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2009年度行情回顧
對于棉花走勢行情的分析,我們可以以新棉上市的起點為時間點,將棉花行情一分為二,客觀地 分析其走勢。如圖所示,從09年年初到8月31號,在這個階段,我們看到,棉花走勢是震蕩走高,造成這 種走勢的原因是在經濟危機過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所致,姑且把這一階段稱為政策市階段。 從9月開始棉花進入了加速上漲的階段,引起這輪上漲的原因則是棉花基本面的原因,即基本面階段。
州棉花指數周K線圖
一、政策市階段(2009年年初到8月31號)
在這一階段,各國紛紛出臺一系列的救市方案,中國也不例外,國家政策對棉花價格形成絕對主 導。國家政策對棉價的干預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調高紡織品出口退稅率,促進紡織產業的復蘇; 二是有效的國家收儲和放儲政策,確保棉價走勢穩定,兼顧上下游產業的共同利益。
1、出口退稅保護用棉企業利益
為緩解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紡織產業的沖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2008— 2009年,國家先后三次提高紡織品和服務的出口退稅率。至今年6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稅率迎來10 個月來的第七次上調。從6月1日起,將提高2600余個稅號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涉及勞動密集型產品、深 加工產品等我國優勢產品,預計將增加退稅資金約250億元。
2、年前的國家收儲保護棉農切身利益,提振棉價。
為緩解棉花價格下跌對種棉農民的影響,切實保障他們的利益,國家在2008—2009年進行了史無 前例的棉花大收儲,先后4次合計收儲棉花287萬噸,占我國2008/2009年度棉花產量的1/3,極大地穩定 了棉價價格。
為解決新疆棉花賣出難的問題,自2008年8月21日始國家收儲新疆棉15萬噸,標準級(328級)每噸 按13400元/噸(指新疆庫點)和13600元/噸(指內地庫點)作為收儲的最高到庫價格。截止到8月31日收儲結 束,實際收儲81300噸。
2008年10月21日國家再次推出新疆棉22萬噸的收儲計劃,短短四天內,22萬噸棉花就全部成交, 成交均價在12600元/噸。
2008年10月29日國家開始了第三批的國家棉花收儲計劃,收儲力度明顯加強,以12600元/噸的價 格收儲新疆和內地棉共計100萬噸。在如此大的收儲力度的拉升下,棉價開始觸底反彈。
2008年12月23日第三批棉花收儲剛結束,國家在24日繼續以12600元/噸的價格收儲新疆和內地棉 150萬噸,本次收儲持續到2009年4月10日,棉花價格在國家收儲的提升下持續上漲。
3、國家放儲抑制棉價過度上漲,平衡各方利益。
由于一系列救市政策的推出,棉價持續走高,而當時紡織產業復蘇緩慢,為穩定棉花市場供需關 系,保護上游棉農、棉花企業合理生產銷售收益,同時保證下游紡織企業合理用棉需要,國家在2009年5 月22日啟動國家儲備棉輪出和臨時收儲棉花出庫銷售工作。
本批輪出2003年度儲備棉31.3萬噸,2004年度儲備棉21萬噸,出庫銷售2008年度臨時收儲的棉花 數量暫定100萬噸,將通過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儲備棉競賣交易系統公開競賣。其中2003至2004年度儲備棉 的競賣底價為12500元/噸(凈重);2008年度臨時收儲的棉花競賣底價為12900元/噸(凈重)。從放儲的效 果看,明顯抑制了現貨和期貨棉花上揚的節奏。
二、基本面階段
2008年棉賤傷農,以致2009年國內棉花種植面積減少12%,9月之后,由于受陰雨天氣、病蟲害影 響,棉花產量和質量下降。今年以三四級為主,高等級棉花較少。受災嚴重地區的棉農今年種植收益下 降,但總體上,由于價格漲幅大,棉農收入不比去年少。隨著種植面積的減少,自然災害等因素下,導 致棉花供需緊張的局面,在供需關系趨向緊張的核心因素主導下,資金開始大規模流入棉花期貨市場進 行推升。
11月23日,國儲棉花50萬噸拍賣,25日,國家有關部門公布棉花進口配額于年底前足量發放的消 息,對棉花市場形成利空因素,連續幾天國儲棉競拍、電子撮合、鄭棉花期貨持續下跌。
在這一階段,棉花價格的走勢受制于供需基本面的影響,在期價受到投資資金大幅拉升脫離基本 面的時候,國家果斷的以拋儲來平抑過高的棉價,充分顯示了國家對棉價進行調控的后續能力。
三、總結
經濟危機后,由于國家的相關政策,紡織企業也緩慢復蘇,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加上經濟回 暖后帶來的通脹預期等,推動棉價穩固上升。
第二部分 2010棉花市場展望
一、基本面分析
1、2010年種植面積還將下降
由于今年棉花減產,棉農的預期效益降低,再加糧棉比價失衡,明年是否繼續植棉存在疑慮,其 原因是:一是受棉花減產的影響,植棉效益不是很理想;二是糧棉比價不合理;三是國家糧棉政策不對 稱;四是棉花生產存在的問題解決,比如勞動力。
2、從比價上看:棉花價值被嚴重低估
根據歷史經驗,糧棉比價為1:8.5左右,種糧種棉的收益相當,糧、棉生產處于相對平穩的格局 。
今年來國內小麥、玉米、稻谷價格均出現一定上漲,并維持在相對高位。而且在10月13日,國家 決定2010年小麥和稻谷主產區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并適當提高最低收購價水平。按照當前二等白 小麥1980元/噸的價格計算,棉花價格至少要達到16830元/噸種植糧棉收益才相近。后期,如果棉價不漲 ,那么糧食和棉花爭地的趨勢還將延續,明年棉花種植面積還將下降,棉市供需矛盾將更為突出。
3、經濟回暖支撐棉花價格
進行10月以來,紡織市場進一步回暖,棉紗銷量穩定,價格持續上漲。9月份,國內棉布出口出 現明顯回升,達到62980萬米。另外,中國柯橋紡織外貿指數在今年4月觸及最低點后,已經出現連續6個 月回升,中國柯橋紡織總景氣指數在今年7月探低后已經連續4月上漲。整體來看,紡織企業經營狀況進 一步好轉,訂單增加,產成品庫存降低,下游企業對紗價上漲能夠接受,部分地區棉紗一度出現供不應 求的局面。眾多跡象表明,國內紡織市場已經開始回暖,需求的回暖將對棉花價格的上行形成有力支持 。
二、技術分析
棉花期貨從上市以來,一直在12000-16000之間區間震蕩,(跌破12000至10000關口因為全球金融 危機所致),并且在2006年商品大牛市中也沒有走出這個區間,棉花市場投資價值可見一斑,如今已經突 破16000關口,并有效創出新高,后市高度值得期待。
棉花1005月K線
三、后市展望及2010年操作建議
2010年在全球經濟回暖,需求增長,而產量難以增加的前提下,美棉將上看90美分,而國內棉上 望20000關口,建議投資者在16500附近建立長線多頭,關注16000強支撐,長期持有。
格林期貨上海營業部 肖先童 高衛兵