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客戶交流投資策略的時候,經常會調侃一下關于近幾年行情走勢與年份生肖屬性關系的有趣話題:追溯到2007年,當年是豬年,中國有句話叫金豬送財,在這一年里股市和大部分商品品種都強勢上漲,真有點是送錢的味道,2008年是又一次甲子輪回,愛鉆地洞的老鼠當道,行情走勢跟老鼠似的一個勁地往下鉆,2009年是牛年,整個行情在經濟刺激計劃的推動下呈現牛年牛市的氣象,明年則到虎年了,老虎的習性是喜歡隱藏在叢林里,發現獵物就猛地跳出來咬一口,所以明年投資者需要防范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發生,防止虎嘯山林傷到自己。當然這只是一個詼諧性的調侃,不是嚴格意義的分析思路,在實際交易時當不得真,只是在本文中用作引子,扯出真正想跟投資者朋友交流的話題。
今年確實是牛年牛氣象,包括商品和股票都是大幅度上漲,尤其是像銅、鋅和橡膠等工業品品種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本年度的行情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包括很多非常專業的分析師在上漲途中也是屢屢看空,一些做過十多年的職業投資者也是賺一點就休息一段獲益不是特別多。今年真正的贏家是趨勢追蹤的交易者(當然不算那些賭性大敢于往死里做多的交易者),很多的品種在一年多以來趨勢特別明顯,從完成對去年熊市的轉勢以來并沒有發生非常明顯的逆轉走勢,所以利用一些追蹤趨勢的交易方法可以最大化的獲取投資收益。比如作者根據長期對市場規律深入鉆研而設計的叫趨勢價值線的量化投資模型,就對今年以來的市場走勢進行了很好地趨勢跟蹤,并幫助一些有緣的投資者朋友取得了良好投資業績。
圖1:銅主力合約趨勢價值線信號圖
(注:紅色為做多信號,藍色為做空信號)
在長期的客戶服務中發現,雖然行情一樣,服務差異不大,甚至市場方向的預判可能都差不多,但不同投資者的交易結果會相差很大,遠不能以道里計。仔細思考總結,發現投資者在分析模式以及交易模式構建上的區別是造成這種差異的重要原因,首先談一下分析模式,我想大多數投資者并沒有真正建立適合自己的分析方式,沒有一套經實踐證明具有可行性的市場評判標準,大多數人都是蒙著頭盯著K線圖,亂看幾本技術分析的書,在電腦上劃幾條線就以為得到了芝麻開門的秘訣。賺錢如果如此簡單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其它行業了,所有人都來做期貨了。就分析的方法簡單談兩點,希望能對讀者產生有益的影響:第一個需要了解品種的屬性,包括物質生產屬性、消費用途、價格波動屬性等等,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價格決定屬性,比如農產品與工業品在價格沖擊的因素是有差異的,農產品重在“供”---行情往往發生在產量波動的年份,工業品重在“需”---需求波動差異大往往產生大行情。比如今年初主要經濟體的政府都推行超級救市計劃,貨幣流動性徒然增長,這個時候如果看多在選擇品種上就考驗投資者的分析根基了。在跟投資者朋友交流的時候,很多人在今年喜歡追逐農產品,認為工業品上漲多了,農產品是價值洼地,但本人一直不贊同這種觀點,在各種場合都是不斷強調今年是工業品的天下,理由何在?就是基于對兩個品種類別價格決定模式不同的分析思路上,流動性大增,提高了市場的通脹預期,進而引發對財富保值商品的投資需求,而這些保值商品主要是工業品,這種需求的增加必然會引發工業品價格的大漲(很多分析師今年一直在基于庫存等行業數據強調需求并不是很樂觀,原因在于思考視角太局限,沒有看到工業品的需求是分為實業需求與投資需求的),而農產品抗通脹的效用遠要小很多,而且還得看天氣等決定供應量的因素變化,今年的情況不是特別支持大的上漲趨勢,所以選擇工業品是最優選擇。第二點要從概率的角度看待這個市場,一般而言目前很多人的推導分析邏輯是這樣的:A條件成立,則B結果出現,看過很多分析師的報告基本上是這種思路,甚至很多絕對性非常強,時間、點位都能給與明確的預測。而從概率的角度是怎么看的呢?是如果A條件成立,則B結果有C%的可能性發生,這個C越高越值得進行交易。仍以今年的市場為例來講,通過對歷史數據的研究可以發現,原油等工業品品種與通貨膨脹以及通脹預期具有很高C值的關系,所以在年初流動性大增通脹預期高漲的時候,可以判斷工業品上漲概率較高,可以考慮進行趨勢性的做多交易。
圖2:原油與CPI的關系
期貨交易看似簡單,敲敲鍵盤低買高賣就可以了,但實際上這是一份需要精細設計的行業。剛才談了點分析模式的內容,但只有分析方式還是遠不能保證在這個市場上獲得生存能力,還需要系統化的交易模式設計。在這里介紹一下作者所設計的交易模塊,供投資者參考,如圖所示,整個期貨參與模式分為六個步驟: 第一步是入市,即開倉的方法,很多投資者入市完全憑感覺,從概率上而言,長期獲勝的可能性很小,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有一套具有獲得期望值為正的交易模式,按照按照這種模式進行開倉。止損是交易步驟的第二步,很多投資者不能很好的設定止損,或者無法嚴格執行止損紀律,導致頭寸經常陷于持續虧損當中而不能自拔。退出是指在獲得盈利的條件下如何進行平倉的方法,大多數投資者沒有一套退出策略,導致盈利最終流失。品種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單品種交易沒有很大的安全性,做到科學的頭寸配置往往能很好的保護資產,并獲得合理的收益。驗證是指通過歷史價格數據對交易方式進行復盤檢驗,能夠非常好的檢驗交易方式的可行性。最后是頭寸管理方式,俗話說“有大膽的飛行員,也有老的飛行員,但沒有老而大膽的飛行員”,期貨投資也是一樣,風險控制是保持長期生存的首要問題,嚴格的頭寸管理也是交易模式的核心部分。
圖3: 系統化的交易模式
投資者朋友讀完作者這篇文章,應該是可以發現期貨是一個需要精細思考的市場,并不是簡簡單單敲敲鍵盤、畫畫線的問題,只有完善了分析模式與交易模式,并且嚴格遵守確定的紀律準則,才有可能獲得長期獲利的機會。
最后再回到開頭所講的話題,明年是虎年,貨幣政策等宏觀因素的不確定性較高,希望每個投資者朋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做好風險防范,當然最好能夠獵殺幾張“虎皮”,取得理想的虎年投資收益。
中國國際期貨金融事業部 欽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