反彈亦使包括銅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承壓,本周美元指數上漲1.104點至78.277點,周內最高創出78.814的五個月高點。
除技術反彈外,我們認為政策的不確定性成為支持美元反彈的最主要因素,正如前面所說,刺激政策推出和預防通脹將成為主要國家和地區政策的主趨勢,而市場對脆弱的經濟能否適應政策轉變表示擔憂,美元避險概念再度有所提升。我們堅持美元長期走勢趨弱的觀點不變,但因政策不確定因素的存在,短期美元避險功能還將有所體現,后期在相對高位運行的可能性較大,不過上方期望空間不高。
(四)庫存分析
LME每日庫存
上期所每周庫存
據LME每日公布的庫存數據顯示,截止1月22日,LME庫存為534200噸,處于去年3月份以來高點水平;上海期貨交易所周度庫存數據顯示,截止1月22日當周銅庫存較前一周減少3280噸至973208噸,仍居于歷史均值偏上水平。盡管中國的購買力依然強勁,但在不斷攀高的庫存數據外,市場開始擔心除中國以外特別是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對銅需求的恢復不及預期樂觀,同時我們亦認為如果龐大的庫存如得不到消化必將成為銅價的潛在利空因素。
三、行情總結與展望
綜上分析,我們認為經濟趨好走勢及美元長期趨弱等銅價的基礎支撐因素依然存在,但當前政策因素的不確定、經濟走勢對市場人氣的雙面影響及美元短期反彈走勢下,銅價在高位將有所反復,市場風險亦有所加劇。操作上建議投資者輕倉參與,逢低做多為宜。
西部期貨 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